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治疗经期腹泻的药膳秘方
快速治疗经期腹泻的药膳秘方
疼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但只要月经一结束,腹泻就会自然好转。这种情况称为经行泄泻。
据专家介绍,中医认为,虽然大多数腹泻都与胃肠道疾病直接相关,但也有些腹泻是由其他脏器的疾患波及胃肠道而引起的。长期出现经期拉肚子,会造成女性营养流失,不利于孕育条件的形成,久之容易导致不孕。
治疗经行泄泻,应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脾虚为主者可服用健脾丸或参苓白术丸;肝郁型者可服用痛泻药方;肾虚者需服用四神丸,同时配以一些食疗的方子,在经前期食用。体质偏寒的人,可用生姜5片、红糖30克,水煎后,分2次服用,持续3天;脾虚泄泻者可用白扁豆60克、红枣60克、黑糯米适量,煮粥;肾虚者可用淮山药5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脾虚型
证见:月经将潮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纳差神疲,或面浮肢肿。经行量多,经色淡红,质稀。面色黄,唇舌淡红,苔白,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调经。
方药:
1、主方:健固汤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云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2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白扁豆30克,山楂子20克,石榴皮15克。水煎服。
若腹痛必泻,两胁胀痛者,为脾虚肝木乘之,治宜扶脾柳木,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白术15克,白芍20克,陈皮6克,防风15克,云苓20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 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 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每次6克,每日2次;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剂每次3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 加味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处方:党参12克,白术9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砂仁3克,橘皮6克,麦芽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补脾止泻汤
处方:人参10克(另炖),白术12克(炒),云苓18克,附子9克,肉桂9克,吴茱萸9克,山萸肉10克,车前子15克,菟丝子12克。水煎服。
肾虚型
证见:经前或正值经期,大便泄泻如水样,常于五更天亮前泄泻。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月经可后期,经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扶阳,暖土止泻。
方药:
1、主方:四神丸、合健固汤
处方:补骨脂15克,吴茱萸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9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云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仕0克,炮姜9克,石榴皮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丁蔻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温肾健脾汤
处方:仙茅12克,仙灵脾24克,茯苓18克,白术10克,山楂12克,台乌20克,砂仁6克(后下),干姜8克,防风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大枣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便秘药膳偏方
治疗便秘偏方[方一]
麻仁、杏仁、瓜蒌各等分,白蜜适量。三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二]
香蕉1-2个,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日1-2次,连服数日。本方适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三]
锁阳、桑椹各15克,蜂蜜30克。将锁阳切片与桑椹水煎取汁,入蜂蜜搅匀,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气虚之便秘。
治疗便秘药膳偏方
治疗便秘偏方[方一]
麻仁、杏仁、瓜蒌各等分,白蜜适量。三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二]
香蕉1-2个,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日1-2次,连服数日。本方适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
4、蒲公英稠米汤
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兑入米汤中,拌和均匀。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5、芦笋玉米须粥
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粘稠即成。早晚2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6、茵陈蛋汤
茵陈100克,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2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食疗配方
1、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2、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长期便秘怎么办
1、便秘成因:
在治疗便秘之前,首先要了解形成便秘的原因。常见的功能性便秘是由于肠道蠕动缓慢,肠动力不足,肠粘膜分泌粘液减少,肠道干燥,不利于大便在肠道中运行和排出。肠道内菌群紊乱,有益菌群减少,无法分解发酵宿便而引起的。
2、如何恢复肠道的生理排便的原理:
1)软化宿便 润滑肠道
多喝水同时吃一些能让肠道多分泌粘液的食物来使肠道和粪便润滑,润滑了就容易滑动。南瓜就能有效的让肠道分泌粘液来润滑肠道。
2)提速胃肠蠕动 加速排便
膳食纤维能提高胃肠蠕动速度,欧洲共同体食品科学委员会推荐标准:每人每天30克膳食纤维。运动也能提高胃肠蠕动速度。
3、不安全的治疗便秘方法:
常见的治疗便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含有大黄、番茄叶、酚酞等泻药成份,长久下去不仅伤害肠道健康,更会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腹泻、肛门坠胀、结肠变黑等症状,加重便秘。所以,对于广大便秘患者,用药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药物成份,切勿盲目用药。
4、最安全的纯果蔬治疗方法:
相对于不安全的治疗便秘的药物,采用纯果蔬成份的通便产品的问世可谓是给广大便秘患者带来了佳音。以目前纯果蔬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变通通便胶囊为例,它的主要成份为南瓜、茯苓、银耳、芦荟甙、低聚木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肠道健康问题,恢复肠道的自然排便功能。
5、变通果蔬通便胶囊的治疗机理:
第一 软化宿便 顺畅通便
南瓜因子、茯苓修复肠道减少水分流失,南瓜因子增加肠道粘液分泌,软化宿便,润滑肠道, 顺畅通便;不腹痛、不腹泻;
第二 提速胃肠蠕动 加速排便
添加足量的银耳、茯苓膳食纤维提速胃肠蠕动,加快排便过程;
第三 肠道排毒,健康肠道
低聚木糖与粗多糖百倍增殖益生菌,改善微生物菌群平衡,毒素垃圾不断被分解排除,全身健康都将有明显的改善;
轻度便秘患者,预防大于治疗,及时与合理调理生活饮食起居非常重要.。而对于长期严重性便秘患者,则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而在药物的选择上面,广大便秘患者切莫盲目用药,更安全有效的纯果蔬变通胶囊无疑是最佳之选。
治疗便秘药膳偏方
治疗便秘偏方[方一]
麻仁、杏仁、瓜蒌各等分,白蜜适量。三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二]
香蕉1-2个,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日1-2次,连服数日。本方适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三]
锁阳、桑椹各15克,蜂蜜30克。将锁阳切片与桑椹水煎取汁,入蜂蜜搅匀,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气虚之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四]
蜜糖30克,金银花15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放凉,分次加入蜜糖溶化后饮用。煎时不要太浓,一般煎成两碗银花汁,瓶贮分冲,冲蜜糖服。本方清热通便,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治疗便秘偏方[方五]
马铃薯不拘量。将其洗净,压碎,挤汁,纱布过滤。每早空腹及午饭前各服半杯。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
治疗宫寒不孕有药膳秘方
治疗宫寒不孕有药膳秘方?应对宫寒是每一个女性都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进行调理。如果宫寒已经形成并比较严重,就要通过药膳的方式来治疗了。
红花孕育蛋
取鸡蛋1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g,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主治气虚夹瘀不孕。
鸡煮益母草
乌鸡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别用酒、醋、姜汁、川芎汁浸透炒干)。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膛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当归120g、续断60g、姜18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
当归远志酒
当归、远志各150g,甜酒1500g。将当归与远志用纱布封好,以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功能是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红糖生姜驱走寒气
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湿发出门时,一定要事后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用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药膳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中国的药膳技术对于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治疗效果,对于解决女性宫寒问题也是效果显著的。通过药膳治疗宫寒,还给女人重要的孕幸福。
防治附睾炎的药膳秘方
(1)鲜海蚌肉50克,煮汤食之,每日1次。
(2)粳米50克,丝瓜1条,煮粥食之,每日1次。
(3)鲜马鞭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4)血见草、黄药子各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5)肾经草18克、升麻15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6)刀豆仁4粒、白醋适量。刀豆仁捣烂,用醋调匀,敷患处,每日数次。
(7)小茴香、苍耳子、杜仲、丝瓜络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8)薰洗法:茄子1个及茄根、叶适量,共同煎水薰洗患处,每日2-3次。
(9)鲜连钱草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10)胡椒7粒研粉,用白面调成糊状,摊于青皮上,贴会阴部。
(11)七叶一枝花根茎适量,研成粉后用酒或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2次。
七款祛斑药膳秘方
1、胡桃芝麻饮
芝麻20克,胡桃30克,牛乳、豆浆各200毫升,白糖适量。将胡桃仁、芝麻研为细末,与牛乳、豆浆混匀,煮沸饮服,白糖调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剂。可补益虚损,生津润肠,润肤消斑。
2、白鸭消斑杨
白鸭1只,山药200克,枸杞子30克,生地100克,调料适量。将白鸭去毛杂骨,洗净,用食盐、胡椒粉、黄酒涂抹鸭体内外,撒上葱姜腌1小时左右后切为丁;山药切片。生地布包,置碗底,而后纳入山药、枸杞、鸭丁,上笼蒸熟服食,每周2-3剂。可补益肝肾,养阴消斑。
3、黑白消斑散
黑木耳10克,白木耳5克。将二耳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蜂蜜水冲饮,连续1月。可消淤化斑,润肤滋肌。
4、枸杞生地散
6、猪肾消斑粥
猪肾1对,山药100克,苡仁50克,大米200克,食盐适量。将猪肾去筋膜,洗净,切丁,加诸药,大米同加清水煮粥,食盐调味,分作2次服食,每日1剂。可补肾健脾,祛淤化斑。
7、当归山楂茶
当归、山楂各10克,白藓皮、白蒺藜各5克。将诸药同置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1月。能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将杞子、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取10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用白酒适量冲服,连续1月。可补肝肾,去黑斑。
5、健脾消斑粥
生山药30克,莲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实、白扁豆各1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将诸药加水煎沸40分钟后,纳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连续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经期腹泻小心盆腔炎在作怪
