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确的抱孩子

正确的抱孩子

0~1个月要横抱,可用腕抱法或手托法。抱月子里的宝宝,要注意托住头和颈,头和臀部一定要保持一条直线。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搂过来,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手托法是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1个月后可竖抱,可让宝宝伏在肩上或背对自己。满月后或头能竖直后就可以短暂地竖抱了,3个月后可以适当延长竖抱的时间。一种竖抱方法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上,大人托住他的颈背,减少脊柱支撑,这种方法大人孩子都相对轻松些。

0~3个月的宝宝要适当进行颈部力量训练。初生婴儿有运动的潜力,但是必须通过锻炼才能被激发,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进行俯卧抬头练习或短暂竖抱。如果缺乏锻炼或者锻炼滞后,可能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行动迟钝。

3个月后抱孩子仍要保护头颈。此时,宝宝的颈部力量基本能支撑住头了,抱孩子就可以灵活一些了。6个月后宝宝头部就可自由活动了,家长抱的时候,也不需要再刻意帮孩子支撑头颈,只要稍微托住就可以了。

如何正确抱宝宝 竖

5~6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面对面抱其实out了,宝宝六七个月大时,竖着抱不是问题,但是与家长面对面的抱法有点老土,不仅让宝宝的视线受到影响,还被束缚了手脚。

小儿采取直立抱时,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一种是婴儿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婴儿的胸部,让婴儿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

另一种是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最后一种方法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家长抱姿不对可致婴儿斜颈

如果婴儿斜颈,要首先弄清是习惯姿势还是疾病所致。前者的歪脖往往不是固定地朝向一侧,即孩子可以向两侧歪头,只是多数时间是向某一侧歪。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婴儿,与孩子在此发育阶段颈部的肌肉尚无力量控制头颈姿势及母亲怀抱婴儿的固定姿势有关。随着孩子的发育及母亲改变抱孩子的习惯,情况会好转。

后者最常见的是肌性斜颈,与胎儿期宫内姿势及出生时产伤等因素有关。婴儿表现为固定地朝一侧歪头,不能纠正,反向活动受限,同侧颈部的肌肉可触及一个拇指盖儿大小的无痛性坚硬包块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拉物理治疗。

为避免习惯性斜颈,新妈妈要学会正确抱孩子。孩子在3个月之前基本上不应该竖着抱,但是当长大一些后,长期的横抱也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不给孩子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会导致孩子直不起头,不会自己坐起来。

一般来说,在3个月以后孩子的颈部基本可以支撑头部的重量,但是在竖抱的时候也应该做好头颈部的支撑,可以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平时可以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种姿势比较适合长时间抱着孩子。

家长不应该长时间抱着新生儿,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

如何应对宝宝的哭闹

婴儿由于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要求,只能借助于哭来表达,因此,他的哭声包含着许多原因,父母要学会区分他的哭声,正确对待孩子的哭,而并非全用抱来制止他的哭。

正常情况下,婴儿最常见的哭的原因是饥饿,吃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了,所以,一旦感到饥饿时他会哭得很厉害,哭声响亮,而且显得很伤心。同时,他的头还会不时向两侧转动来寻找奶头。尿湿了,他也会哭,只不过这时候的哭声就不那么强烈,同时会见出现身体的躁动不安。如果婴儿哭哭停停、哼哼叽叽,眼睛不停地左顾右盼,多半出现在睡醒后想找大人。以上这些情况,只要分别对待,给孩子喂饱奶,换上干净的尿布,或者大人轻轻拍拍孩子,他的哭声就会停止或者又会接着睡觉。如果大人一听到孩子哭,就不分原因去抱他,孩子的要求没有被理解,问题没有被解决,他的哭声会更厉害。时间一久,还会让他知道哭是要求大人抱的最好方法,以后会养成他利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孩子一哭就去抱不是一种好的养育方法。哭对婴儿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父母大可不必为此而心疼孩子。哭本身可以锻炼孩子的发音器官,可以运动全身、增加肺活量,有利于他的体格发育。当然,孩子生病而哭则另当别论。

不提倡孩子一哭就去抱,并不是让父母不去抱孩子,相反,父母及长辈应该多抱抱孩子,但不应该等孩子哭了再去抱他。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家的时间有限,更应该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和他说说笑笑,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这样,抱孩子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预防乳头痛有什么方法

乳头疼痛、乳头皲裂的原因都与婴儿的不正确含吮乳头有关,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是预防乳头痛的关键。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正确的哺乳姿势,供大家参考。

