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的病因
疳积的病因
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疳积的症状
常见证型有:①乳食壅滞型疳积。证见精神烦躁,夜寐不安 ,纳呆,腹胀形瘦,腹痛,磨牙,毛发稀疏,手足心热,大便泄秽,小便混浊,舌苔厚腻,脉滑数。治宜消积导滞,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②脾虚失荣型疳积。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发稀,厌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腻,脉濡。治宜益气理脾,方用肥儿丸等。③气血两亏型疳积。证见精神萎靡,睡时露睛,食欲不振,便秘或泄泻完谷不化,面色?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温,啼哭无力,口唇干燥,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方用人参养荣汤等。
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
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对于疳证的“疳”的两种解释:其一为“疳”就是“甘”,这是因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过食甘而致。这是从某个侧面,对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其二是“疳”有“干”的含义,这是因为本病会出现消瘦,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等临床表现。
疳积药膳改善
扁豆佛手饮
[配方]胡黄连、广木香、焦甘草各2克,六曲、焦白术各9 克,青皮、陈皮各4克,炒扁豆9克,佛手3克,白糖4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放人锅内,加水6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 火煎熬25分钟,倒出煎液,再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用纱 布过滤除去药渣,合并煎液,在药液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健脾胃。用于小儿疳积。
砂仁槟榔粥
[配方]砂仁2克,槟榔Q克,川朴、枳实、焦六曲、青皮、 陈皮、壳芽各3克,莪术、乌药各2克,粳米10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包装好,扎紧口放人锅内,加水1000 毫升.置武火烧沸,再文火煎煮25分钟,滗出煎液。再加入500 毫升水煮20分钟,除去药包,合并煎液过滤。
2.将滤液放入锅内,加入粳米煮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健脾胃,消腹胀,用于小儿疳积,腹大坚硬者。
党参茯苓饼
[配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身、酒白芍、炒六曲、 炒鸡内金各3克,槟榔、炒麦芽各5克,淮山药6克,陈皮、炒茨 实、炙甘草各2克,麦粉100克,植物油50毫升,盐5克。
[制作]
1.把上述药物烘干,打成细粉。把面粉与药粉混匀,放入 盐,拌匀加水,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10个饼:
2.锅内加入植物油烧成六成熟时,放人饼,烙至两面黄色熟 透即成。
[食法]作主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用于小儿疳积,脾胃虚弱者。
山楂肉片
[配方]山楂30克,猪肉100克,鸡蛋1个,盐5克,生粉20 克,料酒10毫升,姜10克,葱15克。
[制作]
1.将山楂洗净,猪肉洗净,加入盐、鸡蛋、生粉拌匀:
2.炒锅放置在炉火上,加油50克,烧六成熟时,用姜、葱下 锅煸炒,再下入肉片、山楂、料酒,炒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补气血,助消化。用于小儿疳积,食肉不消化者。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脾虚夹积型疳积艾灸
取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经外奇穴为主。
治法:健脾化积消痞。
艾灸处方:章门,四缝,膏肓。
取穴方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章门穴在肝经上,又是脾经之募穴和脏之会穴,具有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之功。
四横为治小儿疳积之要穴,因其病久积甚,故选用膏肓,意在滋肺健脾,益肾培元,扶正化积。
艾灸方法:
1.艾炷灸:取章门,膏肓,用小米粒大艾炷灸之,每穴3-5壮,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隔物灸即可。
注:将三棱针消毒后点刺四横穴,出黄稠粘液为佳。
怎么治疳散治小儿疳积
治疳散治小儿疳积的配方及用法:蟾蜍1只,鸡肝1叶,朱砂0.1克,鲜荷叶1张,白糖、醋少 量。先将蟾蜍去内脏、剥皮,再将鸡肝划开后放人朱砂,一同放人蟾蜍腹 内,用荷叶包好,将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将糖醋喷在表面,使其酥脆,分3 次吃完。一般服6 ~ 14天。
小儿疳积宜食
对于疳症患儿来说,其饮食应以健脾运消、益气养胃为主。应食用的食物主要有:山楂及山楂制品、麦芽(烘干研粉加糖)、鸡内金、萝卜子、猪肉、牛肉、蚕蛹、鱼子、粳米、猪肚、牡蛎、鱼、虾、鸡、鸭、鹌鹑、猪肝、鸡蛋、糯米、锅巴、白扁豆、鸡肝、蝗虫、南瓜子、新鲜蔬菜、水果等。
