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的制作指导
清明菜的制作指导
1.江浙闽地区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饭团,香糯可口。清明菜既可炒食或拌蒸鸡蛋,亦可作包子馅料。
2.传统的食法是将其蒸成饼或煎面托。其制作方法是:将清明菜洗净,沥去水分,捣烂为泥,滤取鲜茎叶汁液,与糯米粉拌和均匀,加入白糖、鲜桔皮细丝等调料,制成圆饼,放入锅内蒸熟,即可食用,吃起来清香爽口,甜而不腻,独具风味。
3.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
清明菜30克(鲜菜加倍),鱼腥草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4.湿筋骨痛,跌打伤痛
鲜清明菜60~90克,用水和酒合煎,一日2次分服。
5.胃及二指肠溃所,胃痛
清明菜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6.疮(下肢溃疡)
以清明菜煎浓汤洗涤,并作温湿罨敷剂,一日换敷3次。
7.眼夜盲,迎风流泪,羞明
清明菜60克,和糯米煮稀饭,或同羊肝炒食,有养肝明目之功。
牛肚制作指导
1、於脾气不足,健运失职所致之纳差、乏力、便溏等症,用牛肚苡仁粥。用牛肚一个,苡仁 120 克。将牛肚洗净,切片,与苡仁同煮粥服食。本方有健脾除湿之功。
2、於元气不足之虚劳。用生姜炖牛肚。方中用牛肚 300 克,生姜 30 克。将牛肚洗净,生姜切片,加水同炖至牛肚熟後,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料酒、味精、精盐、猪脂少许,煮开後服食。本方有补元气,壮身体之功。
3、於脾胃虚弱,失却健运所致之胃痛、烷腹胀痛、嗳腐吞酸等症用砂仁陈皮肚。用砂仁,陈皮各 3 克,牛肚 250 克,生姜 3 片,食盐、味精少许。将牛肚洗净,砂仁、陈皮研末,生姜切碎,加水同炖至牛肚熟烂後,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食盐、味精,煮开後,即可服食,分三次饮服,每日一剂。本方有健脾理气,降气除懑之功。
清明菜粑粑孕妇能吃吗
能吃。
清明菜粑粑注意制作材料有清明菜、糯米粉等,含脂类物质、挥发油、大量胡萝卜素及少量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不含有毒成分,其性味甘、平,无毒,孕妇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清明菜中的膳食纤维丰富,孕妇食用可以防治便秘,还能补充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孕期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辨别清明菜的好坏
知名产区:
全国
怎么辨别清明菜的好坏?
1.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明菜30克(鲜菜加倍),鱼腥草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2.湿筋骨痛,跌打伤痛:鲜清明菜60~90克,用水和酒合煎,一日2次分服。 3.胃及二指肠溃所,胃痛:清明菜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4.疮 (下肢溃疡)]:以清明菜煎浓汤洗涤,并作温湿罨敷剂,一日换敷3次。 5.眼夜盲,迎风流泪,羞明:清明菜60克,和糯米煮稀饭,或同羊肝炒食,有养肝明目之功
清明菜的常见吃法
1、清明菜粑粑
材料:
清明菜、糯米、饭米适量
做法:
(1)将清明菜冼净,切碎,放开水里煮8分钟,起锅挤干水分;
(2)糥米和饭米按照6:4的比倒打成很细的米粉,和煮好的清明菜一起揉到很粘;
(3)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几个个头比较小的面团,搓成圆形;
(4)做好上锅蒸25分钟即可。
2、清明菜炒鸡蛋
材料:
清明菜250克、鸡蛋150克,食盐、味精、大葱、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清明菜去杂洗净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打匀;
(2)锅烧热放油,油热倒入鸡蛋液,推炒成块出锅;
(3)锅内放油,放入切好的清明菜进行煸炒至段生;
(4)放入食盐、味精、大葱调味,加入鸡蛋翻炒均匀即成。
3、清明菜蒸糕
材料:
清明菜250克、籼米粉500克、白砂糖100克
做法:
(1)先将清明节前后摘取的清明菜除老、黄叶片,取鲜嫩苗,用凉水洗1-3次后,用沸水氽熟;
(2)把氽熟的清明菜嫩苗同籼米粉、白糖揉匀,装进饭盒或盘中,上屉蒸熟即可。
4、清明菜糖饮
材料:
清明菜60克、赤砂糖20克
做法:
(1)先将清明菜择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控干水;
(2)把清明菜放入沙锅内,兑入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取汁,加入红糖调匀,即可饮用。
牛肉制作指导
制作指导
1. 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
2. 清炖牛肉能较好地保存营养成分;
3. 牛肉煮浓汁喝可治因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
4. 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用冷水冲洗干净后下锅煮,煮时再放点酒、醋,这样处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烂,而且肉质变嫩,色佳味美,香气扑鼻;
5. 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蕻,肉味鲜美;
6.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7. 牛肉受风吹后易变黑,进而变质,因此要注意保管。
清明菜粑粑怎么保存
把做好的清明菜粑粑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在太阳光直射下,一般制作的时候放了食用碱的话可以保存2-3天,不过保存期间要让粑粑表面保持干爽,这样就不容易变质发霉。
冰箱可以维持一定的低温环境,从而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有利于延长清明菜粑粑的保存时间,一般将清明菜粑粑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可以放7天左右,而冷冻保存可以放1个月,吃的时候用微波炉或蒸锅进行加热解冻即可。
