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症状
结核病症状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要及时预防、及时发现,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结核病有什么症状?什么样是结核病呢?
症状: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可有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咳痰量不多,有空洞时可较多,有时痰中有干酪样物,约1/3~1/2肺结核有痰血或咯血,多少不一,已稳定、痊愈者可因继发性支扩或钙化等导致咳血。
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2周以上,是筛选80%结核传染源的重要线索指征。一般肺结核无呼吸困难,大量胸水,自发气胸,或慢纤洞型肺结核及并发肺心,呼衰,心衰者常有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常有低热,盗汗,纳差,消瘦,乏力,女性月经不调等。
粟粒型及重症亚血播型肺结核病灶范围大的干酪肺炎和大片播散,大量胸水的胸膜炎,可有持续高热或弛张热型。
体征:病灶小或位置深者多无异常体征,范围大者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浊,呼吸音减弱或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大量胸水可有一侧胸中下部叩诊浊音或实音。锁骨上下及肩胛间区的罗音,尤其是湿罗音往往有助于结核的诊断。上胸内陷,肋间变窄,气管纵隔向患侧移位均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了解了这些,相信我们可以判断什么症状是结核病了,所以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摆脱疾病的困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骨结核病
骨结核病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轻可重,早期较轻不容易引起患者注意,后期疼痛加剧,病情也就比较严重了,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到了晚期,不仅病情加重,可能还会引发瘫痪等一系列后遗症、合并症。因此树立起预防骨结核病的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一、树立骨结核病的预防保健意识
是全身性结核感染的局部表现,主要为结核杆菌由血行播散所致,常见多发性骨、关节结核。此外还可能为淋巴原性播散。结核杆菌经血或淋巴循环而侵入骨端(骨骺、干骺端)或关节滑膜内或由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的其他系统。除关注自身之外,也可多关注身边的亲人或朋友。
二、及时发现病症
骨结核病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病症,早日进行治疗,不仅能在治疗上省时省力,也可避免因未及时治疗带来的合并症等。
如何预防结核病可从树立骨结核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及时发现病症两个方面进行。预防骨结核病从树立骨结核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做起,了解骨结核病症的原因、症状及影响等。骨结核病重在预防。
警惕孩子得结核病
儿童结核病的病因为结核杆菌,系分枝杆菌属。我国小儿结核病绝大多数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牛型者偶见。随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菌株有增多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儿童结核病与成人结核病有相似之处,也是以肺部感染为主,约占儿童结核病的95%以上,肠结核和其他部位结核约占5%左右。因儿童机体对结核菌高度敏感,当结核菌侵入儿童机体后,可引起较强烈的反应,所以,儿童结核病,又与成人结核病有很多不同之处。
如何警惕孩子得了肺结核
儿童结核病,从总体上讲,绝大我数可以不治自愈。但有有少部分婴幼儿感染结核菌后病情恶化,发展成杰粒性结核病或结核性脑膜炎。也有的在肺内外形成伏病灶,待青春期或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如果能及时地发现孩子得了结核病,并进行正规治疗,不仅可以防止病情恶化,还可以避免在孩子的体内留下祸根。
在什么情况下,应警惕孩子得了结核病呢?
