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孩子发烧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发烧
父母们常常有这样的烦恼,半夜孩子突然发起高烧,让家长突然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专家支招:如何正确应对孩子发烧。
尼美舒利本作为处方药,应该在专科医生的处方指导下进行使用,但却有部分家长为了追求退热效果而不遵从医嘱过量、长期地使用。专家提醒:“不同的发烧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干预,如果需要药物干预的话,家长在选购儿童退烧药时不要急于选择最强的退烧药,而是应该用相对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如百服宁、泰诺这种扑热息痛类或美林这种布洛芬类的退烧药。”
一、三类发烧情况三种应对方法
1、体温38℃以下 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 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二、家长应对儿童发烧慎防两大意外
1、蚕豆病儿童发烧不宜使用解热镇痛药
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而蚕豆病患者在发烧时如果使用解热镇痛药可能会引起溶血。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广东儿童来说,其发生蚕豆病的几率比较高,因此在这类发烧儿童的退热用药上应该特别注意。因为对于由蚕豆病的发热患者来说,使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如百服宁、泰诺、美林)都需要非常的慎重,最好避免使用,而是选择中药制剂。
2、婴幼儿发烧别捂汗 体表散热是关键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认为发烧的时候应该盖上被子捂一身汗,但是这种土方法并不适用于婴幼儿,甚至还是适得其反。
婴幼儿绝对不能用捂的办法(退烧),因为儿童是通过体表散热的,所以一定要让他的衣物宽松,而且不能穿得过多,如果穿得太多可能导致体温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甚至可以引起高热惊厥。
家长朋友一定要牢记如何正确应对孩子发烧的建议,以至于面孩子发烧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没了方法。
孩子长高的三大谣言
1、父母高孩子就一定高
很多人都会认为,父母高的家庭孩子就一定会遗传父母的身高,其实并不是,人的身高虽然有70%都源于父母遗传,但是如果再孩子的黄金长高时期错过了营养补充和体育锻炼,也可能会造成孩子长不高。父母不要觉得自己长得高对孩子长高也有优势,把握每一个机会才是正确做法。
2、靠保健品增高
为了宝宝身高能蹭蹭往上长,不少爹妈也热衷给宝宝补充各种能长高长壮的保健品,但其实这些都含有激素成分,孩子吃了可能会比同龄人高一些,但实际上对孩子是有害的,滥用激素会导致孩子的骨龄飙升,甚至引起性早熟!
3、无故发烧就是在长高
很多孩子的手脚和关节生长时会伴随有疼痛感,有的孩子也会发烧,但这并不证明孩子发烧就是在长个,父母要具备科学常识,不要因为这些传言耽误孩子治疗。
正确应对孩子感冒发烧咳嗽
八成儿童感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典型症状
几轮的降温,使重庆儿童医院的内科、呼吸科和门诊就诊量直线上升,单日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并且大多数孩子,都因受凉引起感冒。专家指出,儿童感冒后约80%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各位家长千万不要手忙脚乱的盲目的给孩子服用抗生素、退烧药和止咳药,应仔细的观察孩子发病的特点,正确的采取治疗办法。
孩子感冒容易引发肺热
儿童是纯阳之体,具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特殊体质,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肺热是本。当风寒或病毒等外界刺激比成人敏感,儿童体内的阳气过盛而易化实热,阴津不足易发虚热,肺常不足则热邪易于克肺脏,容易引发肺热。
当小儿受到风寒或病毒等外界的刺激是就会与肺热相纠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痰黄等症状。所以说孩子感冒容易引发肺热,要正确使用药物,治标更得治本。
治疗发烧咳嗽专家有妙招
许多家长当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时就慌了手脚,要不选择抗生素治疗,要不就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西药退烧药治疗。其实这样不但不能针对孩子病情对症用药,还会不同程度损伤了孩子娇嫩的肝、肾等内脏器官,杀伤白细胞。
呼吸科张主任介绍,当孩子出现发热和咳嗽症状时,不能轻易服用退烧药,这样不但没有对症治疗,反而孩子还会形成药物依赖。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它具有很好的清肺热、止咳退热、抗病毒等功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组方由"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减为基础,其中"白虎汤"成分有很好的平稳退烧效果,和祛肺热效果,"双黄连"成分可以有效治疗风热感冒,配合其中的板蓝根、鱼腥草等成分同时具备了广谱抗病毒和抗菌、消炎的作用。
临床试验证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能够有效平稳退热,治咳嗽,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感染,提高肌体自身的抵抗力,适合儿童体质使用,并且是中药制剂,副作用小,使用更安全。
上述讲的也就是怎么应对孩子的发烧咳嗽症状,对于这些我们大家要做好了解,同时更要提醒人们出现了常见的疾病不要慌张,积极的面对和及早的处理是能够解决疾病最好的方法,咱们大家要了解清楚。
管教孩子招数一定要使对
管教孩子,关键在于方法,如果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不对,那么势必对他的身心健康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长。所以家长管教孩子,必须懂得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此外对于错误的管教方法也必须有所了解。
一、错误的管教孩子方法
1.经常威胁孩子
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威胁的口气去管教孩子,但是这种管教方法并不适用于长期教育,而且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家长平时尽量别总是威胁孩子。
2.经常讽刺孩子
孩子做得不对、做得不好的时候,有些家长就喜欢对孩子冷嘲热讽,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是很大的,而且会使得亲子间的感情变淡,所以家长不要经常讽刺孩子,多照顾一下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3.经常啰嗦孩子
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特喜欢啰嗦,因此会使孩子的反感情绪更加严重,家长管教孩子,语言简明扼要即可,这样对孩子管教的作用也比较好。
