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钙怎么办 出牙晚出牙不齐
儿童缺钙怎么办 出牙晚出牙不齐
正常孩子一般在4到6个月开始长出乳牙,而身体缺钙的孩子往往超过一岁尚未萌牙,并且也会出现牙齿发育不良的现象,会出现牙齿排列参差不齐的情况,孩子身体内缺钙,会严重影响到牙齿的生长。
正常的新生儿有必要补钙吗
1、影响身高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外,后天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钙在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身体中,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而钙2%。且的钙以固体钙的形式分布与牙齿及骨骼中,比例高达总量的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和软组织中。
2、根据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0至0.5岁的婴儿每日需摄入300毫克,0.5至1岁的时候建议400毫克每日。而婴儿的生长高峰期是在1岁以前,在期间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尤为明显和快速,对钙的需求也较成年人多,如果缺钙将导致发育的缓慢,发育不良,而出牙晚出牙不齐、学步晚、O型腿等也与新生儿缺钙有很大关系。
3、如果孕母在怀孕期间出现抽搐或营养不良等,那么生下的婴儿更是有缺钙的可能。再者不同的喂养方式会造成婴儿对钙的吸收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达55~60%。而牛乳,不论是普通牛乳还是配方乳,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所以,新生儿适当补钙是有必要的。
儿童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出牙晚、出牙不齐
正常儿童一般在4-6个月开始长出乳牙来,而缺钙的孩子往往超过1岁尚未萌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儿童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 夜惊、夜啼。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由于小儿精神烦躁,不易入睡,头部不断摩擦枕头,时间久了;后晒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婴儿湿疹:多发于头顶、颜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患病部位出现红班、丘疹,然后变成水疱、糜烂、结痂。
7.生长迟弗,学步晚,骨关节畸形:缺钙的小儿12个月后才能学毛迈腿走路。由于骨质软化,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8.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9.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健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10.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1.其他: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12.长的过大、过胖 宝宝由于对钙的需求也同时加大,更易缺钙。所以,家有胖大孩子的家长尤其要当心孩子“外强内虚”及体内缺钙的问题出现。
补钙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宝宝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锝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1岁以前(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诸如出牙晚、学步晚、鸡胸)和12—14岁(身材矮小、生长痛)。
新生儿缺钙怎么办
新生儿缺钙怎么办
常表现为多汗、即使气温不高,也会出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并伴有夜间啼哭、惊叫,哭后出汗更明显。部分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机体缺钙时可以引起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夜间多汗都与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失调有关。首先应该考虑是体内缺钙引起的精神状况、要及早补钙。
厌食偏食。钙控制着各种营养素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着吸收营养素的能力。人体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钙,如果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易发湿疹。2岁前的婴儿比较多见,有的到儿童或成人期发展成恶急性、慢性湿疹,或表现为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多发于头顶、额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婴儿患病时,哭闹不安,患病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然后变成水疤、糜烂、结痂,同时在哭闹时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出牙晚或出牙不齐,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并且儿童在牙齿发育过程缺钙,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或上下牙不对缝,咬后不正、牙齿松动,容易崩折,过早脱落。牙齿受损就不能再修复丁。
我们在日常可以通过新生儿缺钙的症状进行判断孩子,避免影响孩子的发育。通过上述的文章介绍我们了解到钙元素的摄入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新生儿还在摄入母乳的话,可以让母亲摄入钙质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来进行补充。
儿童缺钙有哪些表现
如何判断宝宝缺钙
那么,怎样知道孩子缺钙?不能仅靠微量元素检查结果,要结合症状来判断。早期缺钙的孩子出汗多,尤其是晚上入睡时,而且不论天热天凉都出汗。这类孩子睡得不踏实,有的孩子有夜惊、夜啼的毛病。稍重的孩子出牙晚,脑后可看到明显枕秃。这时去查微量元素,血钙一般都正常。再发展下去,就是骨骼畸形,表现为囟门闭合晚、肋骨外翻、鸡胸、O形腿等,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儿童缺钙有哪些表现
1、孩子缺钙常常表现为夜啼:孩子缺钙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并且会出现易发怒的现象,孩子缺钙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并且晚上睡觉时很容易盗汗,家长应该要了解孩子缺钙的表现,需要及时给孩子补钙,孩子身体缺钙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发育。
2、夜间盗汗:孩子身体缺钙晚上睡觉时会出现多汗的情况,并且还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孩子缺钙晚上睡觉会不安稳,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表现,要警惕是否孩子身体内缺钙,需要多吃些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要及时补充孩子体内需要的钙质。
3、出牙晚出牙不齐:正常孩子一般在4到6个月开始长出乳牙,而身体缺钙的孩子往往超过一岁尚未萌芽,并且也会出现牙齿发育不良的现象,会出现牙齿排列参差不齐的情况,孩子身体内缺钙,会严重影响到牙齿的生长。
宝宝缺钙有哪些表现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夜惊、夜啼
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缺钙的孩子,由于骨质软,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7.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8.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造成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补钙要从娃娃抓起吗
钙在体内的存的形式主要以骨骼,牙齿的形式存在.人体中99%的钙质存在骨骼牙齿中,支持人体的运动和咀嚼能力.另外1%存在于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称为血钙.
