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风疹中医有效

小儿风疹中医有效

风疹,中医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每年这个季节,风疹都很常见。在一些托幼机构、中小学常有小规模的流行。风疹属于较轻的小儿发疹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可以传染,病人体温一般在37-38℃,很少到39℃以上。可以伴有轻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痛。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病人全身可见细小、淡红色的皮疹,一般2-3天就可以自然消退,也不留痕迹。此外,病人耳后、枕部淋巴结还有明显的肿大,压痛。

中医认为,风疹属于“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皮肤”,应该疏风、清热、解毒,服用板蓝根、银翘解毒颗粒剂、菊花茶、金莲花茶等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不用给孩子吃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西药。同时注意多给孩子饮水,勤试表,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

风疹对患者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孕妇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刚刚怀孕三个月以内的人不能患风疹,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引起兔唇、上颚裂等先天性畸形,或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智能低下等。1964年,美国发生一次风疹大流行,此后2年,出生了3万多名畸形儿。因此,孕妇尽可能不要接触风疹患者。

小儿推拿风疹 小儿风疹症状解析

邪郁肺卫:外感风热之邪,郁于肺胃,故见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等症状;皮疹色淡红,疹点稀疏,此风热之邪随疹外透的表现,皮肤瘙痒,为风盛之候。舌苔薄黄,质偏红,指纹色紫,为风热之象。

邪热炽盛:邪热炽盛,故见高热,口渴,小便黄少,风热之邪涉及营分,血热较盛,见心烦不宁,疹色鲜红,疹点较密,舌质红,苔黄燥,指纹赤紫等候。

小儿风疹的治疗

风疹全身症状比较轻,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初期可咳嗽,喷嚏,流涕,咽疼等,发热1-2天内即可出疹,大约4-5天皮疹即退.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是风疹的典型特点,,小儿患风疹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体温高时可用些退热药,发热期间应让病儿卧床休息,给予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帮助解毒发汗,还要保持皮肤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小孩起风疹怎么办

小儿起风疹该怎么办

小儿患上风疹需要戒口,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风疹,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小孩子早点恢复健康,病情可以少遭很多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处理小儿风疹发热的问题。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经过飞沫直接传播,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其附近淋巴组织,再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风疹的发疹前期即出现发热等症状,小儿风疹发热的热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起病者。

小儿风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风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风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常用药有桑叶、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

亦可用西河柳、浮萍、芫荽等中药煮沸,用毛巾浸药液温敷患儿额面、四肢等部位,既可退热又可透疹。且在煮沸药液过程中,使水蒸气在室内布散,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而致虚脱。

西药退热剂可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亦可用安乃近滴鼻。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过低。

对风疹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小儿风疹发热时,家长还应该注意做好皮肤护理,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另外还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多饮水。

孩子身上起了很多红疙瘩是怎么回事

西医诊断标准:

1.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迹。

2.慢性荨麻疹,风团损害反复发作,时间持续1~3个月以上。

3.实验室检查,皮肤过敏源检查可查到阳性结果;血清IgE水平增高。

中医类证鉴别:

1.风土疮:多见于小儿,常在春秋季发病,好发于躯干与四肢近端,表现为在生米大小纺棰形风团样皮疹,中心可出现水疱,甚或大疱、血疱,5~10天消退。

2.色素性瘾疹:风团消失后遗有黄褐色或棕色的色素斑,经搔抓或其他机械刺激后可再起。

3.猫眼疮:典型皮损呈环状或彩虹状,其色暗红或紫红。

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些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风疹块较易发生于儿童。

小儿风疹的常见症状

1.发育异常

先天性风疹最常见的表现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50%~85%.出生时常为小于胎龄儿,常伴有其他畸形。

2.先天性心脏畸形

最常见的是动脉导管未闭,其次是肺动脉狭窄。其他少见的包括主动脉狭窄、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征等。

3.耳聋

耳聋常为双侧,可在出生时发生或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耳聋的程度可轻可重,常伴其他畸形。

4.眼异常表现

白内障为特征性眼部改变,发生率约35%.可为双侧或单侧,出生时白内障可能很小,须用眼底镜仔细检查。小眼球常与白内障同时存在。视网膜黑色素斑也常见,发生率为35%~60%,出生后不久可出现,常为单侧,但此种病变对视力无影响。先天性风疹还可致青光眼,可为双侧,必须手术治疗,否则导致失明。

5.中枢神经系统

20%患儿生后数周出现脑膜脑炎,表现为前囟饱满、易激惹、肌张力异常、惊厥等。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数增高.30%脑脊液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少数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全脑炎,一般在原发感染后10年起病,病理特点为纤维样坏死,严重神经元丢失和脱髓鞘改变。先天性风疹所致小头畸形不常见。

6.骨骼生长障碍

发生率10%~20%,最常见的是X线见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十骺端密度减低,一般于生后3个月恢复正常。

7.消化系统

常见肝脾大,风疹病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

8.其他表现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5%~10%,多在生后一个月消失,常伴其他严重畸形。

治疗风疹的偏方有那些

1、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2、再方。用醋和石灰涂之。

3、再方。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4、治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5、再方。用硭硝煎水涂试。

6、小儿风疹。用白矾烧过投热酒中,蘸酒涂疹。

7、婴儿风疹及疮毒。用景天苗叶五两和盐三两,同研细,绞取汁,以热手抹涂。一天两次。

8、蜜酒。治风疹、风癣。

9、流动性红色风疹。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10、老小风疹的治疗验方。用茱萸煎酒涂搽。

11、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珠珀猴枣散会导致便秘吗

珠珀猴枣散清热化痰,安神消积。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那么珠珀猴枣散会导致便秘吗?

