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西医疗法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

该病应注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合理应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2)加强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等症的发生;

(3)最好住院治疗,并应加强随访及督促坚持治疗。

2、抗结核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耐药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轻症患儿

对病情较轻、早期、初治患儿可采用链霉素加异烟肼联合治疗。链霉素用量为20~30mg/kg,每日1次肌注,用2~3个月后根据病情可改为隔日1次肌注,总疗程为3~4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异烟肼每日剂量为15~25mg/kg,每日1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半。

(2)重症患儿

对症状较重或晚期患儿可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用链霉素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也可用乙胺丁醇、利福平等替代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最初1~2周用静脉给药,15~25mg/kg,后改口服,用法同前,疗程为2年,对氨基水杨酸钠总疗程6~8个月,乙胺丁醇疗程6个月~l年,利福平疗程3~6个月,用量及用法参见肺结核治疗。

(3)耐药患儿

可用异烟肼加丁胺卡那加利福平联合用药治疗。丁胺卡那用药2~3个月后停药,利福平疗程为3~6个月,异烟肼持续用药2年。也可用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替代利福平,乙胺丁醇疗程6个月~1年,乙硫异烟胺疗程为6个月~1年。具体药物用量遵医嘱。

3、激素治疗法

(1)主要机理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结核中毒症状,降低颅内压并减轻和防止脑积水的发生,故激素与抗结核药物合用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

(2)常用药物

泼尼松每日1.5~2mg/kg,最大量不超过40mg,氟美松每日0.3~0.4mg/kg,氢化可的松每日5mg/kg。急性期可静脉给药1~2周,然后改口服,约3~4周后缓慢减量,一般疗程为2~3个月。

新生儿脑膜炎对智力有影响吗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菌感染,对小儿要做好预防接种,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每隔3~4年复种,并避免接触结核病人。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确定为肺结核应彻底治疗,以防向脑部扩散。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小儿脑膜炎后遗症是什么

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结核杆菌引起的。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

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防止结核菌感染

儿童是最基本的方法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是防止结核菌感染,接种疫苗为孩子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做的很好,每接种3?9?14年,并避免接触结核病。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确定为肺结核应彻底治疗,以防向脑部扩散。

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结核性脑膜炎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

结核性脑膜炎的具体危害 有生命危险吗

很多人都并不知道脑膜炎,也不知道该如何预防脑膜炎,其实脑膜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一种细菌性疾病,这种病通常是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进入大脑。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最为明显。那么结核性脑膜炎的危害有哪些呢?

脑膜炎的具体危害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当小孩得了脑膜炎之后,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千万不能因为其他事而耽误了给孩子医治疾病的时间,否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甚至会拖累孩子一辈子。

小儿脑炎后遗症

脑炎的发生主要是通过传染源的接触引起传染的,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教导孩子能够很好的避免接触这些传染的病人。当然日常还应该经常的晒晒太阳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达到杀菌的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菌感染,对小儿要做好预防接种,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每隔3~4年复种,并避免接触结核病人。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确定为肺结核应彻底治疗,以防向脑部扩散。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症状

1、早期诊断依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密切接触史及BCG接种史,周密的临床观察及对本病的高度警惕性。凡有结核病接触史,结素反应阳性或已有结核病的小儿,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如性情改变、轻微发热、头痛、抽搐、无原因呕吐、顽固性便秘或嗜睡及烦躁相交替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皮肤粟粒疹的发现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眼底检查对诊断亦有帮助。眼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肺X线片中见到粟粒型肺结核有同等的价值。

3、胸部X线摄影对诊断有帮助根据1180例结脑患儿X线检查,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者达86.9%,其中属于粟粒型肺结核者454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44.2%。但需注意亦有8.6%患儿肺部正常,这些都年长儿童。

4、对可疑为本病的小儿应早做结素试验阳性反应对诊断有助,但结脑患儿对结素反应有时较弱,因此OT0.1mg或PPD5IU不引起反应时,应以OT1~2mg或PPD250IU的剂量复试。

5、脑CT检查北京儿童医院自1986~1992年对50例结脑患儿做脑CT检查发现。结脑CT所见异常与我院过去152例病理检查结果极为相似,说明脑CT检查对结脑诊断有意义。

6、脑电图检查急性期患儿绝大多数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δ(3周/秒以下)及θ(4~7周/秒)慢活动,不对称。可见不对称偶发尖式棘、尖-慢、棘-慢等现理波。于合并结核瘤或局部脑梗塞时可见占位性或局灶性改变;表现为局部δ波。但脑电图的改变无特异性,仅可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而对病原的鉴别诊断方面意义不大。而对随访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及后遗症有帮助。

7、最可靠的诊断根据是从脑脊液查见结核杆菌应尽量争取在未进行治疗以前认真检查。将脑脊液静置后形成的蛋白膜固定于玻璃上作耐酸染色,可查到结核杆菌。曾统计50例脑脊液留膜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达54%。除用直接涂片检查外,还可用脑脊液沉淀作病理切片检查、进行脑脊液培养或豚鼠接种。