4.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家长管教孩子是不可以经常冲着孩子发脾气的,应该语重心长地与孩子耐心沟通,随便乱发脾气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更难教育,而且也不利于维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5.经常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会让孩子的生活压力多大,反而性格变得反叛起来,因此给孩子提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实力情况而定。
6.经常不陪伴关心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与关心,想要管好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家长平时要多关心陪伴孩子。
二、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正确管教孩子,家长要注意平时多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此外要对孩子进行适当鼓励,无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适当的鼓励有激进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高热惊厥”会烧坏大脑吗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热性惊厥发作时间不超过一两分钟,有时甚至只是几秒钟,这种短暂的惊厥发作是一种良性无害的发作,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得过热性惊厥的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不比没得过的差,95%-98%有过热性惊厥的孩子不会进展为癫痫。只有出现下列情况的少数孩子有可能进展为癫痫:一,单次发作时间维持一小时以上。二,发作时只是单侧身体抽动。三,24小时内多次发作热性惊厥。四,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发作惊厥。确诊癫痫除了参考临床症状表现外,还需要结合脑电图的结果。
了解了热性惊厥没那么可怕后,家长们还需要了解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有了理性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措施,万一孩子发作热性惊厥才可以从容应对。
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
为什么幼儿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呢?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就不会再发作热性惊厥。其二,遗传的原因。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热性惊厥史的幼儿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目前认为和家族基因有关,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是发烧,发烧是多种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是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比如麻、风、腮疫苗),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最常引起热性惊厥的病毒感染是人类疱疹病毒6,此病毒诱发的疾病便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
切记一个原则:应对热性惊厥不是人为停止惊厥,因为惊厥常常会自己停止,家长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同时记录发作时的表现和持续时间,如果可能用视频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对后续医生的诊断更有价值。正确应对手段包括:保持镇静,解开孩子的衣物,避免衣物包裹过紧束缚孩子的手脚抽动,同时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限制他手脚的抽动。应把孩子侧躺放在平的地方,以防止嘴里的分泌物误吸进入气管。移除周围障碍物和尖锐的危险物品,以避免孩子在抽动过程中伤到自己。如果孩子嘴里有流出呕吐物或者粘液,应及时清理。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有不少家长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被咬了一圈血痕自己受苦不说,反倒给孩子帮倒忙。记住一点,惊厥发作中的孩子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反倒是人为塞进嘴里的手指、棉签、筷子、压舌板等物容易造成呼吸不通畅或者口腔损伤。在整个发作过程中也不要急急忙忙抱起孩子往医院跑(除非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通常的发作不会超过一两分钟,如果是第一次发作,发作停止后再去医院明确诊断。如果孩子表现出脖子僵直,大量呕吐,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腰穿以排除流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如果有严重的腹泻,医生可能需要排除是不是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惊厥。如果以前明确诊断患过热性惊厥,再次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可以在家观察,超过5分钟的也要及时去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处方药安定(也叫地西泮)肛门给药止惊厥,使用的剂量需要按照孩子的体重进行计算。
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
发作过热性惊厥的孩子有1/3会有复发,下列儿童属于热性惊厥复发风险比较高的:1.首次发作时体温并不是很高的,可能没到38就惊厥的;2.发烧初起时就惊厥的,换句话说,出现发烧症状和发作惊厥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容易复发;3.首次发作时年龄小于15个月的;4.直系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的。
复发风险高的孩子,进展为癫痫的风险只比一般儿童稍微高一点,因此少数这类孩子再次发烧时,可以在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处方药安定进行个体化的热性惊厥预防治疗。
小儿发烧有什么小窍门
概 述前天晚上我三岁大的宝宝突然发烧,我用体温计量了一下,发现是38度低烧,幸好我这个做妈妈的平时有做功课,加上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烧,所以应对起孩子发烧我还是有自己一套的,下面我将我治疗小儿的经验分享一下吧。
步骤/方法:1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感冒发烧,老人常常给我红糖姜汤喝,喝完就好了,现在轮到自己的孩子发烧了,这方法还管用吗?
