鼻塞不能滥用药
鼻塞不能滥用药
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过鼻子不通气的时候,有人是偶尔不通气,过几天不经治疗又好了;有的人是常年鼻子不通气伴头疼、流涕而嗅觉减退;还有的人是渐进性鼻塞、鼻涕带血丝,时间不长就导致面部肿胀、全身消瘦、卧床不起。在这些不同情况下,有些人就会盲目涂抹或服用一些药物,结果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使鼻子更加难受。那么,当鼻子不通气时究竟用什么药才能解决呢?引起鼻子不通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用药治疗一定要对症。
鼻腔结构改变可引起鼻塞,如先天性发育或后天性外伤引起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塞。这种病往往用药物治疗不能治愈,需要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只在鼻腔内手术,鼻外是不留瘢痕的。
鼻腔外侧的软组织水肿、肥厚也可引起鼻塞,也就是临床常见的鼻甲水肿,鼻甲肥大症。它多半是感冒初起时伴发的病症或长期患慢性鼻炎导致的病症,早期用点1%呋麻滴鼻液每天滴鼻2至3次,每次滴2至3滴即可治愈。但是这种收缩鼻黏膜的药物在感冒时不可长期应用,尤其是儿童,药物的浓度还要降低至 0.5%才安全有效,在没有儿童专用的药物时可将成人用的药中加一倍注射用生理盐水也可以,如果长期应用会导致依赖性药物性鼻炎。
有的鼻塞是由于变态反应所引起,也就是过敏性鼻炎。这种病有的是常年性发作,有的是季节性发作,还有的是对新家具或装修房屋中的油漆过敏。常年性发作多半是过敏性体质,对生活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季节性发作的人多半是对某些花粉或植物过敏,每当开花、传粉时鼻炎发作引起鼻塞。这些病人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变态反应和治疗过敏的药物。
有些小儿鼻子不通气时还要想到是否儿童在玩耍中将异物塞入鼻腔而后忘记,到医院时儿童表达能力差一时也说不清楚,只要详细检查鼻腔取出异物后鼻子自然就会痊愈。
还有一种情况是鼻腔或鼻窦长肿物引起鼻塞。肿物有多种,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息肉,其次是鼻腔乳头状瘤,还有比较少见的鼻腔窦恶性肿瘤。鼻腔肿物在现代的医疗诊察设备广泛应用下已不难查出,只要在鼻塞早期到医院就诊多半会做到明确诊断的,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手术的治愈率和远期疗效至关重要,如果盲目用药会延误手术时机耽误治疗。
孩子一岁多,总是流鼻涕要如何护理
1、妈妈可以用湿热的毛巾,在宝宝鼻子上进行热敷,敷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如果发现宝宝鼻孔有鼻屎,可以用棉花棒沾点水清洁,一边敷一边按摩宝宝的鼻子两侧。当鼻粘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通畅,黏稠的鼻涕就会化了流出来。
2、将空调打开,同时打开加湿器,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同时湿润。宝宝对外在环境和空气刺激很敏感,冬天很容易流鼻涕,妈妈发现室温较低的时候,将温度提升,可以缓解宝宝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
3、垫高头部。长时间鼻塞和流鼻涕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宝宝睡觉的时候在头下面平铺上几个小枕头,让床垫看起来像一个平顺的滑梯,这样稍微缓解宝宝的症状。
4、不滥用药。流鼻涕是正常的反应,病不是病,不能一概用药,更不能随便使用抑制感冒类的西药,这些药只是抑制人体流鼻涕的功能,并不能排除问题。
鼻炎患者有哪些用药误区
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鼻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10%~40%,甚至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鼻炎患者中仍存在许多用药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患有鼻炎不用药
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大门,忽视了治疗鼻炎这种“小毛病”,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大麻烦”。
不及时治愈鼻炎,会造成鼻窦炎、鼻息肉,严重时甚至须进行手术治疗;另外,鼻炎还可能发展成支气管哮喘,引起中耳炎、结膜炎等一系列疾病。
▲用感冒药治鼻炎
很多人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冒了,自己买些感冒药吃,可能当时觉得好多了,停药后又会出现类似症状,于是“照章办事”,还是吃些感冒药。其实,这种做法可能放过真正的“祸首”——鼻炎的治疗,把好治的急性鼻炎拖成了难治的慢性鼻炎。实际上,与感冒相比,急性鼻炎具有四大典型症状,即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而感冒往往伴有咽部不适的情况,如喉咙疼、嗓子紧等。尽管现在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在得病初期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对治疗鼻炎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
▲滥用抗生素
许多鼻炎患者认为鼻炎不就是有炎症吗,便滥用抗生素来治疗。实际上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而鼻炎的发病因素中,细菌感染只占很小部分,过敏性鼻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则无效。
▲盲目使用鼻炎药水
有不少鼻炎患者在鼻堵时长期用滴鼻净等收缩血管药物,用后立即见效,但过几个小时又要再用。其实各种治疗鼻炎的药水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帮助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不过,一旦药物代谢完之后,各种症状会再次复发。频繁使用鼻炎药水,可能诱发药物性鼻炎。因此,患者要掌握好用药的“火候”,不要滥用药剂。同时,还要正确掌握滴药水的方法,避免长期、连续、过量地用药。
