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期血糖标准是什么

妊娠期血糖标准是什么

自己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怎样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呢

一、妊娠糖尿病的病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3、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1)、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

(2)、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Branchtein等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 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 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 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妊娠期的糖代谢由于孕期激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使孕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下降,而从有很强的致糖尿病倾向。GDM伴有明显的代谢改变,如不及早诊断和治疗,孕产妇及胎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金标准:

1、通过糖耐量测试(OGTT)诊断

糖耐量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1)、采血前3天内一日三餐每顿饭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00克,坚决打击化验前一天不吃晚餐的掩耳盗铃行为。

(2)、早6点到6点半之间采空腹血糖,因为空腹时间长了会发生脂肪动员,产生酮体,影响化验结果。

(3)、口服葡萄糖75克(相当于一个馒头),如果是葡萄糖粉可以自带200毫升纯净水冲服,要求5分钟内服完,不可喝得太急。临床上经验见到有些人1分钟之内就喝完了,这样会使那些有胃病的人由于喝的太快而出现呕吐,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采血。

(5)、妊娠期糖尿病标准(诊断标准):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公布的最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高血糖标准分别是60分钟>10.0mmol/L,120分钟>8.5mmol/L。

孕期血糖标准是什么样的

孕妇血糖正常值第一点

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8 mmol/L,1小时血糖≥10.6 mmol/L,2小时血糖≥9.2 mmol/L,3小时血糖≥8.1 mmol/L,其中具备两项或超过两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血糖正常值第二点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为10%~30%;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易产程延长,从而易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妊娠期糖尿病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影响不大,不过您要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在怀孕期间要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和高糖毒性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

所以说孕妇血糖正常值对于孕妇来说很重要。所以对于孕期妈妈来说,还是需要注意合理的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当然量也要有一定的控制,而且对于孕妇来说还要注意,发现血糖异常,最好可以配合医生的意见饮食。

哪些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主要包括2种类型,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即在妊娠期间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而另一种是糖尿病妊娠,是指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妊娠。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张莹主任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如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有关,若是不予与治疗,将会对孕妇和后代造成严重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即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孕妇,其所生婴儿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几率增加,所生女儿在成年后妊娠时也会有极大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或肥胖,如此一代一代形成恶性循环。

哪些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据介绍,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根据已报道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高龄产妇;多产次;孕前体重BMI大于27;身材矮小;孕妇低出生体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地中海贫血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家族史或既往孕产史,如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母系遗传、先前产科结局、先天畸形、胎死宫内、巨大儿、前次剖宫产、前次妊娠期糖尿病等;本次妊娠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妊早期高血红蛋白、多胎等。此外,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等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诊断

据了解,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研究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仍争议不断。那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是什么?

国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已有近50年,直到第6届国际GDM大会才达成共识。根据对9个国家,15个医学中心的25505名孕妇在妊娠24~32周所进行的“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果(HAPO)”研究结果显示,将孕妇按照FPG(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水平分为7组,结果表明,随着血糖水平的增高,大于胎龄儿、剖宫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风险增加,血糖水平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呈线性关系,但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界值来预示风险的增加。同时,研究还发现,孕妇高血糖将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并与新生儿肥胖症相关。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妊娠期血糖增高仍对胎儿具有不良影响。

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根据HOPO研究结果,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呈1.75倍增加时所对应的血糖值提出75gOGTT新的阈值,即妊娠期采用75gOGTT,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 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界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如何治疗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之后并不马上用药,而是先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饮食控制3~5天后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时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若血糖水平达标,亦无其他高危因素,则可每周2次测定血糖,等待分娩。若根据血糖轮廓试验结果,血糖水平不能达标,则可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若在饮食和运动疗法时若发现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血糖又超标,则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从孕32周起,每周进行2次NST(胎心监测);孕37-38周做羊水穿刺,测胎儿的成熟度;在胎肺成熟且宫颈条件好时,39周实行引产。

