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点穴治牙痛
怎样点穴治牙痛
1.交叉点穴,左边牙痛,用左手点右手合谷穴,右边牙痛,则用右手点左手合谷穴。
2.用拇指和食指夹点合谷穴,以有强烈酸胀感为度。
3.点穴力度因人而异,用力要均匀,要有节奏感,并慢慢地轻轻地叩动病牙。
患上牙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点穴治疗风热、胃炎及肾虚牙痛,1~2次即可治愈。但治疗龋齿或牙眼炎牙痛时,只能起暂时止痛的作用,需往牙科求治其本。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及饭后刷牙,除去牙面和牙间隙中的污垢及食物碎屑残渣,保持牙齿清洁。
3、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发痛时以流质饮食为好。忌食辛辣及过热、过冷、过酸或过甜食品。
4、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用清水漱口,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东西。
5、忌食辛辣、生冷、过硬的食物,适当吃些纤维性食物,以利于牙齿清洁和牙周健康。
6、经常叩齿,能固齿除牙疾。
点穴治耳聋
中医传统按摩法防治耳聋
按揉三穴:在外耳道前有一软骨凸起称为耳屏,如把耳屏比作小山,在耳屏前对应着两个山脚和山顶,自上而下于一条直线上排列着三个穴位,分别叫做耳门、听宫、听会。我们张嘴时三个穴位都会出现凹陷。按揉它们都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老年人每天可以用手指按揉它们,也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上下搓擦,以发热为最佳的按揉程度。
指摩耳轮:中医有介绍,“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作推摩直至发红发热。再用两拇指、食指、中指屈蜷成钳子形状,夹捏外耳道做向前、后、左、右的提扯动作,整套动作做6次。
鸣天鼓:两手掌心按住耳孔,食指放于中指上作弹击耳后枕部约20次。
振耳:接上法,手掌置于耳上,一紧一松挤压耳部。先慢而有力,再作快速振颤。
黄蜂入洞:将两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转动3次再骤然抽出,每次做3遍。
点穴:按揉后枕部酸痛点及双侧风池穴,要有酸胀感。
猿猴摘果:用手经头上提捏对侧耳尖各14次。
全耳腹背按摩:搓热双手,手指伸直,由前下向后上推擦耳廓,然后反折耳廓推擦耳背返回,反复5~6遍;以掌心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分别对准耳腹及耳背作按揉,使全耳发红发热。
月经病可尝试中医点穴
点穴位 理气血
许小姐今年32岁,是一位中层干部,工作比较繁忙。她最近遇上烦心事——往常如期而来的例假突然拖后了,连续两个月都是如此。每次经期延后许小姐都是心惊胆战,非常担心意外怀孕。她听说中医点穴疗法对治疗月经病具有一定效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治疗,经过7次点穴治疗后月经延后的情况缓解了。
为什么推拿点穴能调节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贾超介绍,一般说来女人月经周期中有两个转化期,一是行经期,重阳转阴,是本次周期的结束,新周期的开始;二是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化。两个转化期的气血活动显著,如果这时受内外因的影响使得人体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就会造成脏腑失调、阴阳失衡。而中医点穴治疗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较好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对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诱发的月经紊乱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贾超说,点穴疗法具体方法是:月经干净后,进入经后阴长期,应以补阴为主;经间期排卵后,进入经前阳长期,常易出现阳长不足,常以补阳为主。根据月经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在取穴和推拿点穴刺激强度上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症状阴阳偏重不明显时,可以中度刺激,对手足三阴、三阳经进行平均用力,调理气血运行,气血行则脏腑健;脏腑健则病无由而生。
家中也可点穴调经
不过贾超强调,点穴疗法只对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引起的月经失调比较有疗效,而对于气血阴阳都亏虚的患者则疗效较差,需要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相互配合治疗。
推拿点穴需要每周来医院大约1~2次,如果工作上抽不出时间,患者能否自己进行推拿点穴治疗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贾超介绍,推拿点穴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其取穴特点除了主要的几个穴位外,其他部位可以“离穴不离经”,即只要在相关经络的部位上操作,即有一定效果。只需要医生进行简单的讲解,患者或家属就可掌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月经病的刺激部位主要选择手、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及相关穴位,重点刺激穴位包括风池、风府、颈百劳、中府、云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关元、归来,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穴位及太溪、照海、太冲、三阴交、委中、委阳等。
刺激手法以掐、点、拨、按四种手法为主,进行手法治疗的要诀就是在穴位上刺激时,能感受到酸麻胀重的感觉即是正确的部位。
与针灸相比,推拿点穴更为安全简单易学,患者容易接受,经过简单的培训,患者也可以自己进行治疗。
点穴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针灸就是通过针刺和艾灸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起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能够降压。针灸疗法也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综合分析、辨证取穴。如肝阳上亢型的病人取穴太冲、光明、阳陵泉等。痰湿内盛型病人取丰隆、曲池、内关、百会等。此外,还有耳穴贴压法、穴位磁贴法、穴位激光疗法、穴位敷贴法、穴位拔罐疗法等。
