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兰的简介
叶兰的简介
叶兰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具节。茎直立,在近基部具(2-)3-4枚叶。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鲜时较厚,肉质,长3-7厘米,宽1.7-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上面黑绿色,具5条金红色有光泽的脉,背面淡红色,具柄;叶柄长1.5-2.2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叶之上的茎上具2-3枚淡红色的鞘状苞片。
总状花序顶生,具几朵至10余朵花,长3-8厘米,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带淡红色,膜质,长约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细缘毛;子房圆柱形,扭转,被短柔毛,连花梗长1.5-2厘米;花白色或带淡红色,直径约7毫米;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陷呈舟状,长8-9毫米,宽4.5-5毫米,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卵形或近椭圆形,长9-10毫米,宽4.5-5毫米,背面前端有很短的龙骨状突起。
花瓣近半卵形,长8-9毫米,宽2-2.2毫米,先端钝;唇瓣长9-10毫米,下部与蕊柱的下半部合生成管,基部具囊,上部通常扭转,中部稍扩大,宽2毫米,顶部扩大成横长方形片,宽5-6毫米;唇瓣基部的囊2浅裂,囊内具2枚肉质的胼胝体;蕊柱长约5毫米,下部变细,顶部膨大;柱头1个,位于蕊嗵之下。花期2-4月。
球兰的简介
球兰的别称
马骝解、狗舌藤、铁脚板、樱兰、天蝶梅、雪球花。
球兰的生长习性
球兰为热待机亚热带野生品种,多附生于树干、石壁上。球兰喜欢温暖的环境,喜欢高温、高湿、半阴的环境,夏秋季节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忌烈日暴晒,光照过强,叶色会泛黄,色彩粗涩而无光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
球兰相对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并且每天有3~4小时的光照时间都可以开花。但不开花并不影响球兰的观赏,可以作为盆栽观赏。
家庭种植球兰,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并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这样球兰才会生长的更加旺盛,养护过程中保证土壤干燥。
球兰的花语
青春美丽。
香兰叶的介绍
香兰叶(Pandanus amaryllifolius)为露兜树属的热带植物,又名班兰叶(pandan)、七叶兰、香林投、碧血树,野生七叶兰较为稀少,其多半为栽培作物。班兰叶——印尼话叫Pandan,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名气大得很,班兰叶是一种热带绿色植物,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让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因而常做为东南亚料理与糕点常用材料。
依兰花的简介
依兰原产于东南亚。我国最早发现依兰是十分偶然的。60年代初,植物科学工作者在进行植物调查时,在西双版纳勐腊县边境一个傣族寨子里,首先发现了依兰。那时正是百花盛开的5月,调查队刚进寨门,一股浓烈的香味阵阵扑来,走进寨子,整个寨子都弥漫在芬芳之中,调查队员四处环顾,幢幢竹楼旁都栽种有几株开满黄花的大树,走到树下,看见地上到处是花瓣,捡了几瓣—闻,香味直冲鼻子。寨子姑娘们,把黄色的香花穿成花串,戴在发结上;虔诚的信男信女,把香花飘在圣洁的水碗上,敬献在佛前。调查队员采集标本,查阅了资料,发现是依兰,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
玉兰片的简介
玉兰片是用鲜嫩的冬笋或春笋,经加工而成的干制品,由于形状和色泽很像玉兰花的花瓣,故称“玉兰片”。其产区主要在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福建等省。玉兰片的品质,是从色泽、片身的长度和宽度、干潮度、气味几方面鉴定的。看色泽:凡表面光洁,呈玉白色或奶白色者品质好;而表面萎暗,呈灰白色者质量差。若有焦斑或呈深黄色,则是烤焦了。量尺寸:测量片身的长度和宽度。尖宝应长不超过8厘米,宽3-4厘米。冬片应长不超过12厘米,宽4厘米左右。桃片应长不超过16厘米,宽5-7厘米,春片应长不超过20厘米,宽9厘米。凡在上述规定标准以内的,并笋节紧密,笋肉厚的为品质好;而超过标准,笋节稀疏,笋肉薄的为品质次。玉兰片形似玉兰花瓣,为春季油炸糕点。它口味清雅,脆而易化,为老人和儿童所喜爱。
榆叶简介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荷叶的简介
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
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
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
荷花有许多不同的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花色。
西兰花简介
西兰花
早熟品种
苗期28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40-60天。冬性弱,幼苗茎粗8mm左右即可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主要品种有澄海早花,福州60日,同安早花菜,上海四季60天耶尔福等。花球重0.3-1kg。
中熟品种
苗期30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80-90天。冬性稍强,幼苗茎粗10mm可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主要品种有福建80天、福农10号、同安短叶90天、洪都15号、荷兰雪球、瑞士雪球等。花球重一般1kg以上。适应性强。
晚熟品种
定植到采收需100-120天以上。植株较高大,耐寒性和冬性较强,幼苗茎粗15mm以上才能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单个花球重1-2kg以上。主要品种有福建120天,同安城阳晚花菜,广州竹子种、广州鹤洞迟花,台湾喜树晚生,江浙地区栽培的旺心种等。
