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针灸什么穴位
脾肾阳虚针灸什么穴位
可以艾灸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命门、中脘、足三里、天枢、太溪、照海、阴陵泉。
针对湿气重的可艾灸,丰隆、阴陵泉;艾灸的时间要根据灸量来定,时间一般在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有热证表现的可暂停使用,多喝水,等热证表现消退后再灸。3天一次。
可以选取涌泉、足三里、关元、内关(取内关穴的原因是因为你还有失眠健忘的症状)四个穴位,每天艾灸30到4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当会显着。
艾灸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影响药效,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能温肌散寒、活络。
针灸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这三种月经不调的情况,针灸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女性们不要担心,如果自己有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针灸治疗的选择,对您的身体肯定有所帮助的,不要觉得是常见现在就不去管,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
月经不规律怎么治疗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 三阴交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如何用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以调理为主,西医讲,更年期综合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从中医上讲就是肾虚引起的,所以你要调肾、调肝、调脾等,通过针灸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针灸调节的作用多一些,不像中药治疗,中药绝对的补阴就是补阴的,补阳就是补阳的,而针灸治疗,用的是同样一个穴位,但是它就可以调节阴阳。
根据更年期患者的症状不同,针灸治疗所选取穴位也并不相同,往往需要辨证取穴。比如说一个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是以肾阴虚为主的,她肾阴虚引起了肝阴也虚,肝阳亢,会扰乱心神,因为肾阴虚引起心阴也虚,也会加重她的失眠。很多病人会以市民为第一个症状去看医生,医生要根据她的主要病症,她是失眠为主,当然要治她的失眠,这就需要辨证,她的失眠是肝阳上亢,而且因为肾阴虚心阴也虚,心阳偏亢引起来的,那就需要针对她的症候来取穴;另外,比如说我要滋养肾阴,要交通心肾,因为肾阴虚,心阴也虚,心肾不交,就需要交通她的心肾,需要补心肾的阴,补了肾阴当然也要补肝阴,她肝阳偏亢,也要补肝阴,因为她是阴虚阳亢,所以从根本上来治疗她,所以在中医治疗上选用一些穴位,会选用补肾阴、补肝阴的一些穴位。因为她是以肾虚为主的,所以肾经的穴位,特别是在足踝以下,肾经上的几个穴位,常常用来养阴,也就是调阴,如太溪穴、复溜穴、照海穴,我们知道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同样,三阴交这样一些穴位也都用,上述穴位不是说一下就要用,不是每一个病人就去全用,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比如说这个病人她肾阴虚,她有盗汗、多汗等情况,我们判断这是阴虚引起来的,医生就会选用用复溜穴,复溜穴可以调肾经、止汗。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一般用经上的十四经穴比较多,即选用正经上的穴位比较多一些,经外奇穴很少用,但是比如说有失眠的病人,我可以用经外奇穴,特别是更年期综合征,她失眠症状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病症的病人,好多大夫都喜欢用安眠穴调节,安眠穴是一个经外奇穴,经外奇穴它有它特定的功能,它虽然不在经络上,但是它有有效的特定的功能。所以说穴位的调节,穴位的选择,对每一个人来说,不完全是一样的,要根据她的症状辨证取穴。
如果是肾阴虚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上一般很少用灸,因为肾阴虚她本来就有内热,阴虚有内热,所以很少就灸,而是调,通过针灸通过穴位,调经络,调脏腑,这样达到阴阳的平衡,阴阳一平衡症状就得到缓解。肾阴虚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常用针刺疗法,灸法主要适应于阳虚或者是气虚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针灸治疗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此外尚与肝、肾有密切关系。不论是肠腑本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到肠腑,均可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由于“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所以,泄泻的病机主要在子脾胃的功能障碍,脾虚湿盛是其关键。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湿盛则濡泻”。常因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多反复发作。
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多伴有腹痛、肠鸣等症状。中医分为六大症型:1、寒湿困脾 2、 肠腑湿热 3、食滞胃肠 4、 肝郁气滞 6、脾气虚弱 6、肾阳亏虚(五更泻)。西医检查: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可见脓细胞、致病菌等。纤维结肠镜及钡剂灌肠可见结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癌变、息肉等病变。
治则:寒湿困脾、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者健脾益肾、温化寒湿,针灸并用,虚补实泻;肝郁气滞、食滞胃肠、肠腑湿热者行气化滞、通调腑气,只针不灸,泻法。
选穴:神阙 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三阴交
配穴:寒湿困脾加脾俞、阴陵泉健脾化湿;肠腑湿热加合谷、下巨虚清利湿热;饮食停滞加中脘、建里消食导滞;肝郁气滞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脾气亏虚加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脾气下陷加百会升阳举陷;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关元温肾固本。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神阙穴用隔盐灸或隔姜灸;寒湿困脾、脾气亏虚者可施隔姜灸、温和灸或温针灸;肾阳亏虚者可用隔附子饼灸。急性泄泻每日治疗1~2次,慢性泄泻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小脑萎缩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
