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有哪些好处 粗粮不是越多越好
粗粮有哪些好处 粗粮不是越多越好
粗粮虽好,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纤维素摄入过多,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不同人群应根据需要来摄入粗粮,即不同人群,不同数量。在全天250克-400克主食中,粗杂粮应占50克-100克。如果有高血脂和高血糖者,肥胖、便秘、应酬较多的人,可适量增加粗粮摄入;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消瘦、营养不良、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应少吃粗粮,并且做到粗粮细作。老年人一般建议每天摄入50克粗粮。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病人要少吃粗粮。患有胃、肠溃疡,急性胃肠炎、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食物要求细软,应避免吃粗粮。
粗粮怎么吃好 吃粗粮时多喝水
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后盾,因为其比较难以消化,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才能保证肠道的正常工作。
粗粮饼干里并没多少粗粮
粗粮饼干中到底有多少粗粮成分呢?以福建达利园生产的“好吃点”粗粮饼干为例(如右图),虽然说是粗粮饼干,但排在前两位的依然是小麦粉与植物油,这个与一般饼干没有多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名副其实”,粗粮饼干的原料中或多或少添加了麸皮等粗纤维的成分(在小麦精细加工中一般都被去除了)。所以,粗粮饼干跟真正提倡要适量多吃的粗粮相差甚远。
而且,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虽然看起来是很健康的粗粮饼干,但本质却是“富可流油”,脂肪含量很高。为什么呢?
由于麸皮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导致粗粮饼干比一般的酥性或韧性饼干口感粗糙,不易让人接受。所以,厂家在生产粗粮饼干时,往往会添加很多植物油来进行弥补,让饼干的口感更加香酥一些。这样一来,消费者是喜欢了,但会导致粗粮饼干中的油脂含量大大增加。譬如这款粗粮饼干,每100克中脂肪含量为33克,大约是普通饼干的三四倍,而且,吃100克这样的粗粮饼干,就已经达到我们每日脂肪需要量的一半了。
粗粮吃多了的坏处 每天吃多少粗粮好
健康成人每日纤维素的推荐摄入量为30-50克。纤维素的补充需要循序渐进,以前很少吃高纤维食品的人要逐渐增加用量,补充纤维素的同时要增加饮水量,且搭配果蔬一同食用,营养更均衡。
什么时候吃粗粮最好 粗粮吃多少最好
粗粮如果每天都食用,建议每天吃30-60克,而且要与其他细粮搭配食用,一般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一般1周吃3次粗粮就好。
健康饮食要多吃点粗粮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把吃的粮食分成了粗粮和细粮。有人说是始于上世纪的60、70年代,那时候天灾人祸、粮食匮乏,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是定人定量。没有粮本、粮票,你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个馒头吃。供应给城镇居民的粮食,南方地区主要是大米,北方主要是小麦面粉,也就是所说的细粮。另外,还供应一些其他的粮食,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薏米等,还有各种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也就是粗粮。于是,就有了细粮和粗粮之分。这样的叫法也是有点道理的,因为细粮需要细加工,而粗粮只仅需要简单的粗加工或者不用加工就可以食用了。
关于细粮、粗粮之分,还有口感问题,粗粮吃起来的口感不如细粮。出生在60年代以前的大都有吃玉米面、高粱面窝头等粗粮的经历,纯粗粮吃起来是有点难以下咽。
和20、30年前相比较,现在我们吃的粮食是越来越“细”、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吃的肉类越来越多。饮食上的这种变化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增加得慢性疾病的危险。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就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食物多样”是保证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谷类为主”,即保证充足能量并避免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预防慢性病。
对于“粗细搭配”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吃一些粗粮
由于加工简单,和大米、白面相比,粗粮中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要高得多。
2、“食不厌精”不利于健康
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营养素和膳食成分也正是人体容易缺乏的。以精白面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1只有标准粉的1/3。少吃加工精细的精米、白面。
3、不同种类的粮食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
谷类食物含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豆类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较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蛋白质的生理功效。
4、适当吃些粗粮有利于防控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与细粮相比,粗粮更有利于防止高血糖。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每天吃85克的全谷食品能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克(一两)以上的粗粮。
5、吃粗粮对健康有益,但只吃粗粮也不行!