珍珠吊兰的简介
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
珍珠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种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
珍珠吊兰花期一般是当年的12月至翌年1月。
珍珠吊兰的形态特征
珍珠吊兰一粒粒圆润的、肥厚的圆心形叶片,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这就是它的叶子。因叶互生,较疏,圆心形,深绿色,肥厚多汁,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佛珠、绿葡萄、绿之铃之美称。还有人称它为佛珠吊兰、情人泪。
珍珠吊兰的学名叫翡翠珠,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全株披白色皮粉。头状花序,顶生,长3~4厘米,呈弯钩形,花白色至浅褐色。
珍珠吊兰的生态习性
珍珠吊兰栽培中浇水应宁干勿湿,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蔓喷水以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
珍珠吊兰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不强。
三七叶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三七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叶。
【药 名】:三七叶
【拼 音】:SANQIYE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叶。
【功 效】:止血、消肿、止痛。
【主 治】: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
【性味归经】:辛、温;《生草药性备要》:“味辛。”入肝、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拉丁名】:原植物人参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Wai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 Tseng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
三七叶 (5张)
基本信息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为人参三七之叶。
【拼音名】Sān Qí Yè
【英文名】Sanchi Leaf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ne ex C.Cho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水晶兰的简介
水晶兰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没有叶绿素,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被称为死亡之花。水晶兰的花朵在阴暗潮湿的地区,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驻足欣赏,是传说中来自阴间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
水晶兰属约近1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2种1变种,从东北、西北至西南以及台湾均有分布。水晶兰产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叶酸的简介
叶酸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组成,也叫蝶酰谷氨酸,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它在被发现后曾被命名为:维生素M、维生素Bc、R因子等,1941年,因为从菠菜中发现了这种生物因子,所以被命名为叶酸。叶酸富含于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食物中的叶酸若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叶酸主要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部位吸收。人体内叶酸储存量为5~20mg。叶酸主要经尿和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排出量为2~5ug。
金鱼草和金鱼吊兰是一种植物吗
金鱼草和金鱼吊兰同属金鱼草属,但是是不同种类的植物。金鱼草的有些品种非常像金鱼吊兰,所以才会有花友混淆。
金鱼草简介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基部有时木质化,高可达80厘米。茎基部无毛,中上部被腺毛,基部有时分枝。叶下部的对生,上部的常互生,具短柄;叶片无毛,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2-6厘米,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密被腺毛;花梗长5-7毫米;花萼与花梗近等长,5深裂,裂片卵形,钝或急尖;花冠颜色多种,从红色、紫色至白色,长3-5厘米,基部在前面下延成兜状,上唇直立,宽大,2半裂,下唇3浅裂,在中部向上唇隆起,封闭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状;雄蕊4枚,2强。
金鱼吊兰简介
金鱼吊兰,又名金鱼花、袋鼠吊兰、袋鼠花、吊金鱼等。多年生苦苣苔科金鱼草属草本植物,基部半木质。 茎斜升,长20-40㎝,嫩茎绿色,老茎红褐色; 单叶,对生,卵形,长约3-4㎝,先端尖,肉质,叶面浓绿色,背面靠主脉处红色。
花单生于叶腋,长约2-3㎝,5个萼片,花冠呈唇形,下部膨大,先端5小裂,橙红色,裂片黄色,裂片间红色;雄蕊着生于花瓣上,花药粘连;雌蕊一枚。蒴果,与玄参科植物相似。
金鱼草与金鱼吊兰的区别
金鱼草虽然也有花朵像小金鱼的品种,但是,金鱼吊兰才是小金鱼的原始种。所以,看到叶片肉质,翠绿,花朵像小金鱼的,就是金鱼吊兰。叶片细长,花朵形态各异的,就时金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