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训导并非惩罚
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训导并非惩罚
小孩子处于年幼的时期,经常闯祸那是常事,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因为小孩犯错了就开始对于他们训导。一定要事先询问清楚,为什么这么做,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内心。只有懂得了他们,那么以后在孩子成长期间,才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孩子是比较单纯的,我们不能以我们的思维去思考他们做的事。我们要多花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孩子犯错的可能性在于幼稚、嫉妒、恐慌、压力、挫折等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慢慢地疏导。
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家长经常发脾气会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作为家长脾气不好,经常打孩子,会造就宝宝脾气差。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心理过分压抑。父母教育方法不统一,孩子对软弱的一方容易发脾气。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由于孩子的语言尚处在发展期,有时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明白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意愿家长不理解,孩子着急易发脾气。
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会经常发脾气。
面对孩子的脾气暴躁,家长可以采取下列办法。
如何零惩罚养育有道德的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但是,孩子们的世界与大人不同,他们有自己理解问题的角度。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做了事,我们要做的是正确的进行引导,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一味惩罚。养育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孩子有哪些有效的引导方式呢?
惩罚与引导
我们都想教育出一个乖巧、负责、体贴的孩子。没有惩罚,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吗?当然不是,没有引导,他们才会放肆。引导和惩罚是不同的。惩罚,是通过产生痛苦(身体或情绪)来强迫孩子按我们的要求做事。引导,是给孩子提供我们的建议,解释出为什么这是最好的途径,并教会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
有效的引导
除非我们自愿使用暴力——这是不道德的——否则,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影响。幸运的是,人类抵抗暴力,“影响”在传递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过程中更有效。
有效的引导包括:
(1)感情设限——我们每天都在指导孩子的行为,这其中往往都包含了限制。不能打架、不能在马路上奔跑、不能互相扔食物。如果我们严厉的进行限制,他们最终会理解,但是会有很多阻力。如果我们从他们的角度来设定限制,孩子们会感受到被理解,并且更乐意接受这些限制。孩子还是乐于分享父母的期望的。
(2)连接——当孩子开始感觉到分离(因为他们的生气,因为我们的生气,因为我们已经分开一整天等等的原因),只有直到我们解决了这样的分离,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当孩子感觉与我们连接在一起,他们就会乐于接受我们的影响。他们想表现、想合作、想讨好我们,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最重要啊的人。只要确信我们是站在他们一边的,他们就乐于听我们的指导。而惩罚侵蚀了这样的连接,因为我们伤害了孩子,无论是身体的还是情绪的。
(3)移情——如果我们给孩子的回应是感情与理解,那么他们给予别人的同样是感情与理解——即使兄弟姐妹也一样。他们对别人好,因为他们在乎别人的感受。移情是道德的基础。
(4)弥补——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可以弥补。一旦孩子平静下来,就帮他想想他能做些什么来进行弥补。千万不要惩罚,这样你的孩子会有抵触情绪,并且也会错过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5)情绪教练——当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们才表现得合作。用你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同情去接受孩子全方位的情感。这给了孩子情感所需的足够支持,所以他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他明白有些事情要加以限制,而他完全能做到——就像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样。
(6)榜样——孩子们的价值观和情绪调节是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到的,而不是父母说的话里。我们的行为方式总是悄悄的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好这个榜样的作用,给孩子提供好的示范。
(7)讨论——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反思的机会,他们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要多听孩子说,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如果遇到问题了你总是在说,那你会有更多的问题。
不要让惩罚成为习惯
让孩子学会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不能总是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服从。使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让惩罚成为习惯。
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第一,当孩子大哭大闹时,要采取不理睬态度。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是无济于事的。等孩子停止了哭泣,能够心平气和地回答问话时,再去教育他。孩子看到成人态度坚决,自然会停止哭闹,听从教育。
第二,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这种处理越及时越好。
第三,经历“反抗期”是幼儿正常发育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注意适当加以鼓励,促进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当你不满意孩子的表现时,不可以打骂孩子。
第四,当孩子出现打人骂人的不良行为时,应坚决制止。要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在别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严肃讲清道理,并引导孩子自觉采取补救措施。
第五,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愉快情绪时,应设法了解其原因,适当要求可以满足,过分要求可不加理睬。
孩子脾气暴躁
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孩子出现问题通常与家庭有关,心理学认为,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暴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间常因家庭琐事闹矛盾,轻者吵闹,重者打架;二是父母私心严重,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熏陶,便会形成心胸狭窄的不良性格;三是父母教育观念封建愚昧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横,孩子受到影响。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惩罚孩子不等于训练孩子
什么是惩罚?
