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处暑吃鸭子是为什么 原因三:民间习俗

处暑吃鸭子是为什么 原因三:民间习俗

许多地方都有流传在处暑吃鸭子的民间习俗,而且各地的吃法各不相同,如:白切鸭、清蒸鸭、百合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五花八门。

中元节吃什么

1、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东莞最出名是烧鹅濑。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

2、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这一民俗的另一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3、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4、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中元节吃鸭是因为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5、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

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饺子馅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却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和调料。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

6、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浪费,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这种做法受到了众僧的喜爱,便流传至民间。

制作饺饼筒,要先将馅炒好放在一边备用。常见的馅有猪肉、猪肝、鸡蛋丝、豆腐皮、冬笋、豆面、芹菜、豆芽、海带、鱼干等。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面粉往“鏊”上糊,糊成一张薄薄圆形的皮(糊拉汰皮)。最后将食材按顺序裹在糊拉汰皮里,要做到不能裹得太“胖”,也不能裹得太“瘦”,否则就不好看了。饺饼筒包好了也要放在“鏊”上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黄色并油光发亮。

另外,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处暑的来历和风俗

1.来历: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

2.风俗:处暑有祭祖迎秋、开渔节、放河灯、吃鸭子、拜土地爷、煎药茶、吃龙眼配稀饭等风俗,处暑期间的很多风俗活动还是较为丰富多彩的,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处暑吃鸭子是为什么 处暑饮食原则

1.许多人在处暑过后会整天都觉得口干舌燥,喝水都不管用,那是因为天气干燥引起的,再加上夏天津液损耗严重,现在刚开始入秋,要多吃些养阴生津、补水润燥的蔬菜。

2.处暑过后,既有秋天的干燥,又有夏天的高温,因此会让人精神颓靡,每天都昏沉乏力,此时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特别是含有钾、钙元素的食物,能够保持肌肉和神经正常工作,缓解秋困。

3.在处暑节气,天气开始变化,早晚温差逐渐变大,很容易着凉感冒,因此要食用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前预防感冒。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风俗食物

吃鸭子。

处暑节气后,气象上已经正式进入到了秋季气候,天气变得干燥起来,需要食用一些具有润燥的食物,保养身体,鸭子性寒,食用鸭子可以增加身体中的寒凉之气,降低燥热之气,而且鸭肉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对身体有诸多好处。

处暑是什么时候 2019年处暑是哪天

2019年处暑是8月23日。

处暑节气后天气变得凉爽起来,炎热的暑伏天气正式告一段落,民间在处暑节气时有:放河灯、开渔节、泼水习俗的传统风俗,风俗食物为鸭子,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主,日常起居宜早睡早起,休养生息。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吃鸭子:吃鸭子是处暑节气的习俗,老鸭味甘性凉,健脾养胃,所以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鸭子吃法和做法也有很多种。

2.莲藕:莲藕有美容养颜,缓解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处暑人们会选择吃糖醋莲藕。

3.凉茶:凉茶可清热去火,消食祛湿,化痰止咳的效果,所以人们选择在处暑喝凉茶来缓解口干舌燥。

秋冻尽量别吃萝卜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降水少,湿度低。“秋乏”也会不请自来。其实,“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在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过度消耗能量,失去许多“老本儿”。

进入秋季,人体为恢复平衡状态会自动进行生理休整,一些潜伏症状会出现,带来莫名的疲惫感。气象专家建议,对付“秋乏”可在四方面下功夫:早睡早起,老人要坚持午睡;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加强锻炼,比如登山、散步、做操等,多伸懒腰也管用;在室内养吊兰、芦荟等植物。

随着天气愈加干燥,人体皮肤可能会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嘴唇干燥或裂口,这就是所谓的“秋燥”。气象专家提醒,处暑期间不宜急于增加衣服,需要适当“秋冻”。否则体温过高,不利于收敛阳气。如需饮酒,白酒、黄酒最好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由于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尽量别吃萝卜。由于老鸭味甘性凉,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市民不妨尝试一下。

中医专家表示,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吃鸭子是为什么 原因二:补充营养

处暑的到来,表示炎热的夏天就要终止了,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在这种天气之下,如果没有及时添衣,免疫力低的人群如老人、小孩、妇女等很容易着凉感冒、咳嗽。

而鸭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A以及钾、铁、铜、锌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滋阴养血、补益身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适合在气候变化的处暑时节吃。

处暑吃鸭子是为什么 处暑怎么吃鸭子好

食材:鸭1只,山药2跟,葱、姜、食盐、料酒适量。

做法:

1.处理干净的老鸭剁成小块;

2.用热水焯至血污浮沫出,沥干水分;

3.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4.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置入清水中待用;

5.鸭肉入砂锅,添加没过的热水,添加葱和姜;

