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鱼丸要不要放淀粉 自制鱼丸能保存多久
自制鱼丸要不要放淀粉 自制鱼丸能保存多久
根据保存环境看。
由于自制鱼丸不会添加什么化学添加剂,因此保存时间普遍不长,要是放在常温下的话,可能几个小时或者1-2天就变质了。
但如果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话,冷藏区通常能放个3-5天左右,冷冻区则可以放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冰箱的温度越低,抑制细菌微生物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的保质期也就越长。
自制鱼丸最好买什么鱼 自制鱼丸的做法窍门
1、首先是鱼的处理方法上。鱼不宜漂洗,会变得比较坚硬,不利于吃水,搅拌时也难以起胶。而且鱼肉要切得越细腻越好,吃水会更加全面,做出来的鱼丸也更加嫩滑。
2、当鱼剁成鱼泥时,一定要记得加盐。加盐充分搅拌之后,可以使鱼泥的粘稠度增大,吃进去的水也越多。
3、鱼泥在搅拌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加入适量的淀粉。鱼肉剁好后,加点淀粉跟一点水拌匀,然后用打蛋器搅拌钩搅拌,搅拌上劲,搅拌得越有粘性。弹性最好的是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次之,小麦淀粉最差。
4、制作鱼丸可以加入适量鸡蛋清,鸡蛋清具有吃水性强、凝固效果好的特点,能增加胶结性,保持鱼丸的弹性和嫩度。
5、鱼泥在搅拌时要顺着同一个方向。顺着一个方面搅拌,可将鱼肉纤维组织内的蛋白质分子逐渐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从而形成了比较紧密的结构形式。再进一步顺向地不断搅拌,就会越搅越紧,劲力也就越来越增大。
鱼丸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1、鱼丸矿物质含量高
鱼丸是一种用鱼肉制成的丸子,外表为白色,肉质细嫩,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特虽是矿物质镁的含量比较高,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保护人类的心脑血管,能有效减少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鱼丸能养肝补血
养肝补血是鱼丸的重要功效之一,因为鱼丸中不但含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一些维生素和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人体吸收这些营养成分以后可以滋补肝脏,提高肝脏功效,同时也能提高人体的造血能力,经常食用可以起养肝补血润肤美容的重要作用。
3、鱼丸能利尿消肿
利尿消肿也是鱼丸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的微量元素钾,能与人体内的钠产生反应,促进它排出体外,可以有效提高肾功能,也能促进人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对人类的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烹制丸子的火候及色泽把握
烹制丸子时,采用的加热方法很多,但经常采用的只是汆和炸两种。应当知道,任何一种烹调方法都有最佳火候,当然这也要随着原料的变化而变化。
以汆制鱼丸为例,我觉得用响边水来汆鱼丸为最佳火候。如果用冷水锅汆制鱼丸,丸子入锅后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平衡,加热后,鱼丸内部的水分及营养成分会向外运动,由于水是逐渐加热,外部受热的压力会将鱼丸内部的鲜味换出并溶于水中使鱼丸失去鲜味。但用沸水锅下入鱼丸也不行,由于鱼丸细嫩,经不起沸水的冲击,会影响鱼丸的成形。
从营养的角度看,加热的目的是使鱼丸成熟,营养变性分解,而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而鱼丸下锅时遇热会立即收缩,内部的营养成分就不易流失到汤汁中。汆制鱼丸时,汤锅如有沸腾现象,应及时加入一点冷水,使水不能沸腾,待鱼丸全部下完后且浮出水面,再将其捞出放入冷水中,即可用于烹制成菜。汆制其它原料所制的丸子,也可用以上的方法。炸制丸子主要是掌握好油锅的温度,另外还须注意炸制用油的色泽和丸子本身的色泽。
丸子菜肴的火候和色泽需要厨师有意识地控制。如巴鱼加工成丸子后,成菜的色泽可通过改变烹调方法而使其发生变化。丸子菜虽然变化很大,不过一旦掌握了其制作奥妙,就可以举一反三,创制出更多更好的丸子菜肴来。
做鱼丸用什么鱼最好
一般来说,制作鱼丸,对于鱼的选择,当然是选择肉多、价格便宜、鱼骨头比较少的鱼。以下几种就是经常选用的鱼类。
1、多齿蛇鲻,这种鱼被潮汕地区被称为“那哥鱼”。这种鱼呈长柱状,横切面为椭圆形,尾部细长。健脾补气,固精缩尿。
2、草鱼。这种鱼体较长,略呈圆筒型,头部平扁,尾部侧扁。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3、海鳗。这种少刺多肉,洁白细嫩,吃水量大,味道鲜美,是烹制鱼丸的理想原料。
