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牙和给孩子洗手一样重要
护牙和给孩子洗手一样重要
据报道,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婴儿龋齿的发生率近些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美国牙齿卫生协会指出,家长们应该在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前,就精心呵护他的口腔卫生,这和让孩子洗手一样重要。 博姆克表示,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造成他们蛀牙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近来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不良、不吃早饭、不吃水果和蔬菜的儿童都更容易长蛀牙。因此,父母应该保证孩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他们吃不健康的零食,避免孩子含着奶瓶上床睡觉,这都有助于防止他们产生蛀牙或者滋生大量的口腔细菌。
美国牙齿卫生协会建议:出牙前,父母要清洁他们的口腔,在每次喂食后,用儿童湿纸巾或者专用指套清洁儿童的牙龈,刺激牙龈组织,同时清除食物残余;当孩子开始长牙时,父母应该用一把小的软毛牙刷轻轻为他们刷牙,牙膏不必多,豌豆大即可;当宝宝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可以开始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但家长要注意,在七八岁前,孩子仍然在刷牙和使用牙线时需要帮助,之后他们才能具备独自刷牙的能力。
父母应该小心避免将自己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孩子,比如,不要和孩子分享食物和饮料,共用牙刷和器具。此外,博姆克还指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喝瓶装水也会带来潜在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瓶装水的含氟量,都低于保护牙齿需要的水平。
美国牙齿卫生协会主席也警告说,父母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带孩子去看医生,但这时已经太晚了。他建议父母在孩子1周岁或第一颗牙齿长出6个月内,就赶紧带他去看牙。
怎样预防儿童龋齿
1.孕期保健:母亲适合在孕期内适当的多吃蔬菜水果等营养价值较高或含有氟的食物,这样能降低孩子产生龋齿的几率。
2.正确刷牙:孩子的牙齿需要正确的清洗来维持清洁,即使是幼婴也要清洁口腔,这时孩子的乳牙还未完全长出,家长可以用蘸有淡盐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以达到清洗的效果。
3.健康饮食:两餐间可给孩子适量的蔬菜、水果、牛奶、果汁和一些小点心等作为加餐。
4.控制吃糖数量:孩子每天不应吃太多糖,控制在1到2次为佳。孩子含糖时间越长越利于细菌产酸,同时又给细菌继续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纠正不良习惯:有些孩子喜欢吮手指,这样可能将手指上的细菌带入口腔。另外,家长也要避免幼婴养成“奶瓶综合症”。
5.及时拔除乳牙:滞留的乳牙需要及时拔除,否则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6.保持间隙:拔除乳牙之后,在新牙还未长出来之前,若牙间缝隙变窄会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有必要时可用间隙保持器帮助操作。
7.茶水护齿:父母可将茶水当作孩子的防龋药剂使用。
8.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新长出的恒牙的医疗措施。原理是在牙齿上或是窝沟处涂上树脂等材料,相当于给牙齿贴了层薄膜,它能有效隔绝细菌入侵,保护牙齿。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比较适合做窝沟封闭,且新长出的恒牙和前牙比较需要做窝沟封闭。
乙肝检查和治疗一样重要
很多患者在初次得知自己得了乙肝时都会极度恐慌,不知所措,其实初期是治疗乙肝非常关键的时期。初始治疗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成本,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乙肝初期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接受规范治疗。
现代乙肝的治疗不仅重疗法,也同样重检查。注重将医生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因此,在乙肝的治疗初期就要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和乙肝病毒芯片检测,通过dna检测可判断病毒的载量、会不会传染;通过病毒变异芯片检测可准确的对乙肝病毒分型,判断体内的乙肝病毒是否发生变异,从而准确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
在治疗开始阶段就实施预防耐药策略,这比发生耐药后进行挽救更有效、更易进行。医生根据科学检测的结果,权衡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耐药性,权衡药物本身的成本和耐药所造成的长期经济负担,在有限的资源中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为初治慢性乙肝患者选择最佳的方案。
