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仙人掌能不能缓和痛风发作
用仙人掌能不能缓和痛风发作
专家认为仙人掌本身是寒凉性食物,有清热,泻火,凉血, 解毒等功效,多适用于热性病症。而部分痛风、患者属于阳虚,气血虚或者痰湿体质,因此仙人掌的寒凉性恰恰会助长了痛风、患者体内中的“寒”症,痛风并不适合吃仙人掌。
脚脖子疼真的是痛风吗
1、痛风是什么样的病?
痛风发作也被称作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累积沉淀而引起的。突发、红肿、剧痛是它的特征。发作的部位大多是大脚趾关节处、痛的部位通常是每次只在一个部位。发作后通常1-2个礼拜后变轻。但是如果真的是血尿酸高不进行治疗的话会反反复复发作的!
痛风易发作部位:大脚趾关节处、脚脖子、脚背、膝盖、手脖子、肘关节等。
易患痛风的人:95%为男性;身体很棒无论工作还是玩都弄得来的人居多。具体来说:喜欢剧烈运动的、工作狂、喜喝酒并且特喜欢啤酒的、肥胖者等。
2、痛风发作的原因。
尿酸值长期高于416的情况下原本溶于血液中的尿酸开始结晶并在关节处聚集沉淀。或由于紧张烦恼情绪、或由于激烈运动(注:我的痛风原因是剧烈运动+食肉过多)或由于尿酸值突然不稳定等因素原本沉淀于关节处的尿酸结晶脱落了。白血球想把它排除出去于是白血球与尿酸的激烈搏斗开始了。于是痛风发作了!
如何治疗血尿酸高和痛风?
首先先进行身体检查,检查化验尿酸值和确诊是否有并发症状。
虽然血尿酸高,并不是必须立刻服药的!
尿酸值高于416的,应首先改变生活习惯!
但是对以下患者劝你进行药物治疗!和主治医生进行协商。
1、有过痛风发作的经历,并且有痛风结石。
2、血尿酸在476以上,并且伴有下列疾病的人:肾病、尿路结石、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代谢性疾病
3、血尿酸在535以上的人。
仙人掌的功效
1、仙人掌治疗疾病的用途:
科研人员发现,仙人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据说,美洲印第安人一向用它来治疗牙痛、产痛、胸痛、风湿、失眠、皮肤病,以及感冒、热病等。近年来,医学上又发现了它的一些治病新用。
急性乳腺炎:取新鲜仙人掌或仙人球适量,除去表面的刺和绒毛,洗净,捣烂。使用时将仙人掌糊涂敷于乳房红肿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数次,以保持湿润为度。
化脓性中耳炎:仙人掌(去皮)、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入耳内,每次2 4滴,每天2 3次。该方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良效,一般约需用药3 5天,具有不错的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效果。
流行性腮腺炎:将仙人掌(去皮,洗净)适量捣烂,加入鸭蛋清少许,充分调和均匀,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将药糊摊于厚的消毒纱布上,视患者腮腺部位肿大范围而选择贴药面积的大小。单侧发病贴单侧,双侧发病贴双侧,每天换药1次。用药及时者,一般2次即愈。
祖国医学认为,仙人掌味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效。但《岭南杂记》中有“其汁入目,使人失明”的记载,使用时故须注意。
2、仙人掌的医药作用
我国做为药用的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Opuntia elillenii Haw)为灌木,高 l一3米,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具节;每节卵形至矩圆形,长15—30厘米,光亮,散生多数瘤体,每一小瘤体上密生黄褐色卷曲柔毛,并有利刺。叶肉质细小,披针形,先端尖细,紫红色,基部绿色,生于每个小瘤体刺束之下,早落,花黄色,直径7—8厘米,单生或数朵丛生于茎顶部边缘;雄蕊多数,雌蕊1,花柱白色,浆果,肉质,卵圆形,紫红色。种子多数,花期夏季,果熟期秋季。
3、仙人掌的营养