1.粳米: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最宜小儿疳积者煮粥食用。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明代医学家缪希雍还说:“粳米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2.糯米:只适宜小儿疳积者煮成糯米粥食用,做饭或做成糕饼点心则不相宜。
3.锅巴:又名锅焦,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小儿疳积症宜用锅焦煎水代茶饮,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4.白扁豆:性平,味甘,有补脾、健胃、和中、化湿、止泻的作用。故小儿疳积见有食少便溏,或消化不良、久泻不止者食之最宜,,5鸡肫皮:又叫鸡内金。历代医学家均认为鸡肫皮有消积滞、健脾胃、助消化、疗疳积的作用。据现代研究,人服食鸡肫皮后,胃液分泌量增加,胃酸度及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功能也明显加强,胃排空率大大加快。这说明中医称鸡内金能“健脾胃,消积滞”是有科学道理的。
6.蝗虫:又叫蚱蜢。蝗虫富含蛋白质及脂肪、钙、铁、磷,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有补养强壮的效果,可治疗小儿疳积。《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它有“暖胃助阳,健脾运食”的作用。
7.蚕蛹:是一种高蛋白营养滋补品,小儿疳积者宜炒食之,清代名医王孟英认为,常见病饮食宜忌·其他疾病“蚕蛹甘温,补气,止渴,杀虫,治疳积,童苏”。现代民间中也经常将它用于疳积者。
8.南瓜子:性平,味甘,能杀蛔虫,蛔虫引起的小儿疳积,即蛔疳之症患者食之最宜,可用南瓜子炒熟吃,儿童一般每次用50~100克,于早晨空腹时服。
9.猪肚:能补虚损,健脾胃。所以,患有小儿疳积者宜食之。
10.鹌鹑:性平,味甘,能益气补虚,宋代医家寇宗爽就曾指出:“小儿患疳,旦旦食之。”所以,小儿疳积者食之尤宜。此外,小儿疳积者还宜服食谷芽、荞麦、萝卜、青菜、白菜、芹菜、马兰头、梨、苹果、金檎、槟榔(蛔疳者宜食)、莲子粉、山药、玉米粉、蛙肉以及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分型辩证
1.脾胃不和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厌食或纳呆,精神委顿,便秘或溏,舌苔薄黄,脉象细缓,指纹红显,位在气关。
2.脾虚夹积
形消枯瘦,腹大脐突,青筋暴露,面色萎黄,发如麦穗,黄枯干束而立,精神疲惫,躁烦夜啼,肌肤瘦而反能食,嗳腐酸臭,舌红苔黄腐,脉象弦细,指纹紫滞。
3.气血亏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形销骨立,骨瘦如柴,周身肌肤干瘪皱起,啼哭无声,气怯神疲,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无苔,脉象沉细涩,指纹青紫,位介于气关,命关之间,此类病重,时时可有暴脱身亡的可能。
疳积吃什么好
珠玉二宝粥: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先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再将山药洗净去皮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入锅中煮成粥糊即成。差不多吃5-7天,每天分2次食用。
红糖大麦粥:大麦米50克,红糖25克。做法:将大麦米洗净放入高压锅内煮成软粥,加入红糖即可食用。需连食用数日。注意服食温热,少食多餐。
山药拨粥:山药100-150克,面粉100-150克,葱、姜末适量,红糖少许。将生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同面粉一起调入冷水中煮成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末和红糖,稍煮1-2沸即成。可常年服用。无论寒暑,均须温热服食。
山药清汤:新鲜山药一条,排骨200克,葱花、精盐适量,香菜少许。1、将排骨洗净,用开水浇烫除去表层油脂,用刀背拍碎,放入深锅中加8杯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用纱布滤过做成高汤(约2.5杯);2、将山药洗净削去外皮,待用;3、高汤放入锅中煮沸,用擦板将山药擦制成泥,缓缓入沸汤中,搅拌煮熟,随即加精盐、葱花、香菜等,起锅即可食用。脾虚腹胀者不宜食用;煮时不宜过长。
山药粥:粳米100克,小米100克,干山药片50克。清水适量。先将粳米、小米淘洗干净,山药片打碎。沙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三味煮至成粥。具有健脾胃之功效,每日1次,分3次食用,可作餐连食5日。
茯苓鸡肝汤:鸡肝25克,茯苓10克。做法:将鸡肝、茯苓同入砂锅内煮汤,煮熟即可吃肝、喝汤,每日1次,连续食用1-2周。
小米龙眼粥: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少许。将龙眼肉与小米煮成粥。待粥熟后,加入红糖即可。此粥需空腹服食。
菜花炒猪肝:猪肝100克、菜花150克、葱花8克、蒜茸2克、绍酒5克、酱油5克、白糖2克、细盐、味精、湿生粉少许。猪肝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菜花洗净切成小朵,放入沸水镬内氽熟后捞出,沥干水备用。将镬放火上,加少许油烧热后,放入葱花和蒜茸炒香,投入猪肝并喷入绍酒,炒至肝即将熟时,加入酱油、白糖、细盐和味精,调好味,倒入菜花及少许水,翻炒一下,用湿生粉勾一点薄芡,浇上少许熟油炒匀即成。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宝宝疳积病因病机
1.乳食伤脾:由于喂养不当或不足,饮食过量或无定时,饥饱无度,或缺乏营养,或过食甘甜油腻,损伤脾胃,积滞内停,水谷精微不能运化,积久不养,转而成疳。
2.脾胃虚弱:小儿脾常不足,因伤乳食,久病,断乳,至脾胃虚弱,无以生化气血精微,输布无能,而致疳积。
疳积是什么引起的 其他疾病因素
如慢性腹泻、肺结核、长期呕吐、慢性痢疾以及肠道寄生虫病等,经久不愈,则可导致脾胃功能受伤,运化失职,气血失养,形体消瘦而成疳积。
中医治疗疳积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