珠珀猴枣散清热化痰,安神消积。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那么珠珀猴枣散会导致便秘吗?

珠珀猴枣散清热化痰,安神消积。主治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吃珠珀猴枣散屎不会便秘的,另外珠珀猴枣散治疗效果好,十分好用,而且副作用尚不明确,患者们可以先放心服用。

珠珀猴枣散主要成分有猴枣、珍珠、琥珀、双花、茯苓、薄荷、钩藤、防风、神曲、麦芽、天竺黄、梅片、甘草。其中防风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 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琥珀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猴枣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风疹如何预防

因风疹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自动免疫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也已制成风疹减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中,初中毕业班女生。

免疫球蛋白预防风疹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什么是小儿风疹

风疹为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小儿普遍易感,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孕妇早期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

潜伏期约10~20日。

1.前驱期:咳嗽,喷嚏,流泪,流涕,咽痛,结膜炎,前额痛,发热,体温38—39℃,呕吐。发热半日至1日后出现皮疹。

2.出疹期:疹痒多白面、颈而发,迅速(多在1日内)蔓延躯干、四肢遍布全身,掌、指(趾)少见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分布均匀,疹间皮肤正常。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3.恢复期:3—6日后皮疹消退,可见麸糠样脱屑,轻微瘙痒,体温下降至正常,肿大之淋巴结迅速消退,但也可持续肿大数周后方消退。

相关推荐

风疹如何预防

日常预防 1、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2、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

治疗风疹的偏方

1.梨皮绿豆汤 材料:梨皮15克,绿豆6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透疹。 适应证:邪热内盛所致的小儿风疹。 2.竹笋鲫鱼汤 材料:鲜竹笋60?100克,鲫鱼1条(200克) 制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1剂,有促使速透早愈 3.双根香菜汤 材料: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香菜10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鲜芦根、鲜茅根加水煎汤,去楂,加入切碎的香菜,再煮二三沸,调入白砂糖即成。每日1剂。 功效:疏风清热、透疹。

小儿湿疹中医按摩 脾虚风燥致小儿湿疹推拿法

如果孩子是脾虚风燥,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胃经,揉二人上马各2分钟,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清肺经,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揉血海各1分钟,捏脊4遍。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胃经,揉二人上马,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足三里,揉血海,捏脊有助于健脾养血滋阴,清肺经祛风。

冬天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冬燥。

小儿风疹家庭如何护理

风疹的病状轻,可有流涕、轻咳、但流泪少见,常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高热少见,有些患儿甚至可无发热。由于出疹前的症状轻,家长往往在发现孩子出现皮疹时才来医院就诊。皮疹出现早,多在病后1-2天开始,在24小时内出齐,无分批出现现象。皮疹起始于耳后、颈部、继而胸背部,四肢少见。多为散在红色斑丘疹,偶见融合成片。皮疹须2-3天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总的病程约1周左右。医生检查时,口腔粘膜清洁光滑,无斑点。耳后的淋巴结常肿大。风疹也可并发脑炎,但较少见,而且也很轻,不会有不良后果。 孩子得风疹后,不必用抗生素,可服用

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一、休息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方可逐渐起床活动,无心脏受累者可限制活动1个月。心脏受累或有心力衰竭者,则应限制活动5-6个月。 二、控制感染 主要治疗链球菌的感染,特别是咽部感染,每日可用青霉素80-169万单位肌肉注射,一般用4-6周。红霉素也有疗效。 三、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药物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上面的这些就是小编给网友们介绍的关于小儿风湿热的护理措施,大家一定要牢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就能有效的阻止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就能彻

幼儿风疹症状

风疹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出疹前1-2日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有低中度发热,伴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和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 发热第l-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 ,疹间皮肤正常。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 皮疹一般持续1~

护理小儿风疹做到“四避免”

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护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一、避免皮肤油腻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二、避免刺激 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

小儿麻疹的中医偏方

小儿麻疹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在春天冬天都是该疾病的易发期,而通常麻疹只有少数人会第二次患上。而对于小孩子来讲,如果身体在第一次患麻疹没有产生抵抗力,那么第二次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建议孩子如果患了麻疹,最好是通过中医来解决。 疏表散 [功效] 散风清热 [适应证] 麻疹,肺卫表证。 [用法用量] 颗粒散剂,每包1.8克。一日总量,一岁一包,3岁两包,6岁4包,分2~4次服。 葛根解肌汤 [功效] 辛凉宣透。 [适应证] 麻疹初期。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化毒清表汤 [功效] 辛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对婴儿湿疹中药治疗结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如果想要快速治好,推荐使用不含激素的帕芙欧珍肤膏,可以有效治疗皮肤湿疹,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