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 初为人母要注意什么
有了孩子 初为人母要注意什么
1.宝宝睡觉不要固定他的姿势
很多人觉得宝宝睡觉如果是侧睡的话会容易睡成扁头,所以很多妈妈都把自己的宝宝放下之后摆正他的姿势和头,并在头的两边用小枕头抵着。
其实这样看起来宝宝就像是很安全一样,其实并不安全,新生儿在刚生出来的时候是保持着胎内姿势的,四肢仍然是很卷曲的,并且为了帮他把产道当中咽进去的水和粘液流出,在出生以后二十四个小时之内,一定要采取低侧卧位,长期仰卧会让孩子的头形变的扁平,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这次睡觉是左侧卧,下次就要平躺,在下次就要右侧卧,这样宝宝的头型才会长得好。
2.开灯睡觉
很多人觉得在卧室里留灯,方便照顾宝宝,也会让宝宝有安全感,这是大错特错的表现。
开灯睡觉,灯光不仅会影响宝宝正常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发育,任何人工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的话,就会让婴幼儿变的更加焦虑、紧张,很难成眠。
长期在灯光下睡觉,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眼睛上的网状系统,从而导致每次的睡眠时间会大大缩短,睡眠深度也会变浅,容易被惊醒,而且近视的发病率也会高出很多。
3.牛奶里加上米汤给孩子吃
很多人觉得宝宝三个月了早点习惯吃辅食比较好,就在牛奶里面加米汤吃,这样不仅营养还能让宝宝吃的习惯。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想法,牛奶和米汤是应该分开喂的,牛奶和米汤当中是有相克的成分的,米汤当中的脂肪氧化酶是可破坏牛奶当中的维生素A,所以说,不能同时喂。
4.控制自己的脾气
宝宝虽然还小,但是很有灵性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除此之外,哺乳期发脾气的话,还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说妈妈们要控制情绪,尽量保持心平气和。
生气之后的奶,是非常不好的,如果被宝宝喝了,会心跳加快,也会变的烦躁不安,甚至是夜睡不宁,还喜欢哭闹,并且还伴随着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产妇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自信
相信你还是你,你是伟大的无私的,虽然体重变了身材走样了,但等宝宝不需要哺乳了,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甚至恢复到从前的。有太多的经验等待着你归来。
耐心
初为人母是有太多东西去学习和领悟,对孩子,自己和长辈都要有耐心,可以多方了解,不要着急。
沟通
沟通不仅仅是对孩子,对老公更是一样,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的心情,担心,不安。寻求开导。
合理饮食
这点很重要,不要急于想着恢复体型,只有你和宝宝都吃好吃饱健康了,才能为以后的康复打下基础。
充足的睡眠
这个时候,喂奶照顾宝宝,几乎打乱了宝妈的生活规律,睡眠质量也会很差,所以宝宝睡觉或者有帮手帮忙带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时间多睡觉,多休息。
怎么样预防产后抑郁症 帮助新妈妈认同母亲的角色
新妈妈初为人母,对如何喂养宝宝,如何把握、理解宝宝的需求和行为,往往感到十分困难。这时,家人尤其是长辈应主动与新妈妈交流,教会她一些护理宝宝的知识和技能。
初为人母照顾宝宝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宝宝起红疹
宝宝的小屁屁是非常容易起红疹的,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分析一下原因,宝宝起红疹百分之八十是因为尿不湿没有及时更换,屁股不透风,所以捂出了红疹,还有一种情况是和母乳有关系,所以宝妈们要注意经常更换尿不湿,也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2.宝宝吐奶
宝宝吐奶,也是常见的情况,引起宝宝吐奶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吃奶太快、太饱、或者是身体出现疾病,遇到这种情况先看一下宝宝的体温是否正常,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就减少一下喂奶的次数,让宝宝缓解一下。(产后康复中心)
3.宝宝喜好哭闹
宝宝们由于小,他们无法表达本身的不适感,以是当宝宝饿了或是便便了以及抱病了,他们都市喜好哭闹。以是爸爸妈妈不要一听到宝宝哭闹,就以为小宝宝抱病了,大概宝宝是饿了哦,另有大概小宝宝撒尿或拉大便了。
