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粽子叶除了包粽子还能做什么

粽子叶除了包粽子还能做什么

粽子叶除了可以用于包粽子外,还可以用于小点心的制作。

蒸包子或者馒头的时候,可以在底部铺一层粽子叶,这样制作出来的包子或者馒头会带有粽子叶清香的味道,味道也会比普通的包子或者馒头更为可口一些。

喝粥养胃,因此很多人日常都喜欢喝粥,但是如果只有粥的话,难免会显得有些乏味了,如果在煮粥的时候在粥里面放入一片新鲜的粽叶的话,煮出来的粥会非常的清新、可口。

粽子叶除了包粽子还能做什么 除了拿粽叶还能用什么包粽子

如果手边没有粽叶的话,可以取用一些其他具有清香味道的叶片包裹糯米制作粽子。

推荐的材料有:玉米叶子、芭蕉叶、芦苇叶、斛叶、荷叶、麻竹叶、竹柏叶、月桃叶、橹罟叶、楝叶吴茱萸等,制作方法和粽子叶包粽子相似,包紧糯米和馅料,然后用棉绳捆紧即可。

包粽子的步骤

主料,糯米、红豆、红枣、粽子叶(不同品味各不相同)等首先选择上好的圆糯米,(糯米有两种,长糯米不适合包粽子,因为没有圆糯米粘性足,口感糯)。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放些红豆、红枣等等。

这里用到的是粽子叶,而不是芦苇叶,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叶是首选,芦苇叶比较窄,要用好几片才能包一个粽子,新手包这样的粽子就会手忙脚乱,而粽子叶页面宽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个粽子。满满地填上馅料,填到溢出来的样子,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

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散开就可以。煮粽子最好用高压锅,煮的快,放入粽子8分满,加入8分满水,煮1个小时左右即可。

包粽子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在平时的时候,人们吃一些粽子的话也是对身体很有帮助的,但是人们要是具有了慢性胃炎和肠炎,以及肠胃虚弱的现象,还是不要吃粽子的,因为粽子之内的糯米,不利于人们的身体上肠胃消化。老人和孩子更是不能多吃。

粽子叶为什么要煮

粽子叶是生活在露天环境下的,上面会粘附灰尘、细菌等,用沸水煮一煮可以对粽子叶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之后包粽子会更放心和卫生。

新鲜的粽子叶叶片有些硬,放在沸水中煮煮可以将叶子煮软,这样包粽子的时候更好包一些。

大黄米可以怎么吃 大黄米粽子

大黄米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包粽子的重要原料,再用它包粽子时,需要准备大黄米蜜枣和花生米以及粽子叶各适量,把大黄米提前放在清水中浸泡10小时,花生米浸泡两小时,粽子叶要放在沸水中煮5~6分钟,把处理好的粽子叶放在手中折叠成圆锥的样子,底部放上泡好的大黄米中间再放上蜜枣和花生米上面,再放上适量的大黄米,然后把粽子叶包成三角形,包好后用线固定好入锅煮熟就能取出食用。

粽子为什么叫端午粽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

粽叶。

南方一般用箬叶包粽子,北方地区常用芦苇叶包粽子,一般不会具体称呼叶名,而是统称为粽叶,粽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其中有一些元素是具有防腐作用的,用粽叶包裹粽子可以减缓食物的变质进程。

包粽子的带子是什么植物 什么叶子包粽子最香

一般比较常见的包粽子的叶子有箬竹叶和芦苇叶,但其实用玉米叶包出来的粽子会更加香甜。

1、玉米叶:玉米叶包粽子是最为香甜的,一般在农村玉米叶是很常见的,会经常用来包粽子,用玉米叶包好的粽子带着玉米的香味,吃起来特别的香甜,别有一番的风味。

2、箬竹叶:这种竹叶韧性足,不会轻易折破,而且也非常的抗煮,用这种叶子包的粽子吃起来还有淡淡的竹香,用来包粽子是最适合不过了,是南方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

3、芦苇叶:这种叶子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用来包粽子的叶子,芦苇叶的叶子长,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不会露馅,适合新手使用,但是也会有一点的难度,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有一股粽子香。