仙人掌营养丰富,其茎含三荫、棚皮素一3、葡萄糖贰、苹果酸、琉璃酸、酒石酸、树脂、蛋白质;灰分中含24%碳酸钾;果实含蛋白质、糖、种子含脂肪油;花含异鼠李素和棚皮素的贰等。仙人掌茎还含有维生索 A、维生索 C、铁、镁、钙、磷、锰、铜、锌、钻、镍等元素,另外还含有氯离子。首先,我们来看看仙人掌所含的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
4、仙人掌各种成分的含量
仙人掌鲜品每100克含220微克维生素 A,比西红柿的含量还高,每100克鲜仙人掌还含有16毫克维生素 C,2.7毫克铁和1.6 毫克蛋白质,并能够产生出25—30卡热量。从测定结果可见仙人掌中钙、铁含量很高。比粮食、各种蔬菜、水果、鱼、肉、蛋都高,铜、锌含量和其他蔬菜、水果、鱼、肉、蛋相近。由于仙人掌含有上述成分,决定了仙人掌食疗和药用的作用及其药理活性。
5、仙人掌的营养和医药作用
仙人掌的药用是民间从长期经验中流传下来并沿用和发展的,现在仙人掌的药用作用越来越引起广大药学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对仙人掌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大量研究工作表明,药物在人体和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所表现的作用和毒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临床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仙人掌的药理作用涉及到抑菌、抗炎、免疫、降血糖、抗癌等范畴。
6、仙人掌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病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流行为多。
[临床症状]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局部外敷,仙人掌泥为首选,其次可选用水调散。同时口服消热解毒的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等。发热重可输液治疗。
7、仙人掌治疗痄腮
[药物组成]鲜仙人掌茎。
[制法与用法]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瓣,剥掉外皮和小刺,捣成糊泥状,外敷患处,一日换敷一次,一般只须换2次一3次就可以治愈。如有高热、头痛、烦躁等症,可内外合治,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临床疗效]本法对腮部红肿疼痛,咀嚼不便,畏寒发热的患者,换药两次,红肿消退,咀嚼吞咽均恢复正常。
[出处]何以均,四川中医1985(10)52。
8、仙人掌治疗小儿秃疮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
[治疗方法]局部外敷药物,首选仙人掌泥。同时内服消热解毒的药物。
痛风为什么总在夜间发作
有相关实验为证实急性痛风发作与时间的关系:招募并追踪痛风患者一年。参与者需回答以下问题,在痛风发作时:发作时间,症状和征象,用药和痛风发作前 24小时及48小时所谓的风险因素情况。根据一天3个8小时并使用条件LOGISTIC计算痛风发作的风险比(比如 00:00-07:59,08:00-15:59,和16:00-23:59)
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724个痛风患者,一年中,共经历1433次发作(第1个 8小时、第2个8小时、第3个8小时分别733,310和390次)。发作前没有喝酒、低嘌呤饮食的患者中依然存在这种联系。更进一步,在不同性别、年 龄、肥胖、使用利尿剂患者、服用别嘌醇患者、使用秋水仙碱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患者中这种关系依然存在。
这些发现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证据:夜间及凌晨发作痛风的风险是白天发作的2.4倍。有这样的数据可能对痛风的预防有一些提示。建议痛风病人要特别留意夜间痛风的急性发作。那么,为什么痛风常与夜间发作呢?
