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胎位是横位怎么办 艾灸至阴穴

胎位是横位怎么办 艾灸至阴穴

可以用艾草熏灸小脚趾外侧至阴穴的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达到自行转胎。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小趾指甲的外侧大约两毫米,《医宗金鉴》《针灸学》里都记载了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

胎位不正怎么办 胎位不正就要这样做

在孕期常见的胎位异常有臀位、横位、头位异常。胎位异常分娩者对母亲及胎儿都有很大的威胁,是造成难产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异常胎位,及时给予矫正,可降低难产发生率,从而也降低了围产期孕妇及胎儿死亡率。

什么是胎位不正

除了枕前位,其它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额位都属于不正常胎位,其中以臀位最为常见,胎儿头和臀颠倒过来,臀在下头在上,是臀先露,这种胎位叫臀位。臀位还分单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胎位不正怎么办

在妊娠7个月以前,胎位不正还可能转正.如果妊娠8个月,胎位仍未转正,就需要矫正胎位了。

1、胸膝卧位: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2-10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15 分钟,每日做两次,连作1 周后复查,但要注意做前要松开裤带。确实有一部分胎位不正的准妈妈通过这种方法使胎位转成了头位,但是在36周前仍有部分胎位不正的准妈妈不做任何矫治也可以转成头位,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所以膝胸卧式运动效果难以做详实的统计。笔者认为准妈妈们在尝试该方法时,不必太过于勉强,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

2、侧卧位转位法:孕妇夜间睡觉时侯,身体可以卧于胎儿身体肢侧,这样既可以利用重力的关系使胎头进入骨盆。

3、艾灸至阴穴:用艾条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通过炙热的药草来刺激穴位。刺激你的宝宝增加活动量,自己变换位置。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连续做l周。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有一些小范围的研究表明,艾灸可能会有一定效果。

4、改良外倒转术:这是很古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下腹部施压,用手把宝宝转成头向下的姿势。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现在已很少在做,其成功率以有经验的产科医师而言约在六成左右。并不是所有的准妈妈都可以进行胎位外倒转术。如果你怀了双胞胎,怀孕期间有出血的情况,或羊水过少,你都不能接受这种治疗。进行胎位外倒转术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有发生胎盘早剥和脐带缠绕的可能,还有些孕妇会感觉这种胎位倒转术特别不舒服,所以你应该跟医生讨论一下它的利弊。

5、激光照射至阴穴:准妈妈是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疼痛程度远小于膝胸卧位,效果也是不错的。应用激光照射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5~ 20分钟,5次一个疗程。

胎位不正的原因

活动空间过大:胎儿在宫腔内活动空间过大,比如产妇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胎儿较小等,使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过于自由。

活动空间受限: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受限,比如初产妇腹壁紧张、双胎、羊水过少及子宫畸形等,影响胎头不能自然下转。

胎头衔接受阻:比如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前置胎盘、软产道阻塞及脐带过短等。

胎儿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等,均不易以胎头衔接入盆。这些原因通过产前检查及B超检查大多数能够及时发现处理。

细说如何用艾矫正胎位不正

孕晚期胎位不正除了借助一些卧位姿势,还可以用艾条灸脚上的至阴穴以达到矫正胎位的目的。

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除枕前位(正常胎位)外,其余的枕横位、枕后位、臀位、臂位等均为异常胎位(即胎位不正)。一般孕妇无任何异常感觉,只是在产前检查时才能发现。

中医学称倒产、横产、偏产、胎不正。认为妇女妊娠后气血亏虚,胎气不足影响胞宫的正常活动。胎位辗转失常或气滞或惊恐,影响胎儿转运诱发胎位不正。西医学认为:骨盆狭窄,前置胎位,胎儿过大或胎儿发育异常,子宫收缩无力或子宫腔大腹壁松弛的经产妇,双胎羊水过多等均可致胎位不正。

妇科一般采用的胸膝卧位法是借助胎儿的中心改变来促使胎位的转动,该法使用时具有高血压及妊高症等不易采用的禁忌。而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源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文仲的《太平圣惠方》。该法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等优点。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孕妇3~5次即可使胎位转正。施术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5~17时。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施治者如持笔写字状将灸用艾条点燃端对准孕妇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后约1分处施温和灸(灸用艾条点燃端与孕妇足小趾外侧的距离约1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孕妇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延脚外侧面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频繁活动并有转动时计时艾灸20分钟。术毕孕妇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每天施灸一次,妇检一次,胎位转正即停施术。