如何包粽子

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过去,粽子叶都是老人们去自己摘的,现在北京城周边没有芦苇荡了,这粽子叶也只有去超市买了。很多人认为粽子叶越绿越艳越好,其实不然,越绿越艳的粽叶有可能是用颜料染成的,正常的粽叶应该是黄绿色略显陈旧;正常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有一种粽叶的香味而不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完粽子之后,水是淡黄色,那说明这粽叶没问题,否则,那粽子还是不要吃了。

如何包猪肉粽

配料:

圆糯酌量、五花猪肉300公克、盐1/3匙、粽叶及水草绳适量、酱油1/3碗、米酒、味精各少量

做法:

猪肉切成5公分条,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停置10分钟后再拌到均匀为止;粽叶2张背背相对,由叶蒂1/4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取约2匙米铺在叶匙内,肉条直放其中,再铺2匙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要保持开头,配合另一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叶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绳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锅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滚后改用中小火续煮4小时,熄火焖1小时。

如何包咸香鸡肉粽

用料:

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如何包百果粽子

原料: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做法:

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如何包八宝粽

用料:

苇叶45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虾仁50克,瓜条10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做法:

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水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虾肉炒熟加味,切成段;瓜条、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1小时即可食用。

如何让粽子不粘粽叶 粽子为什么会煮散

包粽子时粽叶需要进行多次折叠,如果韧性不好,容易出现温度升高,粽叶破裂的现象,从而导致粽子煮散,要挑柔韧性好弯折的粽叶包粽子为好。

在包粽子时,糯米不能放满杯,否则煮的时候容易出现缝隙撑开粽叶,导致粽子松散的情况,建议7分满就好。

粽子在焖煮的过程中,里面的糯米和食材会逐渐膨胀,如果绑得太紧,可能会爆裂,而绑的过松,水分大量进入粽子,粽叶和米泡发严重,则容易煮散粽子,建议尽量好粽子,做到甩扔不掉为宜,如一根带子或者棕树叶绑不好,可以使用两根以上或者其他的带子绑。

热水煮的话,烧开的水容易把粽子煮散开,主要是粽子煮的时候会膨胀,又加上一锅的粽子来回的摩擦,特别容易散开,正确做法是冷水下锅煮粽子,这样水温慢慢升高,粽子受热均匀,而且粽叶里面的香味也会逐渐渗透到糯米里面,做出来的粽子会特别香糯好吃。

包粽子的叶子有哪几种

1、箬竹叶:南方地区常用,叶子大多呈长三角形或者是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呈圆形,叶片一般大而宽,有清香味,很适合包粽子。

2、芦苇叶:北方用的最多,芦苇生长于浅水中,叶子细长,有清香味,做出的粽子清香,但由于芦苇的叶子比较窄,包粽子的时候一次需要3片左右。

3、竹笋壳叶:嫩笋破壳后脱掉的竹笋壳叶,宽大而且有韧性,煮出来的粽子也会带有竹笋的清香味。

4、荷叶:河北、山东以及江南一带会有用荷叶包粽子,荷叶的叶子呈圆形,大而厚实、光滑,包出的粽子也会带有荷叶的清香味。

5、玉米叶:一些种植玉米的地方会选择用玉米叶来包粽子,主要也是因为包出的粽子有玉米清香味。

包粽子的叶子种类非常多,还有箸叶、梧桐叶、油桐叶等等众多品种,但一般选用的都是,当地比较好取材的,带有清香的叶子去包粽子。

相关推荐

粽子怎么泡

在包粽子前清洗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 粽生长在露天环境下,上面沾染了灰尘和微生物,简单的清洗并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将粽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再加热煮一煮可以将粽子清洗干净,还能消毒杀菌。

你知道怎么煮粽子吗 煮粽子注意事项

1、煮粽子的水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糯。 2、包粽子的时候米不要放太多,因为煮的时候米会膨胀,会把粽子涨裂。

