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早期应该如何锻炼
骨折早期应该如何锻炼
第一,要鼓励骨折患者活动,又要循序渐进。随着骨折稳定程度的增加和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内少到多。
第二,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瑞稳定的活动。例如外展型肪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伸直型肢骨骸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挠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挠骨侧偏活动,股 骨下l/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胚肋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踩部骨折的足战屈活动等都小利于骨折的稳定,应加以控制。
第三,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例如上肢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其负重,步行能力为主。
第四,锻炼不应引起剧痛。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练习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锻炼不应让患 者感到疲劳,不府在骨折部伦发生疼痛。如运动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水肿,表示运动过量。
第五,有以下情况者不宜到体疗室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
第六,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医务人员应细心负责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患者详细介绍清楚,使患者可以有信心地、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锻炼的方法 锁骨骨折后注意事项
锁骨骨折之后一定要打前臂吊带,把上肢悬吊于胸前,大概是两个月到三个月时间,它的目的是避免肩关节的活动,导致骨折端受牵拉,影响骨折的愈合。但是长时间的悬吊,容易造成下肢肌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所以说在悬吊期间,一定要加强手部的握拳锻炼,也可以做一些肌肉的舒缩运动,主要预防上肢长时间不活动引起肌肉萎缩。第二点锁骨手术之后,一定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吃那些垃圾食品和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刀口疼痛,加重肿胀,然后对骨折的愈合造成不利。
骨折如何锻炼保健呢
功能锻炼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律F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活动度应以您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活动应以恢复肢体固有的午理功能为中心。上肢应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应围绕恢复负置行走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功能锻炼,伤肢肌肉进行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但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肋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的外展运动,内收型肋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的内收运动,尺挠骨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的旋转运功,腥排骨骨干骨折不能做下肢的内外旋运动。
骨折如何锻炼保健呢?进入恢复期后要准确的对有障碍的关节进行运动,不能用邻近的关节来代替,要先恢复关节运动的范围、幅度及关节活动时的顺利度,达到关节活动时没有阻碍,再开始恢复关节运动的质,如与理疗配合,则在理疗后进行功能锻炼。
肱骨骨折术后要怎样锻炼
(一)主动运动 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骨折锻炼的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伤肢会出现肿块。肿块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还会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所以骨折后有很多人都会觉得骨折周围的关节活动得不如以前,有的甚至肿胀出现畸形。而通过功能锻炼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第二,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功能锻炼,伤肢肌肉进行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第三,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运动,血循环会变慢,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梗塞,甚至引起猝死。而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伤处周围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使血液循环通畅,预防血栓形成。