▲过敏性鼻炎怕用激素药物治疗
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担心使用激素类药物有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其实,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效果好的有伯克纳、辅舒良和内舒拿等,每天对准鼻腔喷雾1~2次即可,它们起效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无明显副作用,可长期选用,而且长期、规则用药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这些药物虽为激素类药物,但不会引起激素的相关副作用,可以放心地使用。
▲间断用药
很多鼻炎患者应用鼻炎药物刚刚起效就擅自停药,使得鼻炎反复发作。其实,鼻炎如果能做到预防用药则效果更佳,比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能在鼻炎发作时提前半个月喷伯克纳,可以极大地减轻发作症状。
孕妇鼻塞咳嗽有痰怎么办
忌滥用药
普通感冒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的病原主要是鼻病毒,引起的症状较轻,如鼻塞、流涕、咳嗽等,一般体温在38℃以下,对胎儿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此期只要保证休息,加强营养,强化体质,一般一周可自愈,不建议使用药物,因绝大多数药物都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孕妇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如板兰根冲剂;或补充维生素C,增强抗病能力。
流行性感冒
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受感染后,发冷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上,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退烧后有鼻塞、流涕、咽痛等,恢复较慢;流感病毒直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能使胎儿发生畸形,高热和病毒的毒性容易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流产或早产。孕妇若患流感,万万不可讳疾忌医,此时应及时入院诊治,及时退热和抗病毒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严格把握药物剂量和疗程,选择对胎儿损伤小的药物。禁忌自行滥用药物。
盐水洗鼻
盐水洗鼻感冒受病菌侵袭,鼻粘膜充血、水肿、肥厚,出现鼻塞不通气时,不可强行擤鼻,孕妇更不可使用血管收缩类西药滴鼻剂,因含激素成分,对胎儿有影响;此时,可到药店购买生理盐水,局部先用热毛巾敷鼻后,结合生理盐水洗鼻,减少鼻内病菌,消炎消肿,促进鼻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鼻粘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睡前可结合热水泡脚。
穴位按压鼻子不通气时,可以直接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助于加快鼻子周围的血液循环,促使气血畅通,外邪不易侵入人体,能使鼻塞得到及时缓解。每次推按30-50次,以酸痛为宜,结束后喝一杯热开水。每天可以不定时做3~5次。
食疗缓解
通过食疗方法辅助治疗感冒,对胎儿无损,且能缩短病程,如生姜红糖水,生姜解表散寒,红糖补血、祛风祛寒,两者结合主治风寒感冒,具体做法是:取一块生姜,切丝,加红糖和水煎沸,趁热服用后,躲在被子里捂出一身汗即可。
鼻炎患者有哪些用药误区
鼻炎患者存在的用药误区
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鼻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10%~40%,甚至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鼻炎患者中仍存在许多用药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患有鼻炎不用药
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大门,忽视了治疗鼻炎这种“小毛病”,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大麻烦”。
不及时治愈鼻炎,会造成鼻窦炎、鼻息肉,严重时甚至须进行手术治疗;另外,鼻炎还可能发展成支气管哮喘,引起中耳炎、结膜炎等一系列疾病。
▲用感冒药治鼻炎
很多人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冒了,自己买些感冒药吃,可能当时觉得好多了,停药后又会出现类似症状,于是“照章办事”,还是吃些感冒药。其实,这种做法可能放过真正的“祸首”——鼻炎的治疗,把好治的急性鼻炎拖成了难治的慢性鼻炎。实际上,与感冒相比,急性鼻炎具有四大典型症状,即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而感冒往往伴有咽部不适的情况,如喉咙疼、嗓子紧等。尽管现在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在得病初期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对治疗鼻炎来说,只是 “治标不治本”。
▲滥用抗生素
许多鼻炎患者认为鼻炎不就是有炎症吗,便滥用抗生素来治疗。实际上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而鼻炎的发病因素中,细菌感染只占很小部分,过敏性鼻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则无效。
▲盲目使用鼻炎药水
有不少鼻炎患者在鼻堵时长期用滴鼻净等收缩血管药物,用后立即见效,但过几个小时又要再用。其实各种治疗鼻炎的药水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帮助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不过,一旦药物代谢完之后,各种症状会再次复发。频繁使用鼻炎药水,可能诱发药物性鼻炎。因此,患者要掌握好用药的“火候”,不要滥用药剂。同时,还要正确掌握滴药水的方法,避免长期、连续、过量地用药。
