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意志正常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意志正常

意志正常的人,对于符合行动目的的事就努力去做,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事就不做;遇到胜利不骄傲自满,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振作精神去战胜困难。

心理健康的八大判断标准 意志健全

表现为自觉性高、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具有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是怎样的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

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

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

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1、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

2、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二: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3、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三: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感觉知觉良好

人的心理活动认识事物都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视、听、嗅、触均应正常,知觉事物不发生错觉。

2、记忆良好

能记住重要的事情,不要人经常提醒。但不能要求什么都能记住,遗忘是正常的现象。

3、思维健全敏捷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说话不颠三倒四,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清楚明了。

4、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

善于用想象鼓舞他人,用想象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并鼓励自己为之而奋斗。

5、情感反应有度

情感反应要有分寸,不轻易冲动,不常常忧郁,不事事紧张,不麻木不仁。能常乐,能制怒,经得起欢乐,也能经得起悲痛。

6、人际关系和谐

对人宽对己严,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充满愉快和满意的心境。

7、学习能力始终不衰

应坚持学习一种以上新知识和新技能,培养或掌握多项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并经常为之而忙碌。

8、有自知之明

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能自觉地用理智控制自己,这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

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是怎样的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4、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

1、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2、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3、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4、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5、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7、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制怒。

8、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9、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10、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如养鱼、下棋、种花等喜好。

1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

相关推荐

我们都希望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有关专家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2) 情绪健康。它主要标志是通常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3) 意志健全。体现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而不是顽固执拗、言行冲动、行动盲目、轻率鲁莽,或者害怕困难、意志薄弱、优柔寡断。(4) 人格完整。主要表现在个人的所

男性心理健康标准 控制情绪

这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经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善于寻找生活乐趣,笑对人生,这样的心理才是健康;反之,经常暴露,焦躁,有很强的嫉妒心理,抑郁,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五大要点

一个中心,是指以健康为中心。 有人戏称:“青年人用健康换金钱,老年人用金钱换健康。”此话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年轻人忙事业,忙家庭建设。现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年轻人不同程度地透支生命,用健康的体魄赚前途、换金钱。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期已经对社会和家庭尽了义务,作了贡献,所以到了晚年应该不再是追求事业或金钱,而是要以健康为主题。 退休以后,老年人主要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在家安度晚年,另一种就是再就业发挥余热。但无论干什么,都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与健康的目的相矛盾,就不应该去做,就要坚决纠正。有的老年人退休后,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际关系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善于交往,能与多数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脱离群众,喜欢孤独一人生活,对人尖刻,遇点小事就容易与别人吵架。 总之,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人际关系具有最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快乐的生活和工作。

老年人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老年人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过度紧张有害于老人心理健康,但无所事是,百无聊赖,没有适度紧张也有害于身心健康。怎样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1、生活起居节律化,对自己决不姑息迁就。古语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老年人都应引以为戒。 2、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尽力坚持自我服务性劳动。尤其是儿孙满堂的老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俗语云:“有儿四十即先老,无儿八十正当年”。这很值得有的老年人玩味。 3、要做工作,而且要做自己乐意做又有数量质量要求的工作,在工作中和晚年的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愉快的、紧张的活

判定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人健不健康包括两方面: 1、生理健康,主要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是有判断标准的。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常的智力、较为稳定的情绪、人系关系和谐、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学习动机明确,符合年龄的心理特征。 公认的经典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有十个,大致上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相一致: 1、较为稳定的情绪 2、充分的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

老年人健康的大标志

一、起居恒 保持生活规律,按时起床入睡,睡眠质量良好。 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多项研究表明,7小时是睡眠的最佳时间,每晚睡眠少于6.5小时的人很可能会减寿。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者,大脑老化会提前4——7年。不同年龄的人所需睡眠时间是不同的,老年人一般不要少于6小时。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二、饮食稳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卫生。 老年人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果不吃肉,那么每天至少要吃100克豆制品来保证蛋白质

男性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专家认为: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作为支撑家庭与社会主体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心理健康其实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心理健康是不好去通过仪器来检测的。因此有一个评测心理健康的标准就能更好地把握住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男性来说,承受着更多压力和责任的群体,这个标准就显得更加有

老年人健康的十大标志

一、起居恒 保持生活规律,按时起床入睡,睡眠质量良好。 二、饮食稳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卫生。 三、后门紧 大便正常,无溏便、便秘,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好,肛肠道无特殊病患。 四、前门松 小便通畅,无淋漓不尽和阻滞之感,说明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无恙。 五、腰腿灵 经常运动,且心情舒畅,表现为肌肉、骨骼、四肢关节神经功能良好。 六、牙齿坚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牙齿口腔健康,说明肾的功能就好。 七、声息和 说话声音洪亮,心气平和,呼吸平稳,每分钟呼吸16—20次,说明肺

​哪些情绪因素会影响老人健康

老年人很重视健康,但有许多人只是片面地将健康理解为身体健康,其实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