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间要补充什么 储存足够的铁
备孕期间要补充什么 储存足够的铁
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每日可大约吸收5毫克的铁质;孕妇本身也会由于怀孕的因素,孕期血容要较之前增加30%左右。因为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所需的重要物质,如果缺铁,容易导致孕妇在妊娠期出现贫血症状。由于铁质在人体内科储藏4个月左右,因此在孕前备孕期间补铁是非常有用的。生活中含铁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牛肉、牛奶、鸡蛋、猪肉、大豆等。
备孕要补碘铁钙
补碘 每周吃一两次海产品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围孕期准妈妈碘摄入量为150ug/d,孕早期妈妈碘摄入量为200ug/d。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甲状腺利用碘和酪氨酸合成甲状腺激素,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碘缺乏引起甲状腺素合成减少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因此影响母体和胎儿的新陈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的合成。有研究显示,妇女围孕期和孕早期碘缺乏均可导致后代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增加新生儿发生克汀病的危险。为了预防备孕妈妈缺碘,除了食用加碘食盐外,最好每周进食1次~2次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虾等。干海带含碘量可达240mg/kg,可以选择。
补铁 多吃瘦肉红枣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为26.2%。妊娠期血红蛋白增加20%,此时还需要为胎宝宝储备铁,以备出生后1月~4月龄婴儿利用,铁需要相应增加。
备孕女性缺铁易导致孕期早产、孕妈妈体重增长不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故备孕者应储备足够的铁为孕期利用。孕妈妈缺铁或贫血将影响妊娠结局和母子双方的健康,如孕妈妈贫血会导致胎宝宝肝脏储存的铁量不足,除影响婴儿早期血红蛋白合成而导致贫血外,缺铁也影响含铁(血红素)酶的合成,并因此影响脑内多巴胺D2受体的产生,对胎宝宝及新生儿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转性的影响。
因此,备孕女性应多进食含铁的食物以增加体内铁的储备,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以及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缺铁或贫血的育龄妇女可适量摄入铁强化食品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剂(10mg/d~20mg/d),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待孕者若有铁缺乏或贫血,要纠正后再计划怀孕。
补钙 每天喝牛奶豆浆
孕前补钙充足才能避免孕期出现夜惊、抽筋症状,也可以避免宝宝出现佝偻病等问题。
备孕期间钙元素的摄入可参考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但是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钙摄入应当比常规推荐量更多。食补是补钙的理想方式,可选择豆浆、牛奶、蔬菜肉类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但是如果按照每天的钙需求量,要吃6.7公斤的牛肉或喝600毫升的牛奶才能满足需要,这肯定会摄入太多热量,应该配合补充钙制剂。市场上补钙产品众多,大多比较安全可靠,适宜人群广泛。选择钙剂产品时要注意查看品牌上的钙元素含量,要选择大品牌和可靠的生产厂家。
准备怀孕吃什么好
1、要保证产生优良的精子和卵子,饮食上注意多吃瘦肉、蛋类、鱼虾、动物肝脏、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等。
2、注意主副食搭配合理,并要多样化。饮食上不偏食、不素食、不依赖滋补品进补。少吃加工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越新鲜、越原汁原味的食物,人体吸收得营养越多。
3、备孕期间,女性要注意调整体内脂肪酸的比例水平,少吃含高亚油酸的植物油,可用茶油和橄榄油代替,可根据需要补充DHA,为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储备足够的优质脂肪酸。
4、为减少早孕反应对身体摄取营养造成的损失,备孕期间女性应在身体储存一些营养素,可多吃一些富含叶酸、锌、铁、钙的食物,为早期胚胎正常发育打下充足的物质基础。
5、为避免怀孕后容易发生便秘、胀气甚至痔疮,备孕期间女性可多吃一些富纤维素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果仁、韭菜、芹菜、无花果等。
为什么孕妇容易贫血
铁元素需要大
众所周知,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元素,原理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的红细胞是帮我们把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其他细胞中去主力军,换句话说就是铁物质缺少,我们体内的造血功能就会比一般人要慢。
