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
导致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
1、产后使用束腹带子宫易脱垂
产后使用束腹带恢复身材是不少女人的做法。医师表示,除了剖腹产可视情况使用几天束腹带,一般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使用,反而会增加日后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的机率。
道理很简单:产后的肚子就像一个松垮的气球,用束腹带绑住腰腹部就好比将一个原本施力点分散的圆形气球束成长形。如此一来,升高的腹压只会使得尚未复原的骨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进而增加或加重产后发生漏尿、子宫脱垂的机率及严重程度。
2、产后久蹲易导致子宫脱垂
避免久蹲,分娩后,产妇盆底肌肉的恢复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因此,在这3个月内,产妇做事情时最好选择坐位或站位,应尽量避免久蹲,以防子宫脱垂。
产后性生活,产后42天内应严格禁止性生活,最好在产后2个月后进行。即使是产后2个月,阴道也很脆弱,因此动作要轻,或者用些润滑剂,以防受伤。
3、急产与滞产易导致子宫脱垂
前子宫脱垂已很少发现,但仍然应该加强预防,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生。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有急产,即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不到3小时。由于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有来的及经过逐渐的扩张,就被突然的、强大的胎头压迫并撕裂,又没有及时修补,分娩后盆底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
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还有滞产,由于胎头对阴道及盆底组织的压迫时间过久,使组织缺血受损,失去了盆底组织的支持,就会造成子宫脱垂。此外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尚有产后便秘,产后咳嗽,持续下蹲动作,产后下床劳动过早、过重,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脱垂。
女性生产后就要开始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子宫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主要有赖于骨盆底部肌肉、筋膜的支撑,以及附着在子宫上的韧带的悬吊。由于中老年女性大都经历过怀孕、分娩,有些还是多次怀孕、分娩,而怀孕和分娩会导致悬吊、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肌肉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使得子宫失去韧带、肌肉的悬吊、支撑而逐渐下垂。特别是绝经以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不断下降,骨盆底部肌肉、子宫韧带会逐步退化、萎缩,这就更容易引发或加重子宫脱垂了。
子宫脱垂并非老年妇女的专利,一些年轻的产妇也会得该病。31岁的马女士生小孩一年多,最近感觉腹部下坠,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加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引起腹部下坠的原因是出现了I度子宫脱垂,原因与她产后过度束腹瘦身有关。产妇束腰紧腹时勒得太紧,会造成腹压增高,生殖器官受到的盆底支持和韧带的支撑力下降,从而引起子宫脱垂。同时,还可能使盆腔血液运行不畅,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各种妇科炎症。
除了剖宫产产妇为了压迫伤口、避免渗血,可以使用几天腹带,一般产妇不必使用腹带。“产妇如果确实要用束腰带,要讲究尺度。建议在上床休息的时候尽量松开,加快血液循环。下地活动时再带上,拢着宽松的子宫,防止有下坠感。”
据了解,轻度的盆底松弛、子宫脱垂感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来改善功能,加强阴道收缩力,提高性生活满意度。女性产后到了30多岁就要开始治疗了。中度的子宫脱垂可通过物理刺激和修补盆底的手术治愈,全面加固盆底结构,加强阴道的收缩力。重度的子宫脱垂往往要做手术修补会阴裂伤,老年体弱、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硅胶制的子宫托治疗。
子宫脱垂的原因 分娩损伤导致子宫脱垂
分娩损伤是造成子宫脱垂的最主要原因,分娩其实就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是经过生殖道进行手术助产,都会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如果是分娩之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那么就很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什么原因导致子宫脱垂呢
1、生产造成的伤害,比如巨婴、难产等;分娩时,过早屏气用力、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影响子宫支持,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
2、腹腔内的压力太高,如过度肥胖、久咳、便秘、或盆腔内有肿瘤压迫,都会使腹腔压力增高;
3、年龄及器官衰老加上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降低,使骨盆腔底部肌群失去张力,子宫韧带也逐渐退化萎缩,导致子宫脱垂;
4、各类盆腔手术之后也可能造成子宫脱垂的后遗症;
5、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松弛也可以引起子宫脱垂。中医方面认为是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气虚固摄能力下降导致脏器位置不能固定于原位所致。