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也是该经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五行中为金,据“金能生水”理论,下午申时15~17时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之气,也就是说此时该经的气血最为旺盛。足少阴肾经为先天之本肾所主之脉,该经的循行又穿过子宫所在的骨盆。妇女“以血为本”,其经、带、胎、产无不与足少阴肾经、冲脉、带脉、任脉关系密切。井穴乃一经中气血化生之源,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又是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通过在此处艾灸热刺激可激发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同时间接通过足少阴肾经,使调治信息传至子宫调衡胞宫气血。从西医神经反射角度看,至阴穴下分布有来自腰4至骶5神经根的腓浅神经分支,通过艾灸刺激可使其治疗信息达相应的腰4至骶5脊髓神经阶段,调节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引起宫缩矫正胎位不正。据统计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对腹壁紧张度一般,妊娠7~8个月的孕妇矫正成功率最高,可达 95.98%,其中1~4月即可矫正者达86%。

胎位不正也可自然分娩

孕中期胎儿在宫腔中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会在宫腔中以各种姿势存在。随着胎儿增大,孕周增加,到孕末期胎儿逐渐就会以头朝下臀朝上的姿势一直等到分娩。

由于子宫细长、脐带牵拉、羊水原因、胎儿有畸形等,或者母亲是经产妇,腹壁松弛,胎儿在宫腔活动范围大,使胎儿出现臀位、横位等,我们称为胎位不正。

在孕末期时臀位的孕妇会觉得胸口特别顶得慌,尤其吃饭不能吃多,吃一点就觉得不舒服;腹壁薄的孕妇会在剑突下触及圆圆的胎儿头。横位的孕妇宫高并不高,但子宫偏横,在腹部的一侧可以触及儿头。初产妇发生胎位不正时,一般在30~32周时自行胸膝卧位,每天做20分钟,一周后去医院检查。也可以用艾灸至阴穴的方式,通过疏通经络达到自行转胎。现在已经摒弃手法外倒转了,因为给胎儿带来的风险太大了。

不管什么方式的转胎,在操作前都要做B超,排除胎儿畸形、脐带缠绕、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等,在胎儿安全的前提下操作。

到分娩时胎儿仍然胎位不正,如果是横位,就要考虑剖宫产了。如果是臀位,胎儿只是臀部朝下,双脚上举,我们叫单臀位,如果产妇骨盆正常,胎儿在5~7斤,不太大,产程进展很快,就可以请有经验的医生或助产士,在充分堵臀的情况下完成自然产。如果胎儿双脚、单脚、膝关节等在最下面,医学上称为全臀、足先露、膝先露等时,就必须采取剖宫产完成分娩了。

当胎位不正时,会因为前羊水囊受力不均而发生早破水,这时一定要在臀下垫一个枕头,抬高臀部,以免发生脐带脱垂。当脐带脱垂时,由于宫缩会发生胎死宫内。一旦破水,立即叫急救车,平卧着去医院,以保证胎儿的安全。

怀孕七个月胎位不正怎么办

孕妇出现了胎位不正的现象不要过分的着急和担心,因为现在的医术很发达,中西医都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孕妇胎位不正的症状,所以,不要因为胎位不正就过于的担心,从而动了胎气,这样对胎位就更不好了。

根据中医理论及临诊的心得,采用艾灸至阴穴或耳穴压豆法矫正胎位不正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孕妇易接受、疗程短、费用低廉等优点的理想方法。这种采用艾灸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孕妇在床上躺着,露出肚子和双脚,术者在足小趾外侧,趾旁约0.1寸处找到至阴穴,将艾(中药店有售)点燃端对准该处,以孕妇自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至胎位正为止。注意,很多孕妇为了达到今早摆脱胎位不正的现象,每天长时间的进行艾灸熏,

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时间的熏艾会导致烧伤皮肤。

有些孕妇认为每天两次灸,可采用耳穴压豆法矫正。可到医院针灸有医生将用75%的酒精浸泡过的王不留行籽贴于子宫、交感、皮质下、肝、脾、肾、腹各耳穴上,每次贴一侧耳,3天换一次。