针灸推拿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辨证理论,进行中医临床分型,一般将脑萎缩分为肾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痰蒙脑窍型、瘀阻脑络型四型。然后依据临床分型,再选择穴位和治法,确立治疗方案。
针灸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
①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③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④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风池、太冲、血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前列腺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刺疗法常用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有关元、膀胱俞、合谷穴;第二组为中极、肾俞、尺泽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针刺这些穴位有补肾利水、理气活血之功效。治疗时以中强度刺激,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关元、中极穴时以患者阴茎头或尿道口出现酸胀感为好。
2、灸法对肾阳虚型选灸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对中气不足型选灸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对气滞淤阻型选灸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或先针后灸,或针与灸隔日交替使用。
3、生姜灸取新鲜生姜,稍切去两侧姜皮,放骶椎旁一厘米处,左右各两块,或放在曲骨、中极穴、放上艾绒灸三壮。
月经不调防治方法
针灸的功效是非常多的,适合人群也比较广,对于女性来说,针灸还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针灸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吧。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这三种月经不调的情况,针灸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女性们不要担心,如果自己有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针灸治疗的选择,对您的身体肯定有所帮助的,不要觉得是常见现在就不去管,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
小儿惊风多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或久吐久痢,脾虚肝盛为其主要发病因素,而艾灸具有补益脾胃,扶补阳气的功能,通过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有效扶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并且能用开窍熄风,从而有效缓解惊风症状。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灸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四关,调阴阳,百会益元神,复神明。
急惊风加大椎以泄热通阳止痉;丰隆,中脘,畅中豁痰降浊;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以温补脏气;关元补元气之根。诸穴固先天补后天,共用可复稚阴稚阳之平和。
操作方法
1.艾炷灸:选用1-2次,取麦粒大艾炷灸之,温热红润而痉止,即可取下,每穴3-5壮,一般每日治疗1次,必要时,当日可再次施灸;处方中首选穴是水沟,次是百会,此两穴临床亦可以前顶,印堂代替,作用相类似。
2.温针灸:每次选用2-3个穴位,消毒后以亳针刺法治疗,再于针柄上加艾炷施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宜于急惊风缓解期。
3.艾条灸:每次选2-3个穴位,以细枝艾条直接点灸穴上,以背部及四肢穴位为主,艾灸后穴位可敷治疗烫伤的膏药,以润泽皮肤,防治烧伤。
4.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分钟,每日2次,本法适宜慢惊风患儿。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吗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
乳腺增生病机主要是肝气不舒,胃经经气不舒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在治疗上虚针以滋肝肾之阴和补益气血为主,针灸刺激可帮助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部位
选穴:屋翳,乳根,合谷均双侧。
配穴:天宗,肩井,肝俞均双侧。
加减用穴:肝火去合谷加太冲,侠溪;肝郁加阳陵;肝肾阴虚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肾俞,足三里;月经不调去合谷加三阴交;胸闷肩困去合谷加外关。
针灸功效:本病病因在肝,因肝气不舒常导致胃经经气不舒,乳房为胃脉所遇,气血凝滞则结块且痛,故选屋翳,乳根以畅乳部的经气而活血;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二穴合用加强疏导上下阳明经气的作用,并有健脾养胃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健运,气血充盈,不但可以加强抗病能力而且可以防止肝火犯胃;取肝俞以疏肝气;选太冲而泻肝火;肝胆互为表里,肝火旺胆火易灼,故用肩井以疏胆气,侠溪以泻胆火;若肝胆气郁,三焦之气亦不畅,则肋胀胀痛,并有腋肩部不适,用阳陵,外关疏导少阳经之气;天宗虽为小肠之穴,但以治疗乳病而功著;脾俞健脾,以补后天之脾土,使气血旺盛;肾俞,太溪以滋肾水,肾水足,肝阴得其充。
治疗肾虚针灸哪些穴位
在肾虚患者选用针灸治疗的期间,常常是以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主要的治疗原则。而肾虚患者针灸治疗的穴位通常取关元、气海、神阙这三个穴位,其都是具有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是比较适合肾虚患者选用的。
而在我们的人体中,关元、气海、神阙均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穴位。而其中的关元穴位在患者脐下的三寸处,系三阴与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而针灸本穴位则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和作用,而其中针灸气海穴位和神阙穴位则可以比较有效的控制肾虚患者的病情,而且其也可以比较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此外,肾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期间,还应该注意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可以适当的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也可以适当的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果,以能够充分的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