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怎么办 寒凝血瘀型痛经:生姜大枣饮

痛经怎么办 寒凝血瘀型痛经:生姜大枣饮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表现为月经错后、经血颜色暗红或有血块,痛经症状遇寒加重,热敷小腹部可以减轻疼痛。经血量少,畏寒肢冷,面色青白。

方法:取生姜20g,大枣3枚,红糖适量,前两味加水煎,去渣取汁,入红糖烧煮即可。经前3-5天开始,连服一周。


痛经可服姜枣煮红糖

中医亦称痛经为经行腹痛,临床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两虚、肝肾虚损等证型。以下食疗方法可供参考:

1.生姜6克,红枣10枚,红糖60克,加水适量煎汤饮。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3-5日。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2.山楂(干)200克,放入米酒500毫升中浸泡,密封7天后可用。月经前,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连服3-5日。用于滞血瘀型痛经。

3、丹参60克,党参30克入白酒500毫升中泡30天,于月经前,加红糖调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连服3-4日。用于气血两虚痛经。

4、益母草30-60克,玄胡2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5-7日。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痛经的药茶疗法

(1)川芎调经茶:川芎3克,茶叶6克。上2味,加水400毫升,煎汤200毫升即可。每日l剂频饮。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症见经前和经期腰腹疼痛,月经淋漓不净紫暗有块等症。

(2)二花调经茶:玫瑰花9克,月季花9克(鲜品均用18克),红茶3克。上3味共制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在行经的几天开始连续服用数天。本方具有活血调经、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少,或夹有血块,经色暗,腹胀痛,月经通畅后痛减等症。

(3)姜枣红糖茶: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加红糖同煎,取汁去渣,代茶。每日1剂,代茶温服。本方具有温中益气、散寒除湿的作用。主治气血亏虚和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月经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清稀,腹凉喜暖,形体肥胖等。

(4)桂枝楂糖茶: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将桂枝、山楂肉放入砂锅内,加水2碗,用文火煎成1碗,加入红糖再烧片刻即叮。每日l剂,代茶温服。本方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的作用。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期感寒,腹部畏寒,经期腹痛,月经不畅,色暗有块等。

(5)艾叶糖茶:艾叶20克,红糖15克。上2味加水同煎,取汁代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温经脉、祛寒湿的作用。适用于寒湿凝滞剧痛经。症见下腹冷痛或绞痛,得热痛减,经血色暗,夹有血块,月经不畅等。

痛经应该吃什么药

痛经分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2年以后,不同疾病痛经的年龄、病程不一,痛经发生的早晚也各异。

原发性痛经,痛经从月经初潮时开始,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见于未婚或未育妇女,有的在婚育后自然痊愈。原发性痛经大多由于子宫须口比较狭小、子宫过度屈曲或子宫发育不良,使经血不能畅快排出,刺激子宫收缩甚至痉挛而引起痛经,加之精神情绪紧张和休质虚弱,痛经常常比较剧烈。对这种痛经,适宜采用雌激素疗法。

丹参60克,党参30克入白酒500毫升中泡30天,于月经前,加红糖调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连服3-4日。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益母草30-60克,玄胡2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5-7日。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元胡止痛片: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症见经行错后、经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喜暖。

中医治疗女性痛经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医则统一称为痛经,并根据常见表现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应用不同治疗方法。

气滞血瘀型一些痛经女性于月经前即小腹胀痛,持续到月经来潮,当月经来得比较通畅或有血块排出时,疼痛方缓解。月经量不多,经色黯红有血块,伴有乳房胀痛、情绪烦躁。治疗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常用药有当归、川芎、赤白芍、香附、乌药、元胡、制乳没等,中成药有血府逐瘀胶囊。

寒凝血瘀型有些女性经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经量少色黯,可有血块,用热水袋外敷或饮用生姜红糖水,疼痛会有所减轻。治疗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法,常用药有肉桂、吴茱萸、小茴香、当归、丹参、桃仁等,中成药可选艾附暖宫丸。

气血两虚型有些妇女经期小腹绵绵坠痛,手按于小腹会觉得舒服些,经色淡红,经量可多可少,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治疗用补中益气止痛法,可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阿胶等,中成药用十全大补丸。

治痛经应在经前一周开始用药

对于痛经的治疗,应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药,可以达到不痛。如已月经来潮发生腹痛,再服药效果就差一些。由于痛经与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要想彻底治愈,必须重视平时的调理。气滞血瘀型应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寒凝血瘀型要暖宫散寒、活血祛瘀;气血两虚型则气血双补、调理冲任。总之使气血调和,经血顺畅,痛经就不会发生了。