▲过敏性鼻炎怕用激素药物治疗
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担心使用激素类药物有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其实,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效果好的有伯克纳、辅舒良和内舒拿等,每天对准鼻腔喷雾1~2次即可,它们起效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无明显副作用,可长期选用,而且长期、规则用药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这些药物虽为激素类药物,但不会引起激素的相关副作用,可以放心地使用。
▲间断用药
很多鼻炎患者应用鼻炎药物刚刚起效就擅自停药,使得鼻炎反复发作。其实,鼻炎如果能做到预防用药则效果更佳,比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能在鼻炎发作时提前半个月喷伯克纳,可以极大地减轻发作症状。
治疗鼻炎的四个误区
治疗鼻炎的四个误区,鼻炎患者在治疗鼻炎时主要存在以下4大误区:
滥用激素
激素类药物只不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用药,不能对其他原因产生的鼻炎有效果,所以对鼻炎的治疗要针对其原发病因,区别用药。
滥用鼻炎药水
有不少鼻炎患者在鼻堵时长期用滴鼻净等收缩血管的药物,用后立即见效,但过几小时又要再用。其实各种治疗鼻炎的药水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帮助缓解鼻塞的症状,但是停药症状就会复发,而且长期使用这样的药水对患者的治疗更加不利。
滥用感冒药
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很多患者会因为这样的症状,以为是感冒。所以很多患者会把鼻炎当作感冒治疗,尽管现在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但是这样的作用仅仅是在初期,不可能有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会因为耽误最佳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患者要注意分清鼻炎和感冒,一般感冒虽然有鼻塞等症状,但是感冒一般会有喉咙疼、嗓子紧等咽部症状。
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但是很多鼻炎都不是因为细菌感染发生的,然而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热感冒流鼻涕怎么办速效办法 热感冒鼻塞的禁忌事项
1.热感冒引起的鼻塞,不能服用具有发汗解表功效的食材药材来缓解,比如葱白汤、红糖姜汤等,这样只会使热感冒恢复变慢。
2.热感冒鼻塞是,饮食上一定要清淡,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宜食用,牛肉、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也不宜食用,烟酒绝对要禁止。
3.热感冒流鼻涕患者,原则上要选择在通风凉爽的环境中休息,但是许多人可能会选择吹空调,因此注意不要对着空调吹,隔几个小时要开窗换气。
4.不要乱吃药。滥用药物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正常菌群失调,掩盖症状,耽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
孕妇感冒鼻塞怎么办 忌滥用药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的病原主要是鼻病毒,引起的症状较轻,如鼻塞、流涕、咳嗽等,一般体温在38℃以下,对胎儿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此期只要保证休息,加强营养,强化体质,一般一周可自愈,不建议使用药物,因绝大多数药物都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孕妇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如板兰根冲剂;或补充维生素C,增强抗病能力。
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受感染后,发冷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上,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退烧后有鼻塞、流涕、咽痛等,恢复较慢;流感病毒直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能使胎儿发生畸形,高热和病毒的毒性容易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流产或早产。孕妇若患流感,万万不可讳疾忌医,此时应及时入院诊治,及时退热和抗病毒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严格把握药物剂量和疗程,选择对胎儿损伤小的药物。禁忌自行滥用药物。
改正不良习惯远离耳聋
1.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2.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滥用药物。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
5.滴耳剂滥用。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跳水不当。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7.活动忽视。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别把鼻炎不当回事
