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中毒有什么症状 含氰甙类中药中毒
吃中药中毒有什么症状 含氰甙类中药中毒
药物代表:杏仁,桃仁,郁李仁等
临床症状:少量服入时,流涎,呼气有杏仁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气短,口唇紫绀,目睛直视,瞳孔散大,大量服入时间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牙关紧闭,常于数分钟内死亡,如超过半小时不死亡者,其预后多属良好。
中毒机制:含氰甙类药物中毒的机理是氰甙遇水时,经由本身所含酶的作用,分解成糖及氢氰酸等物质,当氢氰酸被吸收后,其氰酸离子即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相结合,从而破坏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使组织呼吸不能正常进行,机体陷入窒息状态,氢氰酸本身还可损害延脑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处理措施:早期处理,补充糖水,同时给氧;内服甘草绿豆汤,或蛋清,红糖水,生萝卜汁。
吃中药中毒有什么症状 含生物碱类中药中毒
生物碱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为无色结晶固体,由氮,碳,氢,氧等元素构成,具有苦味和辛辣味,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代表性药物有莨菪,曼陀罗,颠茄,乌头,肤质,钩吻,马钱子等。
药物代表:莨菪,曼陀罗,颠茄等。
临床症状:面颊潮红,皮肤干燥发红,口渴唇干舌燥,咽灼热,吞咽困难,呕吐,腹痛,瞳孔散大,视物不清,心跳过速,兴奋或狂躁,幻觉,甚至昏迷,痉挛,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中毒机制: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处理措施:早期(4-5小时内),可以用0.02%-0.025%高锰酸钾或0.5%鞣酸洗胃,继用硫酸镁或硫酸钠25-30g导泻口;服浓茶或大量糖水,或输等渗葡萄糖液。
药物代表:乌头,附子等。
临床症状:口咽灼热,呕吐,恶心,流涎,全身麻木,难以忍受,烦躁不安,早期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心跳过缓,心律不齐,甚至面苍唇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休克而死亡。
毒理作用:乌头碱类,兴奋迷走神经,对于中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并且具有兴奋和麻痹感觉神经末梢的作用。
处理措施:早期(2-5小时内),用0.5%鞣酸洗胃,继用硫酸镁或硫酸钠25-30%导泻;服蛋清,活性炭,补充糖盐水(静滴葡萄糖盐水和葡萄糖水,或大量饮糖盐水。
药物中毒早期症状药物中毒症状有什么表现
阿片类药物中毒:多由静脉注射所致,在常用剂量下,患者会山现恶心、呕吐、便秘、出汗,也可有口干、心动过缓、心悸不安、瞳孔缩小。一次吸毒0.5 g以上,就可产生典型的中毒特征。
安眠药中毒:在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睡眠依赖于安眠药。一般镇静药,如地西泮等难以奏效,逐渐升级至中枢催眠药。且量越用越大,因此安眠药中毒时有发生。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中毒:病人初期兴奋、狂躁、惊厥,随后转为抑制、嗜睡、神志模糊、口齿不清、朦胧深睡以至深度昏迷。晚期四肢瘫软、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呼吸浅而轻以至呼吸衰竭。
水合氯醛中毒:病人有恶心、腹痛,重症有肝和肾功能损害、尿少、昏睡以至昏迷、呼吸浅慢、口唇紫绀、呼吸肌麻痹、反射消失、脉细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
甲喹酮中毒:病人有头昏、步态不稳、烦躁不安、谵妄等症状,也可出现呼吸抑制、肺水肿及昏迷。少数病人有出血倾向或脑水肿。
地西泮类药物中毒:地西洋类药物虽属镇静催眠药,但服用过量亦可引起中毒。应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洋地黄中毒:洋地黄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老年人耐量差,极易发生中毒。洋地黄中毒时,病人有头痛、头晕、眼花、黄视、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及各种心律异常如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有的病人原有心房纤颤,突然心律变得整齐,心电图呈典型的洋地黄中毒图形。
阿托品、东莨菪碱中毒:病人先有皮肤和粘膜干燥、口渴、吞咽困难、面部潮红、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尿潴留等副交感神经受抑制的症状。重症病人出现中枢兴奋症状:言语增多、幻觉、烦躁、谵妄、惊厥等;继之转为抑制、嗜睡和昏迷。东莨菪碱中毒者昏睡多于兴奋。此时取病人尿液滴滴入猫眼内,即可引起瞳孔扩大,有利于帮助诊断。
水杨酸钠、阿司匹林中毒:病人可因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腐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胃痛,同时有眩晕、出汗、面色潮红、耳鸣、鼻出血、视力模糊和胃肠道出血,蛋白尿、酮尿、早期呼吸性碱中毒,继之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失钾,重症者烦躁不安、脉速、抽搐、昏迷、呼吸和周围循环衰竭。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由于该类药物治疗剂量的安全范围很大,每日量可小至20~30mg,大至1~2g,因此过量引起的致死性中毒反不多见,而疗程中的副作用较多。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可见有以下三类:①震颤麻痹综合征;②静坐不能;③急性张力障碍反应。对氯丙嗪类药物有过敏患者,即使治疗剂量也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胆汁淤积性肝炎而死亡者。
中药和绿豆是一对冤家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绿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豆的吃法较多,其中绿豆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凉饮料。然而,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严格地说,绿豆解的是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药。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
