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中医调理有哪些手段
孕前中医调理有哪些手段
诊断:望闻问切
通常提到中医,我们就会联想到苦口难咽的中药,其实这只是中医调理的多种手段之一。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之说,讲求的是天人合一。中医学者认为人是由气、形、神三个元素的组合体,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这四种诊疗方法来诊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治疗:数法齐发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补”、“清”、“和”、“下”、“吐”等,而治疗的手段除了服用药材外还有针灸、推拿、拔火罐、饮食调理、气功等等,以求使身体维持在阴阳调和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遇上为了受孕而进行身体调理的女性,医生在开药方时会相当的谨慎,以免给之后的怀孕带来不利影响。通常医生会更多的强调用服药之外的方法来调理体质,例如食疗、运动、按摩等等。如果需要服药,女士们也必须谨遵医嘱,不可擅自改变药材的种类或者剂量。
中医有效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的中药调理方
乌鸡白凤丸:最补女人。乌鸡白凤丸一直以为都是女人圣药,是妇科的调补名方。过去乌鸡很珍贵,非皇家宫廷不能用。所以才把“乌鸡”两字放在前面,凸显其药品珍贵,相当于现在的卖点,抓人眼球。
中药: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香附、鹿角胶等20 多味中药制成。
功效:乌鸡白凤丸中最主要的药物是乌骨鸡,《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滋补身体虚劳羸弱的作用,特别是对女性的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症尤为有效。用纯乌鸡为原料以补血益阴治疗崩中止带及一切虚损,养血生津,宁神益智为君药。
熟地、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川芎、丹参活血行血,充分发挥活血养血的功效为臣药。人参、黄芪、山药、芡实健脾益气,化湿止带;鹿角、桑螵蛸补肝肾,益精血,益肾助阳;牡蛎、生地、天冬、银柴胡、青蒿滋阴清热;香附疏理肝气,调经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气血双补,阴阳并调,为补血养血,调理女性手脚冰凉之名方。
四物汤:最养血。四物汤是中医里女人养血第一方,在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当时有位蔺道人隐居在一个小山村,机缘巧合,他把治疗外伤的经验传授给了邻居,后来这位邻居成了外科高手,并把道人传的方子出版成书,就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其中就有四物汤,因为活血、养血效果很好,这个方子就广泛地用开了,后来更成了中医养血类方剂的祖方。
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功效:四物汤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血虚者可用来补血,血瘀者可用来活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女性因月经不正常而影响生活,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月经不来中医调理有什么方法
一: 成药自疗法
1: (1)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温水送吞。(2)复方胎盘片,每次4片,每日3次,温水送吞。(3)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水送吞。用于血瘀气滞者。
二: 验方自疗法
1: (1)月季花15克、生姜3片,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2)益母草30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黄芪12克、仙灵脾12克、仙茅10克、丹参24克、阿胶10克(另烊)、当归12克、桂枝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剂。用于肾虚血亏者。
三: 饮食自疗法
1: (1)鸽子1只、鳖甲、龟板各30克、川牛膝12克,红枣15克,先将药另包,加佐料烹调食用。(2)黑大豆、山楂各3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3)乌骨鸡1只、全当归30克、丹参15克,加去南白药3克、葱、姜、黄酒(50克)烹制食用。
四: 外治自疗法
1: (1)代灸膏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穴,隔天调换。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处。三阴交穴:脚内踝骨向上四横指(本人)胫骨后缘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本人)距胫骨一横指处。
2: (2)养血调经膏贴于小腹部,2天调换,加热敷效果更好。
3: (3)当归10克、吴茱萸5克、肉桂5克、莪术10克、小茴香5克、川芎10克,共研成粉,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包扎固定。晚上用热水袋加温20分钟。每日换1次。
身体气血亏虚 中医调理有妙招
、阴虚、阳虚,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 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关于这四种体虚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我们该选择何种药物治疗,小编做了详细的介绍。
气虚
气虚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乏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
气虚者需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食物可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血虚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进补宜采纳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食物有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孕前中医调理
如果你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例如会头晕头痛,很容易烦躁不安,还感觉自己每天都会很疲劳,这种身体条件去孕育一个小宝宝可能是冒险的呢,有需要的话可以通过中医来调理好身体,孕前中医调理一番,令小宝宝更加愉快的在“小海洋”里生活哦。
孕前中医调理一般就是补一下脾肾、舒肝养血,以及调好月经以帮助女性更快受孕。一边调理好身体一边备孕,令身体变强健后即使以后当了妈,可能身体也不会吃不消呢。
过度减肥会不会患更年期综合症
饮食上做到平衡合理,有目中的地选择一些禽肉、牛羊肉等,配合蔬菜烹调食用,以起到补肾益精、健脾养血中的作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比如黄豆、豆浆等,或者补充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结构类似雌激素,有双向调节功效,35岁左右中的补充异黄酮可以起到预防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调节月经,延缓皮肤衰老等作用。另外,可用采用中医调理,疏肝理气、缓解烦躁。
中医调理失眠的七大手段
中医调理失眠的七大手段
1、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各种噪音,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舒适。睡前遮挡床帘、关灯,并用热水泡脚。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或用梅花针刺激脊柱两侧,或进行按摩,以镇静安神。或用酸枣仁12粒-25粒炒至半熟,研末睡前冲服。
2、嘱病人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每日应有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可做气功、太极拳等。平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3、服用中药时,实证宜凉温服用,虚证宜热服。服药后要观察效果和反应。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辛辣、服腻之品,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进食或饮浓茶、咖啡等。
(1)甘麦大枣汤:浮小麦60g,去核的大枣15枚。然后我们先将大枣淘洗浸泡,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我们应该分2次吃枣喝汤。此方虽平凡,但养心安神功效很显著。
(2)采取珍珠层粉20克,丹参、白芍各15克,黄连、硫磺各10克,朱砂7克。共研细末,瓶装,勿泄气。每次取上述药面2克,一般用儿童尿液适量调为糊状,敷于脐内,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3~5日为一个疗程。多数2~3次见效。适用:重度失眠,中西药治之无效或欠佳者。
(3)葱白红枣汤:红枣20颗,选用良好的葱白8 根。把红枣泡发,洗净,加入250毫升的水,用中火煮20cm,加入葱白,继续用小火煮15cm即成。温服,每天1~3次,一定要注意每次150~200 毫升。可祛风散寒、健脾养心;一般都适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多梦、胸中烦闷等的辅助作用。
4、卧位气功法。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
5、拍打涌泉穴。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6、仰卧揉腹。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对睡眠也有一定作用。
7、踏豆按摩。用绿豆500克,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蹂踏,每次30分钟左右。
什么是孕前中医调理
什么是孕前中医调理,有的女性在怀孕前会有一些疾病的出现,所以我们就需要通过中医调理的方法来对女性进行孕前的调理。同时,专家还给我们介绍了孕前中医调理的作用以及孕前中医调理的方法,这样会有更多的女性能够身体健康,能够怀上健康的宝宝。
准妈妈们想健康顺利地度过孕期,生下宝宝,从而在孕前通过中医学的知识,中药材等来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孕前中医调理的作用
孕前注意体质的调理,并且积极治疗一些本身就有的慢性病或其他疾病,才能在怀孕时给予宝宝最有利的生长环境,如罹患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的夫妻,最好孕前就能先疏导病体、作好治疗,以避免生出过敏儿。在预备怀孕的半年前开始调养体质。因为有健康的母亲,才有健康的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