李姐让小丽饮用姜枣红糖汤,是民间用来治疗痛经的小方子。生姜辛温散寒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红糖甘温益气缓中、散寒活血,三者配合正好达到祛寒活血、补中止痛的目的,所以小丽饮用后疼痛缓解了。但如要彻底治愈,小丽还是要到医院找大夫诊治,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以最终战胜痛经这一病魔。

丹参粉可以治痛经吗

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医将痛经分为四种类型,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寒凝胞宫型、湿热下注型。丹参粉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能帮助扩张血管,疏通血管及经络,维持血液运行,所以丹参粉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的。


痛经吃什么好调理 寒凝血瘀型痛经:生姜大枣饮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表现为月经错后、经血颜色暗红或有血块,痛经症状遇寒加重,热敷小腹部可以减轻疼痛。经血量少,畏寒肢冷,面色青白。

方法:取生姜20g,大枣3枚,红糖适量,前两味加水煎,去渣取汁,入红糖烧煮即可。经前3-5天开始,连服一周


常喝这些花茶可以调节痛经

常喝这些花茶可以调节痛经

一、山楂桂枝红糖汤

功效:治疗体寒身虚型痛经,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净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二、黑木耳红枣茶

功效:治疗血热体虚型痛经,很多女性痛经过后会伴随经量增多,长久不下,这是因为血热体虚。想要改善这种症状,不仅需要补血,还要益气和气。黑木耳红枣茶血可以起到很好的暖宫效果,体热的女性千万不能吃凉性的食物,虽然表面上血热暂时转为中性,但是如果不进行体虚的食补,反而会导致体虚越来越严重。

三、姜枣红糖水

功效:治疗体寒身虚型痛经,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肝斑)。

四、姜枣花椒汤

功效:治疗体寒性痛经,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逐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得了子宫内膜增厚怎么办

1.中药妇炎丸: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经、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功效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对于增生的子宫内膜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且没有副作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服用。

2.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3.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4.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中药配方:(建议遵循当地医生医嘱)

自拟清宫阿胶膏方药组成:阿胶3Og、红枣肉3Og、牛肝粉12g、三七粉(冲)3g、茜草炭l2g、生白芍15g、当归l2g、生枳壳12g、川楝子12g、忍冬藤20g、川牛膝12g、制大黄9g。加减:肝火旺盛者加丹皮、焦山栀;血热伤络者加黄芩、黄连;阴虚火旺着加地骨皮、生地、黄柏;脾虚着加白术、茯苓、黄连;阳虚寒凝者加桂枝、制附子等。用法:每日服食3次,出血期每次服食15—20粒,非出血期每次10粒,随餐服食或餐后服食均可,7天为一疗程。主治活血祛瘀,健脾温肾。

偏方:(慎重选择)

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2.活血化瘀方: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痛经吃什么好调理 寒凝血瘀型痛经:生姜大枣饮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表现为月经错后、经血颜色暗红或有血块,痛经症状遇寒加重,热敷小腹部可以减轻疼痛。经血量少,畏寒肢冷,面色青白。方法:取生姜20g,大枣3枚,红糖适量,前两味加水煎,去渣取汁,入红糖烧煮即可。经前3-5天开始,连服一周


子宫内膜增厚中医治疗方法

合成药:(建议购买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咨询药店工作人员)

1.中药妇炎丸: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经、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功效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对于增生的子宫内膜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且没有副作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服用。

2.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3.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4.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中药配方:(建议遵循当地医生医嘱)

自拟清宫阿胶膏方药组成:阿胶3Og、红枣肉3Og、牛肝粉12g、三七粉(冲)3g、茜草炭l2g、生白芍15g、当归l2g、生枳壳12g、川楝子12g、忍冬藤20g、川牛膝12g、制大黄9g。加减:肝火旺盛者加丹皮、焦山栀;血热伤络者加黄芩、黄连;阴虚火旺着加地骨皮、生地、黄柏;脾虚着加白术、茯苓、黄连;阳虚寒凝者加桂枝、制附子等。用法:每日服食3次,出血期每次服食15—20粒,非出血期每次10粒,随餐服食或餐后服食均可,7天为一疗程。主治活血祛瘀,健脾温肾。