4.小宝宝打嗝或打喷嚏
宝宝打嗝大概是由于宝宝们吃的太饱了或是吸入了冷氛围导致的。宝宝打嗝时,妈妈们应该制止宝宝吃奶的举动,可以让宝宝逐步的喝点温水,或是捏捏宝宝的耳朵;要是宝宝打喷嚏了,妈妈们不要以为宝宝伤风了。宝宝的鼻腔小,外界的刺激容易让宝宝们做出打喷嚏的反响。以是遇到宝宝打嗝或打喷嚏的举动爸爸妈妈们不要告急哦。
5.宝宝衣物的选择
小宝宝们早先最好不要让他们靠枕头,由于宝宝们的头部还太柔软,枕头容易让宝宝头部变形。宝宝们的衣物必要选择棉质的,分外是冬天,容易保暖。宝宝们盖的被子不必要太厚,太厚容易压着宝宝,使得他们喘不外气。
预防产后抑郁要做好心理调节
1、做好心理调节
首先,女性要做好怀孕生产的心理准备,这是在孕前和孕期就要开始的心理调节,可以大大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其次,产后女性不要立即接待太多客人,应保持安静的休息环境,初为人母的女性一定手忙脚乱,此时不要让外界琐事过多的干扰其情绪,以减少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多运动
很多女性生产之后因为孩子经常哭闹而耗费精力,几乎占用了自己所有的时间,这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一个常见原因,所以预防要从调节生产后的生活开始,在孩子睡觉时,母亲自己也要休息一下,且有精力的情况下多到户外散步、运动,以放松心情,缓解抑郁情绪。
3、合理膳食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另一方法即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不饮酒、不吃含咖啡因的各类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新生儿哺乳的注意事项
初为人母当然不了解怎样给小宝宝进行喂奶,也不了解如何给小宝宝换尿布,换衣服等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都是由长辈来完成的。特别是给小宝宝喂奶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乳汁多的话,最好让小宝宝吃母乳,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还能够小儿的免疫力。但是乳汁不多的,就要喂奶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生儿哺乳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哺乳的注意事项的问题,对于初为人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往往会造成一些意外事情发生。无论是用母乳喂养,还是靠奶粉喂养的都必须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不要用微波炉热奶 给宝宝热奶,最好是用热水浸泡或者用专门的暖奶器来加热,尽量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微波是通过使食物分子激化而产热的,瓶子并不烫,不好把握奶温。而且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温度与瓶子中央的温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肤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烫伤。食道烫伤会引起疤痕收缩,使食道变狭窄,吞咽困难,宝宝就会拒绝喝奶。而且咽部是发音的部位,受到损伤还会影响到语言的发育。
2、不要躺着喂奶 照顾小宝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妈妈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容易疲劳。如果躺着喂奶,不小心睡着了,乳房有可能压迫宝宝的口鼻,引起窒息。
3、喝完奶要拍嗝 宝宝喝完奶,先别忙着让他躺下。拍嗝能让他排出胃里的空气,以防吐奶。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要让他侧卧,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对于新生儿哺乳的注意事项的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所以说对于新生儿的照顾是非常关键性的问题。特别是在喂奶上面更是要小心谨慎。最后,提倡大家最好用母乳喂养,不但能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让母亲和孩子增进感情。