常见的小儿脑膜炎有几种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较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3~15岁小儿多见,近年来因卫生防疫工作较好,此病已较少见。

其次是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冬季前后多发。发病前先有上感、肺炎、中耳炎等感染。此外大肠杆菌、链球菌也可引起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常有腹泻等前驱期表现,脑脊液与化脑不同。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多见于3岁以内婴儿,约占60%。自普及卡介苗接种和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预后有很大改进,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真菌性脑膜炎菌较少见。

脑膜炎是什么引起的 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是非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不仅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也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死亡率很高。

出点儿力容易出汗时怎么回事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型,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初染结核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内发病最高。结脑治愈后复发率一般为5%~10%。建议您去医院复查一下。高血压的控制方法有:控制饮食,服用降压药物,保持情绪稳定。祝早日康复!

怎样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症状体征:

1.早期:1 ̄2周。性情改变,精神淡漠,低热,不明原因的呕吐及头痛。

2.中期:1 ̄2周。有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或颅神经损害等表现。

3.晚期:1 ̄2周。以上症状逐渐加重,持续惊厥或进入昏迷,反射消失,极度消瘦。

诊断依据:

1.发热,性情改变,头痛、呕吐;

2.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

3.消瘦、舟状腹;

4.血沈增快或偶而正常。

5.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多微混浊呈毛玻璃状,细胞数一般在数十至数百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可有中性细胞增高),静置12 ̄24小时后,有薄膜形成,蛋白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

用沉淀法或以薄膜做涂片,可找到抗酸?菌,或直接荧光法抗体检查阳性,脑脊液培养或动物接种阳性。

6.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晚期可转为阴性。

7.胸部X线检查:可有结核病源。

8.眼底检查发现脉络膜有结核结节可助诊断。

9.头颅CT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

结核性脑膜炎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

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菌感染,对小儿要做好预防接种,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每隔3~4年复种,并避免接触结核病人。

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确定为肺结核应彻底治疗,以防向脑部扩散。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脑膜炎传染吗

结核性脑膜炎传染吗

如果要问结核性脑膜炎传染吗?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将结核性脑膜炎和肺结核混淆了,认为结核性脑膜炎也会通过唾液传染给别人。实际上,结核性脑膜炎和肺结核是两个概念,肺结核是会传染的,但是结核性脑膜炎却不像肺结核那样具有传染性。一般性接触或仅仅吸入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呼吸过的空气是不会被传染的,不必过于担心。

因为脑膜在颅内是封闭的,因此脑膜上的结核杆菌不会暴露在空气中,而肺结核就不同了,肺结核患者如果咳痰,痰中带有结核杆菌,然后痰液在空气中蒸发,结核杆菌就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谁吸入到肺内就可以得肺结核,但是结核性脑膜炎不会像肺结核那样传播的。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结核或其它脏器结核病变。既往以小儿多见,常为肺原发综合征血源播散的结果,或全身粟结核的一部分。成年发病率占半数以上,以青年发病率较高,但也可见于老年。除肺结核外,骨骼关节结核和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常是血源播散的根源。部分病例也可由于脑实质内或脑膜内的结核病灶液化溃破,使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结核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内或经其他途径(如淋巴)播散到脑内而引起广泛炎症,发病与入侵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免疫力较差、血脑屏障欠完善者易于罹患。一般以儿童居多,最常侵犯的是脑膜,秒为结核性脑膜炎这种疾病可分为脑膜炎型、脑内结核瘤型、脑脊髓膜炎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由于该病病变部位的重要性和病理变化的复杂性,结核性脑膜炎是最严重的一种结核病是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结核病致死的儿童中,近60%是死于结核性脑膜炎的。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根据国内资料1180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诊断出粟粒型结核者占44.2%。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解剖中发现有全身其它脏器结核病者143例(占94%),合并肺结核者142例(93.4%),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

原发结核病病变行成时,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可经血行而停留在脑膜、脑实质、脊髓内,形成隐匿的结核病灶,包括结核节结、结核瘤。当上述病灶一旦破溃。结核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结核性炎症。此外,脑附近组织如中耳、乳突、颈椎、颅骨等结核病灶,亦可直接蔓延,侵犯脑膜,但较为少见。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与患原发结核时机体贴的高度过敏性有关。从发病原理来看,结核性脑膜炎系继发性结核病,因此,应重视查找原发病灶。但也有少数病例,原发病灶已愈或找不到,对这类病例,更应提高警惕,以免误诊。

相关推荐

小儿常见脑膜炎有哪些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3~15岁小儿多见,近年来因卫生防疫工作较好,此病已较少见。其次是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冬季前后多发。发病前先有上感、肺炎、中耳炎等感染。此外大肠杆菌、链球菌也可引起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常有腹泻等前驱期表现,脑脊液与化脑

宝宝脑炎有哪些早期症状

小儿脑膜炎根据病因的不同,一般会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症状也都稍有不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症状表现为,精神方面会有些反常,比如又出现发低烧的症状,而且很难退烧,吃不下东西甚至有呕吐的症状,睡眠也不好。 以前不爱哭的,现在突然间变得很爱哭,脾气变不好。而且很急躁,神情会比较呆,没有像之前那样活跃。而且有可能会变得很瘦,这些都是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早期症状。化脓性脑膜炎,通常是由于细菌侵入脑部出现感染,有化脓的症状。 早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烧不退,心情烦躁,小孩子经常会哭闹因