胎位异常如何自我纠正

纠正胎位的方法较多,但有些要由医务人员做的。在此仅介绍几种病人或其家属能帮助做的几种方法。

1)胸膝卧位:此方法一般用于妊娠30周后,胎位仍为臀位或横位者。孕妇于饭前或进食后2小时,或于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事前应先排空膀胱,解开裤带,孕妇双膝稍分开(与肩同宽)跪在床上,双膝腘窝成直角,胸肩贴在床上,头歪向一侧,双手下垂于床两旁或放在头的两侧,形成臀部高头部低的位置,两者高低差别越大越好,以使胎儿头顶到母体横膈处,借重心的改变来纠正胎儿方位。每日做2次,每次15~20分钟。

2)用艾卷灸“至阴穴”:此方法可配合胸膝卧位,同时做。孕妇可自己做,或由家人协助,用点燃的艾卷熏至阴穴(即双侧脚小趾外则缘),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侧卧位:对于横位或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侧卧时还可同时向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在睡眠中注意侧卧姿势。

预防胎位不正的方法

事实上,由以上胎位不正的造成因素可以知道,胎位不正可以说是无法预防的。不过,或许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矫正胎位。我们最常建议孕妇尝试的就是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1.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其实,胎位不正即使不去理会它,到足月临盆时,也不过5%左右仍然维持胎位不正的几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所作的处置可能是多此一举,也可能徒劳无功。更何况,仍有为数不少的医生认为膝胸卧式运动事实上效果不彰,并且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即使如此,大多数产科医生仍然会建议孕妇在不致引起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尝试这些行为。但笔者认为并不需要太过于勉强,以免适得其反。

tulaoShi.com

教孕妇发现并矫正胎位异常

在孕期常见的胎位异常有臀位、横位、头位异常。

胎位异常分娩者对母亲及胎儿都有很大的威胁,是造成难产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异常胎位,及时给予矫正,可降低难产发生率,从而也降低了围产期孕妇及胎儿死亡率。

具体措施:孕妇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医生通过四步手法来确定胎位是否异常。

若为臀位或横位,应在孕30周前可以自行转位而成正常,但若30周后不能自动复位者,应加以矫正。

方法如下:

1、胸膝卧位:做前应解小便,松腰带,必要时于半小时前服舒喘灵4.8毫克,以增加成功率。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执行,每次1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一周后复查。

2、侧卧位转位法:孕妇夜间睡觉时,身体卧于胎儿身体肢侧,利用重力的关系使胎头进入骨盆。

3、艾灸至阴穴: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一周后复查。

4、改良外倒转术:适用于32—36周妊娠的转位。

方法是术前30分钟先口服舒喘灵4.8毫克,以松弛子宫平滑肌,然后进行腹壁阴道双合倒转术,转位成功后用腹带加以固定。手术要慎重,严格筛选适应症和禁忌症。

臀位可以自然分娩吗

胎位,即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根据胎儿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部分称为胎先露,主要分为头先露(头位)、臀先露(臀位,包括混合臀先露、单臂先露、单足先露、双足先露)及肩先露(横位)。一般而言,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朝下,顺产较容易。而身体其他部位,如臀、脚、腿部等朝下,则属胎位不正,顺产的难度、风险相应增加。

在早中孕期(28周前)发现胎位不正,一般不进行干预,因这时羊水相对较多,胎儿小,在子宫内活动空间较大,位置不能固定,干预意义不大。随着孕周的增加(一般到了30周),胎儿生长迅速、活动空间变小,多数胎位不正的胎儿会自动转为头位。所以,在怀孕6个月时发现胎位不正,医生一般不采取措施。如果没有自动转位,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胸膝卧位、艾灸至阴穴等方法进行干预,部分胎儿能转位为头位。到了36周,仍胎位不正的话,医生会结合孕妇自身情况及其意愿,讨论确定采用何种分娩方式作为最佳选择。

臀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之一,因为经阴道分娩时发生难产、婴儿骨折、婴儿窒息、产妇产道严重撕裂损伤的风险非常高,不利于母婴安全,医生一般不建议顺产。

