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治疗三焦积热方剂的配料有哪些
玄参治疗三焦积热方剂的配料有哪些
玄参治疗三焦积热方剂的配料:玄参、黄连、大黄各50克,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 四十丸,白汤下;小儿丸粟米大(《丹溪心法》)。药用禁忌:脾 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玄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牛蒡子功效大 3个治病用法
牛蒡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良药,治疗乳痈极效。
如《医宗金鉴》中的栝楼牛蒡子汤:栝楼仁、牛蒡子(炒研)、花粉、黄芩、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皂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笔者在治疗乳痈时,对原方作了小小的加减,改为:全栝楼、牛蒡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皂角刺、黄芪、蒲公英、丹皮、赤芍、橘核各15克,生石膏50克,甘草10克。每日1~2剂,多次分服,每4小时服一次,连服3剂。乳痈发病急迫,常伴有高热,加入生石膏,可增强清热效果。
牛蒡子清瘟败毒,治疗痄腮极效。
余常用《东垣试效方》中的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僵蚕、升麻、柴胡、桔梗各15克,薄荷、甘草各10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便秘者,加大黄5克;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者,加川楝子、龙胆草、延胡索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李东垣说:“此邪热客心肺之间,上攻头面为肿,以承气泻之,是为诛伐无过,遂处此方,全活甚众。”方中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热毒;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上焦头面之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通壅滞;升麻、柴胡升阳散火,疏散风热。黄芩、黄连得升麻、柴胡之引,直达病所;升麻、柴胡有黄芩、黄连之制,不致发散太过。用以治疗大头瘟,每获捷效。还可以用来治疗头面部丹毒、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聤耳等属于上焦热盛者。
玄参怎么吃
玄参茶饮
材料:玄参、麦门冬、桔梗各1.5钱,甘草5分。
做法:将药材辗成细末,以纱布包着,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适用于长久抽烟的瘾君子,其肺阴不足咳嗽的症状。
玄参猪肝煲
配方:玄参15克、猪肝500克、料酒5克、味精5克、鸡精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姜5克、葱5克、盐5克。
制作:
1、将玄参洗净,切成薄片;肝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透,捞出,切成薄片,加人姜、葱、调料除去腥味。
2、将玄参置煲内,加汤烧沸。先煮30分钟,再加入棒子骨汤、猪肝,煮熟,调味,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又可直接佐餐。
功效:养肝益阴,泻火解毒。适用于急、慢性结膜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玄参磁石酒
配方:玄参150克、磁石(烧令赤、醋淬7遍,研细水飞)1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作:玄参切碎,与磁石一同人布袋,置容器中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临卧空心温服10毫升。
功效:滋阴,泻火,潜阳。适用于瘰疬寒热。
蛇舌草玄参饮
材料:蛇舌草30克、玄参3钱、甘草3片。
做法:将蛇舌草、玄参、甘草放入1500ml水中,煮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利尿,又可治疗喉咙肿胀疼痛、嘴破。
玄参乌梅粥
配方:玄参、乌梅各15克、糯米30克、冰糖适量。
制法:
1、将玄参、乌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
2、糯米加水煮成稀粥,等粥成时兑人药汁,加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润喉。
玄参升麻汤
组成:玄参、升麻、甘草(炙)各15克
做法:上药锉碎。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主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小儿猩红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猩红热>
晚上止咳最好的办法 药物止咳
出现夜间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其机制是余邪未尽,损伤脾肺气阴而致,临床辩证多认为是虚寒及饮食积滞于三焦而致,午后咳嗽为阴虚,可用这道夜咳汤缓解治疗:
药物组成:知母、贝母各5g,前胡、款冬花、玄参、生地黄各6g,党参、黄芪各10g,麦冬9g。
随症加减:偏热,加黄芩6g、金银花8g、鱼腥草10g;偏寒,加麻黄绒3g、防风6g;痰多,加橘红、茯苓各6g,半夏3g。
治疗方法:将上药全部用蜂蜜炙后加水300ml水煎服,每日服用3次,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药物。
功效:方中麦冬、生地黄、知母,可滋养肺阴,清解余邪,滋阴不留邪;党参、黄芪则补肺益脾;贝母、款冬花、前胡化痰止咳;蜂蜜具有健脾润肺之功,以达益气养阴、化痰止咳的功效。如脾虚明显的患者可加重健脾益气药党参、黄芪的剂量。
治疗单纯疱疹的各式疗法
汤药疗法
(1)增液汤
养阴清热,化湿解毒
专家意见:治疗单纯疱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口干唇燥。
准备原料:玄参15克,麦门冬、生地黄各12克。
自己动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告诉你