2首先,红糖姜汤不是随便乱用的,要看孩子的症状,如果孩子是受凉后引起的感冒发烧,那这方法效果很好,可以药到病除,但如果发现孩子是发烧咽喉肿痛,舌黄,尿色黄气味重,这时候就不能喝姜糖水了,而只能喝温开水,水里可适当放点盐。
3如果孩子发烧比较难受,除了喝姜糖水以外,我们可以给孩子枕一个冰袋,没有冰袋可以用冰水浸过的毛巾,这样降温效果显著,而且孩子也不会那么难受。
4还有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给孩子退烧的时候不能滥用退烧药,因为大多数的退烧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对孩子健康不利,像一些抗生素药物一定要遵照医生吩咐服用。不然,不仅孩子的病没治好,还给他日后身体留下不良的隐患。
孩子发烧的退热误区
今天,与大家分享孩子发烧应小心的一些退热误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发烧时,家长们总会用一些所谓的偏方来给孩子退烧,但很多偏方事实上并没有科学依据,不但不能退烧,反而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们一定要警惕。
1.酒精擦拭
错!
虽然科普过很多次了,但仍然有人在孩子发烧时擦酒精退热。孩子发烧千万别用酒精退烧,一方面,家长一般不容易掌握大血管流经的位置,退烧效果很有限,如果擦在其它部位上,皮肤的热量散掉了,体内的热量却没散发出来。
2.蒜泥涂脚心
错!
有网友表示,老家有流传一种退烧方法,就是用 蒜泥涂脚心。这也是不对的,首先擦脚心退烧并没有得到医学认证,其次,多次涂抹脚心反而可能擦出水泡,造成二次损伤。
3.捂汗
错!
捂汗是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认同的退烧方式,但也是退热的最大误区。给孩子盖上厚被子,容易使孩子穿上“盔甲”,容易导致体内热量堆积,引发高热惊厥。如果捂出一身汗来,还容易引起孩子脱水,对孩子更不利。有报道过的就已经有很多因为孩子发烧捂汗而导致病症加重甚至死亡的病例。
孩子发烧到底该怎样退烧?
体温不到38.5度时可采用物理退烧,比如少穿些衣服,少盖被子,但是要注意适当提高室内温度;还可以将温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或身体其它部位,这样可以使皮肤血管扩张,利于散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加体内水分,多喝水多排尿也是很好的散热方法。
如果体温超过38.5°,则应服用退烧药,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药可以交替着吃,能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享,希望为爸爸妈妈们在护理孩子发烧时带来帮助。
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小儿发烧
发烧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但是每当父母遇到孩子发烧时,总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想着赶紧给宝宝退烧。吃了退烧药怎么不起作用?为何几个小时后又反复了?退烧降至多少度才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再到医院?……如果你仍有以上这些疑问,说明你应对宝宝发烧这门课仍未过关。来和我们一起补补课吧。
补课1:宝宝发烧为何会反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宝宝发烧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其实这种上升并非坏事,沈振宇提醒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发烧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而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补课2:宝宝烧到多少摄氏度才需要吃退烧药?