月经腹痛痛经的民间偏方

有关民间偏方有以下两则

偏方一

凡经水未来之先肚腹账痛者,此乃血气凝滞也。用乌药、砂仁、延胡索、炙甘草、木香、制香附、槟榔各2G同煎服。

偏方二

凡痛重账轻者,用乌药4G,延胡索4G,当归12G,赤芍5-6G,生地10G,丹皮3G,三棱2G,莪术2G,官桂3G刘寄奴2G,同煎服。

治疗痛经的偏方有哪些

1、玄灵止痛汤

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1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0—20克,为主方。

气滞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叶、吴茱萸各10—15克;血热挟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栀子、黄芩各10—20克;气血虚挟滞型主方加黄芪、党参、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每次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2、加位少腹逐瘀汤

当归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没药6克、炒蒲黄10克、灵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泽兰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去瘀,温经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本方水煎内服,忌食生冷。

相关推荐

风寒感冒用热敷就好

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敷疗法,主要用于关节痛、风寒感冒、痛经、空调病等常见病。热敷疗法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单纯利用其温热作用,二是在相关穴位处进行中药热敷,使温通作用和中药的功效合二为一。热敷疗法简单易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家就可以做。善治寒性病症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关节痛。关节疼痛主要是

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 山楂红枣汤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经寒血瘀型痛经。做法: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怎么样才不会痛经

怎样才能不痛经 喝5种茶 让经期轻松过中医认为,痛经有虚证和实证之不同。虚证痛经多因气血两亏,实证多为肝郁气滞,寒凝血瘀。故治疗痛经应根据病证虚实选用药茶。气血两亏:多见于体质较虚弱者,临床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并有下坠感,喜按,按之痛减,唇甲淡白,舌质淡,脉虚细。治宜益气养血、缓急止痛。归耆茶当归10克,黄耆15克,大枣5枚,共研成粗末,沸水冲泡,当茶。可于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2日

痛经怎么 气滞血瘀型痛经:月季花汤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如果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就有可能是气滞血瘀型痛经了。方法:取月季花3-5朵,冰糖30g。将月季花洗净入锅中,加水2杯,小火煎煮一杯,加冰糖融化即可。最好是经前3-5天开始,连服一周。

附件炎食疗方三款

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汤。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山楂红枣汤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经寒血瘀型痛经。炒山楂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

常见女性痛经的类型有哪些

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伴有腹胀、排便不顺、或是情绪压力大的时候症状更明显,可能伴随经前乳房胀痛,或者是血液循环较差,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月经来时会有血块。寒凝血瘀型:平常喜欢喝冰凉料,四肢容易冰冷,痛的时候热敷可以缓解,吹到冷风痛经加重。而月经量也会比较少。气血虚弱型:容易疲劳,可能伴有贫血,脸色偏黄或偏白,较无血色。说话有气无力,比较小声。痛的时候是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肝肾不足型:症状类

女人痛经吃什么可以缓解痛经

(1)韭季红糖痛经【原料】鲜韭菜30克,月季花3~5朵,红糖10克,黄酒10毫升。【制用法】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压汁,加人红糖,兑人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功效】理气活血止痛。【附注】韭菜辛温,理气行血,止痛,有益肝、散滞等作用,可做辅助食疗;月季花味辛微凉,清香芬芳,有很好的行气活血作用。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效果较好。(2)姜枣花椒汤治痛经【原料】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制用法】

治疗痛经的偏方 让女人少受经期折磨

(1)韭季红糖痛经原料:鲜韭菜30克,月季花3~5朵,红糖10克,黄酒10毫升。制用法: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压汁,加人红糖,兑人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功效:理气活血止痛。附注:韭菜辛温,理气行血,止痛,有益肝、散滞等作用,可做辅助食疗;月季花味辛微凉,清香芬芳,有很好的行气活血作用。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效果较好。(2)姜枣花椒汤治痛经原料: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制用法:将生姜、大枣

需根据痛经的类型辨证施治痛经

对有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来说,“那个”痛是每月挥之不去的梦魇。而治疗痛经,也需要根据痛经的类型辨证施治。中医根据病因将痛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寒凝气滞血瘀型: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或冷痛,乳头触痛,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作用的“月月舒痛经宝颗粒”。2、阳虚内寒型: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3、气血虚弱: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

痛经吃什么药

1.生姜6克,红枣10枚,红糖60克,加水适量煎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3-5日。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2.山楂(干)200克,放入米酒500毫升中浸泡,密封7天后可用。月经前,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连服3-5日。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3.丹参60克,党参30克入白酒500毫升中泡30天,于月经前,加红糖调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连服3-4日。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4.益母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