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指尖发麻怎么回事
中指指尖发麻怎么回事
1,颈椎病。
这是现代最常见的职业病。它往往在持续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除了麻木之外,这类人还会有肩颈部酸痛、上肢有酸痛感。
2,中风。
40岁以上的人,如果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头重脚轻、手指发麻,而且平时还有高血脂和高血压以及吸烟史,一定要警惕中风的发作。另外,一些脑动脉硬化较为严重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中风。
3,糖尿病。
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有人发现自己的手足麻木或者疼痛。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重视,会引起神经后遗症。手足麻木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初级阶段。所以,肥胖人士,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该在出现手指麻木的时候及时测量血糖。
4,更年期综合征。
一些女性在处于更年期的时候,会有手指尖麻木的感觉。不过,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等更年期过去,也会自动消失。
5,雷诺氏综合征。
这类人患者除了手指麻木之外,往往还伴有刺痛、怕冷,不敢触碰任何坚硬物体的现象,需要特别用药治疗。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1、中指尖的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2、中指尖穴位的实际用途
夏天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悸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按摩此养生穴位,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有条件的可用牙签或针灸针等扎刺效果更好。
右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1、右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段脊髓分出神经根,在颈腋部组成臂丛神经,再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通过上臂和前臂,成为未梢神经分布到手和手指。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肿瘤、受压等,引起感觉异常时就会出现手指发麻。
右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2、手指发麻的危害
手指麻木是肢体运动神经受损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大多是由于中风偏瘫、糖尿病、神经炎以及颈椎病、腰椎病等引起,运动神经纤维周边的微细血管被堵塞,压迫运动纤,致使运动神经纤维严重受损,神经的传导能力和传导速度下降,出现手脚麻林。严重者可发展为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惨痛症状。
3、手指发麻的日常护理
只要适当锻炼颈部和上肢活动,就会逐渐使手指麻痛减轻。锻炼要循序渐进,先轻轻的做,再逐渐加强,并一定要坚持做。但要防止过度或突然太强的动作。此外,可继续针灸、理疗、服维生素B1等,必要时可行颈椎牵引等治疗,但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手指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指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如果出现手麻木的情况,一定眼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脑中风的征兆,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天冷手脚发麻怎么办
1:主要是哪个手指尖,如果是前臂桡侧、拇指(包括指尖,初期可出现指尖麻木)发麻,即第6颈脊神经根受累所致。食指、中指发麻是第7颈脊神经根受累。小指无名指有麻木感则是第8颈脊神经根受累。以上主要是颈椎病所造成,服用活血化瘀药,针灸,按摩,牵引可治愈。
2:指尖麻木可疑为是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所导致的神经失养而至,如长时间(长期的)打字所造成的腕管炎等 其他:比如长时间带手套,戒指国过小(金属过敏),手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一般引起手指发麻的病因有很多,建议你还是注意检查你 是否有颈椎疾病。颈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征性,或桡侧,或尺侧,或5个手指。有时不仅指尖发麻,感觉迟钝,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时伴有握力下降 由于颈椎病患者一系列病理变化如髓椎突出或脱出、椎体后外侧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以及关节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牵拉和压迫,导致脊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水肿、根管狭窄及粘连,产生手指麻木症状,由于累及部位不同,产生麻木的部位也不相同。如颈6脊神经根受累时,往往是前臂桡侧及拇指麻木;若颈7脊神经根受累时,则可使小指、无名指有麻木感。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感觉障碍。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常常是二者并存,即手指麻木,合并握力下降。只是因为感觉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较高,在症状上手指麻木表现较早而尤其明显
以上介绍的天冷手脚发麻怎么办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意见,我们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否则可能会导致自身遭受流感病毒的侵袭,每天进行适当的一些有氧运动锻炼可以有效的降低自身出现手脚发麻的几率。
左手指指尖发麻是什么原因
1一般来说左手食指麻木,还有中指麻木的话,一般都是风湿病的前兆,尤其是那些有脑血栓或者说心脑血管疾病类的患者,他们都会有身体麻木的现象。所以说一般来说身体上出现了麻木,一般都是由风湿引起的。
2第二个方面颈椎病的话一般都是由于我们颈部或者坦白的说,就是我们的脖子出现了问题而并不是说我们身体上的手指出现了问题,所以说手指麻木中指或者食指麻木是由于风湿病引起的而并不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
3如果我们手指出现了麻木的现象,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平时的时候,在自己闲下来的时候要,动一动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另一只手去按摩自己麻木了的那条那个手指。这样的话可以缓解手指的麻木。注意事项:对于颈椎病或者说风湿病的注意事项,如果是颈椎病的话,我们要注意我们颈部的运动,如果是风湿病的话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我们全身的运动量。
4平时也要多注意休息,不能长时间的低头工作,不能再玩电脑了,睡觉时枕头也不能弄的太高,要让颈部保持最佳的自然的生理弯曲。
手指是人体末梢,如果人们在平时的时候发现手指出现一些发麻的情况,说明人的身体状态已经不好了,这就要求你在这阶段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小编提醒你出现手指发麻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够因为这是小问题而放弃治疗。
睡觉脚抽筋可按摩这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防治腿部抽筋,可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按摩不仅可防治抽筋,还能保健养生。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夜啼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心热夜啼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惊恐夜啼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乳食积滞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治疗中暑按摩穴位效果佳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3、揉掐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4、掐百会穴
将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5、按揉太阳穴
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6、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由轻渐重地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7、掐揉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醒神。
8、掐人中穴
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9、掐十宣穴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10、按揉足三里穴
将双手食指与中指相叠,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11、合按内、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12、按揉劳宫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腿脚抽筋的自我治疗方法
1.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2.按揉委中穴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3.按揉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4.按揉足三里穴
将健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5.按揉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6.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7.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宝宝夜啼推拿 小儿心热夜啼
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这样拿鼠标手受伤
【动作一】
用一只手用力拉另一只手的每一个手指,两手相互胶体地拉。
【动作二】
紧握拳头,然后把手指一个一个地伸开,尽量向后伸,使手指变为扇形。
【动作三】
两手张开,先弯曲左手大拇指;左右手同时再弯曲一根手指,以此类推,直至左手握拳;然后从小指开始,两手同时一一松开手指,直到两手完全张开。可以多重复做几遍。
【动作四】
两手张开,大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相捏;松开食指,大拇指指尖与中指指尖想捏;松开中指,大拇指指尖依次与无名指、小指指尖想捏,可反复重复做。
【动作五】
双臂举起之前胸,双手握拳,以腕关节为轴,绕上臂延长线做环绕运动,3—5圈后向相反方向转动,持续联系30s。重复几次。练完之后手腕会酸痛,所以需进行放松练习,可以甩甩手腕,尽量让腕部感到放松。
天冷脚抽筋按摩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内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内劳宫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位于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当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取穴:手掌中心,屈指时中指,环指指尖之间中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