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腮腺炎儿童应该注意什么

腮腺炎儿童应该注意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一般能自行痊愈,若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并发症,病毒可侵犯神经及各种腺体组织,引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呢?疾控专家说,家长和老师要敦促孩子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场所通风;多饮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人多拥挤的场所。

学校及托幼机构要发挥校医、保健教师的作用,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发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时,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调查。学校还应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讯通、宣传单等宣传途径,普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卫生保健意识。

儿童一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须暂时离开学校(幼儿园),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3周内避免与易感者接触。病人离开教室、寝室后,校方应及时对教室、寝室进行消毒。病人所在班级应立即开展应急接种,学校应对校内所有学生免疫史进行查验并开展查漏补种。

腮腺炎后遗症都有什么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患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面部就像被打肿脸的胖子。

腮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和流行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一次得病之后,可有持久的免疫力。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心肌病、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儿童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

1.大多数患儿,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症状。少数患儿,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腮腺肿起来。

2.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发展为双侧。有时双侧腮腺同时肿大。

3.2~3天后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诱发小儿腮腺炎的常见因素

引发小儿腮腺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原因尚不明确,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病因学说,该病多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小儿腮腺炎病情一般不重,但病儿不能去幼儿园或上学,需在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隔离期限以腮腺肿胀消退为准。

小儿腮腺炎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常有变态反应病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有的患者伴有免疫学指标异常。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患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可以痊愈。

(3)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可能是诱因。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在该病急性发病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4)其他因素有些学者认为该病是反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儿童和成人的治疗有所不同。在儿童要多饮水,每天按摩腺体帮助排睡,保持口腔卫生等;若有急性炎症表现则可用抗生素。成年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治疗基本原则同上,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能发现发病因素如结石、导管口狭窄,可先去除结石或扩张导管口(用钝头探针仔细插入导管内,先用较细者,再用较粗者逐渐扩大)。也可向导管液入药物,如碘化油、各类抗生素等。经上述治疗仍无效,可考虑手术。

一是作导管结扎术,可从口腔内进行。适应证的选择条件必须是腮腺导管系统经抗生素反复冲洗,粘液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或停止方可施行。结扎术后可口服硫酸阿托品片,每日1~3次,每次0.3mg,共服用3~5日。腮腺区加压包扎,以促使腺体萎缩。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粘液脓性分泌物自发破溃疡或形成潴留脓肿。

手术方法之二是在各种保守治疗及导管结扎术失败而病员有手术愿望时,可行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由于长期炎症的影响,纤维组织形成而周围组织粘连,分离面神经经较为困难。术后如有面瘫表现可用维生素Bi及B12并配合理疗。必须强调的是应将腺组织尽可能摘除,并应将腮腺导管全长完全切除,否则术后在残存导管段仍可能形成潴留脓肿。

腮腺炎的传染期是多久

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那么腮腺炎的传染期是多久呢?该病的一般隔离期为7-9天。

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是该病的高发期,10℃左右的温度最易使此类病毒滋生,可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流行或散发。此病大多发生于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6-7岁儿童发病较多。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颌下腺肿大、疼痛等,也有相当多的感染者无症状。

一旦发现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

流行性腮腺炎怎么预防 注射腮腺炎疫苗

接种腮腺炎疫苗,这种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儿童监护人自愿自费接种,该方法也是最有效果,最直接的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

适宜接种人群:8月龄以上是易感人群(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5年内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特别是5—15岁儿童在受到疫情报告时应及时到各预防接种点购买接种腮腺炎疫苗。

不适宜人群: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导致不育男人们可得注意了

多为儿童患者

腮腺炎的发病年龄多为3-10岁左右的儿童,当然这里不排除成年人患病的可能。该病的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传染途径是空气中的飞沫。

成年男性因患腮腺炎可致不孕

流行性腮腺炎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但是虽然是腮腺炎,可别只认为炎症只是局限在腮腺,少数男性患儿会在患病一周以后出现阴囊和睾丸的红肿热痛,并且出现寒颤、体温显著升高。此时并发的为睾丸炎,也就是说睾丸炎是腮腺炎的并发症。这是由于腮腺炎病毒的病毒特性所决定的,该病毒对睾丸特别“偏爱”,并发睾丸炎的腮腺炎患者可以达到患病总数的20%-25%,病情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儿童并发睾丸炎一般不会对今后的性功能造成影响,如果是成年男性腮腺炎患者并发睾丸炎的话,可以导致一些典型的症状:睾丸的触痛、肿胀,睾丸体积变小,发生萎缩,如果是双侧睾丸都萎缩,可以导致成年男性无精、少精,引起成年男性的不育症。

绿豆菜心粥帮你护理腮腺炎儿童

小儿腮腺炎,民间也叫“痄腮”,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高烧、恶心、呕吐。患病宝宝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一般会一侧的腮先肿胀,后波及另一侧。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最好给宝宝食用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等,开始的饮食应为流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最后恢复到正常饮食;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议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宝宝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

食疗:

绿豆菜心粥

[材料]绿豆60克,白菜心2个,粳米5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以少许食盐调味,再中火煮20分钟。

