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牙的一些问题
关于洗牙的一些问题
谣言1:洗牙会破坏牙釉质
真相:洗牙不会破坏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进而损伤牙齿。
牙齿的珐琅质就是牙釉质,包被在牙齿最外面,起到保护牙本质和牙髓的作用。这是一层很坚固的硬组织,比骨头还要坚硬。正确操作的洗牙过程,只是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谣言2: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真相:牙缝变大的真凶不是洗牙而是牙石。
牙石,是口腔里的恶魔,其上吸附的致病菌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退缩,牙缝变大。牙石经过长年累月的堆积,占据牙缝的位置,洗牙清除了牙石,牙缝就露出来了。洗牙后自觉牙缝变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牙龈炎症消退。牙龈面对细菌感染及牙石刺激的对抗方式是“敌进我进”,肿胀增生;在去除病因消肿后,原本的牙缝就暴露出来。
谣言3: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真相:有些人认为洗牙会把牙洗松动了,这是个误区。
其实,牙齿可能早已松动,只不过被厚厚的牙石所掩盖。牙根被牙槽骨包围支持牙齿,牙齿松动是因为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破坏。那么,为什么洗牙前没感觉牙齿松动,洗牙后感觉牙松动了呢?厚厚成片的牙石就像水泥一样,将已经松动的牙齿捆绑成一个整体,这样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
菌斑牙石是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的根源,为了去除病因,阻止牙槽骨继续吸收破坏,就必须通过洗牙彻底清除牙石。牙石形成的夹板被去除后,牙齿松动就表现出来了,但通过牙周治疗,消除炎症使牙槽骨修复再生,牙齿松动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控制炎症后也可以通过别的措施固定松动的牙齿。
谣言4: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真相:有些人洗牙后吃酸甜食物、喝冷热水会比以前敏感,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一般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
牙周健康的人,敏感的牙根被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牙龈、牙骨质)保护起来免受各种刺激。受牙石长期“迫害”的牙龈肿胀增生,覆盖牙槽骨吸收破坏后已暴露的牙根表面。通过洗牙将罪魁祸首清除后,消肿后牙根就暴露在口腔中。温度、机械或化学刺激,通过根面上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而产生牙本质敏感症状。因此,牙齿敏感的真正根源是牙周炎。
因为害怕牙齿敏感就不洗牙,牙周炎会越来越重,最后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何况牙齿敏感是可逆可控的。新鲜暴露的牙根,表面有很多小管道将外界刺激传人牙神经,引起敏感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界沟通的小管被封闭上,敏感症状就会消失。
谣言5:洗牙=美白牙齿
真相:洗牙不能等同于美白牙齿。
洗牙和美白牙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牙齿的色素沉着分两种,内源性的和外源性的色素沉积。外源性的是指附着在牙面上的色素,通过洗牙可以清除,使牙齿变白(其实是露出本色)。内源性是指沉积于牙体内部深层的色素,洗牙无法清除,可以通过牙齿美白治疗。
谣言6: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
真相:在保证每日认真刷牙,辅助用牙线、牙缝刷等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上,也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洗牙。
即使您刷牙方法正确,辅助使用牙线等,自己也只能清除60%~70%的牙菌斑,牙面转角、牙缝等边角位置往往清洁效率低下遗留牙菌斑,日积月累形成牙结石,所以需要定期洗牙。其次,开始阶段黏附的牙菌斑及软垢是可以通过刷牙清除的,一旦形成牙石,只能由医生借助专业工具为牙齿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谣言7:洗牙越勤越好
真相:洗牙频率因人而异。
牙周健康的人且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洗牙既是牙周健康者的预防措施,也是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对于牙周病患者,要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来具体确定。牙周炎症较重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差的患者需要2个月~3个月进行一次洗牙,病情较轻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好的患者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