蜜枣粽子的包制方法

将买来鲜粽子泡在盆中,泡10分钟后,将粽子散开洗干净,要用手或擦布洗每一个子反正面,因为子上容易粘有小飞虫。冲洗干净后,用水煮沸5分钟。晾凉待用。 准备食材,将江米提前2小时淘洗干净,泡上。蜜枣用水冲一下放在盘中或碗中,花生米、红小豆分别也提前泡一泡,淘干净放入碗中。 包粽子前先用剪子将粽子端头剪齐,每次不要剪太多,不然容易使粽子头端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开始包粽子,取两个子稍错开叠加成宽一点,然后对折成三角形(如图所示),这样包的粽子比较大。如果包小一点的粽子,取一个子也行(稍宽一点

粽子为什么放碱

增加黏性 在包粽子时加入碱水能够增加粽子的黏性,这样可以让蒸出来的粽子口感更加软糯,并且还能缩短蒸粽子的时间,能让粽子更快蒸熟。 中和口感 粽子是由粽包裹糯米制作而成的,而其中糯米和粽都属于酸性食材,这时候加入碱性的碱水能起到酸碱中和的作用,从而能提升粽子的清香口感,让粽子更加好吃,同时还能起到解腻的作用。 便于粽子的保存 碱水呈碱性,具有较好的去污力以及渗透力,能达到抑菌、收敛的作用,在包粽子是加入适量碱水等同于给粽子“杀菌消毒”,这样的粽子带上了天然的防腐剂,保持起来就会更方便。 提升色泽 糯米本

什么子包粽子最香

粽子子种类有很多,优缺点也各有不同,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包出来让粽子最香的子,主要是根据各个地方所特有的子品种来进行选择,因此,会有以下几种推荐: 南方地区用箬竹会比较多一点,主要是因为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箬竹子一般比较宽大,而且尾端是尖的,因此箬竹相对来说会比较好包,箬竹也比较耐煮,而且箬竹是干燥的,比较好找,受季节性的约束不大,比较适合新手。 北方地区用芦苇粽子会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北方的芦苇子新鲜,虽然包的时候比较容易断裂,但包之前用开水烫一下的话就可以了,芦苇包出来的粽子

粽子子好还是湿子好

用晒干的老粽包的粽子会更香。 一般来说去市场上购买粽,晒干的粽会比新鲜的湿粽价格稍微贵一点,这是因为粽在晒干了之后,其本身的清香味道也完全溶于到粽当中,而且其用水浸泡过后的干粽柔韧性更强,用来包粽子不仅方便折叠绑紧,而且煮好后粽香浓郁,比湿粽包出来的粽子更好吃。

肉粽的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

南方粽子是什么粽子用什么最香

用来包粽子的粽其实是很多的,常见的就有箬、芦苇,不太常见的有竹笋壳、荷、玉米、梧桐、油桐、柊等,都是可以用来包粽子,包出来的粽子也是带有各自的清香味道,所以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数据显示表明什么子包粽子最香。 主要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判断什么子包出来的粽最香,例如有人喜欢玉米的香气,那么玉米包出来的粽最香。 其次就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梧桐、油桐、柊这类比较少见的子来说,取材并不是很容易,所以也比较难以用此类子包粽子

粽子有哪些子可以包

的常见的灌木,片长而宽大,柔韧性较强,很适合用来包粽子,并且可以使煮出来的粽子含有竹子的清香味,用来包肉粽子会非常解腻。 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的子,相对于箬来说,片比较窄长,所以包起来的难度大一些,但用芦苇煮出来的粽子软糯清香,所以也是包粽子比较常见的子之一。 虽然说粽不是很常见,但柊片大而厚实,所以也比较适合用来包粽子,而且柊字和粽字发音相近,因此很多人也会用柊包。 玉米皮的柔韧性很强,并且片足够大,所以也比较适合用来包粽子,并且用玉米皮包粽子,可以使其具有淡淡的

粽子子要煮吗 粽是买湿的好还是干的好

各有各的好处。 干粽由于晒干的原因,其韧性比较差,在包粽子的时候稍用力可能会出现粽破裂的情况。但其晒过之后粽香味更明显,所以用干粽包出来的粽子吃起来口感更香。 而新鲜粽相比之下韧性会更好,这样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会更便于包裹,不容易出现破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