1、摇篮抱法

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贴近你的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

2、交叉摇篮抱法

与第一种类似,但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

3、侧卧抱法

疲倦时可躺着喂奶。身体侧卧,让孩子面对你的乳房,用一只手揽着孩子的身体,另一只手将奶头送到孩子嘴里。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

到底女性要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身体方面

要想预防产后抑郁症,在女性朋友怀孕的期间必须要注意锻炼,这样才能够将身体素质提高。尤其是那些常年坐在办公室的女性朋友,在怀孕之后需要每天都进行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这样才能够对女性的心肺功能起到锻炼,令人体可以在生产之后尽快的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并且更好的适应女性转化成的母亲身份。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在产后出现抑郁症。

心理方面

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在生产之前对育儿知识做好了解,这样才能够避免在生产之后造成手忙脚乱的情况。孕妈妈可以在生产之前多看些书、听讲座甚至可以学习喂奶的方法,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给宝宝洗澡的方式以及正确抱孩子的姿势。同时,孕妈妈还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治疗方式,对一些意外情况也要做好良好的思想准备。这样也能够避免造成抑郁症。

一个月宝宝怎么抱正确

1、正确抱宝宝可以选择手托法或者腕抱法

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2、正确抱宝宝时不要竖着抱宝宝或者不要久抱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人们对孩子的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亲不够,爱不够,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抱来抱去。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

3、正确抱宝宝时要撑住宝宝的背部和屁股

足球抱一般在哺乳时采用,大人抱住宝宝的背部和屁股,头部位置不固定,不但影响哺乳质量,还会伤到宝宝颈椎和脊椎。应该是妈妈的整个手臂托住宝宝腰部和颈部,手掌握住宝宝头部。最好加上用枕头承托宝宝整个身体。在喂奶时婴儿可以看到母亲的脸部,利于视觉发展。

做好产前产后工作 防止产后抑郁

1、产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中包括“身体”、“心理”、“物质”三方面的准备。

 在身体上,准妈妈要注意在孕期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机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

 心理上,分娩前对育儿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脚乱。如可以在产前通过读书、听讲座、观摩等学习喂奶的方法、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要有思想准备。

 物质上,要为小宝宝的降生准备好所需的费用和衣服、被褥、尿裤等,并要为母子准备好房间。

2、产后家庭的关怀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产后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困乏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因此要减少不必要的打扰,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产后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敏感问题,例如婴儿的性别、产后体形的恢复、孩子将加重经济负担等,尽可能地避免。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的角色:初为人母,对如何喂养好孩子,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脾气,往往感到十分困难。这时家人应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教会产妇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帮助产妇进入母亲的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及时地进行母乳喂养,发挥哺乳母子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各成员角色的获得,有利于建立多种亲情关系,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倾听其倾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先生的积极配合:产后一个月内,先生最好能陪伴在妻子身边,协助妻子护理婴儿,如帮助妻子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有些先生怕孩子哭影响自己的睡眠,夜里就独自到其他房间睡,这样会使妻子觉得委屈,抑郁症状加重。先生要多陪伴妻子并谅解妻子产褥期的情绪异常,避免争吵。

婴儿抱被怎么做

正确抱婴儿孩子出世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肯定是满心欢喜,百般呵护。但由于以前很少接触孩子,所以不会用正确的姿势抱孩子。如果把孩子抱在怀里卷成一团,宝宝肯定很不舒服。 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学习一下怎样正确抱婴儿。 首先,由于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较大,而头颈又很软,对头部的支撑力很弱。将孩子竖直抱起来时,宝宝的头会摇晃不稳,所以必须用手托住其颈部。 其次,不要过多地将孩子抱在怀里。

婴儿需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是保证孩子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一般婴儿每天抱2小时左右为宜,且在吃完奶后睡觉之前这段时间里抱比较好,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骨肌、胸肌和腹肌。如果过多地把孩子抱在怀中,会影响小儿的行为发育,如抬头晚、起坐迟,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脊柱弯曲。 第三,在外出时,要在斗篷的尾部用绳子扎住。特别是在冬天,孩子的斗篷里和面子都是用绸缎制成的,一不小心,孩子就会从斗篷中滑下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事故。

