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耳鸣
中医治耳鸣
1. 补肾填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诸病源候论》:“劳动经血而气血不足,宗脉则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肾虚耳鸣多发于年逾4旬之人,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虚羸之人。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与人体器官衰老、功能减退有关。耳鸣多为耳聋先兆,《杂病源流犀烛·卷23》云:“耳鸣者,聋之渐也”。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方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熟地30g 黄精20g 山药20g 鹿茸3g 龟板12g 河车3g 山芋12g 枸杞子15g 牛膝12g 菟丝子15g
2. 清热化痰法
多数耳鸣、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从虚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笔者总结了前人理论及临床表现,从痰论治。《名医杂著》所云:“耳鸣之症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时时闭塞,世人多从肾虚论治,殊不知此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闭矣。若遇此症,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治之”。朱丹溪:“无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痰郁则化热,痰热郁结,循经上壅,耳窍被蒙,故耳鸣不休,所谓“痰热郁结,壅而成鸣”。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形体肥胖 ,头昏而胀,咳唾胁痛,痰多而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具为痰热内郁之候,故以清热化痰为治则,以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礞石攻痰丸为主方加减: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实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红8g,获苓10g,黄芩10g,生山桅10g.龙胆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黄6g后下。
3. 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现代研究认为某些类型耳鸣、耳聋与耳部微循环障碍有关。对耳鸣、耳聋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测试,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在襻周状态和血液流态上。其中,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该类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痉挛,血流受阻所致,西药用654-2、西比灵、丹参注射液等解除痉挛,恢复血流。此类患者临床兼有头痛如刺,部位固定,头昏,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表现。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方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等加减:桃仁10g 红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 葱白2根 红枣5枚 川芎6g 赤芍10g
4. 利水逐饮法
痰、饮都是水液代谢失常,停留机体局部的病理产物,痰热而饮寒,痰无形而饮有质,
饮留体内,清阳不升可致耳鸣、眩晕等。《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证饮留中焦、下焦主症都有耳鸣。现代医学认为利水消肿药能解除内耳前庭、迷路水肿,减轻神经压迫,促进局部淋巴回流。辨证要点: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痰白质稀,舌质淡白,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利水逐饮,方用《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加减:获苓15g 桂枝10g 白术12g 泽泻6g 益母草20g 防己6g 黄芪30g 车前子10g
5. 清肝降火法
部分耳鸣患者,或由于化脓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压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伤肝,肝火暴亢,循经上炎所致。中医辨证属于实热、肝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肝者将军之官,性刚劲,主升发疏泄,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则耳鸣暴发,如潮如雷,轰轰隆隆,常伴有耳胀耳痛,流脓,发热,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平肝伐木,清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等加减:龙胆草9g 天麻12g 钩藤10g(后下) 怀牛膝12g 黄芩10g 菊花12g 白芍12g 生地15g 代赭石20g(先煎) 麦芽9g