奶水少的原因
首先产妇如果奶水少,有可能是先天性的。有遗传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母亲那一辈就是如此,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处理,怎么补充营养奶水都是少,所以这个时候有的母亲就会放弃母乳喂养。
其次就是产妇自身的原因,也就是后天形成的。好多女性初为人母,就会精神过度的紧张,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就会形成身体疲乏的现象,这时候就会导致奶水非常的少,所以需要打开自己的心扉,放松心情,这样奶水就会越来越多。
总之造成孕妇奶水少的原因还有好多种,比如说自己身体方面的疾病,也会造成奶水不足,产妇奶水少,也有可能是缺乏分娩和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所以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自己和宝宝的身体健康。
初为人母常见9大喂奶误区
喂奶误区一:猛吃鸡鸭鱼肉
新妈妈吃饭的时候实际上是两个人在吃,既要满足自己又要顾及宝宝,所以理所当然要多补充些营养。然而,鸡鸭鱼肉等富含动物脂肪的食品吃多了却很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表现之一就是大便呈油性或有奶瓣。
喂奶误区二:教条的按时哺乳
一般来说,宝宝刚刚生下来的几天新妈妈乳汁较少,如果按时哺乳就会饿着宝宝,既然少量,就应该多餐,应该按需喂补。宝宝的吮吸会促进奶汁的生成,随着奶量的增加,喂补的间隔时间便会逐渐增长。如果宝宝饿得精索静脉曲张呱呱叫也不理他,那么一个是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另一个还会让他对周围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喂奶误区三:孩子长牙便断奶
长牙的宝宝喜欢在吃奶的时候咬妈妈的奶头,许多新妈妈感到很痛苦,就给孩子断奶了。其实,宝宝咬奶头是常见现象,若母乳充足,最好坚持到宝宝一岁后再断奶。幼儿是有记忆的,可通过堵鼻子、捏下颌等方法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制裁淘气宝宝,不让他边吃边玩。
喂奶误区四:我的奶没下来,还是让宝宝先吃奶粉吧
婴儿出生半小时即可进行哺乳,每次可持续半小时,即使没有乳汁也应哺乳。产后宜母婴同室,多让宝宝吸吮乳头,这不仅可增进感情,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促进乳汁分泌。
喂奶误区五:母乳、牛乳同时混喂
有些新妈妈因为乳汁不足,总是喜欢先给宝宝吃母乳,再喂一些输卵管造影术牛乳。两种奶同时喂养,很容易引起小儿消化不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喂一次母乳,再喂一次牛乳,或白天喂牛乳,晚上喂母乳,要间隔着喂。
喂奶误区六:妈妈生病了,急着要给小宝宝断乳
应该视病情而定。比如:轻微的伤风感冒,根本不必中止喂奶,只要带上口罩,注意呼吸隔离就行。急性乳腺炎属化脓性的或有皴裂的一定要断乳,非化脓性或只是单纯红肿的就不一定断乳。而且为了避免病后无乳,治疗期间可先将乳汁挤出,或者将挤出的乳汁煮沸消毒后再喂给宝宝吃。但一些重症疾病、传染病、或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应立即停止喂奶。
喂奶误区七:躺着喂奶
躺着喂奶,是错误的喂奶姿势。躺着喂奶,看似母子轻松,实际上弊处很多。试想,大人躺着喝水都容易呛着,更何况是新生的婴幼儿?所以,躺着喂奶,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医生介绍,正确的做法是,应取斜坡位,喂养的奶瓶要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从而避免吐奶等现象。
喂奶误区八:宝宝生病后喂奶太快
秋季天气忽冷忽热,如果宝宝感冒或患有其他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妈妈在喂奶时要注意。除了保持正确的姿势喂奶,更要注意喂奶的速度,要适当地放慢喂奶的时间。因为宝宝生病感冒,呼吸原本不够通畅,有时需要通过口腔来完成。如果喂奶时速度太快,也容易导致窒息的现象。对于一次喂奶的具体时间,没有一定之规,根据宝宝进食的情况来确定。
喂奶误区九:刚分泌的乳汁看上去好脏,还是挤出去吧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其实不是脏),量很少,非常珍贵。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宝宝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