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胆气虚吃什么好
心胆气虚吃什么好
一般来说中成药效果比较弱,你最好还是找中医开方治疗。如果你选用中成药的话安神定志丸效果比其他两种效果要好点。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则不安,胆气不足则志不宁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心胆气虚,神魂不安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心胆气虚之征。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前方重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烦不宁,气短自汗,倦怠乏力之证后方偏于养血清热除烦,用于虚烦不寐,终日惕惕,触事易惊之症。 常用药物:人参、甘草、 茯神、远志、茯苓、 龙齿、石菖蒲、酸枣仁、知母、川芎。
可以用安神定智丸配酸枣仁汤予以治疗。最好是找相关医生进行辨证,根据你的身体实际情况,配伍用药,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同时,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并祝你早日康复。
睡眠不好喝什么茶好 龙须菖蒲茶
用龙须,石菖蒲一起煮茶饮,可以起到镇静,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心胆气虚所导致的心神不安,心悸胆怯,睡眠质量差的现象。《重度堂随笔》评价此茶:“可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智,妙药也。”
龙须菖蒲茶的做法:龙须10克先加水煎沸10分钟,再加入5克石菖蒲煮沸15分钟即可。每日1-2剂,不拘时,代茶饮。
睡觉总醒是怎么回事呢
睡觉总醒这是失眠的一种表现,失眠有些人是入睡很困难,睡不着,可能躺三四个小时,甚至一宿都睡不着,这是一种。有的做梦,一宿都是梦,有的是早醒,或者说反复醒,这也是一种失眠的一种状态,从中医说就是易醒,易醒的病人往往有时候跟好多因素有关系,也不是说一个因素造成的,可能是不同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有肾虚的人就反复醒,反复醒的原因是肾虚的朋友夜里小便比较频繁,一个小时尿一次,肾虚就需要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补肾来缓解。有些是心胆气虚的,稍微有点动静很害怕,惊醒,还不是一般的惊醒,这种情况是属于心胆气虚的,温胆养虚能够治好,还有一些阳气不能入阴,或者说入阴不能入的太深,则需要补血。
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心经穴为主,随证配穴。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
配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者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5天为一疗程。
怎么治失眠 针灸
功效: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心胆气虚者补心壮胆,均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法;肝郁化火者平肝降火,痰热内扰者清热化痰,均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太冲、涌泉;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者加中脘、丰隆、内庭。
操作:按个穴位针灸常规操作。以唾前2小时、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效果最好。
喝什么茶安神助眠 生脉茶
材料: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太子参30克(或白参15克,生晒参15克)
做法:将麦冬,五味子,太子参冲洗干净,用沸水冲泡即可(可多次冲泡)。
助眠原理:麦冬清心除烦,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宁心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肺,此茶适宜于改善阴虚火旺,心胆气虚所致的多梦易醒症状。
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治疗
中医讲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胆者中正之官,谋虑出焉。此二者主管人体神志决断,思虑谋略,若此二者气血失和则可出现诸多情志疾病的出现。心胆气虚型抑郁症就是其中之一。
此型抑郁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抑郁善忧,情绪不宁,胆怯恐惧,心中惕惕不安,自卑绝望,难以决断。或伴烦躁善哭,失眠多梦,易于惊醒,心悸气短,咽中异物感,倦怠,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无力。
心胆气虚型抑郁症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多是禀赋不足,本属心胆气弱体质,患者多优柔寡断,遇小事即忧愁不解,善惊易怯。再遇惊恐悲思等不良刺激,心胆阳气更虚,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则情绪低落、心悸、胆怯、失眠。胆气不充而致谋略决断之力不足,故恐惧、惕惕不安、难以决断。谋虑决断之官失职,患者无法正确判断自身及所处环境,故可见自卑绝望。
本型临床治疗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要。方药众多,常见的有安神定志丸加减。
治疗本型病症时,应不忘肝胆相照。在温补心气、胆气的同时不忘养血柔肝,养肝体而助胆气。本型发生多属体质使然,用药时应注意心理疏导,移情易性。
中药治疗焦虑症
1.肝郁化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各12g,车前子、磁石、龙齿各15g,木通、当归、生地、柴胡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痰热内扰:半夏、陈皮、枳实、黄连、山栀、竹茹各12g,茯苓、龙齿、珍珠母各20g,百合、焦山楂、莱菔子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3.心脾两虚:人参、远志、龙眼肉、木香、当归各12g,白术、茯神、酸枣仁各15g,白芍、阿胶(烊化)、熟地各10g,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
4.心胆气虚:人参、远志、川芎各12g,茯苓、茯神、石菖蒲各15g,龙齿20g,柴胡、酸枣仁、知母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心胆气虚的预防
1. 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2. 建立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
3. 培养好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及吸烟。
4. 睡前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
5. 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努力减少噪音。
不寐之症,虚者为多,且病程较长,难以速愈。治疗不当,由虚转实或虚实夹杂。该病多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化源不足,气血虚弱,心神失养而致。如加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而伤及肾精,致成心肾阴虚,水火不济而成不寐、心悸等症。因此益气养血,养阴滋肾就称为治疗不寐虚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气血虚得养,精亏得复,则不寐自愈。虽病程较长,但预后较好。若失治误治,忧思久郁,进一步损伤心脾,虚久则气滞痰生,加之心胆气虚,痰浊上逆,蒙蔽心窍,神志迷蒙,不能自主而转为癫证;若痰浊内阻,因肝郁化火,或心火内炽,结为痰火,痰火扰心,心窍被蒙,神志逆乱,可发为狂证。
桂圆能治疗失眠吗
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失眠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中医将失眠分为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症型。
而桂圆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养血健脾、养心安神等功效,它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食少腹胀、倦怠乏力等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所以桂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症状。
经常失眠怎么调理 心胆气虚
证侯:不寐多梦, 易于惊醒; 胆怯恐惧, 遇事易惊, 或虚烦不寐, 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心悸神疲;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或弦弱。 治法: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
配方: 远志肉 20g, 炒枣仁 20g, 石莲肉 20g, 粳米 200g。 制法:
1.将远志、 枣仁入锅内, 加水适量, 煎煮去渣取汁, 备用。
2.将洗净的莲肉与粳米加水适量煮粥, 粥熟后再加入远志、 枣仁之煮汁, 搅匀, 煮二沸即成。
3.分次服食, 每日早、晚各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