乙肝:治疗和检查谁重要?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乙肝的治疗和检查由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乙肝来说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乙肝的康复起到作用。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保护宝宝的牙齿,父母先改坏习惯口水是细菌传递的途径之一,因此,父母必须改掉一些不良的喂养习惯。比如: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在自己嘴里尝尝,或把宝宝的手放在自己的嘴里逗他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本身是细菌的携带者,尤其是引起龋齿的链球杆菌携带者,就很有可能会把细菌传递给孩子。因此,作为父母你也必须按时、正确地刷牙,定期看牙医,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龋齿,要尽快去接受治疗。为了方便有效地减少传染的可能性,你也不妨用漱口水来清洗口腔。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为孩子护齿,父母最应关注的时期不要以为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换而掉以轻心。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孩子在19~24个月之间最容易感染导致牙病的细菌,这个时期被称为潜在的感染期。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让孩子的牙齿坚固,要做到膳食平衡从出生到10岁,是孩子长牙的时期。为了让孩子的牙齿长的坚固结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膳食均衡。多给孩子吃些奶制品,因为奶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同样,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牙齿生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人们发现,还有一些食物对牙齿的生长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如奶酪、巧克力和以可可为原料的食品。在奶中添加巧克力也能降低患龋齿的风险。除了食物本身以外,孩子进食的次数对牙齿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孩子一天吃饭(包括加餐)的次数不应超过5次。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宝宝牙齿好坏,和父母的遗传没关系经常听到有的妈妈说:“我孩子长虫牙很正常,因为我的牙齿就不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遗传对牙齿的生长影响并不大。牙齿好坏主要取决于唾液的质量,唾液所含的酸性越小越好。很多孩子喜欢吃糖,尤其是饭后。而细菌也偏偏喜欢那些残留在牙缝中的糖渣。细菌和糖结合后,会产生一种乳糖酸,就是这种乳糖酸在侵害孩子们的牙釉,引发龋齿。这时,就需要唾液来发挥威力,它的作用是将口腔中的酸性转回到正常的状态。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带孩子看牙医,每隔多长时间一次2岁之前:每年带孩子去看一次牙医。牙医会给出这个阶段保护孩子牙齿的方法和建议,比如不要夜里给孩子喂糖水。
3岁以后:最好每6个月带孩子去看一次牙医,检查有没有龋齿。这个年龄段,两侧的牙齿容易发生龋齿,在临床检查中较难发现。同时,由于孩子的牙间距很小,有时医生会建议做透视检查。
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是否该为宝宝的牙齿做氟保护需由医生定夺氟对孩子的牙齿发育十分重要。由于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的牙膏,是否需要给孩子添加氟剂,或是给小牙齿做一下氟保护,应当由当地医生决定。因为,各地饮用水中含氟量不定。
如果有必要,尽早带孩子看牙医,给牙齿表面刷氟,这样有益预防龋齿的发生。
宝宝生活中的12个坏习惯!如何改正孩子的坏习惯 不洗手
洗手是减少儿童患病的最好方式,但现实中很多孩子不喜欢洗手。
告诉孩子几个需要洗手的关键时刻:上厕所后,吃东西前,挖鼻孔后。训练他们使用香皂,洗手时唱些欢快的歌。出门时如果接触的桌椅较脏,就带些酒精洗手液或消毒湿巾擦拭一下。不过,家长也无需时刻紧盯孩子洗手,适当接触细菌也会增强免疫力。
减肥过程中GI跟热量一样重要
减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乎食品的热量,其实不仅仅如此,又一项数值也需要关注,那就是GI。
什么是GI
GI(Glycemic Index),中文名称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也可简称为“升糖指数”。该指数是用来衡量既定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这个指数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 Dr. David J. Jenkins 和他的同事在研究如何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水平时提出的。
GI 的意义
高 GI 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快,葡萄糖释放快、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血糖水平也会高。
低 GI 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慢,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血糖水平也会低。
当血糖生成指数在 55 以下时, 可认为该食物为低 GI 食物;
当血糖生成指数在 55~70 之间时,该食物为中等 GI 食物;
当血糖生成指数在 70 以上时,该食物为高 GI 食物。
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是:一天中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应该来自于中低 GI 值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预防糖尿病,改善体脂。
GI值和肥胖有神马关系?