豌豆制作指导
1.豌豆可作主食,豌豆磨成豌豆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风味小吃的原料,豌豆的嫩荚和嫩豆粒可菜用也可制作罐头。
2.豌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豌豆适合与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烹调,可以明显提高豌豆的营养价值。
3.许多优质粉丝是用豌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经常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影响健康。
4.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5.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
注意:
买的青豌豆生的没吃,不要洗直接放冰箱冷藏;如果是剥出来的豌豆就适于冷冻。最好在一个月内吃完。
搭配宜忌
□相宜的黄金搭配
√玉米+豌豆=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相克的禁忌搭配
×豌豆+醋=易引起人体消化不良
蚕豆制作指导
1、蚕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
2、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
3、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点。
4、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
5、蚕豆不可生吃,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呈焯水后再进行烹制。
6、蚕豆去壳:将干蚕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闷一分钟,即可将蚕豆皮剥去,但去皮的蚕豆要用水冲除其碱味。
清明菜粑粑怎么保存 清明菜粑粑的做法
材料:糯米粉500克、清明菜300克、白糖适量、粽叶适量、植物油少量。
做法
1、先将清明菜摘去老梗,杂物,洗净,用料理机搅碎。
2、将搅碎的清明菜和糯米粉,白糖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
3、将粽叶冼净,晾干,剪去多余的叶子,抹上点植物油,再将清明菜面团揉成一些小面团,用粽叶包起来。
4、将清明菜粑粑放入蒸锅,蒸上20分钟即可。
胡豆的制作指导
胡豆的制作指导
1.回回豆可作主食,回回豆磨成回回豆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风味小吃的原料,回回豆的嫩荚和嫩豆粒可菜用也可制作罐头。
2.回回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回回豆适合与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烹调,可以明显提高回回豆的营养价值。
3.许多优质粉丝是用回回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经常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影响健康。
4.炒熟的干回回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5.应用于消渴:回回豆适量,淡煮常吃;应用于气血虚弱;回回豆、羊肉各适量,炖吃。
面条的制作指导
1. 新鲜切面不宜存放时间过长,以免营养成分受损;
2. 买来的切面有时碱味很重,在面条快煮好的时候,加入几滴醋,可以使面条碱味全消,面条的颜色也会由黄变白。
3. 就品种来说,常吃的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炯面条、蒸面条、烩面条、拉面条等。从形状上说,有一厘米宽的宽面、窄如韭叶的窄面、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也有菱形的面叶儿、绵长不规则的面片等。从味道上说,有淡味、咸味、辣味、酸味等。
鸭肉的制作指导
1.烹调时加入少量盐,肉汤会更鲜美。
2.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用鸭子可制成烤鸭、板鸭、香酥鸭、鸭骨汤、熘鸭片、熘干鸭条、炒鸭心花、香菜鸭肝、扒鸭掌等上乘佳肴。鸭肉适于滋补,是各种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
4.公鸭肉性微寒,母鸭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5.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6.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香醋的制作指导
吃饺子蘸醋或食用醋较多的菜肴后应及时漱口以保护牙齿;
作菜时,加醋的最佳时间是在两头,即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及菜肴临出锅前加醋,第一次应多些,第二次应少些;
醋可以用于需要去腥解腻的原料,如烹制水产品或肚、肠、心等,可消除腥臭和异味,对一些腥臭较重的原料还可以提前用醋浸渍;
醋用于烹制带骨的原料,如排骨、鱼类等,可使骨刺软化,促进骨中的矿物质如钙、磷溶出,增加营养成分。
有关清明菜的历史
每年4月时,重庆的老人都会采最嫩的清明菜和着糯米做成清明粑。如今的清明节除了延续扫墓的习俗外,清明菜更因清明粑的淡出而少为人知,只有在中药铺中听见它的学名“鼠曲草”时,才会被人从记忆中重新拾起。
相传在南宋,元兵入侵潮汕地区,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时,发现荒野之中有一种野草不但具有特殊的香味,还可以充饥裹腹,它便是清明菜。
中医认为,清明菜性味甘,平,归肺经。《本草纲目》中就写着清明菜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去热嗽”的作用。在黄河流域及南方各省是清明菜生长最多的地方,田坎、荒郊便能轻易寻得它的踪迹。
清明菜唯独生长在南方,因此清明菜的人文文化多由南方人所记载,更因南方人远飘他乡而流传至日本。《台湾府志》里就记载:三月节(现代叫做清明节),民间有采清明菜和糯米粉做成饼吃的习俗;鲁迅在翻译爱罗先珂童话剧《桃色的云》时,曾提到日本人的清明菜吃法同中国南方大同小异,除了祭祖还有避病、驱邪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