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红肉易得乳癌
常吃红肉易得乳癌
为什么常吃红肉会造成乳癌的发生呢?这是因为,根据医学研究发现,过量的摄入红肉的女性比没有摄入红肉的女性,患有乳癌的几率药膏,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少吃红肉,比如牛肉、羊肉等食物,可以多吃一写家禽、鱼类和豆类,通过这些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也是很好的。
要想预防乳癌,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下面这三类食物。
第一类,大豆,因为大豆当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这种激素可以改变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尤其是雌激素的分泌,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它可以使它增加,当体内的雌激素过高是,它也会是体内的雌激素减少,从而也大大降低了乳癌的发生。
第二类,大白菜,大白菜当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白菜当中的微量元素不但可以有效的分解造成乳腺癌的雌激素,而且大白菜的纤维素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毒系统,从而也减少了乳癌的发病率。
第三类,豆瓣菜,我们都只到乳癌细胞的生长是需要营养的补充的,然而豆瓣菜就具有阻断乳癌细胞养分吸收的作用,从而也降低了乳癌的发病率。
老年人大量吃红肉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是由人体的免疫细胞错误地对健康关节进行攻击造成的。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大量吃红肉会增加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该病无法治愈,是—种可导致人残疾的疾病。
一项以生活在欧洲的25000人为对象所进行的研究显示,那些常吃红肉的人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是很少吃红肉的人的两倍。那些大量摄取蛋白质的人———包括其他的肉类以及植物蛋白,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同样较高,不过摄取脂肪似乎不会增加该危险。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是由人体的免疫细胞错误地对健康关节进行攻击造成的。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摄取肉类也许会以某种方式导致人体攻击与食物类似的成分。肉类中富含的胶原成分可能会导致胶原过敏,于是人体就产生了抗胶原的抗体。
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这些志愿者每周每天都吃比较精细的食品,取血样化验可确认他们大多数都吃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食品。研究人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10年以上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5人患了风湿性关节炎,而这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很可能以前吸过烟,并且很少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研究人员说,吃肉可能会吃下添加剂甚至是感染因子,但并没有证据表明有什么成分与风湿性关节炎有重要联系。大量吃红肉可能是导致关节炎的一种奇特的危险因素,或者吃红肉可能是某个人群的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中的其他因素导致其患病危险增加。
6种不健康行为增大乳腺癌风险
长期受女性荷尔蒙刺激较易得乳癌
最新的国内乳癌统计发现,每年新增乳癌病例近7000人,其中原位癌占660人,其他为侵袭癌。乳癌患者每年以7%的比例增加,位居台湾女性癌症发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
哪些人会得乳癌?专家指出,“女性荷尔蒙”是最大关键之一,如果长期受到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皆与女性荷尔蒙有关,而易再罹患乳癌。过去更年期妇女为了减缓不适,会补充女性荷尔蒙,结果发现长期使用,不但会刺激女性荷尔蒙,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乳癌年轻化爱吃高热量食物是推手
台湾乳癌患者约有一半是在停经前发生,而美国刚好相反,2/3都发生在停经后。台北分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任、也是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说明,乳癌患者平均年龄应该会愈来愈老,台湾也有此趋势,但年轻族群罹患乳癌的机率仍比美国高。台湾乳癌患者中,小于40岁者约占15%,小于50岁约占50%。
停经后变胖乳癌机率增加1.5倍
大规模的实验报告发现,女性停经后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机率上升1.5倍。原因在于肥胖导致高脂肪,使得很多雌激素累积在脂肪里。医师同时也劝告停经后的女性,饮食时要注意脂肪含量,少摄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累积较多雌激素,进而提高乳癌发生率。
夜猫族作息不正常罹癌机率高
坊间盛传,熬夜会增加乳癌风险。专家说,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颠倒,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任何癌症的机率。以乳癌为例,研究发现,女性空服员因作息不正常,加上处于高空可能接触到辐射,罹癌机率相对较高。
塑胶制品充斥生活当心环境荷尔蒙诱发乳癌
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台湾人很爱使用塑胶制品,但塑胶制品释放的环境荷尔蒙可能会增加乳癌机率。像用塑胶袋盛热汤,饮食中吃下塑胶遇热溶出的化学分子,也许会转化成女性荷尔蒙,诱发乳癌发生。
至于有人担心电磁波强的卤素灯、床头音响、充电器等,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提高乳癌风险,目前尚无文献报告证实会致癌。
哺乳少受雌激素刺激降低乳癌风险
有研究指出,哺乳的女性受雌激素刺激的时间变少,相对不易罹患乳癌。专家提醒,“哺乳期间,雌激素的确没有作用,但如果只哺乳几天或1、2个月,效果不大,想预防乳癌,最好哺乳半年以上。”
女性预防乳腺癌应少吃红肉
一项新研究发现,常年食用过多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专家也指出,若要确定吃红肉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需更多研究加以证实。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报告说,他们对约8.9万名24岁至43岁的女性进行了超过20年的跟踪研究,调查了她们日常饮食习惯和健康记录,并参考年龄、体重、吸烟习惯和乳腺癌家族病史等因素。在调查过程中,共有近3000名女性患上乳腺癌。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较少吃红肉的女性高出22%。