因为晚上温度低,体内尿酸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就会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易溶于碱性溶液,PH值达到7.0以上时 尿酸溶解度相当高。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盐结晶浓度大概就是420UMOL/L,而低于30摄氏度以下时,浓度只要达到300UMOL/L就会有结晶。所以,晚上12点之后温度逐渐降低,达到结晶析出的温度和浓度,发作就顺理成章了。
痛风的临床分类都有哪些类型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随着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多和病程的进展,尿酸盐在关节内外和其它组织中的沉积逐渐加重,受侵犯的关节也逐渐增多,关节炎症也逐渐发展成为慢性。一般两个月内发作两次以上患者,可以算是慢性关节炎期。这个时期关节炎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越来越短,疼痛日渐加剧,甚至在发作之后不能得到完全缓解。此时,开始 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和痛风石,长期得不到控制的病人可以出现肾功能的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
间歇期:
间歇期是第一次痛风发作缓解到下一次痛风发作之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有些患者受侵犯的关节周围皮肤可以出现脱屑和瘙痒,这也是痛风特有表现。开始痛风发作间歇期可以长达数月到数年,但是如果没有治疗或治疗不规则的病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就会逐渐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无症状期:
在这个时期的病人血中的尿酸浓度会增高,但并没有出现临床上的关节炎症状。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可能终身都会存在,也可能转变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者肾结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这个时期病人会突然出现关节的剧烈疼痛,很多发生在夜间睡眠中,也因疼痛而惊醒。最常见是在脚拇趾关节,关节周围皮肤发红,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增高,疼痛剧烈难忍,常常有关节活动障碍。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受寒、劳累,或者感染、创伤以及手术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乳腺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仙人掌
仙人掌虽然身上长满了小刺,但是它的功效确实非常强大的,治疗乳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做法就是取一小块仙人掌,将其身体上的小刺踢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扎到手,然后将其捣碎成泥,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用石头做不要用搅拌机。然后在里面加入蛋清充分搅拌,最后将其密封在一个容器中保存。用的时候就是用纱布,在上面铺满捣碎的仙人掌,然后外敷在患处即可。
乳腺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土豆
土豆不仅是一种美食,同时也是一种药膳食材。所以我们在治疗乳腺炎的时候,土豆功不可没。平时的时候,对于乳腺炎患者来说不妨可以多吃一些土豆,无论是蒸的,煮的,烤得,烧的变着花样吃,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乳腺炎的炎症消失了,当然平时的时候也是要多喝水利于炎症排泄。
简单的介绍了两种关于乳腺炎反复发作怎么办的小偏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用捣碎的仙人掌的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适量即可。用这些天然的食材来治疗乳腺炎也不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伤害的,还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引发痛风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尿酸,也就是说,痛风的发作主要和血尿酸过高有关。
绝大多数痛风患者都会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高尿酸血症。一般说来,血尿酸浓度愈高、持续时间越久,就越容易患痛风,痛风的症状也越重,比如有人统计发现血尿酸浓度持续高于540微摩尔/升,约70%~90%会出现痛风发作,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特征,血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最重要根据。
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痛风发作患者的血尿酸值都明显超过正常(420微摩尔/升),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症状,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痛风发作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甚至有报道血尿酸不高的痛风患者占所有痛风患者的一半以上。
因此,既不能因为血尿酸正常就排除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也不能把所有的血尿酸增高的患者诊断为痛风;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尿酸血症的人很多,有些人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引起关节肿痛,但其平时也有高尿酸血症,此时不能贸然就认为关节痛是痛风发作,应该结合其他表现,排除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痛风早期诊断