如果产妇有强烈的顺产愿望,臀位在排除异常情况,如胎儿过大(预测体重超过3500克)、足先露、望星式(即胎头过度仰伸),及其他产科异常情况后,可结合产妇意愿,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当在孕晚期发现胎位不正时,建议孕妇到当地具备雄厚技术力量及先进设备条件的正规医院分娩。

常见的胎位不正有哪些

臀位:分娩时胎儿处在臀部先露,或者脚或膝部先露的臀位,分为单臀、混合臀和足位。

横位:分娩时手臂、肩部先露的横位。

头位不正:以上两胎位是常见的胎位不正,但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也存在胎位不正,称为头位不正。如:

● 胎头由于俯屈不良而变为仰伸的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

● 由于胎头旋转不良的枕后位、枕横位;

● 既旋转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

● 胎头倾斜不均的前、后、侧不均倾等。

这些都属于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对孕妈咪的分娩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

复合先露:胎儿的头部或臀部合并上肢脱出、同时进入骨盆者为复合先露。一般临床上多为头与手同时进入骨盆者多见,如不纠正同样不能自然分娩。

何时是纠正的最佳时间?

臀位是胎位异常中最常见且最容易做出临床诊断的一种异常胎位,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如果临产前不能纠正,对母婴危险增大,特别是对宝贝的危险大,围生儿死亡率是头位的10倍。所以,应在妊娠期将其纠正成头位,具体时机:妊娠30~34周,做膝胸卧位来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同时可用激光照射或艾条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连续做l周;如果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见效,到妊娠34周后,多在36周左右由大夫检查确定是否可行从外部进行倒转。

病人或其家属能做的方法

胸膝卧位:此方法一般用于妊娠30周后,胎位仍为臀位或横位者。孕妇于饭前或进食后2小时,或于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事前应先排空膀胱,解开裤带,孕妇双膝稍分开(与肩同宽)跪在床上,双膝口窝成直角,胸肩贴在床上,头歪向一侧,双手下垂于床两旁或放在头的两侧,形成臀部高头部宽低的位置,两者高低差别越大越好,以使胎儿头顶到母体横膈处,借重心的改变来纠正胎儿方位。

用艾卷灸“至阴穴”:此方法可配合胸膝卧位,同时做。孕妇可自己做,或由家人协助,用点燃的艾卷熏至阴穴(即双侧脚小趾外侧缘),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侧卧位:对于横位或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侧卧时还可同时向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在睡眠中注意侧卧姿势。

倒立能纠正胎位不正吗 胎位不正怎么办

虽然倒立对纠正胎位不正没有效果,但是孕妈妈想要纠正胎位不正,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胸膝卧位纠正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连续一周可有助于纠正胎位。

具体做法:把胸部贴在床上,双膝及小腿也贴在床面上,两腿分开,小腿与大腿呈90度直角,用胸部和膝部的力量支撑全身。

练习可保持姿势5分钟,以后逐步加长至10分钟左右,做完后静静的侧躺在床上休息。注意做的时候臀部要抬高。

对于横位或者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

侧卧时,还可同时向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在睡眠时注意侧卧姿势。一般在孕26-30周时都建议侧卧。

在中国古代即有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记载,具体做法是:孕妇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势,松解裤带。同时由医生用艾条艾灸双侧至阴穴(在足小趾端外侧),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5次为一疗程。

在妊娠30周以后,如果通过上述的体位及艾灸治疗纠正效果不理想,可在专业医生的的操作下,将胎儿用外力从外部进行倒转,然后用腹帯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正常胎位。具体做法为用守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部后,把胎儿的头慢慢的转到骨盆腔里,然后把臀部向上推。

注意:这个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方可操作,否则容易导致脐带缠绕或者胎盘早剥等危险。

相关推荐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有好处的: 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

横位难产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横产式为异常产式。除早产儿、死胎、浸软儿的胎体极度折叠而自然娩出外,一般足月活胎儿能够自然娩出者极为罕见。因分娩困难,母子均有很大危险。因此,对横产式必须积极处理,进行抢救工作。 1、妊娠后期发现肩先露,纠正方法同臀先露,无效时可试行外倒转术转成头先露,并包扎腹部固定胎头,若失败,应提前住院待产。纠正方法如下: (1)膝胸卧位:妊娠30周(7个半月)后 做法: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跪床,膝关节成90度角与床相接,将前胸尽量下压贴近床面,尽量抬高臀部,晨起与睡前空腹时,以自己能承受的时间长短为准,尽量坚持各做15

