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1.小孩被查出患有手足口病的时候,不能拖延,应立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要随时观察小孩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服药,期间要注意卫生。
2.小儿手足口病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在给孩子治疗的时候也不要过度的慌张,因为手足口病的类型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感染在用药物治疗的时候也有可能会用到不同的方法。
3.对于小儿的手足口病也要看轻重,如果比较轻微的话,那么通过口服利巴韦林,还有口服板蓝根颗粒,然后擦一下抗病毒的外用药物,在进行喷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也可以选择服用中药。
4.但是如果手足口病严重的话就不行了,手足口病严重的情况下是需要及时给孩子输液治疗的,输液也主要是给孩子及时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如果孩子在患上疾病期间会出现一种吃饭不行的状态,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输能量。
5.病情好转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传染,这种病是小孩之间相互传染的,应避免跟别的小孩接触,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之前的衣物必须全部清洗暴晒,方可消毒。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千万不能用手去抠水泡。
6.在饮食上我们也要严格控制,小孩生病期间消化不好,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水果和蔬菜,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导致病情恶化。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1成人手足口病有时候毫无表现,只是感到无力。但是也有一些成人的手足口病会有发烧,手脚溃烂,口舌生疮这些明显的表现。成人得了手足口病,要及时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以免病情扩散。
2成人手足口病是会传染给小孩子的,因此要注意得病之后,不要过多的接触小孩子。事实证明,很多小孩子的手足口病是大人传染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大人一定要特别谨慎。
3成人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同时应该保证卧室里的窗户打开,空气流通,另外,得了手足口病的大人要注意休息,最好是等到手足口病的所有症状都痊愈再接触孩子。
注意事项:成人手足口病一样不可大意,它不仅关系着成人的健康,更关系着成人身边的孩子的健康,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成人如果觉得自己感冒了,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手足口病前期是和感冒非常相像的。
手足口病的常规处置措施
1、注意隔离患病幼儿
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预防,为避免传染,患病幼儿自发病起应隔离一周以上。此外,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进行传播,因此,预防“病从口入“,加强日常用具消毒和隔离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2、注意卫生:勤洗手、家具奶嘴要消毒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应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只要掌握好个人卫生,掌握好洗手、消毒、通风、运动,病毒自然就会远离你。 小儿的玩具应勤清洗,并在阳光充足处晾晒后才可给小儿玩弄。
3、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园、商场等,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手足口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
如果宝宝已经确定患了手足口,妈妈们在进行家庭护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手足口病治疗上以清热泻火利湿为治疗原则,可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而辨证治疗。
手足口病治疗事项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关于“手足口病治疗事项”的知识,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的疑问,请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孩子长了疱疹家长该怎么办
生病的孩子都要检测肠道病毒71型吗?
近来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要求进行肠道病毒71型的检测。其实,手足口病的诊断不困难,只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就可以诊断,而且无论哪一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治疗也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而病毒学检测和分型是困难的,需要在一定的实验室检测条件下进行,仅在一些省市疾控中心和较大的医院才能进行,而且花费较多。所以没有必要所有孩子都进行肠道病毒71型的检测,只有少数诊断困难或病情较重的孩子,医生会根据需要对他们进行检测。
孩子长了疱疹就是手足口病吗?
孩子长了疱疹,可能有许多原因,水痘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也是春季流行。不一样的是,水痘的疱疹较多,是全身性的,但很少出现在口腔内,疱疹个形态也较大,液体较多,有搔痒感,破溃后易感染,并可结痂;手足口病的疱疹很小,主要发生在手、脚和口腔内,少数可以漫延到肘部、下肢或臀部周围,不会出现在身上,水疱的壁很薄,大多不痒,不易感染,也不会结痂。水痘的传染性和手足口病一样也很强,手足口病和水痘如果鉴别不清,很可能造成两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因此,在家长不能分清孩子的疾病时,一定要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去诊断,还要避免和其他出疹的儿童接触。
手足口病有什么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中医预防手足口病方药
在西医尚未有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的药物之时,中医根据对症施治的原理,提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药,从清热、化湿两个方面进行。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据参与《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制定工作的一位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这次讨论的方案初稿将手足口病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六个证型,主张分别对症施治。其中,目前因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出现的EV71感染,大致可被归入“变证”一类。
中医儿科专家介绍,对手足口病采用清热、解毒、化湿为主的防治办法。预防手足口病,除了强调清热,更要注意化湿,因此,不主张一味地让孩子喝板蓝根冲剂清热。
中医推荐,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面预防手足口病的方子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手足口病好了还会复发吗
可能会。因为手足口病治愈后,产生的抗体短时间不会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倘若抗体消失后,再次因周围孩子生病或其它密切病原体接触,通常会再次患病,若有治疗不彻底的情况,遇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复发的情形,应引起重视。
手足口病复发该怎么办
针对手足口病复发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手足口病一定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复发性,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呼吸,通过一些唾液进行传播,手足口病治愈之后,仍然要注意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勤洗澡,多通风等地,这样才能够避免手足口病的再次复发。
手足口病如何消毒治疗呢
手足口病疾病的发生实在是让患者饱受折磨,而且疾病又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对于手足口病我们要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争取使每个手足口病患者早日得到康复,一起来了解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在通过看完了小编的讲述之后,人们对于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有了了解,患有了手足口病疾病虽然不太好得到治愈,但是我们也不要放弃要坚持治疗和护理,相信会得到疾病缓解治愈的,愿每一个手足口病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手足口病打针好的快吗
打针不能使手足口病快点好,理由有3点:
1、手足口病无特效药
因为临床上90%以上的手足口病病例都是普通轻症得手足口病患者,目前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并没有什么抗病毒特效药。
2、手足口病病程要一周左右
到目前为止所有医生开具的,说明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提前康复缩短病程,所以,即使让孩子打针吃药,手足口病病程也是在一周左右,建议家长们一般病情轻微的情况下不要自行主张用药或输液打针治疗。
3、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
另一个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病情轻微的话,家长只需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患儿无需打针吃药住院,即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在一周左右自愈。
备注:自限性疾病定义
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且接下来在自身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就完全恢复了,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如:水痘、普通感冒等。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到了就是七月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诱发手足口病。很多小朋友得了手足口之后就一直不停的发高烧,急的父母们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在4月到7月之间,患儿口腔里面可以看到有红色的小孢子,在手掌心、臀部有一些小疱疹,它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痕迹,病程4—7天,具有中度传染性。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疼,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遵医嘱用药,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用退烧药,居室保存通风凉爽,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得了手足口病是不是很严重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
手足口病治疗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