1. 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和痛风清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
⑴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⑵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7)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可疑的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⑽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⑿关节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⒀典型的痛风足,即第一跖趾关节炎,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究竟痛风怎么调理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
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痛风食疗方
1.白菜250克,加植物油20克炒食。宜经常服。适用于痛风缓解期。
2.茄子250克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大蒜泥、味精拌匀后食,隔日服,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3.土豆250克,植物油30克先煸,继加酱油30克,盐少量至烧熟后食,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4.萝卜250克洗净切块,植物油50克同煸,继加柏子仁30克,水500毫升,同煮至熟,加盐少量,食萝卜及汤。
青木瓜泡茶 可以降尿酸
我的尿酸过高,因为家人有痛风病史,很担心会发作,朋友推荐我喝青木瓜茶,可以用青木瓜切片,与茶叶一同用沸水如一般泡茶般冲泡饮用,冲到茶味变淡即可,依平常习惯每天喝多少茶就泡几次,无需为了要降尿酸而多泡很多壶。
也可以拿一个青木瓜,顶部开洞挖出木瓜籽,再开一个小缺口方便倒茶水,另一边开个小洞透气,放入茶叶,各种茶叶均可,倒进沸水后盖回木瓜顶部以牙签固定,冲泡过程和一般泡茶相同,据说这是一位中医研究所教授推荐的茶方,不但可以降尿酸,连续喝一个月,甚至还可治疗胃痛。
专家解说区
急性发作3天转,好搭便车,偏方特别多热门保健食品的食材──青木瓜,除了常被传有丰胸效果外,还有降尿酸的神效吗?国泰医院风湿科主任陈宏表示,痛风急性发作后,喝什么都有效,因为现在的医疗从患者自然病史中早就发现,痛风急性发作后,最慢3天到1周内都会好,甚至有不少比例的患者,是痛了一天就好了的,陈宏笑说,这时候任何人拿什么东西给患者吃、喝,说「3天内会好,最慢不会超过7天」,至少有9成错不了。
陈医师说,民间治疗痛风的偏方特别多,在他看来,其实都是搭痛风自然病史的顺风车,因为急性痛风发作平均3天都会自动好转,所以随便一杯号称什么水、什么药的偏方或药方给患者喝,都会被冠上神奇效果之名,其实治疗痛风不是一次有效就保证有效,重点是能否保障以后不发作,或终身不发作。
急性痛风
3~4成尿酸不高,事实上,急性痛风发作时,约有3~4成患者血中尿酸并不高,所以许多患者都很纳闷,明明发作前检查尿酸值并不高,为什么会发作? 而有些患者尿酸早就高过标准值,但却没有发作,到底尿酸该不该降呢?陈宏说,降尿酸是控制痛风很直接的指标,长期来说,尿酸愈高引发结晶造成急性痛风发作,或是结晶沉积造成身体破坏的风险愈高,降尿酸绝对是患者的长期目标,但要维持痛风不发作,更重要的是「维持尿酸平稳」。
陈医师说,医界在临床上发现,短期间的高尿酸和痛风发作的关系并不密切,和急性痛风有关的,其实是患者血中尿酸波动,如果患者尿酸持续很高,但是能维持动态的平衡,而且中间没有遇到干扰平衡的变化,可能都不会发作相反的,许多患者长时间都不控制,突然发现尿酸值很高,急着想降尿酸而补吃药,反而会因尿酸急遽降低而急性发作。
要注意经常喝啤酒可能引发痛风出现
日本的科学家专门研究啤酒与痛风的关系,结果发现爱喝啤酒的人很容易患上痛风。这项研究历时12年,先后对对4万7150名成年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充分的了解了酒精摄取量和痛风病发作之间的关连性。并且在12年间做了730次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摄取10至15克酒精的人痛风发作几率是滴酒不沾的人的1.32倍,摄取15至30克酒精的为1.49倍,摄取30至50克酒精的为1.96倍,摄取 50克以上的则会高达2.53倍。
研究发现酒精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最近调查还发现喝啤酒诱发痛风发病的危险系数很高,相对来说喝白酒的危险系数要低得多。或许是因为白酒和啤酒中都含有酒精,但是啤酒中可能还含有某种成分可以使得酒精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导致痛风。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会导致关节炎的一种疾病,而且大都是从足部开始的,因为尿酸升高,身体代谢不掉,因而,很容易在关节处形成结晶,而这种结晶会导致关节的磨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并且非常容易复发。而也是因为皮肤受风以后会引起关节疼痛,所以命名为痛风。人在正常状态下血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尿酸,当由于某种原因体内尿酸的浓度显著提高,尿酸就会在温度较低的足部就会溶解形成结晶,导致足部剧烈疼痛,形成痛风。
过多的摄入酒精就会导致尿酸的升高,而且啤酒里还有一种可以导致尿酸升高的物质嘌呤,这种嘌呤进入体内会引起高尿酸,因而促进了痛风的发生。如果每天喝一罐(约 355毫升)啤酒,那么患痛风病的几率将会提高到1.49倍,但是如果喝白酒几乎不会对痛风发病造成影响,所以在喝啤酒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吃花甲的禁忌 痛风吃一点花甲可以吗
痛风稳定期可以少量食用。
痛风可分为痛风稳定期和痛风发作期,在痛风稳定期时,患者无明显症状,如果只吃了几个花甲,可能也不会引起不适反应;但是若是在痛风发作期食用了花甲这类嘌呤高的食物,很可能会导致小关节疼痛等症状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痛风的危害
痛风是慢性疾病,发作延绵不断,缓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肥胖、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和痛风是一组经常并存的代谢综合征。痛风患者中25%~50%有高血压,痛风伴发2型糖尿病也屡有报告,而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可加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这是因为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糖、脂质、嘌呤等代谢紊乱。