方中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麦门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三药合用共奏滋阴增液润燥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有抑菌、解热作用,麦门冬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生地黄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凃搽疗法
(2) 紫榆油
清热凉血,收涩敛疮
专家意见:治疗单纯疱疹,水疱或糜烂。
准备原料:紫草、地榆各等份。
自己动手:泡在适量植物油内3日,外涂患处,每日3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紫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涩敛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紫草水煎剂可延缓和减轻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肾细胞病变的产生;地榆水提取剂有显著促进伤口早期愈合作用。
湿敷疗法
(3) 冰明洗剂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专家意见:治疗单纯疱疹,水疱或糜烂。
准备原料:冰片2克,明矾5克。
自己动手:研为细末,温开水加至100毫升,湿敷皮疹处,每日2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明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冰片有镇痛作用,并能抗炎消肿,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明矾有抑菌、收敛止血作用。
口角炎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 中药治疗
症状:口角粘膜皮肤溃烂,口角活动疼痛,口干想喝水,口角苷类出血、或出现小脓点,或大便干结。
配方:银花24g、桂枝6g、生地黄18g、玄参15g、大黄6g、生甘草6g(此为成人剂量,小儿减半)
功效:银翘可以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清热凉血滋阴;大黄泻下积热;桂枝通阳散结、生甘草清热缓急止痛。此方对于治疗热毒伏结型口角炎由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角菌类、溃烂或糜烂流脓血,或口苦、肢体困重、口渴想喝水、或大便干结。
配方:茯苓12g、猪苓15g、泽泻10g、白术15g、桂枝10g、茵陈18g、栀子15g、大黄6g、生甘草6g。
功效:茯苓利湿益气健脾,猪苓、泽泻清热利湿;白猪健脾燥湿,茵陈利湿清热;栀子、大黄泻热祛湿盘桂芝纹样化湿;生甘草清热解毒。对于治疗口角炎有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唇皲裂、出血、干燥易痒、脱屑、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口感想喝水、小便短少。
配方:当归12g、熟地黄12g、川芎10g、白芍12g、玄参15g、生地黄15g、生甘草6g。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滋补隐血;白芍补血敛阴;川芎行气理血;玄参、生地黄、麦冬滋阴润燥清热;生甘草清热缓解止痛。对于治疗口角炎有一定的疗效。
tips:上述用药建议均来源于网络,具体用药方案遵医嘱。
元参可用于中风的治疗
玄参又名元参,属玄参科植物,味苦、咸而性寒,入肾经,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名医别录》中记载玄参可用于中风的治疗。中风者,可因于内,亦可因于外。属真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玄参咸寒养阴,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治之。属温毒速入营血,心肝热炽风动者,玄参苦入心,咸入肾,性寒能解毒消火,故亦能治之。
《圣济总录》中记载,玄参可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言语迟涩、恍惚多忘,曰当归饮方;治久癖块聚,心腹胀满之人参丸方。《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治肾虚寒为历风所伤、语音謇吃、不转偏枯、月行脚偏跛缓弱不能动、口歪言语混浊等,用肾沥汤,各方也都用有玄参,取其主积聚、疗中风。另外,《本草经解》中记载,玄参乃枢机之剂,气寒益肾,味苦清心,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可使寒热积聚自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含有玄参素、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等成分,动物实验有降血糖、降低肾性高血压、轻微强心及抑制多种皮肤癣菌的作用。
金银花搭配什么洗治荨麻疹
配方一
配方:金银花30克,生地黄20克,玄参、丹参、麦冬、竹叶、黄连、连翘、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煎煮滤去药渣,药计倒入盆内,待温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热凉血、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主治荨麻疹,适用于血热型者。
配方二
组成:冬瓜皮干品100g,荆芥、金银花各20g。加减:风寒型,去金银花,加桂枝。
制法:每日1剂,加水5L,煮沸30分钟,取液200ml,加白糖适量,温服。余液洗浴全身,多浸洗皮疹部位,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至皮疹消退。
功效:疏风通络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配方三
配方:荆芥25克、冬瓜皮120克、金银花25克。
用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然后将煮好的药汁倒入热水中,身体直接进入浸泡即可,每天浸泡约两次,约15分钟即可。
功效:有效止痒,可治疗出疹现象,并可改善皮肤色泽。
玄参解毒汤的功效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玄参 山栀 甘草 黄芩 桔梗 葛根 生地 荆芥各3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灯心各20件,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功用】养阴生津,清热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已经吐下,饮食不利,及余肿不消。