四个习惯最伤腰椎

直接弯腰抱孩子 很多家长习惯于直接弯腰去抱孩子,殊不知这种接近90度的弯腰用力,最容易损伤腰肌和腰椎。正确抱孩子的方式是先蹲下,单膝接近地面,然后从地上把孩子抱起。这样腰椎会感觉相对舒服一些,对腰椎以及腰肌的损伤也会大大减少。

香蕉形姿势开车 很多人开车时喜欢双脚使劲伸向踏板,而双手和肩膀总是向方向盘靠近、靠椅牢牢顶着腰部。这个姿势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香蕉,容易导致背部肌肉和椎间盘变形,引起腰背酸痛,甚至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司机开车时坐得太直或者太靠前、靠后还会使肩颈部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将坐姿调整到最适合放松肩颈部的状态,等红灯时,可以伸展一下上肢或活动一下腰身。

挎时尚大包 很多追求时尚的女性,喜欢单肩挎着时尚大包。单肩背1千克重量的大包时,另一侧肩部肌肉可能要承重3~4千克,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这种力量会压迫到腰椎,日积月累会导致腰椎病变。尽量不要经常单肩挎大包,即使挎的时候也要常换换肩膀,单肩挎包内最好不要放太重的东西,以减轻肩部负担。

伏案睡觉 由于办公条件所限,很多白领在午休的时候习惯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样睡会使韧带、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牵拉状态,易导致韧带、肌肉的劳损,长此以往会使椎间盘退变,甚至导致椎间盘突出。所以,对于上班族而言,最好选择高靠背、有弧度的办公椅,如果只能趴着睡,最好在桌上垫一个类似枕头的物品。

抱新生儿的正确方法图 正确的抱取方法

新生儿一般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头,因此当妈妈抱新生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头和颈部。抱起时一只手要伸过新生儿的颈部,将其头部托起,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背部和臀部下面,两手共同托起新生儿。

优点:这种方式包新生儿,就很容易且安全第转移到任何地方。

注意事项:抱新生儿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新生儿损伤。

产后抑郁怎么办 产后抑郁怎么预防

身体上:准妈妈要注意孕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机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适应繁忙的母亲角色。

心理上:生前对育儿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脚乱。如可以在产前通过读书、听讲座、观摩等学习喂奶的方法,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要有思想准备。

物质上:要为小宝宝的降生准备好所需的费用和衣服、被褥、尿裤等等,并要为母子准备好房间。

房间条件: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但不宜直射婴儿及母亲,可用窗纱遮挡。每天要开窗通风,换走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即使是冬天也应如此,如果怕孕妇受风着凉,可在通风时让母子俩在其他房间呆一会儿。

家庭气氛:家人不能对生儿生女包怨、指责,无论是生男生女都是自己的骨肉,要愉快的接受孩子和产妇,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6丈夫的配合:生后一个月内,丈夫最好能陪伴在产妇身边,协助产妇护理婴儿,如帮助产妇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有些丈夫怕孩子哭影响自己的睡眠,夜里就独自到其他房间睡,这样会使产妇觉得委屈,抑郁症状加重。丈夫要多陪伴产妇并谅解妻子产褥期的情绪异常,避免争吵。如果出差在外地,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赶回来照顾妻儿。

7产妇的自我调节:产妇要认识到产后心理的特点,尽量避免悲观情绪的产生。平时注意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度疲劳。闲暇时可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或看一些图文并茂的杂志,或读一些幽默故事来调节身心。

资深护士教你正确抱孩子

对于多数新手爸妈来说,想把眼前这个软绵绵的小肉团抱舒服了,确实是件需要学习的事。本期,我们教您如何正确抱孩子。

0~1个月要横抱,可用腕抱法或手托法。抱月子里的宝宝,要注意托住头和颈,头和臀部一定要保持一条直线。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搂过来,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手托法是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1个月后可竖抱,可让宝宝伏在肩上或背对自己。满月后或头能竖直后就可以短暂地竖抱了,3个月后可以适当延长竖抱的时间。一种竖抱方法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上,大人托住他的颈背,减少脊柱支撑,这种方法大人孩子都相对轻松些。另一种方法是让孩子背对着自己,胸往外挺,顶住宝宝背部,左手压着宝宝胸部,右手压着宝宝膝盖。这种抱法的好处是宝宝和大人视野一致。不过,这种方式比较累人,时间不宜久。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一只手托住宝宝屁股,这样的坐姿抱法会增加宝宝脊柱的压力,影响颈部和躯干肌肉发育。另外,0~3个月的宝宝要适当进行颈部力量训练。初生婴儿有运动的潜力,但是必须通过锻炼才能被激发,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进行俯卧抬头练习或短暂竖抱。如果缺乏锻炼或者锻炼滞后,可能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行动迟钝。