进食后,人体血糖升高,胰脏分泌的胰岛素先将身体所需的血糖储存至肝脏或肌肉,如有富余,多出的血糖便会被转化成脂肪做储能用途。如短时间内血糖升高过快,胰脏必定会被唤醒,分泌大量胰岛素,最终导致脂肪堆积。更为悲催的是,经理了这样一轮折腾后,血糖再次降低,你的食欲会被再度唤醒。
如何“降低”食物的GI值?
主食“以次充好”:可向白米饭中加入高粱、青稞、燕麦,再和面时可适量在面粉中加入麦麸、豆面或荞麦面,将粗粮和精粮混食。
多吃醋:醋有助于阻止糖向脂肪转化,因此多吃醋,有助于血糖的调节。需要注意的是,世面上的醋饮料常为保持口感加入过多的糖分,再此不予推荐。
避免过度加工:蔬菜尽可能生食,粗粮尽可能以原粒煮粥的方式代替研磨成粉。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时下流行将熟的谷物颗粒研磨成粉冲制成的白领早餐,虽然方便,却将食材的GI值提高了些
运动完毕后,胰岛素比较敏感,可以吃GI值相对高一些的食物。如果你一定要吃点作弊餐,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但也不要吃过量。
老人购物和午休一样重要
午睡是一种“无痛充电”锻炼,它会改善智力活动和情绪。 纽约人类生物钟实验室的试验显示,老年午睡者在数学、反应时间及其它测试中成绩比不午睡的人更好,而且,午睡的效果还会持续到第二天。 同样的结果也在喜爱购物的老人身上发现。研究人员表示,老人购物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老人购物是很好的锻炼方式。购物过程中要大量步行,并处于兴奋状态去逛购物广场或商店。其次,购物过程中的“货比三家”还是很好地刺激老人智力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老人购物扩大社交范围,更多地与人接触,有益身心健康。虽然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人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但是研究发现,与陌生人说说话聊聊天,的确对老人身心健康有利。
入秋防晒一样重要
死角一:发际线
原因:涂抹防晒霜的时候怕抹到头发上,所以往往无法用防晒霜彻底遮挡发迹线。如果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发迹线附近被晒黑,出现面部轮廓。
解决办法:涂抹防晒霜的时候更加彻底,完全覆盖发迹线。
死角二:眉心
原因:眉心位于面部T区的中心,皮肤最容易油水失衡。涂抹防晒霜的时候由于要避开眼部周围,所以经常忘记用防晒霜覆盖眉心。
解决办法:涂抹防晒霜的时候每次单独涂一下眉心部位。
死角三:眼角
原因:要想看透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就看她的眼睛,可见这个部位的皮肤有多么弱不禁风,最容易受因阳光照射而干燥生出皱纹。
解决办法:用较多防晒眼霜,单独涂抹覆盖眼角部分。
死角四:鼻子
原因:鼻子是全身皮脂腺最密集的地方,很多mm由于怕油,就不愿意在鼻子上涂抹防晒霜,结果导致红鼻子。
解决办法:在鼻子上同样要涂抹防晒霜,不过要选择针对油性皮肤的产品。
死角五:嘴唇
原因:很多MM认为嘴唇部位不需要防晒。
解决办法:专家指出,强烈的日照会导致嘴唇出现明显的皱纹,显得唇部干燥、没有光泽。为了保护双唇在阳光下依然水润,请使用防晒唇膏。
死角六:耳后
原因: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实际上,耳朵和头发并不能完全遮挡阳光。
解决办法:涂抹防晒霜的时候别忘了耳后也要给它一点。
死角七:颈部
原因:和眼睛一样脖子也是透露年龄的一个重要部位,这里皮肤连接面部和身体,非常关键和特殊。夏季,颈部也很容易被晒伤。
解决办法:用专为脖子肌肤研制的颈部防晒霜,涂抹手法是由下而上,坚持按摩还能防止脖子产生横纹和皮肤松弛。
剖腹产术后如何进行护理
剖宫产当天产妇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的手术经历。这时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适、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后背还有镇痛泵。
孩子出生后给了妈妈极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地关注孩子,提醒妈妈们在这时除了需要喂奶时喂孩子外,其他时间一定要闭目休息,以尽快恢复体力。产后还要多翻身,促进尽早排气,也要尽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体能损失。
产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要尽快活动,可以先坐起,再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千万不要一动不动地卧床,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下肢深部静脉炎。当镇痛泵取走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孩子吮吸乳房时会有子宫收缩疼痛,这些疼痛对于没有经历产程的剖宫产产妇来说就觉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过来。孩子吃奶时的宫缩疼就像是平时来月经时的轻微痛经一样,是可以忍受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促使子宫由一个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缩小成孕前的大小。