我国缺钙的问题非常普遍,高龄产妇,非头生的婴儿更容易缺钙,3岁以下的婴幼儿缺钙会明显表现为:头发环秃,青蛙肚(肌肉缺钙松弛导致),指甲扁平外翻,夜间哭闹.
三岁以上儿童缺钙会表现为: 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X或O型腿;鸡胸.
婴幼儿每天需要多少钙
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提供的数值如下:
年龄组(岁)钙摄入量(毫克/日)
0-0.5岁300毫克/日
0.5-1岁400毫克/日
1-4岁600毫克/日
4-7岁800毫克/日
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 Go Top
以下是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但各位家长要注意,有这些症状也不等于宝宝缺钙。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夜惊、夜啼
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缺钙的孩子,由于骨质软,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7.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8.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造成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新生儿要不要补钙
影响身高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外,后天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钙在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身体中,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而钙2%。且的钙以固体钙的形式分布与牙齿及骨骼中,比例高达总量的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和软组织中。
根据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0至0.5岁的婴儿每日需摄入300毫克,0.5至1岁的时候建议400毫克每日。而婴儿的生长高峰期是在1岁以前,在期间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尤为明显和快速,对钙的需求也较成年人多,如果缺钙将导致发育的缓慢,发育不良,而出牙晚出牙不齐、学步晚、O型腿等也与新生儿缺钙有很大关系。
如果孕母在怀孕期间出现抽搐或营养不良等,那么生下的婴儿更是有缺钙的可能。再者不同的喂养方式会造成婴儿对钙的吸收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达55~60%。而牛乳,不论是普通牛乳还是配方乳,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所以,新生儿适当补钙是有必要的。
新生儿缺钙的后果是什么
1.软骨病
“营养缺乏性佝偻病”也就是民间说的“软骨病”。当宝宝钙摄入不足或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时,体内缺钙直接影响钙向骨骼的沉积。机体中的钙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质中,就会导致骨质软化。颅骨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很快,缺钙症状中一个最早表现就是颅骨钙化不足,发生佝偻病导致颅骨软化(常表现为囟门不闭)。骨质软化还容易导致宝宝站立时难以承受身体重量而使下肢弯曲,从而出现“X”形腿,“O”形腿等。
2.出牙晚、出牙不齐
缺钙,在1岁左右宝宝身上还表现为出牙晚,而且即使长牙后,缺钙也不利于牙齿的健康。钙是使牙齿坚硬的物质,坚硬的牙齿能够咬硬食物,能够抵抗咀嚼的磨损。如果缺钙,牙床内质的坚硬程度降低,使宝宝咀嚼较硬食物产生困难,还容易在宝宝牙齿发育过程中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容易崩折、过早脱落的现象。
3.惊厥
如果宝宝血液中钙磷含量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称“低钙惊厥”。这是因为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当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时,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4.腹痛
当宝宝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含量偏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肠壁的平滑肌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发生强烈收缩,即肠痉挛,从而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5.厌食偏食
有些宝宝进入幼儿期后不爱吃饭,让家长非常头疼。其实,许多厌食、偏食都是缺钙引起的。因为钙能够控制各种营养物质穿透细胞膜,也能控制宝宝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在人体消化液中有许多钙,如果钙元素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
以下是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但各位家长要注意,有这些症状也不等于宝宝缺钙。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夜惊、夜啼
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缺钙的孩子,由于骨质软,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7.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8.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造成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宝宝缺钙可能引发哪些疾病
“营养缺乏性佝偻病”也就是民间说的“软骨病”。当宝宝钙摄入不足或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时,体内缺钙直接影响钙向骨骼的沉积。机体中的钙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质中,就会导致骨质软化。颅骨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很快,缺钙症状中一个最早表现就是颅骨钙化不足,发生佝偻病导致颅骨软化(常表现为囟门不闭)。骨质软化还容易导致宝宝站立时难以承受身体重量而使下肢弯曲,从而出现“X”形腿,“O”形腿等。
出牙晚、出牙不齐
缺钙,在1岁左右宝宝身上还表现为出牙晚,而且即使长牙后,缺钙也不利于牙齿的健康。钙是使牙齿坚硬的物质,坚硬的牙齿能够咬硬食物,能够抵抗咀嚼的磨损。如果缺钙,牙床内质的坚硬程度降低,使宝宝咀嚼较硬食物产生困难,还容易在宝宝牙齿发育过程中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容易崩折、过早脱落的现象。
如果宝宝血液中钙磷含量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称“低钙惊厥”。这是因为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当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时,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腹痛
当宝宝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含量偏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肠壁的平滑肌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发生强烈收缩,即肠痉挛,从而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