惩罚是对于孩子的抵抗而施加给孩子的一种惩罚性干预,它给孩子一种“我很坏”的信息。惩罚通常来源于父母的恐惧或是失望,因此父母急切的想要控制孩子,或是尝试告诉孩子“不管你喜不喜欢,我都要对你负责”等惩罚孩子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们问为什么不能做某些事情时,父母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我说了算”,通常这种回答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他们的观点并不重要,时间久了孩子会缺乏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惩罚的具体措施可能会包括打孩子,比如孩子打了自己的弟弟,那么他获得的将是来自爸爸妈妈的一顿打。这样,孩子就知道“我不好,妈妈打我”。
惩罚孩子所带来的问题
惩罚孩子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惩罚孩子没有告诉孩子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事情。比如孩子打了自己的弟弟然后自己也挨了一顿打,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下次应该如何处理与弟弟之间的矛盾,而是会很生弟弟的气。
惩罚同样还会告诉孩子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孩子们所获得的是他们的行为和感受,必须受父母的管理和控制,因为他们无法自己决定。他们同样还会因为父母会帮助他们做决定,而缺乏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什么是训练?
训练集中于教孩子新的技巧比如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训练管理会集中于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然后发现以后解决问题的更好的办法。科学的管理孩子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是培养孩自的必须技能。
中医如何调理小孩脾气暴躁
中医如何调理小孩脾气暴躁
一般都是互为因果的,阴虚火旺会导致脾气大,比如说肝阴不足,人不舒服就脾气大;肾阴不足的人也容易发火、容易妄动,喜欢不停地动;脾阴不足的人也容易躁动,而且胃口特别好,总想吃东西。比如,如果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很大,会造成他肝火旺盛,引起肝阴不足,导致孩子脾气暴躁,进而引起他脾阴不足。
反过来,孩子脾阴不足也会引起肝阴不足、肾阴不足……慢慢都阴不足了,就导致你阴虚了,阴虚又会进一步让脾气大的毛病加重。这就是为什么说脾气大和脾阴不足互为因果的原因。实际上,人体每个脏器的阴虚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个器官的阴不够了,会向别的脏器“借”,长久下去,各个脏器就都会阴虚了,一损俱损。
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乱发脾气这个问题,除了反省自身以外,还要注意调理好孩子的身体,否则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据国外研究,人脾气暴躁是身体里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所致,或者是铅中毒等原因,而中医认为,是人体内阴阳失衡了,才会导致人性格的改变。
滋脾阴的食疗方子
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沙参、生地。
做法: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入一块冰糖,放凉。这就制作完毕了。
叮嘱:这道汤喝起来甜甜的,孩子很喜欢,可以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星期。感冒后滋补脾阴的话,五帖就够了。
儿童经常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训导并非惩罚
小孩犯错、淘气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孩子可能出于幼稚、嫉妒、恐慌、疲劳、压力或者挫折感而犯错。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一起看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灵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地训导方式。预料孩子可能出现的淘气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对症下药。例如,如果害怕孩子在超市发脾气,在出门前,我们最好先和他说明我们的购物计划以及我们所期望的孩子的表现。
冷处理很重要
别以为小孩子只顾着发脾气,他其实也在偷偷地观察你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别理他,要让孩子明白,你已经看穿了他的把戏,这一套不管用了。为了让冷处理有效果,一定要事先做好老一辈的思想工作,千万别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另外,爸妈们要提醒自己,别被孩子的坏脾气传染,如果孩子不听你的劝,告诉自己人在气头上都是这样的,给他一点冷却的时间吧。
食物调整性格
孩子的食物不仅决定了他们的体重,还决定了他们的感觉和行为良好的程度。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格外留意他们是否缺乏了富含钙镁的食物。由于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导,缺乏钙,令孩子的神经无法松弛下来,造成精神紧张,脾气暴躁。同样,缺乏镁会干扰神经活动传导,引发暴躁和紧张。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带、小鱼干、泥鳅、香蕉、苹果与坚果和深色绿叶蔬菜。
转移注意力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无理取闹,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或得到某些奖励,起因有很多。比如有些小孩子不喜欢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时候,他就故意捣乱或吵闹;有些小孩子不让父母离开,爸爸妈妈急着去上班,他就是不让等。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小孩子,书上说的要讲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小孩子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他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和小孩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既让他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