髌骨骨折怎么弯曲锻炼
髌骨是膝关节重要的伸膝装置,所以髌骨骨折以后不但要固定,复位骨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避免固定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的僵硬。早期的时候可以平卧于床上,进行股四头肌以及小腿三头肌的主动收缩锻炼,第一是避免肌肉的萎缩,另一个可以预防下肢的血栓,同时适当地屈伸踝关节,加强踝泵的训练。大约一到两周以后,可以于膝关节下方垫一衬垫,逐步地屈曲膝关节,让膝关节的曲度能够有所恢复。
两周以后可以坐于床旁,将膝关节自然下垂,通过自然的屈曲,让膝关节的屈曲达到九十度,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健侧的肢体向后推挤伤侧肢体。大约三周以后,可以平卧于床上,然后屈曲髋关节,双手抱于大腿,然后通过重力屈曲膝关节,让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超过九十度,能够接近于正常。两周以后可以适当地扶拐下地行走活动,第一是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同时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
手腕骨折康复锻炼
骨折病人常常会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变形、畸形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于骨折病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限于使其骨折愈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正确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最大范围恢复伤肢正常功能,今天将为大家讲述手腕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肌力锻炼:从受伤后即开始,未治疗前不要随意挪动患肢,抬高手腕;固定复位或手术后,可按摩手指、前臂;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绷紧和放松)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关节活动度锻炼(ROM)
开始时间: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
方法:包括肩、肘、手指等活动,保持相连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关节粘连,带动患肢肌肉收缩,促进骨折愈合。后期逐渐开始腕关节、前臂旋转度锻炼。
肩关节:
钟摆样锻炼:患者取坐位,保持上臂与地面垂直,做前屈、后伸,类似钟摆样前后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招财猫样锻炼:平躺,胳膊向外呈90°,肘部弯曲90°,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向后旋转胳膊,再向前旋转。他人可协助固定患侧胳膊。
抱头锻炼:健侧托患侧交叉做抱头状,上下活动患侧手臂,也可以从腰部开始,锻炼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以上每种动作,每天做3个循环,每次20-30次。
肘关节:患侧前臂保持中立位,用健侧手托患侧前臂,用力伸肘(患侧)3秒,然后屈肘3秒,每天4-5次,每次3-5分钟。
手指:23天后做手指关节被动锻炼,用健侧手分别弯曲患侧每一个手指,再拉直,先保持手指分开、伸直的姿势,再并拢。(屈伸)
第2周起,继续屈伸手指,并增加对指、对掌的抗阻练习。逐渐变沿各个方向进行拇指绕圈。拇指尖触碰其余手指尖(对指)。弯曲拇指,尽可能紧靠手掌;再外展拇指,离手掌尽可能远(对掌)。第3周起,可以开始挤压软海绵或者球,随恢复情况,可增加挤压物硬度,每小时5分钟左右。
手术治疗内固定良好者,伤后第2周可开始腕关节主动活动,健侧手协助固定患侧肘部,将其置于桌上,使仅有腕部背伸、屈曲,分别向桡侧和尺侧弯曲。(即前后左右转动)开始时幅度频率要小,若手法复位者,最好是推迟到4周后。伤后4-6周可加强旋转度锻炼:患肢向前伸直,健侧可辅助托举,做前臂的旋前旋后锻炼,尽量做到分别使掌心朝下、朝上。
锁骨骨折锻炼的方法
锁骨骨折以后经过治疗,早期可以主动收缩上臂和前臂的肌肉,比如肱二头肌以及三角肌,以及前臂的深屈肌肌肉的屈伸锻炼,避个长时间制动以后出现肌肉萎缩。 在疼痛减轻以后,如果固定牢固的话,可以肩关节内收、外展,以及前臂的旋转活动, 避免肩关节制动以后出现肩关节僵硬,但是尽量避免肩关节的负重,以免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是延迟愈合的问题。
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1 早期(1~2周) 此期间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肢体肿胀、骨折断端不稳定,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收缩训炼,包括用力握拳、充分伸直五指、屈伸腕关节等。应从手法复位后或麻醉消失时立即开始,根据患肢的肿胀程度,每日约2~4次,每次约5~10 min。感到疲劳时,逐渐减少活动量,增加活动次数,促使肿胀消退。
2 中期(2~3周) 此期间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肿胀消退,骨折断端初步稳定。应在原活动基础上加大活动幅度,活动时间也可延长5~10 min,循序渐进进行肌肉收缩训炼。