谣言8:洗牙弊大于利
真相:定期洗牙不仅利于口腔健康,还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一个正常人口腔中的细菌总类达上千种,总数几十亿;如果已患牙周病,牙周袋内还有更多有害的细菌。菌斑牙石引起炎症反应,牙龈红肿出血,存在口腔中的细菌便可乘虚而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健康。因此,通过洗牙清除菌斑牙石,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全身疾病。
洗牙除了是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部分,也是牙周病治疗程序中重要的一环。牙周炎早期的自觉症状不像牙疼那样“疼起来要命”,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在牙周炎晚期,出现了牙齿松动移位,影响进食才来就诊,贻误了治疗时机,导致一些重度牙周炎患牙不得不被拔除,故牙周炎也被称为牙齿的隐形杀手。
孩子刷牙用多少牙膏合适 孩子有蛀牙的危害
如果不积极治疗孩子的蛀牙问题,放任细菌在口中肆虐,细菌可能占领整个口腔,不仅带来疼痛,也对孩子的发育生长有负面影响。曾有心理学家提出,若是孩子从小的口腔健康不好,孩子的自尊、自信、社交能力都比口腔健康的孩子来得差。
其实,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就是蛀牙!根据数据显示,有蛀牙儿童比气喘儿童高出7倍之多,比过敏多出5倍。蛀牙不只导致孩子日后的恒牙排列不齐,蛀牙带来的疼痛和感染,会导致孩子吃饭、说话和学习等蛀牙问题,引起营养不良,若是细菌病毒进入体内,严重时还可能死亡。
洗牙前后常见的问题
一、哪些人不能洗牙
想要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平时就要注意对牙齿的护理。洗牙的确有益于口腔健康,但并不是每人、随时都能接受洗牙治疗。
1、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三型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亢等的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2、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也应等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这一方面是因为你自己的病情,另外也应避免传染他人。
3、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急性坏死性牙龈炎除外)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延血液播散。
4、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以避免肿瘤扩散。
5、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当然,处于上述情况的患者也不是永远都不能洗牙了,只是必须慎重选择洗牙时间,等全身症状稳定后,在医院内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务人员为其洗牙,才能趋利避害,并使洗牙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孕妇应该在怀孕前接受彻底的口腔治疗,因为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洗牙会使流产的概率大大增加。
二、洗牙后常见问题
1、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种症状都是暂时的,通常一周左右就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以考虑使用市面上出售的一些抗敏感牙膏,一般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2、洗牙后的牙齿常常会看起来比较长,牙缝也会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发炎的牙肉不再肿胀、牙肉恢复健康。此外,洗牙后虽然牙齿变干净,但若因此忽略清洁,牙结石会很快再长出来,所以应勤刷牙及使用牙线。
宝宝刷牙常见问题
1、两三岁的孩子使用牙膏
护齿的重要性相信父母都知道,所以有些家长会早早给孩子用牙膏刷牙。不过也有人质疑,宝宝过早使用牙膏对牙齿并不有利。原因很简单,一般的牙膏含有氟化物,3岁前的宝宝刷牙技术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不能很好地通过漱口来清洁口腔,容易把牙膏残留在牙缝中,或者把漱口水、牙膏吞进肚子里。
所以,对不到3岁的宝宝,无需使用牙膏,家长可以用指套牙刷蘸温开水或淡盐水给宝宝刷牙即可;1-3岁的孩子可以食用无氟可吞咽的婴幼儿专用牙膏;宝宝3岁后,可以给他食用儿童含氟牙膏。
2、用成人牙膏