近日武昌区的吴女士发现,自从去年做了一次终止妊娠手术后,每到经期就腹泻不止,用了止泻药也无济于事。女性经期腹泻,应警惕可能是盆腔炎在作怪。
盆腔炎之所以可能引起腹泻,是由于子宫位于直肠的前面。若女性患了盆腔炎,子宫后位盆腔充血(经前盆腔充血较重),就使得子宫充血变软,会更贴近直肠,压迫骶神经而产生下坠感。此时,子宫压挤直肠,刺激直肠粘膜收缩,就会引起排便。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女性月经前期、月经期、经净半个月后以及怀孕40天左右,往往此时,服用止泻药是无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盆腔炎治疗,炎症消失,腹泻也会不治而愈。如果孕妇患有盆腔炎时,盆腔与子宫充血更明显,炎症波及直肠,就会刺激直肠而发生腹泻。
盆腔炎大多是由于病原体经流产、分娩造成的生殖道创伤或胎盘剥离面或经期子宫内膜剥脱面以及生殖器手术的创面侵入生殖器所致。致病菌可由肛门、外阴进入阴道,沿黏膜上行,通过子宫颈、子宫内膜,沿输卵管蔓延至卵巢、腹腔。
很多女性朋友有经期腹泻的症状都不在意,有的在自行服药无果后,也没进一步检查。建议女性朋友,发现此症状者,在排除消化道疾病的同时,还应到妇科检查,排除病因。
4药膳秘方还你血虚
1、红豆排骨汤:制作材料:赤小豆150克,猪排骨(大排)480克,陈皮5克,盐3克2。做法:红豆和陈皮用水浸透,洗净;排骨用水洗净,斩件;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滚;放入红豆、排骨、陈皮用慢火煲至红豆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它以黑豆、甘草、黑芝麻、阿胶等为原料,甘草,益气补中。
2、红枣糯米粥:制作材料:黑米50克,糯米100克,枣(干)10克,当归6克,延胡索3克,糖15克2。做法:糯米、黑米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延胡索以小布袋包好;当归、红枣用冷水洗净;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黑米、糯米、当归放入,并放上延胡索小布袋,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煮约半小时,加入红枣,继续熬煮15分钟;加糖入锅调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功效: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
3、怀山菠菜汤:制作材料:菠菜200克,山药(干)20克,姜3克,大葱5克,盐2克,植物油25克2。做法:将怀山切成片,洗净放入蒸笼内蒸40分钟后出笼;将菠菜择洗净后切成6厘米长的段;葱切成末;姜切成片;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姜片、葱花爆香;随即加入800毫升清水烧沸;加入菠菜和蒸熟的怀山片继续煮熟即成。功效: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
4、银耳茉莉汤:制作材料:银耳(干)25克,茉莉花20克,料酒15克,盐3克,味精2克2。做法:银耳用凉水浸泡,待涨发;摘去根和变色部分,用凉水洗两三遍,用沸水氽一遍,再放入凉水漂凉备用;将茉莉花去蒂用清水洗净,扣在盘中(以防失去香味)备用;锅中放入清汤,下入料酒、精盐、味精,汤沸后撇去浮沫,盛入汤盆中;随后把泡银耳的水滗去,用沸水将银耳氽透,放入汤盆中;再将茉莉花撕在上面即成。功效: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血虚风燥,增强人体免疫力。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
4、蒲公英稠米汤
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兑入米汤中,拌和均匀。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5、芦笋玉米须粥
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粘稠即成。早晚2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6、茵陈蛋汤
茵陈100克,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2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食疗配方
1、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2、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黄疸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因为个体的差异,所以每个人出现黄疸的症状也各有不同,但是每种症状都有相应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了解了具体的病因,不仅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且可以防止病情再次复发。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
4、蒲公英稠米汤
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兑入米汤中,拌和均匀。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5、芦笋玉米须粥
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粘稠即成。早晚2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6、茵陈蛋汤
茵陈100克,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2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食疗配方
1、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2、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便秘了千万不能吃泻药
相信很多人都饱受便秘的困恼,便秘在医学上并不是一种病,顶多也就是肠胃问题。但便秘时间久,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面色不佳不说,还可能引发各种肠胃疾病,严重的甚至导致肠癌。但治疗便秘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为了快速解决,就去买泻药吃,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一种方法。
常吃泻药不仅不助于排便,还会加重便秘
市面上的泻药有很多种,常用得有溶剂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服用早期可能对便秘患者有用,但长期服用就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痛、腹胀等;严重的可能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使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导致肠道黏膜功能损伤和肠道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进一步便秘。另外,长期使用泻药缓解便秘,还会使身体产生对泻药的习惯性与依耐性,很容易造成顽固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