3 后期(4~6周) 此期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恢复正常,骨折部已有足够骨痂。外固定解除后,开始练习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让患者坐于床头桌旁,上臂平放于床头桌上,掌心向上,健侧手平放于患肢手腕部,用力逐渐向下按压,然后再屈曲向上,反复进行。每日约3~4次,每次约10~20 min。
肱骨粉碎骨折术后怎么锻炼
肱骨粉碎骨折术后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患侧肘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先说肘关节,术后4-6周,视肱骨骨折愈合情况,折断石膏,在石膏保护下可以开始肘关节的屈伸锻炼及前臂的旋前旋后锻炼。肩关节问题较多,因为按照经验,肩关节固定超过三周就会出现关节粘连的情况,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容易出现肩袖综合症,相当于平时所说的肩周炎,症状主要为肩关节的活动受限、疼痛。同样,在三周后,石膏保护下,用健侧手帮助患侧上肢做抬高、前伸、后伸、外展、内收动作,切记,在开始锻炼肩关节时是被动锻炼,也就是患肢不用力,在健侧上肢帮助下活动,以后视骨折恢复情况逐步用力,锻炼的力量、活动的范围要循序渐进,不要蛮力。
恢复锻炼有两方面
1.神经支配区域的锻炼
2.肩关节锻炼,首先根据神经的损伤程度不同锻炼效果不同,恢复程度就不同,不能判断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但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只要掌握好科学锻炼方法能恢复到日常生活所需,主要是锻炼肩关节的外展,画圆.后伸锻炼,一般在术后6–8周开始,至于神经支配区的锻炼主要目的是不让肌肉萎缩,如6月后仍无进展建议手术。
股骨颈骨折术后如何锻炼
锻炼方法要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手术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执行康复方案。
1、空心钉固定术后锻炼方法:
1)愈合期的康复锻炼
手术后3~5天开始卧位坐保健体操练习,每日1~2次,主要内容包括趾与踝的主动练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静力性收缩;第2周在医护人员的扶持下不使股骨旋转与内收,做髋、膝主动屈伸运动,动作轻柔,幅度小,重复次数少,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同期上肢行支撑肌肉的抗阻练习,包括胸大肌、背阔肌、肱三头肌等。术后第2个月,坐在床边双小腿下垂,膝关节紧贴床沿,患肢行主动屈伸练习,以双下肢不肿胀、膝关节主动伸直达60°以上为佳;术后6周后可在坐位行主动屈髋、伸膝练习。不宜在床上盘坐,以免髋关节外旋影响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在床沿坐,双小腿踩踏脚凳上,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双臂支撑并向后上方抬起臀部。
术后3个月,可增加下列练习:①仰卧位,患肢伸直做主动下肢内收、外展运动,以及俯卧位患肢伸直抬高做伸髋肌力练习。②坐位做抗阻股四头肌练习,必要时做恢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的练习。年龄较轻、体质较强的患者可作双掖杖两点步行,患肢不负重。
2)恢复期
骨折愈合进入恢复期,此期要加强髋、膝、踝部的练习活动,患肢逐步恢复负重,以恢复髋与膝的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行动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第一个月增加下列练习:①髋关节屈伸的关节活动范围牵伸。扶杆双足站立做踝关节主动的屈伸、内翻、外翻运动及下蹲起立。再1周后,增加扶杆站立做双下肢交替步运动。平行杆内步行和用双掖杖做四点步行。
第2个月,可练习用健侧上肢拄单拐步行,2周后可改由患肢上肢扶拐。
第3个月,可改为由健侧上肢扶手杖步行。增强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和旋转练习。2周后改由患侧上肢扶手杖步行。
以后再逐步提高下肢负重能力、耐力和行动能力及adl功能,包括变速行走、跨越障碍、拾取落地物件、上下楼梯、用厕所、洗浴等。这一过程可长达1~1.5年,期间应定期复查,包括x线片复查,查看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股骨头坏死的倾向。
髌骨骨折如何锻炼恢复
1、用丝线作周围固定,方法简单且可用于粉碎性骨折
术后长腿石膏托固定患肢于伸膝位,约3~4周开始练习膝关节活动,但负重要到骨折愈合以后。督促指导病人及时练习,并按着要求进行。
2、及早开始锻炼股四头肌
如股四头肌萎缩无力,则不能伸直膝关节,也就不能站立。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教会病人收缩方法,随时活动。要求每小时作100次,为起床行走准备条件。
3、髌骨被动活动
如病情容许,在晨晚间照顾护士时,可将髌骨向左右两侧推动频频,随时走到病床旁发言时也推动几下,以防备髌骨的枢纽关头面粘连。嘱告病人坐起时,本身也要随时推动。
4、保守疗法
将患肢置于长腿石膏托上,固定于伸膝位3~4周。去除外固定后,即开始逐步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对于无移位或移位轻微的骨折,可以使用单纯的外固定。外固定方法多用石膏固定。
骨折取钢板要多久恢复 不利于骨折愈合的锻炼
骨折锻炼应尽量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的内收活动,肱骨干骨折的肩关节旋转活动,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屈曲型的屈肘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等,都应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