1、家庭成员 或接触密切的亲属、邻居患有性结核病时,特别是哺乳期的母亲患开放性肺结核时,应及早地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
2.儿童结核病的症状大多不典型,但只要细心观察,也并非无规律可循。据报道:儿童患结核病后,有40%左右出现咳嗽.气促.声音嘶哑等呼吸道症状;有30%-60%在发病禄期有高热,或不规则低热;有12%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有10%左右的儿童出现易哭闹、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症状。因此,如果孩子持续一周以上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想到患结核病的可能。
3、儿童患结核病,大多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多见。如果孩子有前述症状,同时在颈部、颌下、腋窝等处摸到孤立的或患珠样肿大的淋巴结,则患结核病的可能性较大,应立即到专科医院检查、治疗。
早识肺结核五大致命误区需警惕
误区1:“穷人”生的病
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解放前的、穷人生的病,已经快消失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仅2006年就有20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
病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特别是劳累(包括劳力、劳心、熬夜)、减肥节食、体质差、周围有人患结核病、患其它病致免疫力差、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
误区2:咳嗽症状被误认为是感冒
结核病最多发生在肺部,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而咳嗽这个症状刚好也是感冒的症状,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容易耽误就诊,甚至拖很长时间不去医院治疗的原因。
其实感冒与肺结核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全年都可发病。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有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咳嗽,应该尽早上医院拍胸片。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3-5天,咳嗽、咳痰可2-3周。对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病程2-3周以上者,强调必须拍胸片。因为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2-3周一般都好了,不好就需要考虑其它疾病。
误区3: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
有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后,感觉症状完全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就停药。其实结核菌是很顽固很难杀灭的一种细菌,服1-2个月的药只是把它们大部分杀死,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必须至少服药治疗6个月,然后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停药还是延长疗程(严重情况需延长)。
误区4:把病症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
有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平时经常咳嗽,所以对咳嗽习以为常,认为咳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已经悄然偷袭了。所以这些症状患者,一是每年应拍一次胸片,二是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其它一些伴随症状,应及时拍片,进一步检查。
误区5:误当作陈旧性肺结核
若胸片有异常,应到肺科专科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切忌草率下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是否“陈旧”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的,比如PPD皮试、痰结核菌、胸部CT等。所谓“陈旧性肺结核”其中一些是活动性的,是肺结核早期、或陈旧肺结核复发了。
肺结核病的发病症状是什么
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 轻、盗汗等。如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 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痰。约1/3病人 有不同程度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 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 能减损,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如并发气胸或大量 胸腔积液,则有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
结核病治疗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结核病不治疗也能自愈
有些人感染结核杆菌后,不出现症状,结核杆菌在其体内长期存在,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健全,就终生不发病。但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杆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结核病症状,此时必须治疗。特别是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全身播散,导致结合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
误区二:症状好转后就可以减药或停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短时间用药后虽然能缓解,甚至病灶消失,但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没有被完全杀灭,患者一旦擅自减药或停药,未被杀灭的结核杆菌可再次大量繁殖,导致结核病复发。大量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表明,用药不规则或不完成疗程是治疗结核病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坚持全疗程、不间断地规律用药,最大限度地杜绝结核病复发。
误区三:结核病一旦复发,只需服用上次治疗用药即可