妊娠期糖尿病的判断标准

糖尿病妊娠是指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即糖尿病人合并妊娠;而妊娠妇女原来没有发现糖尿病,在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妓娠中、后期,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等,并且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引起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妊娠期糖尿病约占妊娠的1%~2%,分娩后大部分能恢复正常,其中有20%~30%,可于2~8年后发生永久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使母体和胎儿易发生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应及时发现予以合理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无症状,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巨大胎儿史、小产、流产、胎儿畸形及死胎史者,有一次尿糖阳性、不育史、有妊娠并发症、妊妇肥胖等,在妊娠24周后均应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每个妊娠24~28周的孕妇,均进行糖负荷筛选试验,即口服50克葡萄糖,服糖后1小时测血糖,如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可除外妊娠期糖尿病,若等于或大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之。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依据为:凡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可以诊断糖尿病。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与其他人糖尿病相同。100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按照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审定的 O’Su11ivan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8毫摩尔/升(105毫克/分升),1小时血糖≥10.6毫摩尔/升(19O毫克/分升),2小时血糖≥9.2毫摩尔/升(165毫克/分升),3小时血糖≥8.1毫摩尔/升(145毫克/分升),其中具备两项或超过两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一、怀孕前就有糖尿,实际是妊娠合并糖尿病;

二、孕程之前血糖正常,到二十四周之后,做糖尿量检查的时候诊断为糖尿病。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是怀孕后才得的糖尿病,即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检查,主要采取在孕妇24周左右做75g糖糖耐量实验: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观察空腹、口服后1小时、2小时后的血糖值,如果高于规定阈值,就诊断为妊娠性糖尿病,3次血糖的标准是5.1、10.0、8.5。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对大人、孩子都有危害。高血糖环境会导致胎盘功能不好,孩子会长的很大或很小,在宫内可能有缺氧,呼吸系统不成熟。一般婴儿37周足月,但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到38、39周,婴儿的肺还不成熟,出生之后孩子还需采取一些辅助呼吸的方法。孩子太大了,会难产,甚至会有产伤,孩子会有残疾。孩子是巨大儿,他远期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对妈妈来说,妊娠性糖尿病血糖没有控制好,容易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危及生命,可能还会有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怀孕血压增高,可能必须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判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最佳方法是进行产检项目——糖筛,一般在妊娠24-38周进行。

若进行50g糖筛检查血糖超标,在后续糖耐检查中检测数据如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值大于或等于以上标准则诊断为妊娠糖尿病(GDM)。

若进行75g糖筛检查,空腹血糖、1小时血糖和2小时血糖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5.1mmol/L、10.0mmol/L、8.5mmol/L,则可认为患妊娠糖尿病。

若糖筛结果数据靠近但未超过临界值,孕妇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患病,则可以咨询医生意见,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可进一步确诊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

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应咨询内科及产科医师,判断可否妊娠。若不宜妊娠,应避孕,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若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良好,可在积极治疗、密切监护下妊娠,确保受孕前、妊娠期及分娩期血糖在正常范围。

二、妊娠期血糖控制满意标准

妊娠期血糖控制满意标准: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分钟:3.3-5.8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夜间:4.4-6.7mmol/L。

三、饮食治疗

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以10-12.5kg为准,但体重超过标准50%之肥胖妊娠期糖尿病者,体重增加应不超过6-7kg,更肥胖者,孕期体重增加可将为3kg,甚至不增加。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出生后低血糖

产妇高血糖促使胎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但分娩后,孕妇的血糖已不能进入婴儿身体内,但新生儿仍然分泌大量胰岛素,造成低血糖发生。因此,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医师会检查血糖。

妊娠结束后的糖尿病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来说,一种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分娩后糖尿病仍旧存在。约2%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糖尿病并未消失。约8%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糖尿病好转,但出现“糖耐量异常”,即血糖较正常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约6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症状消失,血糖正常,但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可能发生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者。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液内过多的葡萄糖会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得胎儿产生大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高血糖及高胰岛素导致胎儿体重增加,因而出现巨大儿,分娩的难度增大,往往需要剖宫产。

出生后低血糖

产妇高血糖促使胎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但分娩后,孕妇的血糖已不能进入婴儿身体内,但新生儿仍然分泌大量胰岛素,造成低血糖发生。因此,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医师会检查血糖。

死胎或早产

妊娠期糖尿病还会造成死胎或早产,如果孕期血糖控制好,宝宝出生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并不比正常妊娠出生的宝宝大。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计委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个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相关推荐