很多父母求方便,一个家庭用一支牙膏,连宝贝也用上成人牙膏。这样真的好吗?NO! 据了解,目前出售的成人牙膏基本都含氟,且含氟量比儿童牙膏高。而儿童用牙刷往往不够熟练,刷牙时敷衍了事,使得牙缝中残留的牙膏刷不干净,导致氟摄入量增加。长此以往,体内摄氟量会增加,甚至可导致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所以,宝宝刷牙要使用儿童专用牙膏,一般的儿童牙膏含氟量较少,可以防止蛀牙。而且,小编再啰嗦一句,挤牙膏时量要少,黄豆大小即可。
3、水果味的牙膏宝贝最喜欢了
有些宝妈深信一点,就是水果味或者味道香香的牙膏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小编真心跟你说,没有的事。相反,水果味的牙膏容易导致宝宝吃下肚子。再者,有些家庭会买药物牙膏刷牙的,这样也不好,因为药物牙膏中的生物碱和刺激性物质会损害口腔内的娇嫩粘膜,使牙龈、口腔、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幼儿尤其不宜使用。
所以,选购牙膏尽量挑无特殊香味、非药物牙膏。
宝宝出牙问题
概 述宝宝出牙是每个妈妈所关心的问题,妈妈们带着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就会讨论你们家宝宝几颗牙了,什么时候开始长牙的啊,先出的哪个牙啊等等,一圈问下来,答案都不一样!大家都开始紧张了,是不是自己的宝宝出牙有什么问题,是不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呢?是不是营养不够好?要不要去看医生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宝宝出牙的一些基本的问题,
步骤/方法:1婴儿出牙有早有晚,最早一般4个月开始长牙,大部分宝宝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宝宝的第一颗牙在4--12个月之间都是正常的。如果一岁还没有长牙,其他发育都正常,也不要担心。
2出牙的时候一般是一对一对长出的。最早出现的是下方的门牙(前牙),之后是上门牙,然后是侧门牙,再后是前磨牙和犬齿,最后是后磨牙。一般到2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
3有很多宝宝出牙的顺序都是乱的,妈妈们也不要紧张!一个孩子一个样,不可能都按照书本的要求去长,因为孩子比书本可丰富多了。只要孩子吃的好,也好玩,睡得好,就由他去吧。
牙齿敏感问题
牙齿敏感问题 牙齿敏感一般是因为牙根暴露的原因。正常我们看到的牙齿部分称作牙釉质,俗称珐琅质,是牙齿最硬最坚固的部分。如果因为牙龈退缩导致牙根部分暴漏的话,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冷热水敏感。这种情况要想解决,目前建议使用脱敏牙膏,市场上常见的有高露洁专效脱敏牙膏、舒适达牙膏等。脱敏牙膏这过分东西,据我自己的使用经验以及我自己患者的反应,短期使用效果不是多明显。当然了,这种情况最好到医院确诊一下病因,看是因为牙周炎牙龈炎导致的问题,还是因为刷牙方式不对(如横向刷牙、刷牙力量过大等)而引起的敏感。
牙龈出血问题,如刷牙出血、咬硬物苹果等出血或者用力吮吸出血等问题牙龈出血最主要原因就是牙龈炎或者牙周炎。这个病主要是因为平时刷牙不彻底,导致牙垢牙石的存在而引起的牙龈炎症。医学里炎症定义概括为四个字“红、肿、热、痛”,出血就是红肿的一个表象。如果只有单纯的牙龈出血,没有牙根暴漏和牙齿松动等问题,可能就是牙龈炎。如果有牙齿活动问题,可能到了牙周炎的程度。换句话,牙龈炎持续发展,后期就变成牙周炎了。单纯牙龈炎的治疗不麻烦——到医院或者口腔诊所洗牙。超市卖的云南白药一类的牙膏对控制牙龈出血有一定效果,但是不是最终解决办法,因为牙石牙垢除了洗牙没有别的办法能去掉,云南白药牙膏只能缓解症状,过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出血的
牙洞的问题牙洞,医学里叫龋齿(发音为qu chi),小时候吃糖或甜食太多确实对导致过多的龋齿出现。发现有牙洞或者牙面个别地方发黑了,一定要尽早治疗。要不这个洞会越变越大,一直到什么时候感觉到牙开始疼了,就晚了,治疗起来就麻烦了,一般到疼的时候就要杀神经了。所以有牙病早治疗。
目前,牙洞是可以预防的。小孩六七岁就可以开始到医院做窝沟封闭了,这个预防措闭即可。还有就是,让孩子尽早开始刷牙。有机会可以跟家人一起或者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正规的检查。
牙齿太黄要变白的问题其实,牙齿本身颜色不是白的,有一种颜色就叫牙色,正是因为牙齿本身正常就略微发黄的。不过,如果你是因为牙石过多或者抽烟喝茶太多导致的异常,建议通过洗牙和喷砂去除牙齿表面的脏东西,就会好多了。也有些人,牙齿本身发育不好,比如说四环素牙(所有牙都是褐色的)或者氟斑牙,想做美白的话也行,不过美白牙齿的费用高
口臭问题一般口臭,考虑两方面问题——胃肠问题和口腔问题。如果自己胃肠不好,如便秘和慢性胃肠炎的话,可能导致口腔异味,这个需要到消化内科治疗。没有胃肠问题的话,口腔异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牙龈炎或者牙周炎了。一般只要牙龈出血的话,口腔总会感觉不清新或者感到异味的,这个在造成刚起来的时候最明显了,这种情况需要把嘴里有坏牙的地方进行治疗,牙周病的治疗需要彻底的洗牙和龈下刮治,这个治疗时程序性的,前期比较集中的要治疗两三次,之后需要定期洗牙好好刷牙保证口腔卫生。另外,平时可以辅助的用一些漱口水。另外的参看下边洗牙的部分。
补完牙之后如果过了一两周了,还有持续的疼痛的话,很有可能你之前的治疗还不够,就是说你的牙齿问题不是补洞的问题了,可能需要杀神经做根管治疗了,这个比较麻烦,不过也建议尽早。
牙齿矫正的问题。矫正后保持器带一年半,应该没太大问题了,但是,矫正之后复发的可能还是有的,但是肯定不会太严重。矫正最佳年龄在13——18不等,那个时候正是骨骼发育的时候,治疗起来时间短,效果好,不过二十四五岁做矫正的也没太大问题。