6、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7、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引起子宫脱垂的各种原因了。其实大家应该多多了解一下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这样才能再生活中更好地预防。希望上面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子宫脱垂给女性带来的并发症
第1种:贫血
一般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常表现为乏力、头晕、下眼睑发白、面色苍白。贫血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跟许多原因有关,吃得少、缺 乏营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得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就摄入不足。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 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第2种:记忆衰退
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吃得过少,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缺乏,这种营养缺乏使脑细胞受损严重,将直接影响记忆力,于是人们就容易健忘了。有资料表明,减肥过多的患者就常伴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第3种:宫颈炎
没有了足够脂肪的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下垂,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形成子宫脱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宫颈口感染,甚至宫颈炎。
子宫脱垂发生前兆提出以下几点
1、分娩时:分娩时所造成子宫脱垂的因素主要有胎儿体型过大,无法正常分娩而导致滞产,从而伤害了子宫颈旁的一些组织,从而造成子宫脱垂。
2、分娩后:分娩后女性不注意睡觉的姿势,采取仰卧的睡法,而造成慢性尿潴留,从而导致子宫后位。
3、坐月子时期: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时,就下地干农活,或者是蹲着洗尿布,洗菜,都会使腹压增加,从而使子宫沿着阴道的方向下垂导致子宫脱垂。
4、恢复时期:产后妇女在恢复时期不注意护理身体,不注意合理的饮食,而造成便秘,导致子宫脱垂。分娩后子宫脱垂可能与孕妇分娩巨大胎儿,或是胎儿久久分娩不出所导致的分娩损伤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孕妇在产后不注意坐月子,过早的干重活,或做习惯蹲式劳动所致。
子宫脱垂严重不严重
子宫脱垂是人们都担心不已的疾病,在生活中这种疾病的易患人群是很多的,尤其是新妈妈们,患发子宫脱垂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极多,及时的治疗子宫脱垂疾病是大家都要知道的,大家都要注意其中的原因,那常见的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呢?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女性要注重保护子宫
75%的中老年女性出现子宫脱垂
据介绍,在正常情况下,子宫位于盆腔中部,处在膀胱和直肠之间,一旦子宫掉到了阴道里,甚至脱出阴道口,这就是子宫脱垂了。有研究报告称,已生育妇女盆腔器官脱垂的比例约为40%~50%,而调查显示45~80岁女性生殖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高达75%。子宫脱垂常常在70岁左右症状加重,80岁以后发病率猛增,故也是一个老年性问题。
为什么绝经的中老年女性很容易患病呢?妇科专家说,之所以子宫能一直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主要有赖于骨盆底部肌肉、筋膜的支撑,以及附着在子宫上的韧带的悬吊。由于中老年女性大都经历过怀孕、分娩,有些还是多次怀孕、分娩,而怀孕和分娩会导致悬吊、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肌肉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使得子宫失去韧带、肌肉的悬吊、支撑而逐渐下垂。特别是绝经以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不断下降,骨盆底部肌肉、子宫韧带会逐步退化、萎缩,这就更容易引发或加重子宫脱垂了。
专家指出,很多子宫脱垂的老年患者不就诊,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生过孩子的人都是这样,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只好“将就着过”,产后性生活不满意,劳累后阴部坠胀,还反复出现阴道感染。
年轻产妇过度束腹子也会宫脱垂
当然,子宫脱垂并非老年妇女的专利,一些年轻的产妇也会得该病。31岁的马女士生小孩一年多,最近感觉腹部下坠,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加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引起腹部下坠的原因是出现了I度子宫脱垂,原因与她产后过度束腹瘦身有关。
妇科专家分析说,产妇束腰紧腹时勒得太紧,会造成腹压增高,生殖器官受到的盆底支持和韧带的支撑力下降,从而引起子宫脱垂。同时,还可能使盆腔血液运行不畅,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各种妇科炎症。
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子宫脱垂是常见的子宫疾病之一,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很多,给女性朋友带来了很大的烦恼,那么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子宫脱垂可影响怀孕