病毒性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夏秋季发病者应和日本乙型脑炎鉴别,后者脑CT或MRI多有基底核区病变。散发的患者在和单纯疱疹性脑炎鉴别时,除注意后者唇周常有疱疹外,脑CT和MRI常示颞叶及额叶腹侧有显著的损害。此外,尚需和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1.颅内其他病原感染 主要根据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与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脑膜炎鉴别。此外,合并硬膜下积液者支持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现颅外结核病灶和皮肤PPD阳性有助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2.Reye综合征 因急性脑病表现和脑脊液无明显异常使两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家长们在平时必须要给小儿做好BCG初种及复种工作经验证明,有效的BCG接种可防止或减少结脑的发生。根据临床观察,结脑患儿多为未接种过BCG者,少数患儿虽出生时接种过,但未定期复种。因此新生儿接种BCG及以后的复种工作,实不容忽视,所以家长们对BCG初种及复种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传染源早期发现成人结核病患者,尤其在和小儿密切接触的人员中如父母、托儿所的保育员及幼儿园和小学里的教师,做好防痨工作,加强成人结核的管理和治疗。 3.提高小儿机体抵抗力正确的喂养,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坚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常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1)稀释性低钠血症:也称为脑性水中毒。由于丘脑下部视上核和室旁核受结核炎症渗出物刺激,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增加,导致远端肾小管回收水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上多为无明显症状者,称为无症状性低钠血症。如水潴留过多,可致水中毒,出现尿少、头痛、频繁呕吐、甚至惊厥昏迷。 (2)脑性失盐综合征:由于间脑或中脑损害,调节醛固酮的中枢失灵,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或因利钠因子过多,使肾小管钠回吸收减少,尿排钠增加,同时带出大量水分,造成脑性失盐综合征。 (3)其他:可有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还带有许多的并发症,所以要注意对于此病还是以以防为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健,注意休息,多加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那我们要怎么辨别是不是患上此病了,下面就来看看判断依据,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由MTB侵犯脑膜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为全身播散性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也可继发于肺、淋巴结、骨骼或泌尿系统等结核病灶引起的菌血症。此外,MTB还可以从颅骨或脊椎的结核病灶直接破入颅内或椎管内引起结核性脑膜炎。MTB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血流后能否发病与侵入MTB的数量、毒力的强弱和机体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应该如何护理

一、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颅内压增高可影响脑脊液循环,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可致脑疝危急生命。患儿颅内压增高发生时间越早,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先兆的观察尤为重要。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如果发现幼儿紧邹眉头或抚摩额头,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变慢,前囟门膨隆,烦躁、惊厥等表现,则为颅内压升高,若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呼吸不规则,瞳孔缩小或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

小孩脑炎会传染吗怎么治

小儿脑炎可能会传染。儿童脑炎的类型有多种,有结核性的、细菌性的、病毒性的,对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流行性脑膜炎都是可以传染的。细菌性脑膜炎不会传染。 小儿脑炎患者应住院治疗,住院后严密观察神志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改变,随时注意瞳孔大小,一旦发生改变,即应进行对症处理。也要注意营养及热量补充,昏迷病人可予鼻饲。抽搐频繁者应静脉输液,液量每天为50~0ml/kg。当用脱水剂时要注意补充钾盐,昏迷病人应经常翻身,并且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褥疮。 高热时要降低室温( 控制在26~28℃),对病人进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如何预防

主要见于1~5岁小儿。以春冬发病较多。麻疹和百日咳常为结脑发病的诱因。头部外伤、手术及过劳等都可为偶见之诱因。 预防结脑最基本的办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感染,有效措施如下: 1、必须做好BCG初种及复种工作 经验证明,有效的BCG接种可防止或减少结脑的发生。 2、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传染源 早期发现成人结核病患者,尤其在和小儿密切接触的人员中如父母、托儿所的保育员及幼儿园和小学里的教师,做好防痨工作,加强成人结核的管理和治疗。 3、提高小锗机体抵抗力正确的喂养,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坚持计划免疫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减

结核性脑膜炎得预防

结核性脑膜炎,是指人体软脑膜上发生的一种炎症。它在上儿所患各种脑膜炎的疾病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患有肺结核病并伴有营养不良的小儿,最易发生。小儿患了此病,就会出现发烧、呕吐、嗜睡、抽风等症状,严重者则呈现昏迷或合并感染而死亡。为了使父母们及保育人员对这病有一定的认识,就简单地来谈一谈。 脑膜是什么 人的脑髓与脊髓的外面有三层膜,从外向内是硬脑膜、疏松的蛛网膜和紧贴在脑脊髓表面上的软脑膜。它们之间有硬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其间有来自侧脑室脉络膜丛的脑脊液,起着保护脑脊髓组织免受震荡和供给其部分营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