对于中药和绿豆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如患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黄痰、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热证实证时,在服中药的同时服用绿豆汤(粥)或绿豆糕等,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绿豆所具的解毒功效,是绿豆中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因此,农药中毒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以增加疗效。由于绿豆偏寒,故对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者无益,如患有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麻木、活动不利、腹痛、腹泻、痛经等虚证寒证时,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而且会加重病情。
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还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在服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老鼠药中毒有哪些症状
鼠药一般对鼠类毒性甚大,对人类毒性较低。但如大量误食,亦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误食安妥安妥可以刺激黏膜,还可以造成肺毛细血管损害和肝、肾变性坏死。症状①胃肠症状和恶心、呕吐、腹泻等;②咳嗽、呼吸困难、咯粉红色痰沫;③肝肿大、黄疸、血尿、蛋白尿;④头晕及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窒息。
中药中毒后怎么解毒 中药中毒后应诊处理
经初步检查,印象为急性中毒时,首先要有重点的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必要时收集呕吐物,大小便等送检,早期症状不明显者,要留疹观察。
中药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
蟾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类似洋地黄中毒,可见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严重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手足心及额出汗等,并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此外,蟾酥尚可引起消化系统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四肢发麻等。
农药中毒症状
由于不同农药的中毒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其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
1.农药毒性的共性表现
(1)局部刺激症状接触部位皮肤充血、水肿、皮疹、瘙痒、水泡,甚至灼伤、溃疡。以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硫、除草醚、百草枯等农药作用最强。
(2)神经系统表现对神经系统代谢、功能,甚至结构的损伤,引起明显神经症状。常见有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周围神经病而引起烦躁、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肌肉震颤、感觉障碍或感觉异常等表现。以杀虫剂,如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等农药中毒常见。
(3)心脏毒性表现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多是心脏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有些还对心肌有直接损伤作用。如有机氯、有机磷、百草枯、磷化锌等农药中毒,常致心电图异常(ST-T波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4)消化系统症状多数农药口服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砷制剂、百草枯、有机磷、环氧丙烷等农药可引起腐蚀性胃肠炎,并有呕血、便血等表现。
2.不同农药毒性的独特作用表现
(1)血液系统毒性表现如杀虫脒、除草醚等可引起高铁蛋白血症,甚至导致溶血;茚满二酮类及羟基香豆素类杀鼠剂则可损伤体内凝血机制,引起全身出血。
(2)肝脏毒性表现如有机砷、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百草枯、杀虫双等农药,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及肝脏肿大。
(3)肺脏刺激损伤表现如五氯酚钠、氯化苦、福美锌、杀虫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百草枯等,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百草枯尚能引起急性肺间质纤维化。
(4)肾脏毒性表现引起血管内溶血的农药,除因生成大量游离血红蛋白致急性肾小管堵塞、坏死外,有的如有机硫、有机砷、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双、五氯苯酚等还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可引起肾小管急性坏死,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5)其他表现有些农药可引起高热。如有机氯类农药,可因损伤神经系统而致中枢性高热;五氯酚钠、二硝基苯酚等则因致体内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使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无法以高能磷酸键形式储存而转化为热能释出,导致机体发生高热、大汗、昏迷、惊厥。
中药中毒后怎么解毒
经初步检查,印象为急性中毒时,首先要有重点的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必要时收集呕吐物,大小便等送检,早期症状不明显者,要留疹观察。
急性中毒病人要让其卧床休息,不能饮开水和酒类,应喂服冷的糖盐水;有惊厥出现时,应避光,安静;呕吐,腹泻引起失水时,应适当补液,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呼吸道堵塞时,要随时吸痰,以免窒息和感染;昏迷不能吞咽,应下鼻饲;有尿潴留情况者要导尿。出现不同药物引起中毒现象,可采用解毒中药来解毒。
生豆浆中毒症状如何
中毒原因
生豆浆中毒多见于小型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生豆浆加热不彻底,其中的有害物质未被破坏,饮用后可造成中毒。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
中毒症状
豆浆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一般不发热,预后良好。
急救处理
轻者不需治疗,重者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