在日常生活里,伤风鼻塞是常见事,许多人会自己上药房买支麻黄素或滴鼻净药水来滴鼻。但是,有些人用药后,鼻子通气会暂时好转,但隔不多久,依然如故,甚至塞得更加厉害,鼻涕也流得更多。这时患者往往以增加滴药的量及次数来维持效果,结果鼻塞反而长期不愈,滴鼻药难以离身。找专科医生一查,说是患了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是用药不当而引起的鼻炎,病人的鼻粘膜,尤其是鼻甲部位充血肿胀,分泌增加,相应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治鼻塞常用的麻黄素、滴鼻净等滴鼻剂,都有较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用药后能使鼻粘膜皮下的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收缩,从而缩小鼻甲,起到改善通气等效果。但是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产生明显的血管继发性扩张,出现所谓“反跳性充血”,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也就更差;时间一长,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就逐步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和对药物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长期不适当使用血管收缩剂,还会引起鼻粘膜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并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长久下去,还可能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
因此,为了预防药物性鼻炎,首先应掌握好用药征候,不要滥用血管收缩剂。鼻子不通气,先得查找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为像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堵塞、增殖体肥大,以及有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和全身用药(如利血平、奋乃静、心得安)引起的鼻塞,不是靠滴鼻药所能解决的;其次,正确掌握使用方法,避免长期、连续、过量用药。要知道连续滴药,积少成多,通过鼻粘膜吸收,不仅对局部有害,还会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全身不良反应。对老年、小孩用的滴鼻剂浓度宜淡,间隔时间需4—6小时,每次滴药一侧不超过3滴。新生儿鼻塞,则禁用滴鼻净。即使成年人连续用药也不宜超过7天。
治疗鼻炎的四个误区
滥用激素
激素类药物只不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用药,不能对其他原因产生的鼻炎有效果,所以对鼻炎的治疗要针对其原发病因,区别用药。
滥用鼻炎药水
有不少鼻炎患者在鼻堵时长期用滴鼻净等收缩血管的药物,用后立即见效,但过几小时又要再用。其实各种治疗鼻炎的药水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帮助缓解鼻塞的症状,但是停药症状就会复发,而且长期使用这样的药水对患者的治疗更加不利。
滥用感冒药
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很多患者会因为这样的症状,以为是感冒。所以很多患者会把鼻炎当作感冒治疗,尽管现在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但是这样的作用仅仅是在初期,不可能有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会因为耽误最佳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患者要注意分清鼻炎和感冒,一般感冒虽然有鼻塞等症状,但是感冒一般会有喉咙疼、嗓子紧等咽部症状。
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但是很多鼻炎都不是因为细菌感染发生的,然而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鼻塞如何用药
有些人的鼻塞是因为鼻腔或鼻窦长肿物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盲目用药会延误手术时机耽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鼻子不通气时,一定要请耳鼻喉科医生看一看。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鼻子不通气的时候,有的人是偶尔不通气过几天就好了,有的人是常年鼻子不通气。有些人会盲目涂抹或服用一些药物,结果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使鼻子更加难受。
鼻子不通气该怎样用药
那么,当鼻子不通气时究竟用什么药才能解决呢?
引起鼻子不通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鼻腔外侧的软组织水肿、肥厚可引起鼻塞,也就是临床常见的鼻甲水肿、鼻甲肥大症,它多半是感冒初起时伴发的病症或长期患慢性鼻炎导致的,早期可用1%呋麻滴鼻液每天滴鼻2~3次,每次滴2~3滴即可治愈。但是这种收缩鼻黏膜的药物在感冒时不可长期应用,否则会导致依赖性药物性鼻炎。
其次,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塞,这种病往往用药物治疗不能治愈,需要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另外,鼻塞也可由过敏性鼻炎引起,还有是对新家具或新装修房屋中的油漆过敏。这些病人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变态反应和治疗过敏的药物,临床常见的有爱赛平、雷诺考特喷鼻剂、内舒拿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鼻塞是因为鼻腔或鼻窦长肿物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盲目用药会延误手术时机耽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鼻子不通气时,一定要请耳鼻喉科医生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