有的人结核病复发了,就到药店买点以前用过的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经过治疗,患者体内存在的结核杆菌可能对所用过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再服用前一次的用药,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复发的患者应该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医生根据身体检查及药敏结果,并经过综合分析后,会为患者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在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立即停药或换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症状,这时应向医生寻求帮助,而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医生会帮助患者判断这些不良反应是否是抗结核病药的副作用。如果是药物的副作用,判断相关指标是否达到停药标准。不够停药标准的只需对症处理即可。如出现轻微肝功能损害的,可加用保肝药。如果经过上述对症处理后,副作用仍继续加重或已达到停药标准的,才能停药或换药。
结核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结核病的常见并发症
结膜结核病、十二指肠结核、颅骨结核、乳房结核、甲状腺结核、颈淋巴结结核、胃结核、食管结核、瘰疬性皮肤结核病、阴茎结核、尿道结核、膀胱结核、输尿管结核、老年人肺结核病、老年人肺结核、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单纯性脊柱结核、短骨骨干结核、长骨骨干结核、踝关节结核、掌指骨结核、肝结核、子宫内膜结核、输卵管结核、小儿肾结核、小儿骨与关节结核、小儿原发型肺结核、肠结核、肺结核、椎弓结核、肘关节结核、咽部结核、小儿结核病、涎腺结核、腕关节结核、乳腺结核、妊娠合并肺结核、男生殖系结核、颈椎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股骨大粗隆结核、耻骨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肾结核、髋关节结核、骶髂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尿道与阴茎结核、肩关节结核、脊椎结核、胸壁结核。
二、结核病的并发病症
不同部位结核病可引起不同并发症,具体见具体的的结核病。
结核病的症状
1.咳嗽
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局部症状。早期咳嗽可以很轻,常呈单声咳,也就是我们俗话说半声咳,无痰干咳,影响工作生活的程度不明显。当病变进展时,咳嗽可以加重;伴发支气 管内膜结核时,咳嗽可以加剧,有时可发生呛咳,对久病不愈的病人,如发生支气管移位,气管因病灶粘连被牵拉,或被周围淋巴结压迫使支气管变形时,可以因通气不畅而发生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犹如吃呛食物而发生的呛咳,甚至呼吸困难。
2.咳痰
起病初期咳痰不明显,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变扩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时痰量就会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时,痰量也会增多,且可出现黄脓痰,而且还可伴随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寒战等现象。
3.胸痛
胸痛也是肺结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状,但一般必须病变波及胸膜尤其是波及壁层胸膜,时可以出现胸痛。壁层胸膜即前面胸廓与肺脏的结核图2、3中所示即为壁层胸膜。有时出现不定部位的隐痛,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所致,在肺呼吸运动时不受影响。如果部位固定有刺痛,并随呼吸及咳嗽时加重,这就说明炎症刺激胸膜所致,有的病人常感觉肩部或上腹部痛,这很可能是炎症刺激了横膈膜通过神经反射所致。
4.咯血
我们经常发现好多病人事先并不知道他患有肺结核,平时有些咳嗽也不在乎,发热也不觉得,但咳嗽时发现痰中有血丝,血块,甚至满口血,才到医院看医生,经检查发现肺部已经有较多的病灶,甚至个别的还有了空洞。出现咯血的病人大约占整个病患者的1/3多 一些,咯血,不是任何病人都可以出现的,血是从血管里出来的,所以,必定要病变影响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损伤血管时,才会出现。
宝宝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核菌引起
假如宝宝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病症表现,最常见的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
应对办法: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光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老人警惕肺结核
当进入老年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结核复发;也有一部分老年结核是青少年时发病,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得到正规及时的治疗,至老年复发。三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率增高,使老年结核构成比增加。
老年肺结核有以下临床特点,缺乏典型的结核病症状,如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消瘦等。二是合并症多,常合并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全身性慢性病。三是复发率高,复治病例多。有材料报告50岁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中75%为复治病例。四是治愈难死亡率高,相当一部分老年肺结核、既往患肺结核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不正规而形成慢性病,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等原因,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有人报告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死亡率占肺结核总死亡率的47%。五是误诊率高。由于老年肺结核病人症状不典型,缺少结核病中毒症状和体征,所以老年肺结核误诊率高,有资料报告误诊率达65%。
由于老年肺结核有以上五大临床特点,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视痰结核杆菌的检查。老年结核的治疗原则,也应遵照结核的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由于老年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时,特别要注意药物的肾毒性、肝毒性和耳毒性。
骨结核是什么病 骨结核症状
初期多见明显全身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渐感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继而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心烦失眠,咽干口燥,形体日渐消瘦,两颧发赤,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等一派火旺征象,后期气血虚弱,可见面色无华,舌淡唇白等,如有高热恶寒,全身热毒症状明显者,应考虑合并其它化脓菌混合感染。
1、疼痛,呈渐进性;
