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属督脉)。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夹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属足少阳胆经)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怎么按摩攒竹 按摩攒竹的好处

攒竹穴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有清泻胃经,舒畅膀胱经经气之功,具有平冲降逆,和胃止呕的特效,是临床治疗打嗝不止的主要腧穴;眼睛红肿胀痛的人,也可以经常按揉攒竹,以泄热明目,去火消肿;攒竹还能疏通膀胱经经气,对于治疗急性腰扭伤也有帮助。

减肥按摩怎么按 经络按摩

经络分布于全身内外,具有内属脏腑、外联肢节的基本联系功能,生理上主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经络按摩法通过刺激体表经络、穴位来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整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方法是:先俯卧,用掌根在背部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向下直推至腰骶部,如此往返5次;再仰卧,用手掌按揉下肢内侧前缘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

从大腿根部至足踝,如此往返5次。注意:按摩足太阳膀胱经时手法可重,按摩足太阴脾经时手法要轻;循经按摩时,移动方向要由上而下;也可用毛巾或丝瓜络作为按摩工具。

风门有什么作用

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因此本穴有祛风解表,疏散风热之功的作用。且风门为督脉,足太阳之会,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可主一身之阳,故本穴还有祛风通络,通阳除痹之功。

腰间盘突出针灸管用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有用。

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疼痛并向下肢放射及麻木感,按针灸经络辩证理论,该病主要和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气血运行失调有关,通过针灸可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起到镇静止痛,抗炎消肿,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的目的。

申脉的准确位置图 申脉的作用

申脉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阳跷,阳跷为病,阳缓而阴急,本穴故有通经络,祛风寒,利关节之功;再者,膀胱经经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有宁心安神,化痰定志之功。长期坚持刺激申脉穴,可以矫正外八步态,还有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项强等症的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头项,眼,背,腰,下肢部病症以及神志病症,背部的穴位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附分是什么意思

附分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之交会穴。是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

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承山是哪个经络

承山: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脾。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昆仑位怎么按摩 按摩昆仑穴作用

昆仑为膀胱经经穴,本穴之气如山峰贯于巅顶,应用范围很广,由于其位置处于外踝部,能发挥其近治作用,舒筋利节,治疗下肢局部病症。又因足太阳膀胱经之经脉起自目内毗,环头至巅,下行腰背的缘故,因此对头面,肩背,腰部疼痛诸疾治疗甚效。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 足太阳膀胱经疏通功效

疏通方法:大腿后面中线即是膀胱经,按经络循行顺序各敲打几分钟即可,但因为其位置比较难以敲打,也可以用压腿的方式锻炼膀胱经。

疏通功效:1.全身排毒,调节水液,维持身体代谢平衡;2.男性保健,有壮阳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 足太阳膀胱经不通的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不通畅,会影响全身毒素的排泄,从而出现头痛,头重,全身肌肉酸痛,脸部皮肤无光泽,耳鸣,容易疲劳,精神欠佳等症状。

承山准确位置图作用 按摩承山的好处

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肩周炎,落枕,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膝盖劳累,便秘,痔疮,脱岗,痛经,腰背痛,腰腿痛,小腿肚抽筋,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腓肠肌劳损,足部劳累,小儿惊风等症。

承山穴配合条口穴,用于治疗肩周炎,条口属足阳明胃经,承山穴属足太阴膀胱经,二者经气上行,同时相交于肩部,所以能有效治疗肩周炎。

经常刺激承山穴和条口穴,还可以清除 腿部激素,消除长久站立或行走造成的疼痛。

落枕是由于膀胱经经气不利所致,承山穴是膀胱经上的要穴,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因此刺激此穴能调节膀胱经络,疏通经气,消除落枕症状。

承山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当小腿肌肉经络时可以按摩,拉伸痉挛部位的肌肉来促进血液循环,按压此穴可通腿脚经络缓解症状。