推拿疗法也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用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拿法等,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请医师推拿的同时,也可以自我推拿,如抹前额,按揉两太阳穴,按揉风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另外一种就是外敷法,如用附子、肉桂、吴茱萸等做成薄饼,贴于两足底涌泉穴等,上病下治、引火归源,可起到较好的降压、稳压作用。
平时要多吃豆类、粗粮、杂粮、蔬菜如: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菊花、罗布麻、芝麻、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
上文中介绍了高血压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法,除了使用针灸、推拿、热敷等方法刺激穴位治疗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中药材来进行内在的调理,比如黄芪、党参、白芷、人参、菟丝子等等,都是具有清热降压的作用的,饮食调理也十分的中药,还要适当的运动。
颊车的功效与作用 颊车的配伍疗法
1.颊车穴配地仓穴、合谷穴,治疗牙痛。
2.颊车穴配地仓穴、下关穴、颊车穴、内关穴、外关穴、印堂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牙痛针灸什么穴位啊
1、预备式穴位治牙痛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预备式穴位按摩静息1~2分钟。
2、指掐合谷穴治牙痛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掐牙痛穴治牙痛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按揉下关穴治牙痛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5、虚火上炎型牙痛针灸
诊断要点: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太溪、照海、悬钟
其它疗法耳穴贴压:牙、神门、屏尖
6、风热侵袭型牙痛针灸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穴位:风池、外关
夏天吃姜有什么好处 防治呕吐
生姜可治呕吐。用生姜汁1汤匙,蜂蜜2汤匙,加水适量煮开,趁热服用,每日3次。乘车前喝些姜汁可防止晕车呕吐。妊娠呕吐时,可冲饮红糖姜水,有较好效果。生姜还具有治牙痛作用。生姜中的挥发油,对产生口臭和牙周炎的致病菌有杀灭作用。嚼几片生姜可治牙痛。口舌生疮可用生姜汁漱口,或用生姜汁涂患处。
月经病可尝试中医点穴
痛经、月经紊乱是成年女性经常遇到的烦恼。中医认为妇女的月经病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有关,而通过点穴推拿治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对缓解月经病症状具有一定疗效。
点穴位 理气血
许小姐今年32岁,是一位中层干部,工作比较繁忙。她最近遇上烦心事——往常如期而来的例假突然拖后了,连续两个月都是如此。每次经期延后许小姐都是心惊胆战,非常担心意外怀孕。她听说中医点穴疗法对治疗月经病具有一定效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治疗,经过7次点穴治疗后月经延后的情况缓解了。
为什么推拿点穴能调节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贾超介绍,一般说来女人月经周期中有两个转化期,一是行经期,重阳转阴,是本次周期的结束,新周期的开始;二是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化。两个转化期的气血活动显著,如果这时受内外因的影响使得人体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就会造成脏腑失调、阴阳失衡。而中医点穴治疗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较好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对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诱发的月经紊乱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贾超说,点穴疗法具体方法是:月经干净后,进入经后阴长期,应以补阴为主;经间期排卵后,进入经前阳长期,常易出现阳长不足,常以补阳为主。根据月经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在取穴和推拿点穴刺激强度上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症状阴阳偏重不明显时,可以中度刺激,对手足三阴、三阳经进行平均用力,调理气血运行,气血行则脏腑健;脏腑健则病无由而生。
家中也可点穴调经
不过贾超强调,点穴疗法只对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引起的月经失调比较有疗效,而对于气血阴阳都亏虚的患者则疗效较差,需要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相互配合治疗。
推拿点穴需要每周来医院大约1~2次,如果工作上抽不出时间,患者能否自己进行推拿点穴治疗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贾超介绍,推拿点穴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其取穴特点除了主要的几个穴位外,其他部位可以“离穴不离经”,即只要在相关经络的部位上操作,即有一定效果。只需要医生进行简单的讲解,患者或家属就可掌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月经病的刺激部位主要选择手、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及相关穴位,重点刺激穴位包括风池、风府、颈百劳、中府、云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关元、归来,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穴位及太溪、照海、太冲、三阴交、委中、委阳等。
刺激手法以掐、点、拨、按四种手法为主,进行手法治疗的要诀就是在穴位上刺激时,能感受到酸麻胀重的感觉即是正确的部位。
与针灸相比,推拿点穴更为安全简单易学,患者容易接受,经过简单的培训,患者也可以自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