3个月后抱孩子仍要保护头颈。此时,宝宝的颈部力量基本能支撑住头了,抱孩子就可以灵活一些了。6个月后宝宝头部就可自由活动了,家长抱的时候,也不需要再刻意帮孩子支撑头颈,只要稍微托住就可以了。

另外,很多家长或月嫂习惯抱着孩子摇晃。轻微地摇可以安抚婴儿,甚至有助睡眠,但如果过度则不利于宝宝大脑发育。宝宝的大脑没有保护性物质,摇晃过程中,大脑与颅壁不断撞击,容易引发大脑毛细血管出血,也就是摇晃震荡综合征,这会影响智力发育。婴儿摇晃震荡综合征常见于婴幼儿,轻者烦躁不安、倦怠。重者有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神情恍惚、惊厥、昏迷现象,以致长大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会因颅内血肿而夭亡。家长要格外留意。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

在迎接宝宝出生之前,新妈妈应该充分了解育儿知识,为宝宝出生做好准备,掌握正确的喂奶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同时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式,这样宝宝出生之后才不至于因为手忙脚乱,造成心情烦躁抑郁。

今天你抱孩子了吗 ?

1.抚摸孩子的手。有句俗话是“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话早己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大脑的不同区域掌管着人体的不同部位,换句话说,人体的不同部位都在大脑中占有或大或小的位置。而手在大脑中所占的范围比人体的任何部位都要多。既然小小的一双手要大脑中那么多的领域来支配,那么,运动手掌与十指也必然会使大脑的神经受到刺激,得到锻炼,这就是手巧与心灵息息相关最坚实、最有说服力的生理基础。所以,抱孩子的时候,要多多地抚摸他的手,舒展他的手,牵拉他的手,把握他的手,亲亲他的手,用脸去慰贴他的手。另外,做父母的应多和孩子做一些抚摸小手的游戏,像“斗斗飞”、“拉大锯”、“挠一挠”等等。

2.多摸摸孩子的头。头皮距离大脑最近,常摸摸它,不仅可解决“皮肤饥饿”,而且抚摸孩子的头,还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孩子受到什么惊吓,或是受到点什么委屈,摸摸他的头,会使他很快镇静下来。

3.多贴贴孩子的脸。多贴贴、亲亲孩子的脸,也有助于结他一个好情绪和好兴致。脸部的神经最发达,多爱抚他的脸,让他眉宇舒展,表情开朗,嘴角甜甜,会心微笑,长久会带结孩子一张坚毅,漂亮的脸。

4.抚摸孩子的肩膀。孩子做出点让大人高兴的事,或是做出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时,别忘了拍拍他的肩膀、拍拍他的屁股,以示赞赏与鼓励。以肌肤相亲的方式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往往比浮泛的语言还来得有力,更容易滋润孩子的心田。

相关推荐

爸妈新生儿原则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起和放下。 腕法: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不要竖着宝宝: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宝宝

孩子怨中你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很多时候,父母都只通过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来了解他们的一些性格,其实一些负面行为也能暴露他们的情况。例如怨和发脾气,就是能让父母明白和理解孩子的喜欢的事儿以及不喜欢的事儿,这也可以帮助否如何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 1.孩子表达怨的方式 在孩子怨和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因为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在孩子的世界中什么是重要的,当然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的主题意识到底是什么,比如: a.孩子喜欢通过多说话来对父母怨和发牢骚; b.孩子通过肢体动作向父母发出了一个命令或者是大声的要求父母陪他们玩甚

习惯or先天护理大不同宝宝歪脖子咋办?

还记得前一阵的“歪脖子”风吗?在成人眼里这是轻松搞笑的网络新词,可到了宝宝这里,却是让妈妈们揪心的事情,这不,网友@samiko给女主播发来紧急求解,BB五个月发现斜颈,怎么办?宝妈别急别急,宝宝斜颈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期【BB护理站】就给你讲讲宝宝“歪脖子”的事。 =BB五个月发现斜颈,怎么办? 我BB是斜颈,现在五个月。三个多月的时候发现头习惯侧向一边,以为是脖子没有力气就加强训练他抬头和晒太阳,但一个多两个月过去了,发现他脖子还没有多大改善。我该怎么办?是不是一定要做手术? 【婴儿斜颈别着急