在一些妈妈论坛上,经常能看到有妈妈很抓狂地问,“我家宝宝发烧了,37.8摄氏度,吃什么退烧药好?”沈振宇解释,其实不是一发烧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的。如果宝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比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用酒精擦拭腋窝、手心、脚心、大腿根处,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贴个退热贴,虽然不能帮助宝宝降温,但可以使宝宝感到更舒服。多给宝宝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补课3:退烧要退到36.5℃才最好吗?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后再量宝宝的体温,仍在37摄氏度甚至38摄氏度以上。有些妈妈会产生疑问,没有降到正常体温,是否说明退烧不彻底,仍需再采取措施。沈振宇解释,宝宝退烧,不一定要退至正常体温,退至38摄氏度其实是最理想的。因为在38摄氏度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强,可以调动自己的免疫力杀死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而且这个温度又不会太高,让孩子感觉难受。
补课4:有时吃了退烧药为何降温效果不好?
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发烧,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可是体温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沈振宇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有时退烧药打开的时间过久,虽然没有到保质期,但药效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几乎所有的退烧药都是通过让宝宝出汗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说,在给宝宝吃退烧药的时候,也要让他多喝水,退烧效果才好。如果宝宝不想喝白开水,喝汤、喝饮料均可,都可以达到补充水分的效果。
补课5:打针退烧是否效果更好?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也可遇到有家长要求医生开退烧针,他们会认为打上一针会好得更快,其实这并非是明智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国内临床中仍在使用的退烧针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不过这些药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了,原因在于它们的退烧效果并不好过口服药,但副作用较大。据沈振宇透露,他们医院儿科目前已较少在临床上使用这类药物,除非病人症状紧急或家长要求。
补课6:哪种情况再带宝宝去医院?
对于大多数家庭,当宝宝人生第一次发烧时,都要被家长带着跑三次医院,即使是医生家庭也不能幸免。沈振宇解答说,宝宝发烧会反复是正常的,体温再次上升并不是再跑到医院的指征。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吃、睡、玩。如果宝宝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可以到医院进行补液;如果宝宝睡觉时烦躁不安,或总是昏昏沉沉,很疲倦的样子,需要及时就医;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他平时非常爱玩的游戏或玩具突然不感兴趣、无动于衷了,也提示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需要请医生再次诊断。此外,小孩的出疹性疾病较多,如果发现有新出现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
正确应对孩子打嗝
孩子打嗝是因为横膈膜突然用力收缩所造成的,是很常见的情形,一般很短的时间后即可停止;如果长时间打嗝,家长朋友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打嗝呢?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起宝宝打嗝的原因
1、吃得太快:给宝宝喂食的速度过快,或者宝宝吃的太快,会使大量的空气吸入体内,自然会引起打嗝。
2、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从人体内释放出来时会引起打嗝,一般来说宝宝不会经常喝这类饮料。
3、过分紧张:有什么事情让宝宝焦虑不安吗?当宝宝处于紧张状态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小嘴巴就会像鱼儿一样机械地用嘴吸进很多空气,从而引起打嗝。
二、6招有效预防宝宝打嗝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太成熟,所以才会经常打嗝,绝大多数不是病,无需过于担心、惊慌及治疗,通常过些时日等宝宝长大后就会自然好转,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和后遗症。
1.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4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如果宝宝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3.平时喂食宝宝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下,千万不可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喂奶。
4.喂奶姿势要正确,进食时也要避免太急、太快、过冷、过烫。
5.在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6.让宝宝在喝奶的中间休息一下,让宝宝直立站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
三、让宝宝停止打嗝的4大方法
其实应该是没有任何有效的方式来停止婴儿打嗝,尤其是不确定为什么会发生打嗝的时候。宝宝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无需作处理,通常打一会儿就可自行停止,除非发作时间较长,连续5~10分钟,就应引起注意了。
1.如果宝宝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奶瓶开口小,婴儿在吸奶的时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了胀气现象,因此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2.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以加强排气。
3.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4.不过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四、为打嗝宝宝拍背有三个步骤
第一、如果宝宝躺在床上,可以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脖子,把宝宝竖着抱起来。
第二、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妈妈最好要将宝宝尽量竖立着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体的力量将宝宝轻轻扣住,头部刚好垫在妈妈的肩膀上。这时候,如果包裹宝宝的围巾比较短,妈妈可以在肩膀上再加一条小毛巾,防止宝宝嗝出的奶粘到衣服上。
第三、五指并拢,手指稍微弯曲让手心空心,然后屁股上方轻轻向上拍打一直到脖子下方。注意拍的时候最好不要漏气,可以连续拍打十几下。
以上教家长朋友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打嗝的方法,都学会了吗?希望对大家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