2、肌肉痉挛,多为局部肌肉紧张;
3、肿胀;
4、患肢肌肉萎缩;
5、功能障碍;
6、畸形;
7、寒性脓肿;
8、窦道,瘘管形成。
这些肺结核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症状被误认为感冒:结核病最多发生在肺部,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而咳嗽这个症状刚好也是感冒的症状,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容易耽误就诊,甚至拖很长时间不去医院治疗的原因。其实感冒与肺结核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全年都可发病。
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有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咳嗽,应该尽早上医院拍胸片。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3-5天,咳嗽、咳痰可2-3周。对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病程2-3周以上者,强调必须拍胸片。因为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2-3周一般都好了,不好就需要考虑其它疾病。
误区2:“穷人”生的病: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解放前的、穷人生的病,已经快消失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仅2006年就有20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病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特别是劳累(包括劳力、劳心、熬夜)、减肥节食、体质差、周围有人患结核病、患其它病致免疫力差、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
误区3: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有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后,感觉症状完全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就停药。其实结核菌是很顽固很难杀灭的一种细菌,服1-2个月的药只是把它们大部分杀死,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必须至少服药治疗6个月,然后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停药还是延长疗程(严重情况需延长)。
误区4:把病症误认为慢支:有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平时经常咳嗽,所以对咳嗽习以为常,认为咳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已经悄然偷袭了。所以这些症状患者,一是每年应拍一次胸片,二是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其它一些伴随症状,应及时拍片,进一步检查。
误区5:误当作陈旧性肺结核:若胸片有异常,应到肺科专科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切忌草率下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是否“陈旧”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的,比如ppd皮试、痰结核菌、胸部ct等。所谓“陈旧性肺结核”其中一些是活动性的,是肺结核早期、或陈旧肺结核复发了。
肺结核会传染
肺结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浸润型肺结核(III型),慢纤维空洞型肺结核(IV型)、结核性胸膜炎(V型)等。
本病初期症状比较轻微,不易引人注意。同时,本病症状一般很少特征性。全身症状主要有低热,常在午后或劳动后体温升高;入睡后出汗(盗汗);疲倦乏力,性情急躁;体重减轻、消瘦;月经失调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青年人咳嗽3~4周以上应考虑有肺结核的可能;部分病有有咳血或痰中带血;胸部隐痛;病就很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等。有的闰内可在痰中找到结核菌。病变活动性高时血沉增加。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辨别病变的性质、范围和部位,对诊断、治疗效果的判定都有帮助。血行播散性胴结核多见于儿童或少年,多数为紧接着原发性肺结核发生,可引
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起病急骤,病情大都 较重。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发生在成年人,其中前者最为常见。肺结核的分期为:(1)进展期:主要表现为症状加重,血沉块,痰菌可阳性,病变以渗出为主或扩大播散。(2)好转期:症状好转,病变缩小或消失。(3)稳定期:无症状,痰菌阴性,病变基本吸收、纤维化或硬结,6个月以上无变化,如空洞依然存在则连续1年以上痰菌阴性。肺结核还或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两类,以便在治疗管理上区别对待。肺结核的治疗必须有计划性,坚持不懈,主要治疗措施有(1)一般治疗,如休息和营养,(2)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主要有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利福平等,应在医师指导下有计划地选择适当药物,单用或配合使用。此外还有中医中药、人工气胸或人工气腹疗法、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可视不同情况应用。
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开放性的肺结核病人。这些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其次,结核杆菌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可能被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感染后才能发病。预防或减少结核病的措施首先就是不要受结核菌的感染,感染结核杆菌4-8周后,体内会出现结核抗体,因此,可到结核病专科医院作PPD试验、胸透、拍片等的检查,便可知道您是否已患上结核病。如PPD试验强阳性而又排除结核病时,可先预防服药。此外,加强锻炼,加强营养,经常开窗,勤晒被褥,摒弃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也是预防结核病发生的基本措施。
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 土蜂蜜对肺结核有好处吗
有。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土蜂蜜具有润肺、止咳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还能使人体血红蛋白增加和降低血沉,从而使结核病症减轻,所以土蜂蜜对与肺结核症状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的。
支气管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