方剂名称
玄参解毒汤
方剂别名
玄参解毒散
药物组成
玄参、生地、黄芩、山栀仁(炒)、桔梗、甘草、葛根、荆芥穗。
处方来源
《万氏家抄方》卷六。
方剂主治
痘疹火热,迫血妄行而鼻衄;麻焦紫,肺胃实热,黑暗毒盛,衄血,邪火入里者。
用法用量
水煎,入茅根汁,磨京墨服。
附注
玄参解毒散(《痘疹仁端录》卷九)。《痘疹仁端录》无京墨。
玄参的解毒汤功效上面我们介绍得很清楚了,主要是一个清热的作用,玄参解毒汤可以解毒,对于很多炎症的改善也是有很多效果的,大家购买玄参解毒汤的时候必须要到正规的药房购买,这样的药物才是最好,效果最突出的,也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
玄参可治疗中风
中风之病萌动,下虚上实所致,治以滋水填补下虚,凉肝泻肝以去上实,所治甚为精当。其中玄参滋水涵木,清心以彻肝实,一举两收其功,用之颇妙。玄参滋阴而无壅滞之害,运转枢机,气动血流,清热凉血而无凝滞之弊,活血散结,清凉柔润,是为治疗积聚及中风之要药。玄参,又名元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味苦、咸而性寒,入肾经。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临床多用于以下三个方面:斑疹,发热,神情躁扰,舌质红绛等热入营血者;烦热口渴,夜寐不安,骨蒸潮热,津枯消渴,便秘等阴虚者;咽喉火欣赤肿痛及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瘿瘤等。《神农本草经》曰,“主腹中寒热积聚”、《名医别录》载“主暴中凡”,见解确高一筹,其后本草书对此缺少细言,故专门阐述于后。
暴中风者,有因于内,亦有因于外者。属真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者,本品咸寒养阴,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治之。属温毒速入营血,心肝热炽动风者,本品苦入心,咸入肾,寒能解毒消火故亦治之。
积者,日积月累而成,其病有形,推之不移。其病多在血分,寒凝可致,火结亦可致。《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皆火气凝结之疾。”聚者,发无常处,痛不留止,痛时有形,解无根本,痛止自散,忽来忽去,故称为聚。其病在气分,寒滞、火结皆可致。《本草经解》:“腹中者,心肾相交之区也。心为君火,心不下交于肾,则火积于上而热聚;肾为寒水,肾不上交于心,则水积于下而寒聚矣。玄参气寒益肾,味苦清心,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寒热积聚自散矣。”张元素曰:“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凡上可见,玄参寒能清火散结而无凝滞之弊,滋阴统领诸气上下流动而无壅郁之害。气动血流,故亦善主积聚。
白塞氏病的药膳食疗方有哪些
一、萝卜鲜藕汁是缓解白塞氏病的常用食疗方
材料:生萝卜250克,鲜莲藕500克
做法:将萝卜和藕用水洗净,于洁净器皿中捣碎烂,用消毒纱布双层绞取汁,每日数次取适量含于口中,片刻后咽下,可以辅助治疗白塞氏病。
作用:养阴清热,可有效缓解白塞氏病的这种。适用于阴虚火旺,口腔溃疡。
二、玄参莲枣饮是辅助治疗白塞氏病的常见食疗
材料:玄参90克,丹皮、炒枣仁各30克,柏子仁、莲子心各9克。
做法:水清洗,入砂祸中,加水300毫升,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水再煎,滤取汁液,将两次所得药汁合并,加白糖少许,分3次服用,每日1剂可有效缓解白塞氏病。
作用:养阴降火,能辅助治疗白塞氏病。此方主要适用于心火过旺,口腔溃疡,口干舌红,渴欲饮冷水,经常失眠的白塞氏病患者。
三、黄芪甘草汤是缓解白塞氏病的常用药膳
成份:生黄芪30克,生甘草30克,何首乌20克,土茯苓20克,太子参20克,金银花20克,北沙参12克,知母12克,元参12克,牡丹皮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疗程,此种药膳可以有效治疗白塞氏病。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有效缓解白塞氏病的这种。
四、白塞汤是辅助治疗白塞氏病的常见食疗方
成份:白花蛇舌草、草河车、蒲公英各30克,天名精、茯苓皮、白芍、党参各15克,全当归、丹参、玄参、山栀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20天为1疗程,可有效治疗白塞氏病。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活血能够有效缓解白塞氏病的这种。
黄体破裂的偏方
偏方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20g,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柴胡15g,牛膝15g,甘草10g,赤芍15g。
用法:若经行不畅,腹痛者加灵脂15g,蒲黄15g,元胡15g。
偏方二
配方:敷贴法。
材料:麝香0.06g,樟脑6g,血竭、松香、银球各9g,后四味药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热成糊状,依患处所需大小制成膏块,麝香后人,趁热贴在患侧腹部。
主治:适用于卵巢血肿及卵巢破裂出血量少形成色块者。
偏方三
配方:灌肠疗法。
材料:红藤30g,败酱草、丹参、三棱、莪术、蒲公英(包煎)各15g,玄参、赤芍各10g,水煎取汁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适用于盆腔有包块者。
偏方四
配方:化瘀汤。
材料:丹参20g,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皂角刺6g,大黄6g,炮山甲10g,牡蛎15g,夏枯草15g,水蛭15g。
主治:适用于卵巢血肿及卵巢囊肿的血瘀型。
配方:皂角刺丹参合剂:皂角刺8g,丹参12g,三棱、莪术、甘草各5g。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卵巢血肿。
对于黄体皲裂这种比较严重的女性疾病,女性朋友们应该要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去治疗黄体皲裂这种情况,这样对于你们治疗黄体皲裂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对于文章介绍的治疗黄体皲裂的情况,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