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空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夏日“空调病”高发。从中医理论来说,这叫“寒包火”。由于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表血管扩张,体内本来有热,而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感受冷风的寒邪,引起体表血管、汗腺收缩关闭,使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则症状呈现寒热并见。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节,过多摄入烟酒、高热量食物,更致体内蕴热,促成外寒内热而导致“寒包火”型感冒。
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医疗法,往往事半功倍。可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椎,慢慢刮痧直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到迎香穴、太阳穴上轻轻刮几下。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当即感到鼻子开始通气,不再阻塞,头部也不再昏昏沉沉,而清醒一些。治疗几天,“空调病”将会得到很大缓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邪在此易化热,又称热府,所以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它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左右的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可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刮至有发热感,具有清利头目、通阳散寒的作用。治疗“空调病”,起“生力军”作用。
由于“空调病”常伴咳嗽,所以还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对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为督脉本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甚广,作用主要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针对热病,比如发烧,还有就是治疗头痛,颈部疼痛等。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疗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主要功用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鼻塞时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缓解鼻塞。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由眉梢到耳朵间约三分之一处,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能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对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较佳。
驼背佝偻病中医治疗
肺脾气虚证
表现:形体虚胖,肌肉松软,面色少华,纳呆,大便不调,多汗,睡眠不宁,囟门开大,头发稀疏易落,可见枕秃,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指纹淡,脉细软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天门冬、黄芪、炙甘草等。
加减:汗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止汗,夜惊、睡眠不宁、烦躁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大便不实者加苍术、山药、白扁豆。
脾虚肝旺证
表现:烦躁夜啼,惊惕不安,面色少华或面色萎黄,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出牙延迟,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则抽搐,舌淡、苔薄,指纹淡青,脉细弦。
治法:健脾柔肝,平肝息风。
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朱砂、钩藤、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灯心草。
加减:多汗者加五味子、瘪桃干,睡中惊惕者加远志、珍珠母、僵蚕,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夜啼不宁者加蝉蜕、竹叶。
心脏病中医治疗
1、利湿化瘀汤
【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组成】制半夏、枳实、茯苓、丹参、川芎、赤芍、沙参、麦冬、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2、益气活血养心汤
【辨证】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组成】炙黄芪、淮小麦、毛冬青、丹参、益母草、全当归、川芎、桃仁、桂枝、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颈椎病中医治疗
1、【寒湿阻络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2、【气血两虚夹瘀型】: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3、【气阴两虚夹瘀型】: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4、【脾肾阳虚夹瘀型】: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三伏天如何巧防空调病
针对空调病,中医给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C、钙镁片等。
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6、刮痧、按摩、拔罐。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6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记住,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梅尼埃病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治疗方法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组成: 半夏、白