而妈妈们怀孕后,体内的血液量会增加30%~45%,所以,孕妇需要比一般人吸收更多的铁来为额外增加的血液量合成血红蛋白。
胎盘和脐带生长
在宝宝发育的过程中,需要铁元素来满足营养平衡,随着宝宝不断成长,胎盘、脐带都需要大量的铁元素。
未储存足够铁
大部分女性在怀孕开始时都没有储存足够的铁,来满足身体对铁需要量的增加。如果再加上孕妇本来就偏食或者是有着慢性病比如月经过多、胃病和肠道内寄生虫病等。
洋妈妈为什么不得月子病
洋妈妈为何不坐月子
到底是不是中国产妇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呢?这里,我们还是先看看,中国产妇坐月子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我们还是先看看孕产妇对几种主要营养素的需求:
一、蛋白质:足月胎儿自身含蛋白质400~800g,加上胎盘等需要,共需向母亲身体索取900g蛋白质。
二、铁:胎儿制造血液和肌肉都需要铁,同时还必须在肝脏内储存一部分铁,供出生后6个月内的消耗。而孕妇还要额外储存一部分以应付生产时失血流失的铁。
三、钙:胎儿体内的钙含量到孕后期时达到20g多,这意味着孕后期胎儿每天从母亲身体抽取300mg钙。而孕妇本身也要储存30g钙以备哺乳,也就是说孕后期孕妇自身每日需储备200mg。这意味着孕妇要比普通妇女每天多摄入500mg钙。
四、维生素B族:基本与代谢速率成正比,由于孕妇与胎儿的新陈代谢都很高,因此对B族的需求量分别增加。
同时维生素C,以及其他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除了维生素A,因维生素A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引起胎儿畸形,因此在怀孕期间维生素A的摄入与平时同步。但在生产之后,维生素A的需求量却会大增,要超过平时的1.6倍以上。
既然怀孕期间所有营养素都较平时增加,并且增加幅度各不相同,那么,没有营养意识或者没有营养条件的家庭就很难做到孕妇的合理膳食。等到生产时,孕妇体内的很多营养储备差不多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这些消耗的营养储备是要尽快补充上的,否则的话会对产妇造成永久的伤害。因此,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生产后集中补充的风俗,这就是坐月子。
孕妇吃什么食物不会长胖 瘦肉
铁在人体血液转运氧气和红细胞合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孕期你的血液总量会增加,以保证能够通过血液供给胎)足够的营养,因此孕期对于铁的需要就会成倍地增加。如果体内储存的铁不足,你会感到极易疲劳。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铁就变得尤为重要。瘦肉中的铁是供给这一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易于被人体吸收的。
怀孕期间吃什么好
孕期的营养需求分别有哪些?
孕期重点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胎儿期在母亲体内没有得到充足营养,严重的可能会影响脑部和智力的发育。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孕妇每天要获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各种营养,不要偏食。
孕妇进食储存能量有什么用?
每天的活动都需要热量,热量由三大营养素提供,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孕期的热量除了提供给自身消耗,还需提供给胎儿及子宫、乳房的生长,营养物质储存和代谢增加也需要消耗热量。若食物过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怀孕期间应如何补充营养
妊娠不同时期应如何补充营养?
孕早期饮食应清淡少油腻,多吃蔬果、豆制品,补充叶酸。孕中期饮食应全面营养,粗细搭配;每日2-3杯牛奶补钙,多摄入含铁、碘的食物。孕晚期多吃生津清热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建议少吃多餐。
肝硬化吃什么食物好 肝硬化的饮食原则
1.保证足够的糖分。肝硬化患者每天应从食物(水果、果汁或直接吃白糖、果糖等)中获取300克以上的单糖或双糖类。以合成并储存足够的肝糖原,防止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热量要充足,以免蛋白质消耗过多。蛋白质的供给十分重要,尤其是肝硬化有腹水的患者,更要注意。
3.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参与肝脏的代谢活动,除维生素B、维生素C外,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微量元素锌也要补充一些。
4.限制水、钠的摄入,特别是钠盐。大量腹水而无尿患者应无盐饮食,除主、副食及水果以外不再饮水。
5.限制脂肪的摄入。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脂肪以40~45克为宜,而且应以植物脂肪为主,以免在肝内沉积而加快脂肪肝的发生。
6.食物要细软、易消化,忌油炸、刺激性、易胀气的食品,以免造成已经扩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7.特别是有腹水的患者,要补充一些能利尿、助凝血的食物。
8.严格禁止烟、酒或含酒精成分的饮料。
宝宝补充营养品注意事项 常见的宝宝营养品种类有哪些?