4、马鲛鱼。这种鱼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马鲛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以上这四种都是适合做鱼丸的鱼,还有鲜黄鱼、鳗鱼、小参鲨、鲈鱼、鳜鱼(桂花鱼)、石斑鱼、青衣、鲶鱼、鲮鱼等都可以。
做鱼丸用什么鱼好
对于鱼丸来说,相信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吃过,而我们一般都将它作为火锅的食材,其实鱼丸在制作的时候也比较的简单,而一般选择的鱼肉都是价格较便宜,鱼骨头都较少的鱼。
1、多齿蛇鲻,这种鱼被潮汕地区被称为“那哥鱼”。这种鱼呈长柱状,横切面为椭圆形,尾部细长。健脾补气,固精缩尿。
2、草鱼。这种鱼体较长,略呈圆筒型,头部平扁,尾部侧扁。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3、海鳗。这种少刺多肉,洁白细嫩,吃水量大,味道鲜美,是烹制鱼丸的理想原料。
4、马鲛鱼。这种鱼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马鲛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以上这四种都是适合做鱼丸的鱼,还有鲜黄鱼、鳗鱼、小参鲨、鲈鱼、鳜鱼(桂花鱼)、石斑鱼、青衣、鲶鱼、鲮鱼等都可以。
鱼丸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鱼丸的做法
材料:鱼肉500克、清水40克、蛋清3个、湿淀粉50克、精盐4克、葱姜汁25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
做法步骤
1、取鱼肉500克,剁成鱼泥,加清水40克,精盐4克,葱姜汁25克,顺着一个方向搅匀。
2、 搅至有粘性时,用手试挤一个鱼丸,放入冷水中,如能浮起,随即加入搅打成泡沫状的蛋清3个、湿淀粉50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仍顺一个方向搅匀,即成鱼丸料子。
3、然后,用手将料子挤成直径3厘米的鱼丸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开(保持微开3分钟)撇去浮沫,用漏勺将鱼丸捞出,美味的鱼丸就做好了。
备注:鱼丸短时间存放可放冰箱冷藏室保鲜,若要长时间存放需要放在冷冻层。
自制鱼丸最好买什么鱼 一斤鱼肉放多少淀粉做鱼丸
一般情况下,做鱼丸鱼肉和淀粉的比例大概为10:1,换算下来,也就是说一斤鱼肉大约可以放50克左右的淀粉。
因为鱼肉本来就具有较好的粘性,如果淀粉放多了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成结的现象,影响鱼丸的成型美感及口感,所以对淀粉的量有一定的要求。
一岁半的宝宝食谱及做法
1:鲜奶鱼丁
原料:150克净青鱼肉、1份蛋清;少许精制油、盐、糖、味精;适量葱姜水、牛奶及水淀粉
做法:
1)将净鱼肉洗净、制鱼茸,加适量葱、姜水、盐、味精、蛋清及水淀粉,搅拌均匀。上劲后,放入盆中上笼蒸熟,使之成鱼糕,取出后切成丁状,待用;
2)起锅,放入少许精制油,烧熟后将油倒出;再往锅内加少许清水及牛奶,烧开后加少许盐、白糖,然后放入鱼丁,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少许熟精制油即可装盆。
3)将锅洗净放少许油,烧热后,放入适量蕃茄酱煸炒出红油,加少许汤水,放入少许盐和白糖;烧开后,放入青椒、山药丁、略烧沸一下,再放入鱼丸,待烧开后淀粉勾芡,淋少许熟油即可。
2:虾豆腐
原料:2条虾、1小块豆腐、3跟嫩豌豆苗、少量生香菇、海味汤
做法:
1)将生香菇切碎,豌豆苗、虾、豆腐煮熟、切碎,备用;
2)将切碎的虾、豆腐、豌豆苗、香菇放入锅内,加海味汤煮,待熟时薄薄的勾一点芡即可。
做鱼丸用什么鱼好 鱼丸做好后怎么保存下来
冰箱保存。
鱼丸在做好后,是可以放在冰箱保存的,因为冰箱的低温可以抑制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只不过鱼丸要是在短期内食用的话,将其冷藏保存即可,如果打算长期保存,则建议放入冰箱冷冻,因为冷冻相对于冷藏的温度来说会更低,对细菌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会更强,鱼丸也就能保存更长时间。
自己做鱼丸用什么鱼
这种鱼被潮汕地区被称为“那哥鱼”。这种鱼呈长柱状,横切面为椭圆形,尾部细长。健脾补气,固精缩尿。
这种鱼体较长,略呈圆筒型,头部平扁,尾部侧扁。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这种少刺多肉,洁白细嫩,吃水量大,味道鲜美,是烹制鱼丸的理想原料。
这种鱼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马鲛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辅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