1.治疗原则:髓海不足型宜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上气不足型宜补益气血,健脾安神。寒水上泛型宜温肾壮阳,散寒利水。肝阳上扰型宜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痰浊中阻型宜健脾燥湿,涤痰息风。
2.治疗方法
(1)髓海不足型:用枸杞15g,菊花10g,熟地30g,白芍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山茱萸10g,山药20g,石决明15g,首乌15g,牡蛎15g,鹿胶10g。水煎,分3次服。
(2)上气不足型:用党参20g,黄芪20g,当归15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茯苓15g,白术10g,首乌15g,熟地30g,白芍15g,陈皮5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寒水上泛型:用附子10g(先煎),生姜10g,茯苓20g,白术10g,川椒5g,细辛3g,桂枝10g,巴戟天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4)肝阳上扰型:用天麻10g,钩藤15g(后下),石决明20g,牛膝10g,杜仲10g,桑寄生10g,黄芩10g,山栀10g,龙骨10g,牡蛎15g,丹皮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5)痰浊中阻型:用茯苓15g,白术10g,天麻10g,法半夏10g,泽泻15g,黄芩10g,竹茹5g,枳实10g,厚朴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术各12g, 天麻15g, 钩藤、陈皮、茯苓各10g , 夜交藤
30g , 大枣9 枚, 生姜15g , 甘草6g。加减: 若眩晕较重、
呕吐频繁者, 加代赭石、竹茹以镇逆止呕; 若脘闷不适,
加白蔻仁、砂仁等芳香和胃; 若耳聋重听, 加葱白、郁
金、菖蒲通阳开窍; 若头目胀痛、心烦口苦加黄连、黄芩
以化痰泄热。上药可制成胶囊、丸剂口服, 也可作汤剂
煎服。每日1 剂。30d 为1 个疗程。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方法(肝肾阴虚) :
处方药物包括了:天麻、生龙骨、生牡蛎,白芍、天冬、怀牛膝、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石决明,钩藤、代赭石、夜交藤、龟版,杜仲、黄芩、栀子。 用法是把全部药物一同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患者同时存在肝火偏盛,焦虑心烦的症状,加龙胆草、夏枯草两种药物;痰多的患者需要加竹沥、天竺黄,肾阴不足,虚火上扰同时还存在眩晕耳鸣的患者需要加知母、黄柏、丹皮;伴有心烦失眠的症状,需要加炒酸枣仁、柏子仁、丹参三种药物;颤动不止的患者可以加僵蚕、全蝎。
帕金森的治疗方法(痰热风动) :
处方药物包括了:半夏、川贝母、枳实、橘红、黄芩,桑叶、胆南星、竹茹、水牛角、菊花、茯苓,钩藤。 用法是把全部药物一同入锅中使用适量的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若痰湿内聚,需要使用煨皂角、白芥子;震颤较重的患者需要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三种药物进去;心烦易怒的患者,这时候需要加天竺黄、丹皮、郁金三种药物;胸闷脘痞的患者需要加瓜蒌皮、厚朴、苍术;如果感觉到肌肤麻木不仁,加的药物是地龙、丝瓜络、竹沥;神志呆滞的患者可以加石菖蒲、远志两种药物。
怎么用芦荟防治空调病
每到夏天,久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人们往往会感到腹胀难受并且肚子痛。其实,这是空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然而,在空调下办公的人并不完全都是这样,有些人只是感到头痛、头晕。下面介绍两款用芦荟防治空调病的食疗方法:
芦荟酒酵母乳饮:①自制芦荟酒:将30克芦荟叶切成薄片,用600毫升酒浸泡(各种酒均可)3~5天后即可使用;②取芦荟酒40毫升,酵母乳1瓶,将二者调和饮用即可。
芦荟苹果汁:芦荟叶2克,苹果1个,两者一同榨汁。芦荟叶汁液有苦味,可以加糖调和饮用。
我们只要是坚持就能预防空调病,怎么用芦荟防治空调病,你知道了么!
空调病的预防
1、注意室内通气,每天开窗透气30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安置空气净化装置。>>>夏季开车 注意防空调病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人的体温调节对温差在7℃以内的温度变化可以调节自如,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得病的可能。
3、出汗后进入空调室,应先脱掉湿衣,并擦干汗水。
4、注意身体保暖,一些对冷比较敏感的部位如膝盖,小腹,腰要注意用衣被覆盖。
不同的空调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风热内蕴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气血凝滞可以使用一些活血行气的药;微生物感染则应使用抗生素。中医的针灸、按摩、等疗法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空调病都有良好的疗效,也可以一试
结语:总而言之,空调病的产生是人们不合理的使用空调所造成的,而预防和治疗空调病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了,我们必须要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来应对今后在空调环境的下生活工作。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养生习惯,远离空调病。
心血管病中医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一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近代广泛用于治疗脑血管意义、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管疾病等,尤其具有气虚血瘀证者。
〖药理研究〗
1·黄芪同宅中汤之药理研究。
2·川芎同血府逐瘀汤之药理研究。
其实,心血管堵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疏通血管中堵塞的垃圾。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幅汤药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血管出现堵塞的朋友。希望血管堵塞不再成为困扰大家的心头难题。专家提醒年轻的朋友们,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