产后会有褥汗,这是孕期体内贮存的水分在产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体外,不要以为是体虚出的虚汗。每天都要换衣服,以保证身体清洁。护士会帮助产妇进行外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产后前两天还需要输液,以补充术中的损失和手术后不能尽快进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医生还会给予产妇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第3天产妇基本就适应了宫缩的疼痛,这时医生会给伤口换药,可能会有小的不适。医生会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发炎,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最重要的是这时开始涨奶(一般产后24~48小时就开始涨奶),需要产妇咬牙挺过这一关,可通过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产后第3天就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洗洗头,擦擦身子,并将头发用热风吹干。一周时可以在温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护好伤口。产后每天要刷牙,保护好牙齿。
以上就是剖腹产术后护理措施的介绍,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了吧。剖腹产手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做好术后的护理措施,特别刚实施完手术要及时的控制感染,并且做好女性的饮食工作,争取孕妇能够尽快的恢复到健康的身体状态。
宝宝不吃饭 妈妈要警惕这些事
孩子长龋齿后咀嚼可能会有不适感,可能影响孩子吃饭的情绪,时间久了可能造成孩子偏食或厌食如果经常不爱吃饭,营养就会跟不上。妈妈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口腔问题导致的。同时因为用龋齿咀嚼会有疼痛感,所以一般孩子会避免用有龋齿的一边咀嚼,一旦养成习惯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随着感染程度不断加重,龋齿可能引发其他牙病,比如牙髓组织炎性病变、齿间间隙感染和恒牙发育不良。
如何让避免蛀齿的发生呢?孩子的牙齿需要正确的清洗来维持清洁,即使是幼婴也要清洁口腔,这时孩子的乳牙还未完全长出,家长可以用蘸有淡盐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以达到清洗的效果。孩子每天不应吃太多糖,控制在1到2次为佳。孩子含糖时间越长越利于细菌产酸,同时又给细菌继续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有些孩子喜欢吮手指,这样可能将手指上的细菌带入口腔。另外,家长也要避免幼婴养成“奶瓶综合症”。父母可将茶水当作孩子的防龋药剂使用。
特别要说的这种窝沟封闭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新长出的恒牙的医疗措施。原理是在牙齿上或是窝沟处涂上树脂等材料,相当于给牙齿贴了层薄膜,它能有效隔绝细菌入侵,保护牙齿。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比较适合做窝沟封闭,且新长出的恒牙和前牙比较需要做窝沟封闭。
患龋齿后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看口腔医生,及时治疗,防止龋洞变深变大。不要等换恒牙,因为小儿龋齿容易并发严重疾病,并可能因患龋齿而影响孩子进餐,由于营养问题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父母了解了关于儿童龋齿的症状,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当然对于父母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到医院去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让孩子远离儿童龋齿的烦恼。
宝宝几个月才能开始刷牙
1. 第一阶段: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至幼儿两岁半,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2.第二阶段:从两岁半开始,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拂刷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家长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耐心指导,相信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件难事。
3.第三阶段:从3岁起,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过渡期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4.牙刷一定要软毛的,大小要适合孩子的口腔(超市有卖儿童牙刷)。 牙膏最好是含氟的,如氟化钠,氟化锶,叶绿素牙膏等,对预防龋齿有一定作用。但不要让小孩吃牙膏,刷牙后的漱口水也不要让小孩喝。要多漱几遍口。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孩正确的刷牙习惯。
5.家长在给孩子挤牙膏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是黄豆粒大小。建议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刷牙的方法,让孩子模仿,平时也可以让孩子用盐水替代牙膏刷牙。
以上就简单的介绍了包时候给宝宝刷牙的说明。宝宝刷牙不仅能清洁牙齿,还可以促进牙齿的新陈代谢,让牙龈更健康。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牙齿哦,不然会引发牙齿的种种不适。我们要在平时的时候注意宝宝的饮食和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宝宝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