6. 疏风清热法
新病耳鸣患者多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多急性起病,兼有感冒症状,中医辨证属于风热。《太平圣惠方·卷36》云:“此为风邪所乘,入于耳脉,则正气痞塞,不能宣通,邪正相击,故令耳鸣也”。由于外感风热,循经上攻,清窍壅塞不利,其耳鸣如蝉,卒感听力减退或闭塞,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后症状减缓。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口干,咽干,全身疲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0 g 连翘10 g 竹叶6g 荆芥10 g 簿荷6g 菊花10g 蝉蜕6g 石葛蒲10g 黄芩10g
体会: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临床治疗耳鸣、耳聋应重辨证:以上各型,临床多交叉互见,不可执偏以概全,痰、瘀、风、火多兼挟为患。分虚实:实证易治,虚证难疗。医生患者都要有耐心,要保证用药持久性,切不可仓卒停药。中西合参,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
中医治耳鸣4种方法最起效
一、配个MP3
选些自己喜欢的、比较舒缓的音乐听,每日听3次,每次40~60分钟,音量要既能听到自己耳鸣声,又能听到音乐的声音。大约半年的时间就能够在大脑中重新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系统,切断恶性刺激从大脑皮层传向边缘系统的通路,从而减轻或治愈耳鸣。
二、对症食疗
一般老年人因肾虚耳鸣的较多,可每天吃几个核桃,或常食用乌鸡膏粥:乌鸡50克,粳米150克,加水做粥。脾虚所致的耳鸣可常食用柿枣饼、莲实粥。柿枣饼:柿饼、红枣各30克,山萸肉10克,面粉100克,制作成饼。莲实粥:将莲子研为碎末,每次取莲子粉15克,加入糯米30克,煎煮服用;或新鲜莲煮粥,适合心脾两虚导致的耳鸣。
三、经常做做自我按摩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使外耳道口暂时处于封闭状态,两手的中指放于枕部,食指叠放于中指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轻轻叩于脑后枕部,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做3回,每天可做3次。
四、到耳鼻喉科门诊做耳鸣咨询
耳鸣是由于大脑把正常的声音刺激错误地认定为恶性刺激,形成恶性循环而致。通过耳鸣咨询,使患者了解耳鸣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通过患者的理性认知使耳鸣成为一种“中性”刺激,避免恶性循环。
神经性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瘀阻脉络型他通常的病症是,患者经常出现高音调的耳鸣,这种病症多是因为外伤造成的,在治疗的时候,要注重活血通瘀,可以用赤芍15克,石菖蒲15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穹十克,柴胡十克,蔓荆子十克,甘草六克,制成中药服用。
而对于肝胆湿热型,患者除了经常耳鸣后,尤其是在暴怒之后,更容易加重,很头痛,头晕等,可以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生地,柴胡,当归,葛根,甘草等中药来调配成中药来进行服用。
如果是放火上扰型的患者,患者的耳鸣情况经常如蝉鸣一样,可以用黄芩,法半夏,陈皮,甘草等,来进行熬制中药,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肝肾阴虚型的患者,这种患者的耳鸣现象是由青慢慢变动,并有头晕,失眠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补充肝肾的能力,可以用丹皮,熟地,茯苓,泽泻,女贞子,珍珠粉等药物来进行配置成中药来服用。
中医诊断耳鸣
1.肝肾阴虚
证候
耳鸣、耳聋,鸣声尖细。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伴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析
①辨证:以耳鸣耳聋,鸣声尖细,房劳则重,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精血亏虚,肝肾不足,耳窍生养,故耳鸣,听力渐减;入夜阴气主事,阴虚则阳旺,病于阴虚,阳气盛上而跃,故鸣声尖细,入夜更著;房劳耗精,故鸣聋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精血不足,肝肾亏虚,髓海不充,虚热内生之象。
2.肾阳亏虚
证候
久病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并见腰痛或腰膝痠软乏力,面色淡白或晄白,畏冷肢凉,阳萎或阴寒,月事不调,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尿有余沥。舌质淡胖,脉沉迟。
辨析
①辨证:以久病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畏冷肢凉.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阳虚火衰,耳失温养,功能失司,故耳鸣耳聋;腰为肾之府,肾阳衰微,府失温煦,故腰膝痠软;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肾阳亏虚、邻门火衰之证。
