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脐怎么清理 清理工作不要停
宝宝肚脐怎么清理 清理工作不要停
婴儿脐带的残端通常会在2周内脱落,局部的清洁、干燥能加速脐带残端的脱落,而潮湿、闷热的环境可能导致感染。为避免感染,做好脐部的清洁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未如期脱落,仍需每天清理一次宝宝的脐部,直至脐带残端萎缩脱落。
护理宝宝常见错误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新生儿脐带怎么护理 新生儿脐带的清洁和消毒
刚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护理师每天都会帮忙进行脐带护理;等到准备出院时,医院会提供一包「脐带护理包」(若是没有提供,也可以在药局买得到),并由护理人员教导爸比妈咪操作宝宝脐带护理的步骤,出院之后就要开始执行。
1.75%的酒精目的是消毒、95%的酒精目的是干燥。
2.除了脐带的部分要清洁消毒,包括脐带的根部以及肚脐周围也要一并消毒。
3.由于脐带没有痛感神经,所以爸比妈咪不需因担心宝宝会痛,清洁动作就做得不够完整,如此反而会造成发炎问题。
4.每天只需在洗澡过后做一次脐带护理即可,若是脐带弄湿、沾染排泄物或感觉起来脏脏的,那么可以再多做一次护理动作。
5.不需刻意在宝宝的脐带部位覆盖纱布,刚从医院回来之所以会覆盖纱布,主要是怕脐带夹磨伤宝宝的肌肤,随着出院后拆除脐带夹,只需进行消毒、干燥的护理工作即可。
通常脐带会在宝宝出生后7~10天左右自然掉落,但有少数则要到出生后2~3周才掉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脐带没有发炎,爸比妈咪就不需要刻意地去「拉扯」掉脐带,时间一到自然会脱落。
Step1‧洗澡时间
爸比妈咪帮宝宝洗澡时,可将宝宝全身(包括脐带部位)浸入水中,此时还需要特别清洗脐带部分。快速帮宝宝洗完澡后,要赶紧用全身型的大毛巾擦干身体;如果天气太冷或在冬天期间,可先帮宝宝穿上上半身衣服,或是开启电暖器,以免着凉,接下来就可以准备进行脐带护理的工作了!
在护理次数方面,原则上是每次沐浴后就必须护理一次,倘若宝宝的肚脐部位显得比较潮湿或有发炎状况,才需要增加到一天2~3次;此外,当肚脐部位被尿液或粪便弄脏时,也必须先清理后再做脐带护理。
Step2‧准备婴儿脐敷料并洗手
接着取出宝宝的脐带护理包,内容物应有:棉花棒数支、浓度95%及75%的酒精各一瓶、纱布一包。
爸比妈咪在进行脐带护理前,一定要使用香皂洗手而且必须搓洗20秒,才可达到杀菌的效果;冲洗时要先由指尖冲洗到手腕,再整手冲净即可。
Step3‧取棉花棒加酒精
先取棉花棒并用75%的酒精沾湿,棉花棒必须完全浸湿,效果才会好。值得提醒的是,肚脐部位发炎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没有确实做好护理工作,所以爸比妈咪们应心细胆大地做好每个脐带护理步骤。
Step4‧用手撑开肚脐
用双手撑开宝宝的肚脐部位,让脐带根部较完整露出来,才可以好好地清洁。而分开宝宝肚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手轻轻拉住baby的脐带,让肚脐的凹处可以显现出来;二是用食指和中指撑开肚脐部位的周围皮肤,才可看清如何清洁。
一般多使用第一种方法,其清洁效果也较好;此外,其实脐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拉掉的,所以爸比妈咪在动作上可以放心大胆地做。
宝宝身体上5个部位,不能洗的太干净 肚脐
宝宝出生后,脐带就会自行干瘪并脱落,妈妈们就需要在此期间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而在护理的时候,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肚脐里有脏东西,然后就急忙忙地清洁。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脐炎等问题。
在脐带脱落之前,洗澡时尽量绕过肚脐,洗完澡后要及时用棉签消毒,避免细菌感染。注意在此期间,宝宝肚脐可能有轻微出血的现象,这是正常情况,妈妈们无须担心。
宝宝这处不护理好必然麻烦不断
1.宝宝囟门
宝宝出生后囟门都会比较的薄弱,千万不可随意的触摸。一般小宝宝的前囟门都会微微凹陷,有的甚至可以看到血管的搏动。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是这是有病的象征,慢慢就会闭合的,不要害怕。
宝宝的囟门下面脑膜,再往下就是大脑,离大脑特别的进,同时没有颅骨的保护,这个时候不小心受到的伤害就会伤到大脑,因此妈妈对囟门的护理要小心翼翼,一定要避免外物的碰撞。囟门处的乳痂要用植物油软化,小心的清理。
2.宝宝耳朵
妈妈都会有这样担心就是宝宝耳朵内的耳屎过多会影响宝宝的听力,而去给宝宝掏耳朵。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宝宝的耳屎也是对宝宝的一种保护作用,同时宝宝的耳屎一般都会自动的从宝宝的耳朵内自动的脱落。
