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隆针刺方向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针刺方向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络穴,别走足太阴,能沟通脾胃两经。脾为生痰之源,故本穴有清降痰浊之功,为治痰之要穴,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诸症;本穴又有和胃气,宁神志,清热化湿之功,用于治疗风痰头痛,头昏眩晕,倦怠思卧,咳嗽多痰,哮喘气急,胸闷胸痛,大便秘结,下肢瘫痪,癫狂诸症。
天溪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天溪穴常用配伍
1.配膻中,乳根,期门,太冲,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通乳消肿,治疗肝气郁结之乳痈,乳汁不足。
2.配膺窗,下巨虚,丰隆,温溜,少冲,少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胃泄热,行气消肿,治疗胃热乳痈。
3.配巨阙,膻中,郄门,太渊,丰隆,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胸痛。
4.配脾俞,肺俞,丰隆,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湿咳嗽。
丰隆针刺方向 针刺丰隆注意事项
1.当针刺丰隆出现触电样针感时,应将针拔出几分,忌继续捻针,否则容易出现针感后遗。
2.深刺时,须防止刺伤胫前动,静脉,如果针刺手法过强,可能会损伤内部血管,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①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③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④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风池、太冲、血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通过了以上关于小脑萎缩的说明介绍,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小脑萎缩的病症。给小脑萎缩患者多一些关注,给世界多一些色彩。文章介绍的针灸方法,希望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去选择就可以了。
膻中的针刺方法 膻中常用配伍疗法
1.配巨阙,神门,太渊,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胸痹。
2.配巨阙,膈俞,阴郄,心俞,中冲,针刺泻法,活血化瘀,治疗瘀血心痛。
3.配天突,足三里,内关,中脘,丰隆,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利咽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噎膈。
4.配间使,内关,血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心血,通络止痛,治疗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痛,胁痛。
5.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心俞,内关,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6.配中脘,气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利三焦,降气宽中,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7.配丰隆,列缺,膻中,天突,针刺泻法,宣肺止咳平喘,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嗽,喘证。
8.配肺俞,中脘,天突,膻中,温肺散寒,豁痰开窍,治疗寒痰蕴肺之哮证。
9.配乳根,少泽,足三里,少泽点刺放血,宣通乳络,调畅气机,为治缺乳之主方。加泻间使,期门,疏肝解郁,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加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不足型缺乳。
兑端的作用是什么 兑端穴常用配伍
1.配水沟,内关,丰隆,巨阙,太冲,针刺泻法,化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厥证。
2.配百会,本身,后溪,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定痫安神,治疗风痰痫证,呕沫等。
3.配水沟,内关,气海,太冲,针刺泻法,理气开窍,治疗气机逆乱之气厥。
4.配下关,劳宫,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疮臭秽等。
5.配目窗,翳风,下关,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疏风通络,开关启闭,治疗风邪入络之口喎,口噤不开等。
艾灸丰隆作用有哪些
丰隆位于外踝上8寸,胫骨前嵴外开2横指。伸趾长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腘横纹与外踝高点连线的重点,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丰满隆起的肌肉即是该穴。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之络穴,艾灸该穴位具有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健脾降逆,止咳宣肺,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咳嗽,痰多,哮喘,头晕,癫狂,下肢不遂,腹胀,便秘,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太渊,列缺,合谷,脾俞,太白,针补肺俞,脾俞,余穴针刺泻法,健脾化湿,化痰止咳,治疗痰湿浸肺之咳嗽痰多。
2.配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中府,风门,尺泽,足三里,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清热祛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壅肺之哮喘,咳嗽痰多。
3.配列缺,尺泽,风门,肺俞,阴陵泉,针刺泻法,针刺加灸,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喘。
4.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灵道,神门,厉兑,隐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内扰之心悸,失眠,多梦。
5.配百会,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
6.配百会,风池,太冲,内庭,行间,印堂,针刺泻法,清泻痰火,治疗痰瘀化火之头痛,眩晕。
7.配支沟,阳陵泉,针刺泻法,行气导致,治疗饮食积滞便秘。
8.配中脘,内关,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治疗寒滞中焦之胃痛,呕吐,呃逆。
天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天泉穴常用配伍
1.配巨阙,膻中,郄门,丰隆,太渊,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化痰降浊,治疗痰浊心痛,胸满。
2.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治疗气滞血瘀之胸痹,胸背痛。
3.配中府,天突,肺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饮咳嗽。
4.配曲泽,曲池,天府,间使,青灵,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
风门怎么进针 风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列缺,迎香,支正,风池,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2.配大椎,尺泽,鱼际,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
3.配列缺,合谷,外关,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治疗外感风寒之咳嗽。
4.配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治疗痰热犯肺之哮喘。
5.配迎香,列缺,印堂,合谷,尺泽,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通鼻窍,治疗风热鼻渊。
6.配合谷,列缺,风池,针刺补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治疗营卫不和,肺气虚弱之自汗。
7.配风池,三阴交,血海,曲池,膈俞,风市,针刺泻法,祛风解表,调和营卫,凉血消疹,治疗风热发疹。
8.配太冲,神门,大陵,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热盛生风之痉症。
9.配大杼,天宗,天柱,肩外俞,肩井,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舒筋除痹,治疗风湿痹阻经络之肩背痛,项强等。
郄门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郄门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丰隆穴针刺怎么操作
丰隆针刺方向
取穴法:侧卧,髋骨下缘至踝关节横纹之中点水平,即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骨与腓骨之间。
进针方向:从外侧向内直刺,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1-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8-1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有酸胀感,向上放射至大腿根部,下至外踝。
作用与好处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络穴,别走足太阴,能沟通脾胃两经。脾为生痰之源,故本穴有清降痰浊之功,为治痰之要穴,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诸症;本穴又有和胃气,宁神志,清热化湿之功,用于治疗风痰头痛,头昏眩晕,倦怠思卧,咳嗽多痰,哮喘气急,胸闷胸痛,大便秘结,下肢瘫痪,癫狂诸症。
针刺丰隆注意事项
1.当针刺丰隆出现触电样针感时,应将针拔出几分,忌继续捻针,否则容易出现针感后遗。
2.深刺时,须防止刺伤胫前动,静脉,如果针刺手法过强,可能会损伤内部血管,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趾长伸肌:由腓深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
4.拇长伸肌:其神经支配同趾长伸肌。
5.小腿骨间膜:亳针由前骨筋膜间隙通过小腿骨间膜后进入后骨筋膜间隙。
6.胫骨后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
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的腓深神经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