宝宝日常的营养品,包括DHA、益生菌、综合维生素,甚至是铁剂等。其中铁剂通常是医师觉得宝宝有需要服用,才会额外去开铁剂,且要注意,妈妈铁质的补充最好要在怀孕前、怀孕中补足,才能让身体铁储存量足够,降低宝宝铁不足的风险;至于DHA则是鱼肉本来就含有DHA,不一定非额外补充不可,如果要补充,要注意产品包装标示的适合年龄与剂量。
出生6个月及时添加强化铁米粉
婴幼儿一旦发生贫血,危害很大,不但会损害免疫力,容易生病,还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智力发育。由此可见,预防贫血,对婴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怀孕前一定要
纠正贫血问题
婴幼儿该如何预防贫血呢?首先要确保孩子在胎儿时期储存足够的铁,以满足其出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要。
怎样才能储存足够的铁呢?这就需要孩子的妈妈在怀孕期间摄取充足的铁,以满足自己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胎儿会逐渐地将从母体那里获得的铁储存于肝脏内,为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做储备,这使得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达到平常需求量的4倍,所以更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每天吃15克(2/3个蛋黄大)动物肝脏,或者一周两次、每次1两(比1个去皮鸡蛋还小)动物肝脏,可以有效提高孕妇铁的供应,而且完全不会导致孕妇因摄入过量维生素A而引发中毒。
最好在怀孕以前纠正贫血问题,否则,怀孕最后三个月对铁的需求量太大,即使天天吃鸡肝,也不一定够。如果轻度贫血、消化吸收正常,多吃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和其他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C即可。若贫血严重,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早产儿、低体重儿
出生4周要补铁
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储存了足够的铁,一般来说,无论是纯母乳喂养还是吃强化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孩子,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都不会缺铁。
美国儿科学会2010年曾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要从4个月开始补铁,直至6个月开始由辅食提供铁。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因为母乳铁含量少。
然而,虽然母乳中铁含量很少,但是其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效率却很高,再加上孩子在胎儿时期已经储存了一部分铁,而出生后6个月以内对铁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也不会缺铁。基于此,2012年,美国儿科学会修改了上述建议,认为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生后6个月以内无需额外补充铁剂。
需要提醒的是,早产儿(胎龄在满37周以前出生)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公斤),由于提前出生等原因未能在胎儿时期储存足够的铁,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元素铁1~2毫克/公斤体重,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毫克,直至1周岁。此外,孕期贫血但没有干预的女性所生的宝宝,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铁。
每1毫克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毫克、葡萄糖酸亚铁8毫克、乳酸亚铁5毫克、柠檬酸铁铵5毫克。
出生6个月后
添加铁强化米粉
通常,婴幼儿贫血问题在出生6个月以后凸显,这主要和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或添加辅食不当有关。
随着生长发育,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单纯乳类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6月龄后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了,婴儿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指出,应首先选择能满足生长需要、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的谷类食物,最好为强化铁米粉。
之所以给孩子添加辅食首选铁强化米粉,一是谷类食物不容易引起过敏;二是孩子出生6个月以后,胎儿时期储存的铁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对铁的需求量却大大增加,如果不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铁,就容易发生贫血。
等到孩子7个月了,就要开始添加含铁量高且容易吸收利用的肉泥、肝泥、动物血等动物性食品。
虽然鸡蛋黄含铁量不低,但铁的吸收率较低(约3%),故不能作为补铁的首选辅食。家庭自制米粥、米饭、面条等含铁量极少,也不是铁的良好来源。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
服用铁剂
