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理性贫血吃什么好

生理性贫血吃什么好

生理性贫血吃什么好?由于正常人体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释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病因:生理性贫血最常见于女性的妊娠期。这是因为妇女妊娠期时,由于供应胎儿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血浆约增加1000毫升,红细胞增加约500毫升,致使血液稀释。

症状:心悸、气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胀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贫血的孕妇还容易发生一种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疾病,在生宝宝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防治:生理性贫血主要是通过食物来改善。保证充足的热能撮入。只有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使包括铁在内的各种营养素得到最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撮食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铁及优质蛋白。我们在选择食物时不仅要看它的铁含量,还要了解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血红素铁,其吸收率远远高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在20%左右,大约为植物性食物中铁吸收率的10倍。此外,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膳食纤维等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尽管黑木耳、菠菜中的含铁量虽然较高,但不如瘦肉及肝脏中的铁那么易于吸收。

选择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维生素C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每天都应该有。每周应有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常吃动物的血制品如猪血、鸡血、鸭血等。但要注意卫生。

宝宝贫血多因喂养不当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4个月后,会出现生理性的贫血期,原因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而宝宝出生时经由母体而储存的铁,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消耗完,母乳或牛奶不能提供足够宝宝需要的铁,宝宝就很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

除了生理性贫血期,一些家长未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会导致孩子铁摄入不足;或者,虽然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孩子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一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长期饮用牛奶也会诱发胃肠道慢性出血,从而导致贫血。

还有,一些宝宝饮食中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动物内脏,也会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细胞核酸代谢障碍,诱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压积偏低贫血的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溶血器官也就是骨髓为什么会生成细胞减少呢?如果把骨髓比喻为一个造血工厂的话,我们就容易理解和分析了。

第一个可能是造血原料,造血原料包括铁、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维生素B6和蛋白;第二种可能是造血工厂瘫痪、停产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辐射损伤、或是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占据等;三可能是缺乏工厂机器运行的“润滑剂”,从而调整因素缺乏红细胞的形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这类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有

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铅中毒性贫血以及肿瘤引起的贫血等。

但有一种特殊的贫血叫做“婴儿生理性贫血”,它是婴儿出生后2-3个月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短暂性贫血状态(详见“婴儿生理性贫血”),不是病态,所以称为生理性贫血。

盘点生理性贫血的几大原因

生理性贫血常发生于2~3月内小儿、妊娠期女性及老年人,患者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以下,尽管如此,患者并无造血物质不足,也无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目前认为,造成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胎儿在子宫内相对缺氧,出生后肺呼吸开始建立,血氧饱和度成倍的增加,由胎儿时期的45%升至95%,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可引起暂时性贫血。

2、小儿未出生前红细胞寿命约为45~70天,生后制造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出生后胎儿红细胞逐渐破坏,从而发生生理性溶血。

3、小儿出生后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红细胞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导致贫血。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出现生理性贫血。

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该有的调理还是有必要的,人们要保证自己的日常饮食营养充足,以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

小儿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贫血症状、如溃疡病出血后、严重的钩虫病白血病等,这些都是病理性贫血。还有一种生理性贫血,也就是说这种贫血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1-8周以内,所以又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初生的婴儿血红蛋白可高达150-230克/升,红细胞计数可达5-7×1012 /升。生后1周至8周内血红蛋白可逐渐下降到低于正常值,直至8周后停止,一般称这种贫血为生理性贫血。足月儿血红蛋白生理性下降极少低于100克/升;未成熟儿由于代谢及呼吸功能较低,体重增长快,所以生理性贫血出现时间早,贫血表现更为严重,生后3-6周内可下降至70-90克/升。 为什么会发生婴儿生理性贫血呢?主要原因为:

(1)小儿出生后即建立了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由45%增至95%,骨髓造红细胞的功能明显下降,红细胞生成素由胎内的高水平降低到极低水平,红细胞增生明显减少。

(2)含胎儿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寿命短,小儿出生后被大量破坏。

(3)生后3个月内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血容量迅速扩充,红细胞被稀释。 婴儿发生生理性贫血后,一般无需治疗,家长亦不必过于紧张,正常婴儿8周以后,血红蛋白下降至100-110克/升时,血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再一次增高剌激骨髓,使骨髓造血开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因生理性贫血而下降的血红蛋白又可恢复正常。 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以致出现贫血,多发生在6个月-3岁婴幼儿,发病率为20%-40%。为什么婴幼儿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呢?

1、摄入不足 胎儿最后三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正常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约为每千克体重70毫克,可供生后4个月内之用。一旦贮存的铁用尽,就必须从饮食中得到, 此时小儿仍吃母乳或牛乳,则其中铁的含量较低,100克母乳或牛乳中含铁率仅10%,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所以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尤其是那些含铁较高的食如蛋黄、猪肝泥等。

2、生长过快 婴幼儿生发肓快,铁的生理需要量也增加,足月儿长至1周刚时,体重已增至初生时的3倍,血循坏吸携力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由于生长发肓过快,血深量增加,铁的需要量也增加。

3、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如钩病、肠息肉、肛裂出血等,虽然这些疾病每天失血量水多,但长年累月,铁的丢失就就当可观。

4、其他原因 如有的婴幼儿长期腹 泻等,这些慢性疾病亦可引起铁吸收不良;经常慢性感染,引起食欲不振,使铁供给不足和吸收障碍,也可赞成缺铁性贫血。

hb阳性的意义

血红蛋白的生理性变异和病理性变异大致上与红细胞是相同的。但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减少不一定呈平行关系。

