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趋于年轻化
癌症发病趋于年轻化
1、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这对于年轻人几乎是家常便饭,随便调查一下都市的年轻人晚上10:00以前睡觉的基本上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在12:00以后才睡觉,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癌症的温床,有研究报道过,熬夜的人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时间睡觉的人,因为熬夜会导致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癌症就会趁虚而入。
2、年轻人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爱吃宵夜,这是当代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是因为睡的过晚起不来,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就会严重的损害我们的胃肠,而吃宵夜是因为睡的晚,不吃会饿的慌,但是宵夜也会严重伤害我们的胃肠,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便秘的情况非常严重,而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肠癌。以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位19岁的男孩连续三年不吃早餐、吃宵夜、便秘,结果患上直肠癌。还有现在的快餐文化,导致很多人肉类摄入过多,而蔬菜吃的少,基本上是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就是癌症的温床。
3、年轻人的缺乏运动。早上起来的运动的多半是50岁以上的人,很少见到过20几岁就起来晨练的年轻人,如果周末能坚持爬山、打球的年轻人,就算是不错的。运动是可以强身健体的,但是,年轻人宁可沉浸在电脑里、手机里,也不愿意到户外运动,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年轻人的体质更弱,成为癌症的青睐的对象。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肺癌
近些年为何肺癌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发展?是很多人都疑惑不解的问题。肺癌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过去总是倾向于老年人。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已经趋于年轻化了,对于该病大家是不可不防的。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会得肺癌呢?
为什么会得肺癌?一方面是因为一般青年人的新陈代谢很旺盛,而且新生的和正分裂繁殖的细胞很容易遭受到癌物质的攻击。另一方面就是有些青年的父母曾患癌症,这样就让青年人对致癌物质刺激具有特殊的敏感性。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青年人应当对肺癌常识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客观事实,加强思想修养,养成适应各种生活的能力,经得起困难和挫折,学会自身心理调整。肺癌发病率如此年轻化,大部分是由于生活不规律,对于防止肺癌的发生,青年人应当有健康的体魄,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不偏食,保持正常体重,有病及早求医,万勿沾染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肺癌疾病,大家不要不以为意。
多久一次性生活有利于子宫健康
多久一次性生活有利于子宫健康
研究表明,每星期有两次以上性生活的人,其免疫系统能得到强化,不易被感冒病菌等感染。而每星期性生活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与性生活少于3次的人相比,至少显得年轻10岁。
此外,性生活不规律或很少有性生活的女性,很可能会患上某些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子宫疾病。
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专家提醒,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必须进行宫颈癌的检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查,才能更好预防癌症入侵。
为什么白内障趋向年轻化
我国近20年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有近4亿的近视眼。魏锐利教授说,近视眼度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引起“核性白内障”,这是白内障患者年轻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还有很多年轻人白天伏案工作,晚上对着电脑聊天、游戏、网购。专家表示,电脑屏幕的辐射对眼睛的伤害很大,也是白内障的诱因之一。一些年轻人还喜欢拿着手机看电子小说、发短信,不管在公共汽车上还是睡前躺着看,都对眼睛不利。
而且,一些年轻人喜欢泡舞厅、酒吧,一明一暗急速变换的灯光对眼睛也有影响。一些现代建筑的幕墙玻璃、家用落地窗等,会反射太阳光,一眼看去,就会觉得特别刺眼,这对眼睛也不好。
一些人用眼疲劳了喜欢滴两滴眼药水,缓解眼睛的不适。但魏锐利教授说,某些眼药水含有激素类物质,如果经常使用,就会诱发白内障。
另外,现在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趋势也年轻化,导致其并发症白内障的发病趋势也年轻化了。
为什么心肌梗塞越发年轻化
1、熬夜抽烟是病根
熬夜加班经常会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很多人都有染上了烟瘾。经常抽烟、熬夜,心脏负担很大,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是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的祸根。冠状动脉内巨大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了心肌梗塞的发生。
2、心肌梗塞趋于年轻化
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冠心病的发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预防心肌梗塞并不都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需要注意,目前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肥胖是最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关于年轻患者心肌梗塞的报道越来越多,很多医院近年来也相继发现了一些30岁左右的心肌梗塞患者,有数据显示,最年轻的患者年仅26岁。
3、每天至少运动半个小时
专家表示,年轻人懒惰,又经常加班熬夜,专家提醒你,每天至少要运动半个小时,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远离高脂、高盐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戒烟,因为吸烟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专家介绍了心肌梗塞的病因,特别是年轻的上班族要多注意了,另外日常生活中做好心肌梗塞的预防工作,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喝花旗参茶有什么好处 保护心血管系统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因为压力和污染等问题,心血管疾病趋于年轻化。此时服用花旗参茶就能暂时性以及持久性的降低血压,所以对于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还有心肌梗赛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青梅酒有什么好处 能防老抗衰
青梅味道酸,饮用青梅酒后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较多的腮腺素,腮腺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让女性面色红润,肌肤光泽,使皮肤组织和血管趋于年轻化,具有明显的“回春”作用。
如何提高淋巴瘤的警惕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种癌症。临床上淋巴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淋巴瘤的高发年龄为40-50岁,平均死亡年龄50岁,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全球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万人,死亡病例超过2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根据病理分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较平稳,某些地区发病率还有些下降。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持续增加的,调查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它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生存期不足一年。
长期发热和淋巴肿大是信号
淋巴癌的早期症状“很会伪装”,与常见的感冒相似,患者多会出现发热、扁桃体肿大等 “感冒”症状,此外,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淋巴结无疼痛肿大、体温增高(尤其是夜间)、体重下降、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盗汗等,需要特别警惕。尤其是中青年人,出现无痛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糖尿病趋于年轻化
目前,我国还有4亿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即血糖正常但容易得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但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数约1.5亿,每天增加1.5万糖友,每小时就增加500人,每分钟增加10人。
这不仅意味着如此多的糖尿病患者和准糖尿病患者,将面临一系列并发症的困扰。而且,糖尿病治疗本身及并发症防治意味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有统计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总患病率达73.2%,其中神经性病变最高,为60.3%,其次还有眼部疾病、肾脏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也不可小觑。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至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577亿美元。
更让人心痛的是,糖尿病悄悄盯上了年轻人,而且此趋势愈演愈烈。上世纪90年代以前,到内分泌科就诊糖尿病的患者基本上都是老人,而现在内分泌科确诊的糖尿病人有近1/3是低于40岁的年轻人。“年轻人患糖尿病,不仅和基因有关,更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空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全军临床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东莉建议,家里有患者糖尿病的人,自身一定要注意预防,规律生活、健康饮食、加强运动都是预防的好办法。
韩国糖尿病食疗不再是饥饿疗法
治疗糖尿病,调整饮食是关键。“近几年,很多韩国人都在通过食疗来防控糖尿病,结果韩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食疗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韩国糖尿病协会理事洪相俊分享了韩国糖尿病食疗的成效。
然而,在中国,很多糖尿病人片面的将糖尿病食疗理解为“饥饿疗法”。 卫生部北京医院营养科原主任王璐分享了身边人对糖尿病人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有利于控制血糖,每天只吃粗粮不吃细粮,只吃青菜不吃肉类,只挑所谓的“无糖”食物。其实,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人体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