如果怀疑孩子有贫血问题,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提醒,手指末梢取血检测血色素只能作为筛查手段,因为如此取血会有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低。想确诊贫血,必须抽取静脉血复查。
余高妍指出,此外,还要看看孩子有没有贫血的高危因素:先天储铁不足(母亲妊娠期贫血,早产,双胎或多胎等)、铁摄入不足(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铁吸收受影响(患有肠道疾病)、铁需求量过大(生长发育过快)、铁丢失量过多(长期慢性失血)。
只有确诊是缺铁性贫血,才能补铁,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补铁。因为铁、钙、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属二价阳离子,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具有相互抑制的作用,如果补铁过多,超过了人体需要,就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等的吸收和利用,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孕妇早期吃什么好 瘦肉
铁在人体血液转运氧气和红细胞合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孕期你的血液总量会增加,以保证能够通过血液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因此孕期对于铁的需要就会成倍地增加。如果体内储存的铁不足,你会感到极易疲劳。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铁就变得尤为重要。瘦肉中的铁是供给这一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易于被人体吸收的。
妇幼专家谈育儿防治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铁和球蛋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份,缺铁时造血原料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了贫血,孩子易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
储铁不足――孕期母亲体内的铁除供胎儿生长需要外,还有富余的铁储存在胎儿体内,储铁的时间是出生前3个月,早产儿储铁少,双胎、多胎储铁更少,母亲贫血,胎儿储铁也少,生后极易贫血。
膳食中供铁不足:母乳中铁含量有0.5-1mg/升,1岁内孩子需铁10mg/日,4个月内有储备铁的补充,不影响铁供给,4个月后,储铁耗尽,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供铁及蛋白量不足,就出现贫血。其他原因,经常腹泻,反复感染,发热,及患严重性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表现及危害:厌食:异食(消化道粘膜因铁缺乏而萎缩),消化吸收不良,体重生长慢或下降,身高生长慢,烦躁好哭,表情呆板,注意力不集中,不活泼,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低,易反复生病,缺血缺O2头晕。危害是极大的。
预防:营养中提供足够的铁、蛋白质使造血原料充足,孕期哺乳期母亲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肝、蛋、奶、瘦肉、豆、蔬菜、水果等,及时添加辅食充足的含铁及蛋白质食物,VC、水果增加铁的吸收,抑制铁的食物,如植酸盐(谷类食物中),草酸盐(菠菜中),磷酸盐(蛋黄中),鞣酸盐(茶咖啡中)。
特别关注:双胎、多胎儿、早产儿、肥胖儿及其他体质虚弱儿更要科学膳食喂养,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异常者及时矫治。
洋妈妈为什么不得月子病
洋妈妈为何不坐月子
到底是不是中国产妇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呢?这里,我们还是先看看,中国产妇坐月子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我们还是先看看孕产妇对几种主要营养素的需求:
一、蛋白质:足月胎儿自身含蛋白质400~800g,加上胎盘等需要,共需向母亲身体索取900g蛋白质。
二、铁:胎儿制造血液和肌肉都需要铁,同时还必须在肝脏内储存一部分铁,供出生后6个月内的消耗。而孕妇还要额外储存一部分以应付生产时失血流失的铁。推荐阅读 孕中期准妈妈需要补铁吗
三、钙:胎儿体内的钙含量到孕后期时达到20g多,这意味着孕后期胎儿每天从母亲身体抽取300mg钙。而孕妇本身也要储存30g钙以备哺乳,也就是说孕后期孕妇自身每日需储备200mg。这意味着孕妇要比普通妇女每天多摄入500mg钙。
四、维生素B族:基本与代谢速率成正比,由于孕妇与胎儿的新陈代谢都很高,因此对B族的需求量分别增加。
同时维生素C,以及其他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除了维生素A,因维生素A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引起胎儿畸形,因此在怀孕期间维生素A的摄入与平时同步。但在生产之后,维生素A的需求量却会大增,要超过平时的1.6倍以上。
既然怀孕期间所有营养素都较平时增加,并且增加幅度各不相同,那么,没有营养意识或者没有营养条件的家庭就很难做到孕妇的合理膳食。等到生产时,孕妇体内的很多营养储备差不多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这些消耗的营养储备是要尽快补充上的,否则的话会对产妇造成永久的伤害。因此,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生产后集中补充的风俗,这就是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