6.煮开后,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杂质;

7.添加料酒转小火,盖上盖,慢炖;

8.炖至筷子可以顺利穿过鸭肉,添加山药;

9.煮开后,用盐调味,继续煮至山药熟透,关火即可。

食材:白鸭1只(750克左右),百合干20克,北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20克,生姜、葱、精盐、黄酒、胡椒各适量。

做法:

1.白鸭宰杀后退毛,除去内脏,洗净,切块,沸水焯去血污;

2.各味配料洗净,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生姜切片、葱切段。

3.将鸭块与纱布袋以及适量的姜、葱、黄酒、清汤放入炖锅内,如常法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

4.捞出纱布袋,加精盐、胡椒调味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食材:老鸭子半只、海带半斤、小蒜10左右、姜一块、枸杞一把。

做法:

1.老鸭整理干净,切成大块;海带洗后切片,老姜拍烂待用;

2.将鸭块倒入干锅中翻炒,待皮中的油爆出即可;

3.水烧开后倒入炒好的鸭块、海带,加入备好的老姜、枸杞,大火炖开后转小火炖至肉烂。(用砂锅炖3-4小时)

相关推荐

细数立夏时节的九大习俗

1、蛋 在民间,有“立夏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立夏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非常有利的。 2、秤人 立夏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

秋季鸭可滋阴养津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在中秋节鸭子习俗。暂且不论中秋鸭的文化背景,就以鸭子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中秋鸭也颇有道理。秋季鸭子最肥壮的季节,更重要的鸭子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核黄素、硫胺素、钾、钠、氯、钙、磷、铁等成分。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比鸡肉高,比猪肉低。脂肪酸中还包含不饱和脂

解析民间习俗:剃胎毛

仪式: 在宝宝出生第30天时或出生第24天时,要剃掉宝宝的头发,有些地方风俗甚至会将宝宝的眉毛也一起剃掉。 象征意义: 宝宝剃胎发后,光溜溜的头又象征“满月头”,有祈求宝宝圆满、毛发浓密的祝福之意。出生24天剃胎毛的习俗取自希望宝宝能尽24孝的祝福。除此之外,还有祝福宝宝拥有乌黑浓密的秀发的祝福。 现代观点: 毛发的生长都有其周期性,且现今并无科学根据可以证明剃胎毛可促进毛囊生长,加上宝宝的头皮相当娇嫩,假使没不慎刮伤宝宝的头皮,反而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因此,现今也有人采取折衷作法,只稍微剪下一小撮宝宝

大暑热还处暑处暑有什么传统习俗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

小暑节气什么对身体好 第一宝莲藕

清热生津、凉血散瘀。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藕的习俗。藕脆而微甜,可生食也可做菜。生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的功效;熟藕能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暑天藕还有安神和助眠的作用。

处暑什么传统食物 其他食俗

在其他地区还有处暑梨、葡萄、石榴等食物的饮食传统,主要取自食物应季,秋天食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在处暑节气时,一些应季水果,无疑有享受美味和滋补身体的双重好处。

处暑习俗活动

1、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

中医教你冬补夏治未病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以至防患于未然,中医与中国古代思想一脉相承,充满了辩证,多发于冬天的疾病,在夏日就要开始防范与这些致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于有了冬病夏治,于有了治未病。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法,依照冬病夏治的逻辑以及药食同源的原理,完全可以冬补夏,防止旧病复发或与冬令相对应的“夏病”,更重要的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不被寒冷所伤。 依据同样的思想,冬虫夏草更赋予了神奇的功效,集动植物(虫与草)属性与相反时令(

小暑节气什么对身体好

莲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藕的习俗。藕脆而微甜,可生食也可做菜。生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的功效;熟藕能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暑天藕还有安神和助眠的作用。 黄鳝 民间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夏季的黄鳝最为肥美。中医认为鳝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病后体虚、身体羸弱、营养不良者的上好滋补品。而夏季往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黄鳝进补。 黄瓜茄子 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 民间有俗语“六月热得

孕妇能鸭肉吗

一、孕妇鸭肉的好处 1、防治孕期水肿:鸭肉粥可以治水肿,临床应用中经常拿鸭肉粥来治疗一些肾病水肿、妊娠水肿的病人。尤其妊娠水肿的病人,为了胎儿的健康不能够随便药,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鸭肉粥就首选之品。鸭肉粥既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肿的症状,又不用担心有副作用。 2、保护心脏:鸭肉富含丰富的钾,钾跟心脏节律有关,而且钾能够对抗钠,可以预防妊娠高血压。鸭肉中含有的烟酸对细胞呼吸也起着重要作用。鸭肉营养丰富,但并不说明这种食物对所有人来说就安全的,体寒的孕妇就不要多鸭肉,如果有的孕妇由于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