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急救方法

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急救方法

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一般是指阵发性心动过速。有房性和室性两种,需要通过心电图的特征给予鉴别。发生心动过速时,可按以下方法急救:

1.刺激法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2.屏气法深吸气后屏气,然后再厉力呼气,以此增加腹压。

3.变体位身体前弯或平卧,以腿高举悬空。

4.按摩颈动脉窦病人仰卧,头偏向左侧,颈后垫一软枕,他人以手指按压病人的颈动脉窦(在颈动脉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绿水平位,血管搏动最明显处)-,上下旋转反复按摩,动作要轻柔,每次10秒~15秒,注意心率改变。无效时可休息片刻,改作另一侧颈动脉窦。

5.压迫眼球病人平卧位,闭眼向下看,他人用拇指在一侧框下适度用力压迫眼球上部,不可压迫角膜,略有疼痛,每次压迫10秒~30秒,心率一旦减慢,就要停止按压。 6.针刺治疗针刺内关、通里、三阴交穴,中强刺激。也可用耳针,取心区、神门、内分泌,埋压2~4小时。 7.药物治疗由医生合理选择药物。

突然心脏跳的很快怎么办

1、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此种心动过速是由窦房结发动的。发作时,成人频率每分钟在100~150次之间,幼儿每分钟可达200次。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恶梦、饮酒、喝浓茶、饮咖啡以及大量吸烟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如果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此时就要针对病因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服药物,如心得安,每次10毫克,一日3次,但对哮喘、心力衰竭、低血压患者及孕妇禁用或倍他乐克25毫克;安定,每次2.5~5毫克,一日3次;按压内关、合谷、神门等穴有一定效果。推荐阅读:心跳突然停止怎么急救?

2、由心室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房性和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不易在心电图上分辨清楚,因此,把它们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病人。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心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发作时要立即休息,消除顾虑。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常能迅速使发作停止:①、突然用力咳嗽。②、大口进食或饮水。③、尽量使头后仰或身体前弯。④、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作深呼气动作。⑤、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另外,按压内关、通里、神门等穴亦有效。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请医生治疗。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及药物中毒。发作时心率为150~200次/分钟,常有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头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血压多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一旦演变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可发生猝死。因此,发作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吸氧,口服安定5毫克,并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治疗。推荐阅读:孕期心跳过快如何“自救”孕期心跳加快怎么办

时下一些人常会有一些侥幸的心理,对于突然发生的一些问题并不习以为然,总是认为没事,很多时候就给疾病营造了很好的机会,这里要提醒大家,为确保自身健康,应养定期体检的好习惯。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根据持续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分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大于30秒)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小于30秒)。另外还可根据有无器质心脏病、室速的心电图形态、室速的起源部位及愈后分类。

1.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速

(1)冠心病 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缺血等均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急性心肌缺血可造成缺血区心肌激动延迟所诱发的折返活动。陈旧性心肌梗死则常为梗死边缘瘢痕区心肌构成的折返。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病理基础,主要为显著的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和显著的左心室功能减退。

(2)原发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均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内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病变。心肌失去正常结构及形态,使传导发生障碍形成折返,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3)二尖瓣脱垂 室速起源于乳肌及瓣环,常由折返引起,多为单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多由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所致,被认为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机制。

(4)心肌炎 常常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另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室性心动过速。

2.无器质性心脏病性室性心动过速

(1)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及酸中毒等常引起室性心动过速,若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则更易发生室速。

(2)药物和毒物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药物奎尼丁、拟交感胺药物、青霉素过敏等。

(3)特发性室速 是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以青壮年居多,病人可能存在心脏病,特发是相对而言。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至于危害,病理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或致心衰、肺水肿等。

心动过速的原因

生理因素:如激动、运动等。

疾病因素:如心脏传导异常、病毒性心肌炎、甲亢等平时缺乏运动、精神等因素有关,目前只需对症支持治疗即可,配合饮食和适量运动进行调节。

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窦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位置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通常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通常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窦性心动过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在P波频率上有重叠现象,故易造成两者鉴别的困难。其鉴别主要靠心电图。下列几点可助鉴别: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的P波不同。

(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为100~180次/min,大多在160次/min左右。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在140次/min以下,很少超过150次/min。并易受运动、站立、进食、情绪激动、卧床、休息、呼吸(深吸气使心率加快、深呼气可使心率减慢)等因素的影响,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终止时有代偿间歇。而窦性心动过速是逐渐发生的,并且逐渐终止,终止时无代偿间歇。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P间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时,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

(5)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后常有房性期前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则无房性期前收缩。

(6)用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不能被终止但可诱发房室传导阻滞;而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被终止或诱发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减慢,不可能突然被终止;而停止压迫时,又可恢复到原有较快水平。

2.窦性心动过速时出现的ST-T改变与冠心病时ST-T改变的鉴别窦性心动过速时可表现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T-P段缩短,使P波与其前的T波重叠,此时不能将T-P段作为等电位线,去判断ST是否降低。窦性心动过速时由于PⅡ、Ⅲ较高尖,其P波的复极波(Ta)亦较明显,其后段可延伸到ST段上,引起ST段降低,主要表现在Ⅱ、Ⅲ导联上。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相对性供血不足,导致ST段降低及T波改变。有些患者在窦性心动过速后ST-T的改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在窦性心动过速时不能单纯依据ST-T的改变去诊断冠心病,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全面考虑。

