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

三阴焦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

取穴时,内踝尖上方量4横指,食指上缘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

位置:坐位或仰卧,沿胫骨内侧缘,在内踝上3寸处最为适当。

简易取法:以双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本穴。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配伍治疗

消化系统可配伍中脘,足三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配中极,关元,肾俞;水肿可配足三里,水分,水道,肾俞;妇科疾病配伍归来,子宫,关元,肾俞;失眠可配神门,百会;头昏头痛配百会,风池,太冲;皮肤疾患可配曲池,血海,膈俞。

艾灸脾俞的位置图 艾灸脾俞的位置

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取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即为此穴。

三阴焦位置图怎么按摩 三阴焦位置图

三阴焦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三阴焦位置图怎么按摩 三阴焦穴名解析

三阴,即足三阴经;焦,即交,交会的意思。“三阴焦”的意思是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此穴交会,此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神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而得名。

三阴焦也称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太阴”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于足部,表现出较强的阴寒特性;“下三里”是指穴内气血场的范围,即本穴气血场范围较大,犹如三里之广。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三阴焦注意事项

1.本穴忌针刺手法过强,沿胫骨内侧缘入针,向后斜刺可刺中胫神经,有触电样针窜行至足心,此时应稍提针,如仍强行捻转或大幅度提插则可损伤神经,导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难,形成针感后遗。

2.孕妇禁针此穴。

原发性痛经怎么治 艾灸治疗

关元穴

艾条温和灸,或用温灸盒实针,10-15分钟

位置: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三阴交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血海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功效: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合谷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地机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功效: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三阴焦位置图怎么按摩 三阴焦怎么按摩

1.正坐,抬起一只脚,放置在另一条腿上。

2.一只手的大拇指除外,其余四指轻轻握住内踝尖。

3.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胫骨后缘,会有强烈的酸痛感。

4.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揉按1-3分钟。

注意:孕妇禁按此穴位。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处。

简便取穴:位于内踝尖直上4横指处,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艾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三阴焦能天天灸吗

不需要天天灸。

长期艾灸三阴焦会导致身体过于寒凉,尤其是对身体偏热的人群来说,过度对该穴位进行艾灸,反而会使体质发生改变,导致上火的现象出现,这样就起不到原有的保健效果了。

艾灸三阴焦可以一天灸一次到两次,休息两天再继续进行。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穴位疗法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焦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刮痧:用角刮法刮拭三阴焦3-5分钟,以出痧为度。

拔罐:将气罐吸附在三阴焦穴上,留罐5到10分钟,以局部皮肤泛红,充血为度。

针灸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小腿内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

3.趾长屈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

4.胫骨后肌:其神经支配同趾长屈肌。

5.长屈肌:此处位于胫骨后肌的后外侧,其神经支配同上两肌。

6.采用透刺阳辅法:针穿过趾长屈肌,长屈肌,腓动,静脉,再穿过小腿骨间膜,进入长屈肌,趾长屈肌,从腓骨的前缘到皮下。

7.若采用斜向后下此法:可刺到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从而产生向足底放射的触电样感。

8.若采用向下斜刺法:则针主要是在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内。

相关推荐

痛经可以艾灸

经量多的人不能艾灸 有的人来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多,艾灸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这个情况下艾灸的话,会促进活血化瘀的功效,导致经血增加。 经量少的人适当艾灸 如果经量每次都比较少的话,经期的时候适当的艾灸可以借助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来促使经量增加,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缓解痛经。 痛经艾灸哪个位置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次髎穴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

艾灸有特别多的美容功效

艾灸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艾灸能美容,艾灸美容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艾灸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功效,可以祛除皱纹,祛除色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美容的功效以及常用的穴位!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

祛湿的方法 中药艾条灸穴位

中医里最独特的治疗方法可谓穴位疗法,对付湿,按按穴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一、药灸的配方是多组方,而艾灸比较单一。 二、药灸具有针对性,而艾灸没有针对部位 三、药灸一般一次见效,而艾灸相对见效较慢。 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 。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 疼痛灸患处,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输穴。了解详情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祛湿。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

腰疼艾灸什么位置 肾虚腰痛艾灸位置

症状:腰部以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偏肾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偏肾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配穴:关元、命门,肾俞、太溪、然谷。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是否可行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是将相关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到患者体内,通过经络传导来治疗肌瘤。 具体而言,艾灸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等穴位,以及子宫区域和子宫肌瘤对应区域,也就是八髎穴附近。相关穴位可以通过人体穴位自行学习,掌握具体方位,但是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但可以通过B超检查,明确具体位置。医生表示,肿瘤具体位置的正确掌握是艾灸治疗的关键所在。以上部位需采用隔姜灸,选米粒大小艾绒,每天一次,每处3~5壮。

艾灸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怎么样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艾灸的使用方法

,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温管艾灸温管灸,是用苇管(或竹管)作为灸器向耳内施

腰疼艾灸什么位置 腰冷痛艾灸位置

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配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阳陵泉、委中。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阳虚体质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第一,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第二,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是否可行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适宜病情较轻者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是将相关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到患者体内,通过经络传导来治疗肌瘤。 具体而言,艾灸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等穴位,以及子宫区域和子宫肌瘤对应区域,也就是八髎穴附近。相关穴位可以通过人体穴位自行学习,掌握具体方位,但是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但可以通过B超检查,明确具体位置。医生表示,肿瘤具体位置的正确掌握是艾灸治疗的关键所在。以上部位需采用隔姜灸,选米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