飞扬的准确位置图片 飞扬穴的功效作用

类属:本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络穴。

功效:散风解表,疏经活络,清热利湿。

作用机制:飞扬穴属膀胱经,位于小腿部,是本经络穴,与足少阴经直接相通,可疏通经络,循经治疗腰背痛,小腿转筋及肾气亏虚经气不足所致腿软乏力;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本穴还有散风解表之功,可治疗风寒风热侵袭太阳所致的头痛,寒热,鼻塞,鼻衄等表证,并通过调理膀胱经别之气,可清利湿热而治痔疮。

会阳是什么意思

会阳穴,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出《针灸甲乙经》。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

“会阳穴”:“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穴”。

相关推荐

魄户准确位置在哪里

魄户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3个椎骨(第3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肺俞,按压有酸胀感。 魄户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足太阳膀胱经主表,统一身之阳气,脏腑之气皆通于太阳,而脏腑之俞皆在背部,且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犹如阳关之温煦照耀,气化功能得以协调,气血安和,该穴有肃降肺气,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安心神,补肺滋阴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肩背痛,肺痨,项强,上臂疼痛或麻木,肩周炎,肋

委中穴两边是什么经脉

以右腿为例,委中穴左侧是足少阴肾经,右侧是足少阳胆经。委中穴本身在足太阳膀胱经上。 小腿经脉分布: 内侧(从后往前):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外侧(从后往前):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束骨定位和主治 束骨穴常用配伍

1.束骨+大椎:束骨宣通太阳经气,疏风散寒,发汗解表,突出一个“解”字,大椎通调督脉宣通阳气,疏散表邪,清热退热,突出一个“清”字。束骨以疏通为要,大椎以宣散为主,二穴相合,宣通上下,调和营卫,解表退热,发汗解肌之功益彰,主治伤风感冒,落枕。 2.束骨+天柱:束骨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穴居于本经之末,有疏通经络,解表散邪,引血下行之效,天柱通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穴位于首,有宣表散邪,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功,二穴相合,一上一下,上下呼应,宣通足太阳膀胱之气,调和营卫,解表散邪,清热退热之功益彰。主治伤风感冒,

攒竹的定位在哪里

攒竹的准确位置图 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目视前方,在眉毛内侧端处有一隆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攒竹的功效 攒竹穴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经常按摩该穴能使膀胱经的经络畅通,从而起到疏理肝气,和胃降逆,祛风解表,开窍醒神,安神镇静之功,气通则血行,通过按摩后,头面部气血畅通,人也变得轻松。这个穴位不但是治疗打嗝的主要穴位,还可以治疗眼疾,对急性腰扭伤也有帮助。 攒竹的正确按摩手法

攒竹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攒竹的功效

攒竹穴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经常按摩该穴能使膀胱经的经络畅通,从而起到疏理肝气,和胃降逆,祛风解表,开窍醒神,安神镇静之功,气通则血行,通过按摩后,头面部气血畅通,人也变得轻松。这个穴位不但是治疗打嗝的主要穴位,还可以治疗眼疾,对急性腰扭伤也有帮助。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的十二经络有哪些

十二经络由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组成。手三阴交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仆参的功效与作用

仆参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有通窍醒神,疏通经络,疏筋利腰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经脉痹阻之下肢痿痹,腿痛转筋,膝肿,脚气,足跟痛诸症。

按摩睛明的功效 睛明的作用

穴名由来: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给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睛明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阴跷,阳跷五脉之交会穴,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血,膀胱经之穴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由于睛明“交际广泛”, 所以能一穴多用,主治眼睛疾患。

火疗的最佳时间

火疗的最佳时间应该在上午9到11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之中阳气最足的时候,而火疗的部位多在背部及腰骶部,即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位置。足太阳膀胱经的疏通需要充足的阳气运行于全身,所以此时做火疗所达到的效果是一天之中最好的。另一个时间段是下午15点到17点,足太阳膀胱经当令之时,最好不要在晚上19点之后做火疗,晚上人体阳气衰弱,火疗会使人大量出汗,加重虚弱的程度,火疗的效果往往很难显现。

正确的后背刮痧手法图 后背刮痧手法一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督脉位于后正中线;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征中线旁开0.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