由于粗粮中含有较多的植酸,会降低某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所以,不能只吃粗粮,而不吃细粮。
吃粗粮的几个方法供参考:
1、粗粮细作
玉米面可以做成发糕,加上几粒红枣,还可以加一点糖做成甜发糕。
把玉米面、豆面、小米面和在一起,做成窝头,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可以互补。
2、杂粮粥
把各种杂粮放在一起熬成粥,美味又营养。
3、豆类
做成豆腐或豆制品,可以大大提高其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正是,做人办事要文明,健康可以动点“粗”。
粗粮怎么吃 吃粗粮最好用蒸
虽然都知道吃粗粮好,可人们在吃的时候还存在很大误区,特别是在烹调方法上。吃粗粮最好用蒸的方法。而油炸、煮粥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粗粮的健康特性。粗粮之所以健康,是因为它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和膳食纤维,脂肪很少,也没有糖和盐。但如果用油炸的方法烹调,就会吸收大量脂肪,同时粗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会损失殆尽。
孕妈吃粗粮注意什么
孕期吃粗粮并不是越多越好
粗粮不容易消化,准妈妈过多摄入粗粮会导致营养缺乏,长期过多摄入纤维素,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降低准妈妈的免疫抗病能力。因此每天的粗粮摄入量以60克为宜,且最好粗、细搭配,比例以60%的粗粮、40%的细粮最好。
孕妈吃粗粮一定要补水
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都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的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壁的侵害,减少准妈妈便秘及产后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
粗粮不能和奶制品、补钙补铁剂一起吃
粗粮是不能和奶制品、补充铁或钙的食物或药物一起吃,最好间隔40分钟左右。因为人体摄取过多纤维素,会影响对微量元素的吸收。
粗粮吃多了会怎样 吃粗粮有什么好处
1、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1时,热能代谢不完全,会产生丙酮酸等酸性物质,进而损伤大脑、神经、心脏等器官,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总称为“脚气病”。
2、有助于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控制饮食)、减肥(膳食纤维在胃肠内延缓、限制了部分糖和脂质的吸收,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摄入,有助于减肥)、通便(由于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肠内容物体积增大,使大便变软变松,并且能促进很快排便。
3、这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细粮还是粗杂粮,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体的需要量相比都不够多,算不上丰富,并且其吸收率很低,难以被人体利用。
4、也可将五谷杂粮进行加工,做成粗粮饮料,,由吃谷物变成喝谷物饮料,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保留谷物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而且口感更好,饮用更方便,吸收更容易收的饮料。
5、女性也是一样,如有贫血问题,又喜欢吃杂粮,一定要补充红肉,一天的肉类来源有一半必须是红肉。
吃粗粮的好处 吃粗粮有什么好处
粗粮里面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在各种主食中,精白大米的维生素含量最低,精白面次之。因为谷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集中在外层的“粗糙”部分当中,而中间的细白部分含量很低。糙米经过精磨加工之后变成大米,其口感软了,外观白了,但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仅剩下原来的1/4。粗粮之所以“粗”,就是因为它没有经过精制加工,因此天然的营养成分损失极少。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很快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营养供应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充足的B族维生素对于智能和体能都是极为重要的。
粗粮里面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帮助肠道蠕动,排除毒素,预防便秘。每个人都知道纤维的重要,懂得多吃水果、蔬菜固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却经常会忘记粗粮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实际上,粗粮当中的不溶性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最有帮助,而且可以与食物中的多种污染物质相结合,将它们带出体外,并把肠道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些洁白、柔软或松脆的普通食品,均是精白米和精白面制成,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微乎其微。
粗粮需要更好地咀嚼,有利于保护牙齿。牙科专家们认为,牙齿也会“用进废退”。经常咀嚼,可以促进牙齿的坚固,如果总是吃太软太精的食物,从来不需用力咀嚼,则恒牙质量受到影响。多吃粗而不硬的全谷类和豆类,正是让我们牙齿得到锻炼的大好机会。
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细粮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是这些食物维持餐后血糖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显缓解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利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如黄豆。实验证明,黄豆及其制品对心血管有特殊的作用。经常食用黄豆食品,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并帮助解除动脉血管壁已遭受的损害。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用醋泡过的黄豆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肥胖症。因为黄豆里的皂素能排除贴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另外,甘薯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维护动脉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从而降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就如玉米,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我们可以把玉米煮汤当茶饮,也可把玉米制作成玉米糕、玉米饼等。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食后可消除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非常低,是减肥的绿色食品。
人们都知道全谷杂粮中纤维素多,而且总膳食纤维多。在同等重量下,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它们不仅能帮助清肠通便,对便秘的人很有帮助,并且在大肠中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降低肠癌的风险。
杂粮豆粥吃一碗很饱,很长时间不饿。而同样能量的白米、面包等吃起来速度快,饱感差,很容易感觉到饿,结果是不自觉的让身体摄入更多的热量。要想长期减肥,就需要控制膳食能量,同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一样都不能少,也不能感觉明显饥饿。既然如此,何不选择等能量情况下饱腹感更强、营养更丰富的杂粮豆粥呢?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午餐吃了白米饭加红烧肉之类的盖饭、盒饭之后,感觉身体特别慵懒,脑子变得很慢,甚至困倦想睡。你可能会奇怪,觉得饭菜并不油腻,消化也不难,为什么吃完之后仍感觉疲倦?这是因为,大量精白细软的主食,会造成血糖快速被吸收入血,胰岛素水平快速升高,而胰岛素高水平可能也是人体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
B族维生素对于神经系统的高效工作和充沛体能都非常重要,特别是维生素B1。瘦猪肉富含维生素B1,但它同时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每天只能少量食用;因为害怕发胖,很多女性不敢多吃主食和肉类;因为害怕血糖和血脂升高,很多糖尿病患者也不敢吃主食和肉类,这就会大大减少维生素B1的供应。所以,在膳食当中,维生素B1的最实用来源就是全谷、豆类和薯类。常吃杂粮的人精力充沛,不容易疲劳。
以全谷杂粮为主食,一方面获得膳食纤维,使肠道排泄通畅,另一方面能够平衡性激素水平,同时还能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从而减少面部皮肤过多出油、生痘、开裂、脂溢性皮炎等情况,使皮肤逐渐变得光洁平滑。
经常吃粗粮有什么好处 粗粮应该吃多少
正常人每天都应该食用一定量的粗粮,但是一天不能超过3两。老人和小孩还应该减半。粗粮虽好却不可长期进食太多,吃太多粗粮容易造成营养吸收不均衡,从而导致缺乏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