1.生理性增加

新生儿、高原居民等。

2.病理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

3.减少

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等)、大量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等)、白血病、产后、化疗、钩虫病等。

生理性贫血原因

在小儿时期,其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在各个年龄期均不同。胎儿期由于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00~7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约15~23克/分升。

以后则下降较慢,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循环量迅速增加,继生理性溶血后骨髓暂时性生血功能降低,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肾脏)不足等,至2~3月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降至最低点(红细胞数3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11克/分升),网织红细胞降低,而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的经过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以后由于贫血本身对造血的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贫血逐渐恢复。随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约在1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对生理性贫血来说,一般幼儿在达到12岁之前都会得到恢复和改善。这一点家长不要担心,当幼儿快进入青春期时生长发育会明显加快,造血功能会得到迅速而明显的恢复,红细胞和血红细胞会明显增加,在生育发育中达到正常水平。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

1、缺铁性贫血吃大枣

据科学分析,枣富含维生素、生命第二信使(CAMP)、果糖和各种氨基酸。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环磷酸腺苷,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新细胞迅速生成,死细胞很快被消除,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这样肌肤就会变得光滑细腻有弹性,因此,在医学上环磷酸腺苷又有“生命第二信使”的美誉。

2、缺铁性贫血吃南瓜

南瓜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磷。这些物质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发现南瓜中还有一种“钴”的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及矿物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可溶性纤维、叶黄素和磷、钾、钙、镁、锌、硅等微量元素。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相关推荐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生理性有妇女月经期;病理性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何杰氏病,结核病,骨髓癌移植,坏血病,恶性贫血,肝炎,部分巨幼红细胞贫血。 严重感染,苯、砷、金制成中毒,放射线及过度镭照射,抗癌药,抗甲状腺药,噻嗪类利尿剂,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进行体外循环时,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孕妇贫血有几种

1、叶酸缺乏性贫血 叶酸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怀孕后,孕妇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 150—300微克,却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了体内对叶酸的摄入。加之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孕期孕妇最常见的贫血,一般从怀孕5—6个月开始发生。很多孕妇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造成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宝贝的发育都需要增加血

孕期贫血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生理性贫血。怀孕时因为孕妇生理上的变化及成长中胎儿的需要,发生贫血的现象较未怀孕者普遍。妊娠中血液总量及红血球产量都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因此血液造成稀释结果,怀孕后的血红素会比怀孕前下降,乃所谓生理性的贫血,为一正常的现象。 原因二:缺铁性贫血。妊娠以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与脐带的生长,需铁量也大量增加,而从每日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20%,如果膳食中铁的供给量少,孕妇又没有额外补充铁剂,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原因三:偏食或因疾病而贫血。怀孕前体内就缺铁,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孕妇血压低会贫血吗

孕妇血压低会贫血吗?要想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就得理顺妊娠贫血的原因。 妊娠期间,孕妇由于生理的变化,血容量会有所增加,但红细胞的增长速度较血浆慢,因而,孕妇的血液被稀释了。 当血红蛋白低于10%克,高于8%克时,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贫血,而低于8%克的会被诊断为病理性妊娠贫血。 因此,其实血压低和贫血是两回事,血压低和贫血没有直接关系,血红蛋白低才是造成贫血的罪魁祸首。

鸭血补血吗 贫血鸭血好吗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鸭血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鸭血是很有好处的。但是鸭血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贫血,若是其他类型的贫血症,应该立即就医。

为什么孕妇容易发生贫血

贫血在妊娠期妇女十分常见。有妊娠生理性贫血和真性贫血之分。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相对为多,因此血液被稀释而形成妊娠生理性贫血。这类贫血的孕妇血色素一般在-109%以上,红细胞数在350万/mm3以上。如果低于这两个数值则为真性贫血。妊娠期真性贫血一般以缺铁性贫血为多见。较少见的是巨幼红细胞贫血。 产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由于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如胎儿、胎盘的发育及子宫的增大等都需要大量的铁。二是妊娠期的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影响了铁的摄入。三是孕妇胃酸过低响铁的吸收。简而言之

鸡蛋什么人不能 缺铁性贫血者

贫血分很多种类型,如果是长期蛋白质不足而导致的缺血,鸡蛋就能达到补血的目的。但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就不适合通过进食鸡蛋来补血。因为鸡蛋中的铁含量没那么高,且难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缺铁性贫血者多鸡蛋也很难获得什么收益。

女人6种贫血症状的全面解析

1、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而引起的贫血。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3、失血性贫血 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种贫血病人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

贫血是怎么回事

1、胎儿在子宫内相对缺氧,出生后肺呼吸开始建立,血氧饱和度成倍的增加,由胎儿时期的45%升至95%,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可引起暂时性贫血。 2、小儿未出生前红细胞寿命约为45~70天,生后制造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出生后胎儿红细胞逐渐破坏,从而发生生理性溶血。 3、小儿出生后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红细胞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导致贫血。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出现生理性贫血。 5、随着年

宝宝贫血食补的方法

缺铁性贫血可食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保持膳食平衡是最好的药方。动物肝脏、猪血、瘦肉、黑鲤鱼、虾、海带、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黄豆、绿叶蔬菜等,动植物食品混合,会增加铁的吸收率。 也可药补1、缺铁性贫血常用的铁剂为硫酸亚铁、富血铁、10%枸椽酸铁铵合剂、贝贝血宝、绿索补铁口服液等。还应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2、10%枸缘酸铁铵合剂:1-2毫升/公斤/日,分3次服3、富血铁:50-150毫克/次,每日3次营养性贫血孩子的营养应该从膳食中补充,没有明确指征是不应该使用药物的,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