研究人员说,如果用豆类、鱼和家禽肉替代部分红肉,可将乳腺癌风险降低约14%。这可能是因为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会提高人体胆固醇和激素水平,增加肿瘤产生的风险。
不过也有英国专家指出,这项研究尚不足以确定吃红肉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当然,平衡饮食种类、多从事体育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有助预防乳腺癌。
英国卫生部曾建议民众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其每天食用量不要超过70克。据调查,英国有42%的男性平均每天吃超过90克的红肉或加工肉制品,过去30多年里,英国男性的肠癌患病率增长近30%。
孕期多吃全麦食物少吃甜食
研究发现,孕期吃全麦食物的老鼠,女儿较不会得乳癌。研究人员喂怀孕的老鼠含6%纤维的全麦粉、燕麦粉、低脂亚麻粉和纤维素,然后再给他们的子女吃会引发乳癌的化学物质,结果发现,吃全麦食物的老鼠所生女儿较不易得乳部肿瘤,吃低脂亚麻粉的老鼠,女儿比较容易得癌症。荞麦粉对于老鼠女儿的乳癌风险没有影响。研究小组认为,全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鼠修复去氧核糖核酸(DNA)损伤的能力。了解先天和后天饮食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后,也许有一天可以让人吃或是避免吃某些食物,以免罹癌。
在刚开始怀孕的前3个月内,早孕反应使准妈妈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厌油、呕吐、疲倦,这时准妈妈的饮食应少吃多餐,吃容易消化、清淡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孕早期,虽然胎宝宝生长比较缓慢,但机体已经有一定的蛋白质储存,所以准妈妈要通过食物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吃薯条易得乳腺癌
吃薯条易得乳腺癌,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连锁快餐企业在中国的风靡,“垃圾食品”这个词不断地出现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的新闻里。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报道过,而且不止一次。为什么称它们为“垃圾食品”呢,因为前期的一项研 究调查发现,从小吃薯条的女孩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
吃薯条易得乳腺癌
吃薯条易得乳腺癌。调查显示,女性在儿童时期常吃炸薯条,可能会增加其成年后 患乳腺癌的风险。女性在3至5岁时每星期多吃一份炸薯条,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27%。幼年时 期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女性成年后的健康状况。这项研究说明,乳腺癌可能源于女性的生命早期阶段,在幼 年时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降低成年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专题专家介绍的关于吃薯条易得乳腺癌险的相关内容,另外小编在此提醒患者极其家属一定要及早治疗乳腺疾病,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祝你早日康复。
高热量食物对乳房伤害大
因为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女性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很多人甚至被夺去了生命。一起看下有哪些行为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了解以下这些防癌的知识,对提高女性防癌意识大有裨益。
长期受女性荷尔蒙刺激 较易得乳腺癌
最新的国内乳癌统计发现,每年新增乳癌病例近7000人,其中原位癌占660人,其他为侵袭癌。乳癌患者每年以7%的比例增加,位居台湾女性癌症发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
专家指出,“女性荷尔蒙”是最大关键之一,如果长期受到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皆与女性荷尔蒙有关,而易再罹患乳癌。过去更年期妇女为了减缓不适,会补充女性荷尔蒙,结果发现长期使用,不但会刺激女性荷尔蒙,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乳癌年轻化 爱吃高热量食物是推手
台湾乳癌患者约有一半是在停经前发生,而美国刚好相反,2/3都发生在停经后。专家说明,乳癌患者平均年龄应该会愈来愈老,台湾也有此趋势,但年轻族群罹患乳癌的机率仍比美国高。台湾乳癌患者中,小于40岁者约占15%,小于 50岁约占50%。
停经后变胖 乳癌机率增加1.5倍
大规模的实验报告发现,女性停经后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机率上升1.5倍。原因在于肥胖导致高脂肪,使得很多雌激素累积在脂肪里。医师同时也劝告停经后的女性,饮食时要注意脂肪含量,少摄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累积较多雌激素,进而提高乳癌发生率。
什么因素能够导致乳腺炎
1、长期受女性荷尔蒙刺激
哪些习惯易致女性乳腺癌?专家指出,“女性荷尔蒙”是最大关键之一,如果长期受到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皆与女性荷尔蒙有关,而易再罹患乳癌。过去更年期妇女为了减缓不适,会补充女性荷尔蒙,结果发现长期使用,不但会刺激女性荷尔蒙,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2、爱吃高热量食物是推手
哪些习惯易致女性乳腺癌?台湾乳癌患者约有一半是在停经前发生,而美国刚好相反,2/3都发生在停经后。专家说,乳癌患者平均年龄应该会愈来愈老,台湾也有此趋势,但年轻族群罹患乳癌的机率仍比美国高。台湾乳癌患者中,小于40岁者约占15%,小于50岁约占50%。
3、夜猫族作息不正常
哪些习惯易致女性乳腺癌?坊间盛传,熬夜会增加乳癌风险。专家说,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颠倒,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任何癌症的机率。以乳癌为例,研究发现,女性空服员因作息不正常,加上处于高空可能接触到辐射,罹癌机率相对较高。
4、塑胶制品充斥生活
哪些习惯易致女性乳腺癌?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台湾人很爱使用塑胶制品,但塑胶制品释放的环境荷尔蒙可能会增加乳癌机率。像用塑胶袋盛热汤,饮食中吃下塑胶遇热溶出的化学分子,也许会转化成女性荷尔蒙,诱发乳癌发生。至于有人担心电磁波强的卤素灯、床头音响、充电器等,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提高乳癌风险,目前尚无文献报告证实会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