妊娠期血糖怎么回事

一、什么叫妊娠期血糖妊娠期血糖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或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也就先怀孕,尔后发生的糖尿病。多诊断于妊娠的第24mdash;28周。分娩结束后,多数患者血糖会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约有20%的患者产后数年或数十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 二、孕糖高的原因 女性受孕以后,性激素分泌增多,它们在人体组织外周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随着孕周的增加,不断增多的雌、孕激素促使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保持正常的糖代谢。由于个体差异,并不所有人的胰岛都有那么好的代偿能力,对于代偿能力不那么好的人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什么

妊娠糖尿病诊断可以通过以下4个方法诊断,可以确诊孕妈否得了妊娠糖尿病。 1、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者不要仅考虑妊娠期生理性糖尿,应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检查及糖筛查试验。 2、空腹血糖测定 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3、糖筛查测定 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

孕妇如何自测血糖血糖值的正常范围多少

血糖检查通过查血的方式进行检查,通过了解血糖标准多少,从而知道孕妇否有血糖过高的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帮助孕妇和胎儿健康度过孕期。那么,孕妇如何自测血糖血糖值的正常范围多少? 实时了解血糖的情况,对于安排患者饮食、运动以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血糖自我监测的好处不言而喻了。自测血糖最好的方法,就使用家用血糖仪,一般来说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 由于糖尿病人个体差异,血糖控制当然也要因人而异。糖友最好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过扩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病中可能出在其他类型糖尿病,只在妊娠中显现而已,所以要求再产后6周以上重新按照常规诊断表现进行确认。

糖高患者孕前准备

孕前患有糖尿病者妊娠后对母、儿的影响严重,其影响程度与糖尿病病情及妊娠后血糖控制与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妊娠前和早期高血糖容易影响胚胎细胞和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发生增加,特别妊娠的第1~8周血糖升高容易导致严重胎儿畸形、胎停育,自然流产发生。妊娠中晚期孕妇血糖的不断升高会导致发育中胎儿胰岛细胞受累积,从而诱发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胎儿过度发育形成巨大儿,出生后成年期肥胖和糖尿病发生机会也会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并发症如高血压、感染以及酮症酸中毒机会明显增加。所以,应加强孕前糖尿病患者

孕妇糖尿病筛查几周做 孕妇糖尿病筛查诊断标准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8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6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9.2mmol/L。如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值大于或等于以上标准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注意:不同医院由于设备、仪器、测量方法的差异,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医生的诊断说明为准,以上诊断标准仅供参考。

确诊妊娠糖尿病后一定要做三件事

妊娠糖尿病大多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容易被忽视,且影响更大,容易导致产后大出血、胎儿畸形、巨大儿、难产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7%~63%。该疾病还可通过遗传易感性、高血糖、慢性炎症等综合因素作用于后代,导致后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脑损伤神经精神障碍等。 确诊妊娠糖尿病后,准妈妈应注意: 学会简单的食物营养换算。根据医学营养管理的食物交换份概念,首先要计算出自己每天饮食所需要摄入的总热量。然后结合患者正处于妊娠早期、中期还晚期做出相应

为何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更严

妊娠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标准确实与普通的1型或2型糖尿病不一样。一般来说,妊娠女性需要在孕24周-28周常规筛查妊娠糖尿病,方法做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结果发现空腹血糖大于5.1毫摩尔/升,或餐后1小时血糖大于1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8.5毫摩尔/升,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当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若检查结果接近临界值,需要十分警惕,2周后再复查。非妊娠人群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有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1、自然流产:如怀孕前有糖尿病而血糖未控制正常情况下妊娠者,可使胚胎畸形、死亡、流产。 2、高血压疾病:为正常孕妇的3-5倍,一旦发生,母儿并发症多,预后差。 3、糖尿病:约2%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糖尿病并未消失。约8%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糖尿病好转,但出现“糖耐量异常”,即血糖较正常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约6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症状消失,血糖正常,但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可能发生糖尿病,尤其肥胖者。 4、感染: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患肾盂肾炎的机会为正常者的5倍。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都有什么

(一)饮食控制: 妊娠期间理想的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引起饥饿性酮症的产生。早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日热卡需要量与孕前相同,中晚孕期每月增加300千卡,或者根据体重计算:30千卡/公斤/日;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5%,脂肪20-25%;应实行少量多餐,每日分5-6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饮食控制3-5天后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即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时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如果饮食控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