这是由于妈妈在给宝宝喂奶,尤其是在抱起喂奶的是时候,会出现抖动宝宝的头部,耳屎就会自动的脱落。妈妈若是担心宝宝耳垢比较的多,经常性的给宝宝掏耳朵,会让宝宝上瘾,容易引起宝宝中耳炎。因此,给宝宝掏耳垢最好是在外围,不要太深入。
3.宝宝私密处的护理
宝宝私密处的护理,尤其是女宝宝私密处的护理尤为重要,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女宝宝的私密处往往会有一些分泌物,妈妈要清理及时,但是也不要过于的频繁。这些分泌物可以有效阻碍细菌伤害,在清理的时候不要用肥皂,尽量多用温水清理。
4.宝宝肚脐
宝宝肚脐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导致局部滋生细菌,导致婴儿脐带炎,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宝宝肚脐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里面脏兮兮的又不能抠里面的脏脏的污垢,可以用棉签沾酒精轻轻的擦拭,同时也不要经常性清理,一定要保持干燥。若是有结痂污垢,用茶树油软化,然后用医用棉签擦拭掉。
宝宝肚脐护理的频次
宝宝在出生前就是通过脐带与母亲相连,而且宝宝所吸取的营养也都是通过脐带来吸收到的。所以说脐带给宝宝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宝宝出生以后,脐带被剪断后,这就需要家长们对宝宝的肚脐进行好的护理,那对于宝宝肚脐护理的频次是怎样的,还是需要专家为我们做解答。
在护理宝宝肚脐清洁的时候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准备好工具,当然一定要是干净消毒过的工具,使用后也要记得清洁、消毒。在日常也要记得经常清洁一下,不要将宝宝的洗澡盆拿来当做储物盒放杂物或者是洗衣盆。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宝宝的皮肤非常幼嫩。
2、在护理的频率次数方面,基本上市在宝宝沐浴后就要开始护理一次。但是如果宝宝的肚脐显得比较潮湿或者是出现发炎状况,这时候父母就要开始增加护理的次数,一天2~3次都是可以的。
3、当肚脐部位被尿液或者是粪便弄脏的时候,也必须在清理后做脐带护理。
对于宝宝肚脐护理的频次也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专家建议我们做两三次即可。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肚脐造成发育不良的现象。如果宝宝的肚脐出现感染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处理,否则就会影响到肚脐里端的肠子也会引发感染,这样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新生儿肚脐进水了怎么办
宝宝的肚脐是个很特殊的地方,护理起来要格外细心。如果肚脐护理不当,细菌会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父母通常不敢给刚出生的宝宝洗澡,并为宝宝肚脐消毒的事情大伤脑筋。
其实,宝宝的肚脐护理很简单:宝宝洗澡后或大小便弄脏了肚脐时,只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就可以了。消毒时,可以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撑开肚脐周围的肌肉,使脐孔暴露出来,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转着圈为宝宝擦拭消毒,注意清理干净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这样消10天毒,如果没有发生感染,就可以停止消毒。洗澡对宝宝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怕水对宝宝的肚脐不利。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已经基本上收缩,不会因水的进入而引发感染。洗澡后,只要立即把水擦干,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就没事了。
小贴士:专家教你带宝宝
当宝宝的肚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肚脐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黏液或脓状,并伴有异味;肚脐潮湿,肚脐周围皮肤红肿;肚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碰还容易出血;肚脐愈合时间超过半个月。
护理宝宝常见错误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5、擦爽身粉
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6、涂抹护肤品
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