孕妇牙齿治疗问题期牙龈出血问题,建议到正规医院坚持治疗,可以洗牙治疗。然后用一些药性低的漱口水,不建议直接用抗生素一类的消炎药,这些药都是孕妇慎用的东西。孕妇牙齿治疗建议在孕期四到六个月,这个时候属于相对安全期。
吃东西,塞牙或者牙痛的问题吃东西,塞牙或者牙痛的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后边牙齿有洞,所以尽早就医,该补的补,该治的治。
关于拔牙,拔牙后解决方案的问题一般不要轻易拔牙,因为有问题的牙不是拔了就彻底解决问题了。每个牙的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能治疗的一定要尽早治疗,实在不能治疗再考虑拔除。而且,拔完牙之后,一般也要及时镶牙。一般拔牙后半年左右镶牙最合适。如果不镶牙的话,缺牙两边的牙就会往中间倒,以后再想镶就费劲了。镶牙中,种植牙是影响最小的,不过也是最麻烦最贵的。经济能承受的就种牙。一般情况,牙缺的少的话,就镶烤瓷牙就行。
智齿的问题智齿中十个有九个是长歪的或者不能全长出来的,一般这种智齿都拔出的。如果智齿发炎,先用消炎药消炎,都炎症消了不怎么疼和肿了,尽早拔出即可。炎症期不能拔牙的。
关于洗牙的问题简单的牙龈炎可以通过洗牙来解决。洗牙学名叫做龈上洁治,通过超声的方法去除牙结石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洗牙是口腔科医师最简单的操作技能之一。所以,单独的洗牙在医院或者正规诊所来就诊都没有问题的。洗完牙之后,需要仔细的抛光的,这个其实很重要的,但是挺多医生对这个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抛光不彻底,牙面光滑度不够,相对会比较容易继续形成软垢和牙石的堆积的。洗牙一般不用打麻药的,过度紧张或比较敏感的人可能感觉略有不适。具体到牙周炎的治疗,其实治疗的手段和目的和洗牙差不多,都是要彻底去除牙石而已。只不过,洗牙只能去除表面能看得到的牙石,浅层的那部分。深一点的地方牙根周围的牙石必须用专门的器械来处理,需要超声器械配合手工的器械一起来完成。这个需要打麻药进行操作的,治疗过程也会出点血,不过都属于治疗的一部分,不用多虑。牙周炎的刮治治疗费用比洗牙高的多,一般1000左右的比较多。有牙龈问题的朋友,要尽早治疗,别让牙龈炎发展成了牙周炎,再去遭那些没必要的罪。
牙龈问题预防
①定期的口腔保健。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每6到12个月洁一次牙,是预防牙龈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接受系统牙周治疗。
②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刷毛较软,顶端圆钝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为佳(高氟地区禁用),其中含的摩擦剂应粗细合适。
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刷牙姿势,大多数人可采用竖刷法或短横颤动法。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牙签、牙线以清理牙刷难以到达的位置等。
③不要图便宜和方便。在一些技术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的小诊所镶牙,这也是产生不良修复体的的主要原因。
④如有患者觉得自己有个别牙发生异常移动,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对症处理。
尽头牙的问题
发炎危害
尽头牙经治疗不会造成很大危害。但一旦忽略了对它的治疗,其后果将很严重。轻者可造成患者发烧、饮食困难,张口受限;重者可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引起全身并发症,如败血病、脓毒血症等。
要不要拔
智齿也就是第三磨牙,在十八岁以后萌出,由于人类牙颌骨的退化,智齿在萌出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阻生智齿。那些阻生智齿,也就是智齿所处位置不利,被埋在牙床骨中无法顺利长出,并引发牙龈肿痛,发炎等症状的,最好拔掉,否则炎症可能会危害全身健康,如果智齿和其他牙齿挤在一起,也应该拔掉。
此外,如果患者嘴巴较小,最好也考虑拔掉智齿。因为嘴巴小的人,刷牙时牙刷很难达到智齿部位,用牙签或牙线清洁也不容易,经常会引发感染、蛀牙等问题,并危及整个口腔。
专家表示,对于萌出正常的牙齿,不会带来不良影响的智齿,可以保留。如果智齿萌出不正常,会带来不良影响,则需要尽快进行拔牙。
应该拔除的智齿
智齿 智齿牙位不正常,与邻牙形成间隙者;智齿牙位虽正常,但智齿牙冠有骨组织或牙龈瓣覆盖,经常发生冠周软组织发炎,肿胀,疼痛者智齿已龋坏,或发生牙髓炎,又不便进行牙体牙髓治疗者;因正畸需要,如预防后牙向前移动和防止前牙拥挤加重者,均可考虑拔除。
应该保留的智齿
智齿的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有对牙合牙齿并有咬合关系者;通过龈瓣切除可消除盲袋者,应考虑保留该智齿。
拔除的后果
拔尽头牙对口腔功能没有影响。28颗牙已能完成咀嚼,发音等各种功能。拔"尽头牙"一般不会引起前面的牙松动。除了一种情况,即"尽头牙"是水平阻生,其牙冠位于前面牙的根部,拔牙后前面的牙由于失去后面牙的支撑,可能出现暂时性松动,但可以逐渐恢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