3.肺脾气虚
证候
耳鸣耳聋反复发作,逐年加重。并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易感冒。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辨析
①辨证:耳鸣反复发作,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肺脾气虚,清阳不升,气血难以上输,耳窍失养,故见耳鸣、耳聋;若将息得所,气血和畅,则症状略减而聋鸣有所好转;若病情进展,气血日衰,则聋鸣逐年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气虚之证。
4.心脾血虚
证候
耳鸣、耳聋,每于蹲位起立时突然加重,或觉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或于劳后加重。兼见面色萎黄无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或心神恍惚。舌质淡,脉细或弦细。
辨析
①辨证:耳鸣聋干起立时加重,倦怠少力,心悸不宁,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心脾血虚,耳夫所养,故耳鸣耳聋;蹲位起立时,气血趋下,头部空虚,故耳鸣加重或伴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亏虚之证。
5.瘀血阻络
证候
久病耳鸣、耳聋,聋鸣程度无明显波动,或呈缓慢加重,全身或兼见其他虚证,但按其他证治疗效果至微,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
辨析
①辨证:凡久病耳鸣耳聋者均应考虑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而缠绵难愈。
②病机:瘀血痹阻耳窍络脉,则气血不得畅行,故久病耳鸣耳聋;瘀血有形,非易消长。故聋鸣程度较稳定无明显波动;瘀血阻滞,治当化瘀通络,故按他证治疗效果至微。
3个简单方法有效治疗耳鸣
1、吃甘蔗治耳鸣
药方:甘蔗2尺多长,选在甘蔗中部那段效力比较强,沾些甘草粉。时间:上午十一点吃下。
2、银杏干叶茶治耳鸣
坚持长期喝银杏干叶茶,可治耳鸣症。方法:取2至3片银杏干叶,泡茶喝一天。需提醒的是,银杏干叶有一定毒性,因此第一遍茶水不能喝。
3、百合散治耳鸣
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耳鸣中医改善
推拿:耳鸣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根据临床辨证来选取穴位。因为在临床中有部分病人拿着可能从媒体或者书上找出来或者其他医生列出来的一些经络穴位请我们指导。耳鸣的治疗方法实际上临床应用效果不佳,书本上的内容是死的,人是活着的,随着时空地点的变化用穴不一样。
耳穴:但是有部分过敏患者就需要斟酌使用。耳鸣的治疗方法也有部分患者刚开始的时候2~3小时就出现过敏症状,耳鸣的治疗方法随着治疗和自身的调整整体素质提高以后,一两天才出现过敏症状。
针灸: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在针灸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走窜,或者有的人有从一侧耳朵通到另外一侧耳朵的感觉,每个人不一样,耳鸣的治疗方法有的人在针灸的时候甚至除了疼什么感觉也没有。
如果是药物中毒导致的耳鸣耳聋,耳鸣的治疗方法不管使用什么药物都要慎重,甚至连饮食也要非常注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虽说找我看耳鸣的病人很多经过输液无效果,耳鸣的治疗方法但是不可否认有的患者耳鸣输液有一定效果,我和你们看问题都需要更辨证一些耳鸣的治疗方法,能够长存于世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耳鸣的治疗方法也是有的患者有效有的患者无效。要是高压氧舱能够包治耳鸣耳聋就不会有其他疗法了。
急躁和易怒等表现耳鸣的治疗方法,情绪对耳鸣影响颇大,越是着急紧张耳鸣越严重,耳鸣越重情绪越受影响,在临床上见到比较多的是情绪影响与耳鸣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耳鸣的治疗方法。
耳鸣患者首先尽量不想自己的耳朵在响,越想将越严重,气血汇聚。有部分患者在自己不想的时候感觉不到耳鸣,或者工作学习的时候听不到,只要注意力集中到听力上才容易出现耳鸣,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耳鸣的治疗方法,越大心越烦,患病也易心烦。
中医治疗耳鸣的按摩方法
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如;肾虚、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等等,所以针对病因的治疗效果会更好,治疗时可配合使用相关经脉及穴位。
1、屏气鼓腮
静坐放松,深吸一口气后,以一手拇、食指捏住鼻孔(或令两鼻孔屏住气息),然后慢慢将气进入口腔,并鼓起两腮,持续10~20秒钟后呼气。重复3~5次。这样可使空气进入耳道,调节耳部血管的压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2、张嘴、闭嘴
将嘴最大限度地张大张开,同时向外呼出一口气,类似深度打“呵欠”的感觉,然后再用力吸一口气闭合起来,持续3~5秒钟后呼出,这样张张合合,重复若干次。通过脸部肌肉的运动,可以保持耳咽鼓管的通畅,调节耳朵内外的压力平衡。特别是对耳膜塌陷引起的耳鸣效果明显。
3、耳部手法
用拇、食指指腹揉捻耳垂、耳弓、耳郭3~5遍,向下、向外、向上、向外轻轻牵拉3~5遍。
4、擦耳根