开发孩子智力的几种方法

1、让孩子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及时给孩子安抚,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但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一哭就去哄、,会宠坏孩子。实际上,及时哄、才是正确的做法,不哄不才会对孩子不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 安全感越足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能更专注地发展他内在的能力。 比如孩子能自己拿着玩具玩很久,偶尔会抬头大喊一声“妈妈”,妈妈远远地回应一声“哎”,然后他就继续放心地玩。 而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担心妈妈的离开,一直不安地哭闹,直到妈妈出现在他身边了

新生宝宝的正确姿势

宝宝出生了,面对小小、软软的小宝宝,初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一定既紧张又兴奋,我会不会弄伤宝宝,怎样才能让宝宝更舒服、更开心呢?如果心理有这样问题的爸爸妈妈可以按照我们介绍的方法实战演练一下。不过,记住,充满爱心以及能好宝宝的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哦! 的方法 宝宝关键在于稳定性,支撑住宝宝的关键部位就能让宝宝觉得很舒服、安全了。对于没有经验的父母来说,自信也非常重要。克服紧张情绪,轻松自然地去拥自己的孩子,也有助于消除宝宝的紧张感。 怎么把孩子起来 要把宝宝安全地从床上或是毯上起来,又要让他觉得舒

孕妇小孩有什么忌讳

一、孕妇真的不能别人家孩子吗? 归根结底,这种思想在老一代长辈中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因为这种说法还是来源于长辈们的那个年代,现在的年轻人怀孕的时候,老人们自然而然的会给她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久而久之,宝妈妈们带孩子的时候难免受到这样的影响。 从科学上来看,这种说法还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毕竟现在生二胎的那么多,孕妇怀孕的时候,还不是需要自己的孩子。 二、抛弃迷信,孕妇孩子有哪些坏处 不过孕妇不能孩子还是有理的,由于孕妇怀孕之后,腹部重量增加,腰背部承担的压力增大,要是在这个时候孩子,腰背部承受的压力就

爸爸必学的新生儿护理技能

基本技能1:换尿布 对于一个男子汉来说,换尿布似乎不太相称。如果您还有这样落伍的想法,那就要好好检讨进化一番了,为自己的宝宝换尿布,那不仅是天经地义,更是一种天伦之乐。 用布尿布还是用纸尿裤 如果选用纸尿裤,可以无需费时费力去洗涤。此外,这种纸尿裤无需折叠,换起来很方便,只是有些宝宝会感觉不舒服。而布尿布则必须水洗,还要用洗涤剂,所以比较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一般采取折中的方法,即平常使用布尿布,夜晚和外出则使用纸尿裤。 换尿布方法 ①用手托起婴儿的腰部,把他的臀部放在尿布的中间位置 ②再对折过来

给宝宝喂奶时正确姿

坐着喂 妈妈坐着,将一腿架高10~15厘米,将宝宝搂在抬腿一侧的臂弯中,头放在肘关节内,一手托住宝宝背部和臀部。在喂奶的过程中,你一定不能大弧度弯腰或用力向前探身,以免乳头过度送入宝宝口中,引起宝宝呛咳。 宝宝吃奶时,颈部过度伸展,常提示乳头离宝宝的嘴巴太远,你可试着让他坐在小枕头或软垫上,然后再连同枕头一起将宝宝放到膝上,再用胳膊的弯曲处托住宝宝的头部。这样他会舒服一点。 盘腿喂 妈妈坐在床上,盘起双腿,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然后用手臂扶着宝宝,让他的小手可以自由地碰触你的乳房,这样宝宝会感到温暖和亲近

新妈妈宝宝的正确姿势

1,首先新手妈妈先把两只手插到仰卧宝宝的脖子下面,一边轻轻的把宝宝的头托起来,一边和宝宝亲切的说话。 2,将托住宝宝头下面的其中一只手抽出来转移到宝宝臀部的位置。 3,托住宝宝头下面的那只手的手指贴住宝宝耳朵后面硬的骨头上,用整个手掌托住宝宝的脖子。 4,新手妈妈接近宝宝,小心地将宝宝起,用手肘的位置托住宝宝,这样宝宝会感觉比较舒服。 竖着(哄宝宝的时候) 起宝宝后,把宝宝贴在自己的身体上,然后用手轻轻的托住宝宝的脖子和臀部的位置。如果想改变手的位置的话,那么就让宝宝的体重落在自己的身体上,挪动托住

千万别这样教小宝宝说话

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