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的定位和主治 阴陵泉的作用主治
阴陵泉的定位和主治 阴陵泉的作用主治
阴陵泉是下肢腧穴中较常用的经穴之一,主治脾肾二经证候。此穴有阴寒润下的特性,可发挥温运中焦,清利下焦,健脾理气,温热消炎之功,刺激该穴位能通经活络,健脾渗湿,益肾固精,多用于防治腹痛,胀满,水肿,泄泻,小便不利,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调,代谢,阴痛,膝肿痛,麻痹等病症。
阴陵泉穴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膝盖疼痛、晕眩、腹水、食欲不振、腰腿痛、尿闭、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取穴方法:
取该穴位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生理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盆腔炎艾灸灸哪个部位
【温灸盒灸关元】
取穴原理: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主治水肿虚胖、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等。
艾灸方法:取仰卧位。将温灸盒放置在关元穴上,点燃艾条,将艾条放置在铁纱网上,盖上盖子进行艾灸,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配穴辅助:肾俞、次髎、阴陵泉
【艾炷隔姜灸肾俞】
取穴原理: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利水强腰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盆腔炎。
艾灸方法:选择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在姜上扎小孔。把姜放在肾俞穴上,将艾炷放置姜上,点燃艾炷,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
【温和灸次髎】
取穴原理:次穴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腰痛等。
艾灸方法: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准次髎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每次灸10~20分钟。
【回旋灸阴陵泉】
取穴原理:阴陵泉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腹痛、膝痛、水肿、盆腔炎、遗尿等。艾灸方法:取坐位。点燃艾条,对准阴陵泉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回旋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
蠡沟的功效与作用 蠡沟的配伍疗法
蠡沟穴配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部痠痛;
蠡沟穴配太冲穴、气海穴: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及睾丸肿痛;
蠡沟穴配百会穴、关元穴,悬灸或隔附子饼灸:有温阳举陷升提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按摩阴陵泉有什么好处 按摩阴陵泉的好处
人体有痰湿之邪,多是由脾虚运化水湿不利引起,进而导致痰湿蕴藏体内产生肥胖,因此减肥要注意祛除痰湿。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在小腿内侧的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是全身祛除湿邪的要穴,凡是以湿邪为患者皆可取该穴祛湿,经常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祛除痰湿,赶走肥肉的作用,还有助于润肠通便。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水穴,是脾经脉气所注之处,为健脾祛湿利水要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失禁,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等;此外本穴还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祛风除湿之功,主治膝痛,小腿内侧痛等病症。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中都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中都穴配伍应用
配太冲,归来,关元,三阴交,疏肝理气止痛,主治疝气,小腹痛;配隐白,大敦,艾柱灸各穴,有温经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配归来,血海,疏肝理血,主治恶露不觉;配三阴交,阴陵泉,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痹痛。
彩超怎么快速憋尿 三阴交
定位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效主治
三阴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是常用的妇科穴位,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产后血晕,恶露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膝脚痹痛,失眠等,是适宜的催尿选穴。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三阴交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阴陵泉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阴陵泉的定位和主治 阴陵泉穴名解析
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下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
脾胃不好怎么按摩 阴陵泉健脾利湿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方下方凹陷处,这个穴位属“水”,而小腿内侧为“阴”,所以称之为阴陵泉。所以说阴陵泉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有很密切的关系。
按摩功效主治:阴陵泉有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失禁,膝痛等症。
尿少小腿肿按摩哪个穴位
定位:三阴交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能主治:三阴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适合用于缓解尿少小腿肿选穴。
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有利尿缓解小腿肿的作用。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即是。
主治: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能利尿缓解小腿肿。
定位:正坐或者仰卧,在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功能主治:补肾益阴,温阳利水。主治肾炎、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手脚浮肿,足痿等,有利尿缓解小腿肿的作用。
定位: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能主治:分清泌浊、利尿消肿。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有利尿缓解小腿肿的作用。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阴陵泉主治疾病
阴陵泉属脾经,五行属性属水,故健脾利湿作用更强,善于治疗脾虚湿盛的腹胀便溏,又因穴性属水,与水脏之气相通,故可通利水道,补肾助气化而治疗小便不利,水肿,以及湿聚日久化热,熏蒸肌肤的黄疸和湿热下注的女子阴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子阴茎痛,遗精等症;还可治疗湿邪阻滞经络,关节的腰痛肢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