食、中指夹住耳根,食指轻轻前抬,略施以轻微向内的压力,进行快速上下擦动10余次,透热为度。
5、鸣天鼓
两手掌置于耳后并向前滑动,用耳郭将外耳道遮盖,余指自然放于头后部,两手掌先相对用力挤压、放松5~8次,然后在两手掌相对用力挤压的同时,两中指贴紧头皮,食指指腹迭压在中指指甲缘(或末节处),并快速的滑下击打头部,轻轻弹击后头下部36次,可听到咚咚之声。还有安抚脑部神经及增强记忆力之功。
6、按揉耳周穴位
用两手中指或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听宫、听会、耳门及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可配合嘴的张开、闭合,以增加疗效,每穴约1分钟。
耳鸣中药食疗方
1、组成:大葱1 根。用法,将葱尖插入耳内。主治,耳鸣、耳聋。
2、组成:葱汁适量。用法,滴入耳内2 滴。主治,因外伤瘀血结聚所致耳鸣、耳聋。
3、组成:参须、京菖、茶叶各3 克。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 剂,以味淡为度。主治,体虚听力减弱,耳鸣。
4、组成:白毛乌骨雄鸡1 只、甜酒120 毫升。用法,同煮熟食,连服5~6 只。主治,肾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5、组成:磁石60 克,木通、菖蒲各50 克,酒适量。用法,浸泡1 周,每次饮20 毫升,日饮2 次,这是治疗耳鸣的偏方之一。主治,慢性耳鸣耳聋。
6、组成:牡荆子(微炒)200 克、酒1000 毫升。用法,浸泡,冬7 日,夏3 日,取上清液即得,去渣任意饮之,勿醉为度,虽久聋亦瘥。主治,耳聋。
7、组成:绿茶1 克、北五味子4 克、蜂蜜25 克。用法,先以五味子,250 克,文火炒微焦,为度,备用。用时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 毫升分3 次温饮,每日1 剂。主治,耳鸣、腿软乏力。
上面介绍了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平常可以按摩按摩耳朵,食疗方只是提供大家借鉴,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缺血性耳鸣怎么办
1.热盐枕耳治耳鸣 [配方] 盐适量。 [制用法] 将盐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功 效] 用治耳鸣。
2.葵花子壳汤治耳鸣 [配 方] 葵花子壳15克。 [制用法] 将葵花子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 [功 效] 用治耳鸣。
3.三七花蒸酒酿治疗耳鸣 [配 方] 三七花10克,酒酿50克。 [制用法] 同装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连渣服,连服7 天。 [功 效l适用于耳鸣。
4.韭菜汁或猫尿驱入耳虫 [配 方] 韭菜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榨汁,取韭菜汁一滴,滴入耳内,虫自出。或猫尿滴耳也可(用大蒜头擦猫鼻子,猫便撒尿)。 [功 效] 用驱入耳虫。
5.乌雄鸡治耳鸣 [配 方] 乌雄鸡1只,洗净。 [制用法] 以无灰酒4斤煮熟,乘热食3-5只。 [功 效] 治肾虚耳鸣。
6.白毛乌骨雄鸡治耳鸣 [配 方] 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1200克。 [制用法] 同煮,去酒食肉,共食用3~5只即可。 [功 效] 治耳鸣。
7.猪皮治耳鸣 [配 方] 猪皮、香葱各60-90克 [制用法] 同剁烂,稍加食盐,蒸熟后一次吃完,连吃3天。 [功 效] 治耳鸣。
8.鸡蛋治耳鸣 [配 方] 鸡蛋2个,青仁豆60克,红糖60克。 [制用法] 加水煮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 [功 效] 治耳鸣。
中医怎么治疗耳鸣有效
1路路通治疗耳鸣 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成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2仙鹤草治疗耳聋 取鲜仙鹤草(连根)150克,加冷水适量,大火煎成浓汁频饮,每日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对链霉素及其他西药引起的耳鸣、耳聋疗效极佳。
3菖蒲甘草汤治疗耳鸣 取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4葛根治疗特发性耳聋 取葛根适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胶囊装后吞服,每粒含药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5地柏煎治疗耳鸣及耳聋 取熟地50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将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50毫升温服,每日1剂,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注意事项:
1、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对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2、精神紧张和疲劳:当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方法:屏气按耳
根据多年来防治自身耳鸣的体会,现介绍以下方法,供轻症耳鸣患者试用。
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