积极治疗,限制饮食
痛风患者,特别是痛风发作期内,必须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饮食、禁止饮酒,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在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问题上,内源性代谢紊乱是主要原因,外源性高嘌呤食物是次要原因。一旦确诊痛风,饮食调理非常关键。
痛风不疼了以后突然间又疼了 如何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这也是痛风容易在夜间发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痛风病友在夏季应尽量少吹空调,尤其是夜间。同时,注意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吹。
关于维C和痛风的研究不断,有研究说对痛风有益,具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有的研究又说作用不大。不管最终结论如何,适量吃果蔬总不会有坏处,同时还可能有减少痛风发作的作用。
部分海鲜、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不管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应尽量避免。
烧烤中的肉类大多属于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烧烤是坚决不能吃的,在缓解期可以少吃一点。
喝脱脂牛奶、低脂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奶制品中的乳清酸可促进尿酸经肾脏排出,酪蛋白和乳白蛋白也具有促尿酸排出的作用,而糖巨肽和G600乳脂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痛风发作时的炎症反应。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增加,会引起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升高。
因此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每天达到2000 ml左右。白开水、淡茶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夏季天气太热,有的时候就不想再去跑步、快走之类的运动了,但缺少运动加饮食不控制,痛风自然更容易发作。因此痛风者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务必记得多多喝水。
痛风病人能吃朝天椒吗
专家表示,痛风患者最好禁忌吃辣椒,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引起症状加重,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
痛风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要限制嘌呤的摄入,无论处于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属禁用。以下饮食痛风患者需注意:
1、海鲜:特别是痛风治疗期和痛风发作期。
2、肉和动物内脏:要吃尽量水煮一下,吃肉不喝汤。
3、不能喝酒,尤其是啤酒:其它就少喝。酒精易使体内的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容易诱发痛风,并且酒本身含有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
4、豆类食品:豆类的嘌呤含量高,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如何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空调悠着吹
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这也是痛风容易在夜间发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痛风病友在夏季应尽量少吹空调,尤其是夜间。同时,注意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吹。
适量多吃富含维C的果蔬
关于维C和痛风的研究不断,有研究说对痛风有益,具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有的研究又说作用不大。不管最终结论如何,适量吃果蔬总不会有坏处,同时还可能有减少痛风发作的作用。
忌食海鲜、烧烤
部分海鲜、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不管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应尽量避免。
烧烤中的肉类大多属于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烧烤是坚决不能吃的,在缓解期可以少吃一点。
牛奶、酸奶可以适当多喝
喝脱脂牛奶、低脂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奶制品中的乳清酸可促进尿酸经肾脏排出,酪蛋白和乳白蛋白也具有促尿酸排出的作用,而糖巨肽和G600乳脂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痛风发作时的炎症反应。
多喝水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增加,会引起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升高。
因此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每天达到2000 ml左右。白开水、淡茶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运动不能少
夏季天气太热,有的时候就不想再去跑步、快走之类的运动了,但缺少运动加饮食不控制,痛风自然更容易发作。因此痛风者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务必记得多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