经常心跳很快的原因有哪些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通常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通常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

通过了解这些常识之后,那么当你的身体存在这些症状的时候,你才知道应该如何有效的解决,毕竟这样的一个状况,如果是一些心脏疾病问题,又没有积极有效的治疗解决,造成的危害就会越加的严重,所以提醒个人在生活当中,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存在异常问题要积极治疗解决。

窦性心动过速这病严重吗

1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原因。生理因素,如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咖啡,饮酒等,可以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心跳加快;病理因素有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肌炎等病症。

2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症状。患者会有心悸,或者是出汗、乏力、眼花以及头昏或者是原发疾病的表现;窦性心动过速也有可能会导致其他的心律失常或者是心绞痛;患者的心律大多会有心音有力或者有原发性心脏病的症状。

3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式。对于由于生理或者是心外因素导致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治疗原发病;非心力衰竭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用药物减缓心动过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以临床试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

相关推荐

4种现象预示心肌病

1.急性泵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型:此型多突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继而可发展为肝,胰腺,肾和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本型在急期超声心动检查有时可见室间隔为主的心室肥厚,随心功能改善心室肥厚亦平行减轻,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恢复到正常时间为数周或数年,急性期的心室肥厚可能为心肌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所致,肥厚持续时间长者,推测与细胞浸润等因素有关。 2.阿-斯综合征发作型:本型突然起病,极为迅速,临床表现为突然晕厥,重者意识完全丧失,面色苍白,常伴有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听诊心动过缓(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

突发心动过速您该如何急救

可先尝试以下简单的方法,刺激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来调节心率: 让患者用力咳嗽,使胸、腹肌协同用力; 嘱咐患者尽力深吸气,憋足气,然后用力做呼气动作(Valsalva动作); 用食指或汤匙,置患者舌根部按压,刺激咽部粘膜引起恶心呕吐神经反射; 嘱咐患者闭眼睛,用手指压迫眼球上部,先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按压和用力过大。心动过速停止应立即停止压迫。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禁忌。 如果上述办法心动过速不能短时有效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目前,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已十分成熟,安全、有效,且

教你如何缓解心动过速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压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心脏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心动过速的发病率也特别高,心动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今天教你一下如何缓解心动过速 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

心律失常分为哪几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

可以分为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三种,扑动的病情比心动过速更为严重,可以导致头晕、昏厥等急性病变,一旦发现应迅速送往医院急救;颤动的特点是心率极快,有时甚至数不清次数,而且毫无节律可言。当然,房颤也可以出现节律并不快的情况。房颤可以导致心衰和脑梗塞,室颤则可以引起心脏性猝死。

孕妇突然心跳加速是什么原因

问题分析: 你好,妇女怀孕之后血容量就会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心率就会加快,心率加快是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作用,属于正常的,只要注意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就可以了。另外怀孕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的压迫以及孕期血容量增加, 意见建议:可有心率增快,但不应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如稍有活动就觉心慌,伴有呼吸困难,建议尽快去医院妇产科检查清楚,看是什么原因引起! 问题分析: 您好,突然的心跳加速如果短时间恢复了,一般是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如果长时间心率快,则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意见建议:一般常见的原因是紧张

心率过速的缓解方法

急救方法 可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让病人大声咳嗽。 2、嘱病人深吸气后憋住气,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3、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 4、嘱病人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但切勿用力过大,每次10分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禁忌。同时口服心得安或心得宁片。如果上述办法不能缓解,病人仍头昏。出冷汗、四肢冰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年轻人出现心动过速,是因为青春期的植物神经功能一般都不稳定,很容易出

心律失常的症状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症状表现特点是心律规则,心率一般在160-220次/分。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分至数小时甚至数天不等。常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两种。前者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某些心脏病患者,后者多见于有严重心肌病变的病例。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为45—60次/分,且易变动,心电图P波为窦性型。 大多属于理性,如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和使用某些药物等。

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哪些

生理性因素:如激动、运动等。 疾病因素:如心脏传导异常、病毒性心肌炎、甲亢等平时缺乏运动、精神等因素有关,目前只需对症支持治疗即可,配合饮食和适量运动进行调节。 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窦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位置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通常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通常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病

窦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

第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容易让人混淆,因为这两种疾病在p波频率上有一些重叠现象。因此,两者看起来比较相似,我们要提前对两种疾病的现象和一些症状做提前了解,分别两种疾病的不同。 第二,频率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频率每分钟为100到180次,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大多数频率为每分钟140以下,并且窦性心动过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日常的情绪,进食,卧床休息,哪怕呼吸也会受影响,而前者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影响。 第三,发作时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在发病时的发

心慌可造成哪些不适

应注意患者的精神及神志状态,有无被迫体位,体温、血压的变化,有无贫血、发绀,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心脏扩大、病理性杂音、心率快慢、心律是否规整,这些有助于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诊断。 (1)心悸发作情况: 1)心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可见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 2)心悸渐渐发生、渐渐终止: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焦虑状态等。 3)心悸突然发生并反复发作:叫见于多发性异位心律。 4)心悸可通过弯腰、屏气、呕吐等动作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而立即终止:可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心悸伴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