孕晚期胎位不正的纠正方法

到孕晚期,胎位最关键的问题。胎位正常与否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如果胎位很正,又没有其他意外,选择自然分娩为好,这样你和宝宝都将受益终身。若胎位不正,就要及时纠正过来。如果无法纠正,就要提前1~2周入院,会有医生给你检查,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 纠正胎位的方法很多,有些必须由医护人员进行,也有一些可以由家人配合着帮忙做。 胎位纠正法 胸膝卧位法 适用于怀孕30周后,胎位仍为臀位或横位者。于饭前或饭后2小时,或于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应先排空膀胱,松开裤带。 方法:双膝稍分开(与肩同宽)跪在床上,双

艾灸怎样治疗妇科病

艾灸作为中国传统中医治疗方式,深受大家的喜爱,这种健康的治疗方式,也一种值得推崇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艾灸怎样治疗妇科病,这女人的妇科疾病很常见,而妇科疾病的类型也有很多,很多女性都知道,各种不一样的妇科疾病都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彻底治愈很困难,那么一定要学会聪明的治疗方式。 1.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水出的通道,在关元的两侧。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咱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这两个穴位同样适合于

分娩时遇到横位怎么

横位出现的概率较低,但一种对母婴都十分危险的胎位,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母婴生命。 妊娠后期若发现横位,应引起足够重视,可采用胸膝卧位,艾炙至阴穴等方法进行纠正,若不成功,可进行外倒转术。 如果临产前,这种胎位仍未能纠正,就应提前住院施行剖腹产。总之,要定期进行胎位检查及时纠正,以防万一。

肾盂分离的治疗

妊娠后期发现肩先露,纠正方法同臀先露,无效时可试行外倒转术转成头先露,并包扎腹部固定胎头,若失败,应提前住院待产。纠正方法如下: (1)膝胸卧位:妊娠30周(7个半月)后 做法: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跪床,膝关节成90度角与床相接,将前胸尽量下压贴近床面,尽量抬高臀部,晨起与睡前空腹时,以自己能承受的时间长短为准,尽量坚持各做15-20分钟。 此法借助胎儿重心的改变及孕妇横阻隔力,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7天为一疗程,如没有成功可再做7天,有效率60%-70%,少数孕妇在做膝胸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不能坚

胎位不正到底怎么

1、胸膝卧位: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2-10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15 分钟,每日做两次,连作1 周后复查,但要注意做前要松开裤带。确实有一部分胎位不正的准妈妈通过这种方法使胎位转成了头位,但在36周前仍有部分胎位不正的准妈妈不做任何矫治也可以转成头位,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所以膝胸卧式运动效果难以做详实的统计。笔者认为准妈妈们在尝试该方法时,不必太

胎位不正的四种原因及影响

胎位不正!如何纠正? 孕晚期:发现胎位不正应及时纠正 胎位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娩否顺利。 用艾卷灸“至阴穴”:此方法可配合胸膝卧位,同时做。孕妇可自己做,或由家人协助,用点燃的艾卷熏至阴穴(即双侧脚小趾外侧缘),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侧卧位:对于横位或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侧卧时还可同时向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在睡眠中注意侧卧姿势。 胸膝卧位:此方法一般用于妊娠30周后,胎位仍为臀位或横位者。孕妇于饭前或进食后2小时,或于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事前应先排空膀胱,解

胎位不正危险有哪些

胎位不正,让准妈妈们着实很苦恼,对于想要顺产的准妈妈们来说如五雷轰顶,但请准妈妈们放心,胎位不正并不像孕妈妈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有些胎位不正在产前会慢慢恢复正常,而有些也可以通过胎位矫正方法来实现的。 胸膝卧位: 即孕妇保持头低臀高姿势。做胸膝卧位前应自解小便,松解裤带。孕妇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优点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

艾灸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

01 气海穴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施灸方法:回旋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20~30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02 子宫穴 子宫穴的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6横指宽),距前正中线3寸(4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先在肚脐下方4寸(6横指宽)处找到中极穴,再向两侧旁开4横指宽处就子宫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