豆浆应彻底煮开后饮用。当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时,都将出现泡沫,应注意此时的豆浆还未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再持续加热数分钟。当豆浆量大或较稠时,应把豆浆搅拌均匀,若烧糊锅底,影响热力穿透,会导致加热不彻底。
含氰甙类植物中毒的症状及急救
中毒原因
含氰甙类植物性食物中毒以苦杏仁引起的最为多见,后果最为严重。此外还有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樱桃仁和木薯等。有毒成分为氰甙,在酶或酸的成分下时放出氢氰酸。
苦杏仁中毒多发生于杏熟时期,多见于儿童因不了解苦杏仁毒性,生吃苦杏仁,或不经医生处方自用苦杏仁煎汤治小儿咳嗽而引起中毒。苦杏仁甙属剧毒,1—3粒苦杏仁即可中毒,甚至死亡。
木薯中毒原因是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木薯,或喝洗木薯的水、煮木薯的汤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
苦杏仁中毒的潜伏期为半个小时至数小时,一般为1—2小时。主要症状为口内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四肢无力,继而出现不同程序的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可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昏迷,常发出尖叫。继而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争救处理
催吐、洗胃、对症治疗。解毒治疗,给中毒病人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停用后用3%亚硝酸钠溶液缓慢静脉注射,再用新配置的25%—50%的硫代硫酸钠缓慢静脉注射。
预防措施
家长要教育小孩不食用苦杏仁、李子仁和桃仁,也不要擅自给小孩服用苦杏仁汤(汁)。
不要生吃木薯,吃木薯前,首先必须去皮后洗涤薯肉,于敞锅中煮熟,熟木薯再用水浸泡16小时,煮木薯的汤及浸泡木薯的水应弃去。
苦杏仁中毒症状
苦杏仁中毒症状
轻的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严重的发生昏迷、惊厥、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或不规则,患儿往往死于呼吸麻痹。一般苦杏仁毒性比甜杏仁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中毒。
苦杏仁中毒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多因儿童不知道苦杏仁的毒性比一般甜杏仁高数十倍,把杏核砸开吃杏仁;也有吃了治疗咳嗽中药里的苦杏仁中毒,还有是吃了太多凉拌杏仁(未消除大部分毒素)造成中毒。
苦杏仁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小时,进入胃肠道后,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可产生严重影响人体细胞功能的氢氰酸,从而破坏中枢神经等重要生命功能。小儿误食苦杏仁数粒至20粒即可出现中毒现象,症状初期为口内苦涩、流口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四肢无力;继而心跳加快、胸闷、呼吸急促、四肢肢端麻痹;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冰冷、昏迷惊厥,常发生尖叫,有时会闻到苦杏仁的味道;最终意识丧失、瞳孔散大、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尤以儿童病死率高。
预防含氰甙类植物中毒,主要是教育儿童不生吃各种苦味果仁,也不能吃炒过的苦杏仁。
农药中毒有哪些表现
急性中毒根据时间大量有机磷接触史,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职业性中毒参考作业环境与皮肤污染检测,尿代谢产物测定,食品污染所致中毒参考剩余食品或洗胃液检测及人群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1、观察对象 有轻度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不低于70%者;或无明显中毒临床表现,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前705以下者。
2、急性轻度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在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50%~70%。
3.急性中度中毒 除较重的上述症状外,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50%。
4、急性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肺水肿;(2)昏迷;(3)呼吸麻痹;(4)脑水肿。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
5、迟发性神经病 在急性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有的病例可出现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原性损害。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可分三类:
(1)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病情加重时出现全身紧束感,言语不清,胸部、上肢、面颈部以至全身肌束震颤,胸部压迫感,心跳频数,血压升高,严重时呼吸麻痹。
(3)中枢神经症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重症病例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迟发性神经病:一般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8天~14天,出现感觉障碍,继而发生下肢无力,直至下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上肢,多为双侧。
2、慢性中毒 多见于农药厂工人。突出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候群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的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
中药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山药丸,熟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治伤消瘀丸等含有马钱子。马钱子含士的宁,毒性大,中毒可发送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症状,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