子宫脱垂的女性受孕有一定影响,子宫脱垂分为三度,一般I度或II度子宫脱垂患者仍有受孕的可能,如果处理得当,治疗后仍然是有可能怀孕的。但是妊娠后对分娩仍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的子宫脱垂患者则常常不孕,这是由于精液不易集存于阴道的后穹窿,以及子宫脱垂患者常并发宫颈肥大及慢性宫颈炎之故。
2、宫脱垂可导致月经过多
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3、子宫脱垂可导致痛经
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要想将“壶中”的经血排出,只有加强子宫收缩,尽量压缩宫腔容积才能逼出经血。因此,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
4、子宫脱垂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脱垂可以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异位,如前所述,子宫后位者,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对子宫脱垂危害的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药引起注意,祝你健康。
什么原因导致子宫脱垂呢
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患者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裂伤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子宫脱出重者需要还纳子宫后检查,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
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关于子宫脱垂有哪些的危险信号
第一:贫血
一般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常表现为乏力、头晕、下眼睑发白、面色苍白。贫血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跟许多原因有关,吃得少、缺 乏营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得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就摄入不足。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 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第二:记忆衰退
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吃得过少,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缺乏,这种营养缺乏使脑细胞受损严重,将直接影响记忆力,于是人们就容易健忘了。有资料表明,减肥过多的患者就常伴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第三:宫颈炎
没有了足够脂肪的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下垂,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形成子宫脱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宫颈口感染,甚至宫颈炎。
子宫脱垂有哪些危险的信号呢?
1、分娩时:分娩时所造成子宫脱垂的因素主要有胎儿体型过大,无法正常分娩而导致滞产,从而伤害了子宫颈旁的一些组织,从而造成子宫脱垂。
2、分娩后:分娩后女性不注意睡觉的姿势,采取仰卧的睡法,而造成慢性尿潴留,从而导致子宫后位。
3、坐月子时期: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时,就下地干农活,或者是蹲着洗尿布,洗菜,都会使腹压增加,从而使子宫沿着阴道的方向下垂导致子宫脱垂。
4、恢复时期:产后妇女在恢复时期不注意护理身体,不注意合理的饮食,而造成便秘,导致子宫脱垂。分娩后子宫脱垂可能与孕妇分娩巨大胎儿,或是胎儿久久分娩不出所导致的分娩损伤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孕妇在产后不注意坐月子,过早的干重活,或做习惯蹲式劳动所致。
子宫下垂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1、分娩损伤是发生子宫脱垂的解剖学基础。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2、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3、腹腔内压力增加在上述病因基础上,患有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腹水或盆腹腔巨大肿瘤均可引起。二、发病机制分娩过程中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或撕裂,尿生殖裂孔受损松弛而扩大,特别是助产手术分娩所导致的损伤,导致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盆腔深浅筋膜及肛提肌损伤,这种损伤若未缝合或缝合不佳,或产妇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削弱子宫支持力,使未复旧的大子宫不同程度的下移。1、绝经后雌激素减低,盆底组织萎缩退化而薄弱,老年女性易发生子宫脱垂。2、营养不良引起支持子宫的组织薄弱可以导致子宫脱垂,这部分患者不仅子宫脱垂,也会伴有其他脏器脱垂。3、盆底组织先天发育不良者偶可见无分娩史者子宫脱垂。4、多产妇多次分娩也影响支持组织恢复使盆腔支持组织薄弱。腹腔内压力增加,作用于子宫,使子宫下移。特别是产后2个月内,任何增加腹压的因素,如过重劳动,都容易导致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