腮腺炎的症状成人有哪些

人们通常认为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对成人没有威胁。

医生提醒,其实,成人也要警惕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属常年普发病症,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发病于一侧或两侧腮部,主要以肿胀,发热,不化脓和易感染为特征,在4-15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但一般一次病愈之后会有持久的免疫力.未具免疫能力的成人也同样可能发病,而且症状反应通常会比儿童严重,会出现腮腺肿大明显,吞咽不便,高热不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睾丸炎,重型脑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

酸辣刺激是腮腺炎儿童的禁忌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任何年龄的人均可以得这种病,但以4~15岁学龄前与学龄期的儿童发病率较高。本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常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发生流行。目前,我国有的地区已经开展了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起到了保护作用,不仅降低发病率,并发症也有减少。

冬春交替时节,正是“腮腺炎”的高发期。专家提示,腮腺炎患儿多喝水可加速退热及毒素排出,同时患病期间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过于酸辣刺激及干硬食物,以免加剧腮腺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此病以飞沫传播为主,早期“痄腮”患儿或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患者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腮腺出现一侧或两侧肿胀,并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表面灼热及触痛。

专家提示,腮腺炎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如何预防腮腺炎

一、切断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具、食具仍需沸煮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 检疫 3周。

二、接种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自然感染保护作用达95%,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6年。目前,我国已将流行性腮腺炎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在儿童1.5~2岁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一剂次。

三、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

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腮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 腮腺炎疫苗需要接种几次

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中,只在18~24月龄接种一针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腮风疫苗)。

但是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

接种1剂次的腮腺炎疫苗能够降低腮腺炎的发病,但不能获得长期免疫保护,在最初抗体阳转的儿童中,1年后有15%的儿童抗体转为阴性。

从全球积累的经验表明,要达到对腮腺炎的长期免疫保护需要接种2剂次疫苗。

目前各省份政策有多不同,有的地方根据实际,在儿童18~24月龄接种1针次扩大免疫规划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风腮疫苗)的基础上,对儿童2岁时再免费给予接种第2针次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可以喝酸奶吗 腮腺炎有哪些危害

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有足够的抵抗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会自然而愈,正如以前为什么用墨汁涂脸或者贴膏药也有效果。

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

另外,腮腺炎最可怕的是,治疗不及时,其病毒会侵袭身体的各种腺体,比如胰腺、乳腺等。严重时,有的女孩会并发卵巢炎,有的男孩则会并发睾丸炎。至于,有报道称流行性腮腺炎会导致男性不育,不过这种几率非常小。

因此发现患有腮腺炎后,及时治疗很有必要,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推荐

小儿腮腺炎复发后果

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其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1、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

麻风腮疫苗适宜人群及适合的接种时间

麻腮风三联疫苗 (MMR Vaccine) 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暴发或流行,其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令人担忧的是,在这3种疾病中,尤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对儿童健康危害最大。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类

儿童如何防治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肿痛和发烧,早期一般会误诊为感冒嗓子疼,咽部会发炎,但是感冒与腮腺炎还是有区别,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每年的3月到6月之间都是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在小时候,或听说或得过腮腺炎这样一种疾病,其实不光是孩子,如果不注意,一些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到这种病,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怎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腮腺炎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面下部一个弥漫性肿胀,病情重的话会并发性高烧,像合并脑炎、

得了腮腺炎会反复得吗

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传染。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如果小儿患了腮腺炎,体内产生了抗体,可获得终生免疫。腮腺导管较长、较窄,如果存在腮腺内结石、导管口因创伤性炎症致瘢痕狭窄、主导管过细等情况,易致唾液

儿童腮腺炎吃什么药

1、腮腺炎之热毒炽盛型通常表现为腮部肿大,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针对此类症状的治疗药方为:黄芩12g,胡黄连8g,黄柏6g,蒲公英32g,马勃4.5g(布包煎),生蒲黄3.3g(布包煎),夏枯草18g,柴胡6g,玄参12g,牛蒡子10g,甘草6g。加水煎成400ml,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2、腮腺炎之风热外感型此

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怎么预防

1.疫苗预防目前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但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2.尽量不去人群密集产所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3.保持空气流通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4.多加锻炼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员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多因反复发作腮腺肿胀而就诊。常为双侧位。肿胀发作有时和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且粘稠,排出受阻所致。不少病例的腮腺肿胀和进食并无明确关系,晨起感腮腺腺体部胀感,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溢出,局部随之松快。临床检查腮腺轻微肿胀或不明显,伴发急性感染时皮色稍红,一般均属正常。导管口可有轻微发红,压迫腺体可从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snowf

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部耳垂的周围。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高发,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

“流行性腮炎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引起,其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随着寒假结束,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上升。特别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当前应提高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意识。有效地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公众对流行性腮腺炎这种传染病的发

麻风腮疫苗必须打吗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传播,部分患儿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少年儿童健康危害很大。人类对麻疹、风疹、腮腺炎普遍易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也可传播。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过病人呼吸、咳嗽等排出体外并形成病毒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易感者进入病人曾逗留的场所,无需与病人接触,仍可被传染,这在人员密集的幼儿园、学校、商场等处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