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健康指甲的标准

健康指甲的标准

无论如何,健康永远是大前提。若是没有一手健康的指甲,美丽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设想着为自己涂什么颜色的指甲油之前,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们变得健康起来。

颜色:健康良好的身体,在正常反应下指甲呈现自然的粉红色,如果身体不健康,有时指甲的颜色会变成白、红、黑、紫等色。

形状:指甲表面光滑无横竖纹路,无明显凹凸不平。

▲当你的指甲发生这些变化时:

●指甲变黑:很可能是因为身体内的黑色素增加,如果指甲有如痣一般的颜色,就应该服用维生素c,给指甲适当的休息与养分。

●颜色变深:患慢性疾病,情绪长期受压抑,吸烟,或者手指接触复写纸、染发剂等化学沾染物均可使指甲变色或染色。假如指甲被染色过深,倒不如等到新指甲长出来为止。若想及时除掉表面染色,可用一片柠檬反复揉搓手指尖,然后再清洗与干燥。

心理健康标准

1、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2、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3、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4、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5、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7、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制怒。

8、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9、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10、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如养鱼、下棋、种花等喜好。

1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

男人健康的标准

A 强健的体魄

你梦想着拥有施瓦辛格般健壮、结实的体魄吗?很难想象,如果你是一副弱不禁风 的“女生”模样或是赘肉横生的“老头”体态,如何叫你的女人爱你。从今天起,要重视你的肌肉美了,尝试着去做些举重之类的力量练习吧,让身体真正强大起来。

B 勇敢无畏的心

不要以为生理健康就OK,在这个压力环生的时代,真正健康的男人应该有一颗英勇无畏的心,遇事从容镇定。养成每天做10分钟冥想练习的习惯,就可以增强你的抗压能力。

指甲颜色与健康 指甲变紫

如果指甲变紫,在排出外伤挤压等因素外,则需要警惕心脏病、血液病等可能;如果是紫色与苍白色交替出现,就要警惕肢端动脉痉挛症。

健康水标准

pH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

据周力博士介绍,概括国内外水专家及权威文献的论述,健康饮用水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钙镁离子的总和);二是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水中矿物质的总和),即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面而均衡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pH值在7.0以上,呈弱碱性。

他介绍说,水质检测标准很多,其中,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水的酸碱度均用pH值表达。一般天然水源的pH值为6.5~8.5。酸性物质(包括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或酸雨的影响会使水的pH值降低到5左右。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水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即产生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习惯上,我们把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作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简写为pH。在中性溶液中pH=7,pH大于7越多,则碱性越强,小于7越少,则酸性越强。在纯净水和人工矿物质水中,由于氢离子过剩均呈现酸性,有的人工矿物质水甚至比纯净水更酸。

在一些宣传材料中,甚至在一些谈水的科普文章中,均称“正常人体的pH值应该是弱碱性”。周力博士说,我们通常讲人体pH值为7.35~7.45是指人体血液中的pH值,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的pH值是不同的。

人体为了正常进行生理活动,血液的氢离子浓度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而氢离子浓度的正常,又必须依靠人体的调节功能,使体内的酸碱度达到动态平衡。如果过酸或过碱,都会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的改变,使正常的酸碱平衡发生紊乱,简称为酸碱失衡。

例如饥饿时的胃液pH值为1~2,皮肤为5.5,大肠为8.4,汗为6.0,尿为6.9等。无论哪一个部位的pH值都维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内, 哪怕是发生轻微的变化,都会引起身体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和化学功能发生剧烈的变化。机体内的缓冲体系、呼吸系统、肾脏代偿系统等共同维持着pH的平衡,才使得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并维持着人体的健康。

有些研究发现,每当血液中pH值下降0.1单位,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有人认为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少而是由于胰岛素的活性下降所致。糖尿病是典型的营养代谢障碍病,是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这些代谢紊乱更容易产生酸性代谢物质,从而影响人体血液内pH值的稳定。

长期饮用过低硬度水不利于健康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标准中规定,pH值不得低于6.5,不得大于9.2;在1984年第一版的饮水指导准则中规定pH值为6.5~8.5;在2003年第三版的饮水指导准则中规定pH值为6.5~8.0;在2006年第三版的修订本中规定pH值为6.5~9.5。

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将水的pH值定为6.5~8.5。在人类进化中,从饮用天然水、井水到近100年来的自来水,pH值均为6.5~8.5。虽然人体内具有强的pH值缓冲及调剂能力,但是饮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是科学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国内外很多生物医学和流行病调查表明,长期饮用过低硬度水,对人体生理功能有负面作用。特别是水中的镁和钙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风险。在烹调食物时使用过低硬度水会使食物中矿物元素流失。

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水中的硬度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饮用水的硬度和pH值越低,发病率越高。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属于软水地区,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低,pH值一般在7.0左右或以下。有些地区随着污染的增加,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酸雨地区,而饮用水主要来自地面降水,所以饮用水中的pH值较正常情况下低一些。近几十年这些地区的水质的pH值都有所降低。

周博士说,据目前的瓶装饮用水水质看,我们发现,凡是含有天然均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饮用水,pH值都呈弱碱性,或非常接近7。而水中没有矿物质,或者人工添加矿物质的饮用水,pH值往往是酸性的。

饮用矿物质水是加工水

目前,市场十分流行的饮用矿物质水是否是高品质的健康饮用水呢?它属于天然饮用水吗?周力博士分析说,这首先需要了解矿物质水的特点,矿物质水的加工都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矿物质。能否通过添加人工矿物质来解决纯净水的问题呢?事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矿物质,制成含有钾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人工矿物质水,会使水的酸度更酸,pH值甚至可能低于6.0。而且人工添加的矿物质,其配比和成分远没有天然来源自然、稳定。最后的结果是既不能保证人体所需微量矿物质元素的正常补充,又因为pH值过低的原因而影响人体酸碱的自然平衡。

另外,由于各个厂家所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给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一点可以肯定,添加矿物质的水质远不如优质饮用天然水(包括天然矿泉水)。在添加矿物质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各种阴阳离子的相互的平衡和拮抗的作用,否则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健康,可能还会引起一些营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口腔健康标准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并制订出口腔健康标准。

该标准是: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

*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要保护牙齿,必须从预防牙病开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并治疗牙齿疾病,及时镶复缺失牙齿,定期洁牙,以便保持牙齿健全的功能。

健康的水的标准

水在体内比重大,作用更大,它起到消化食物、循环血液、 营养和物质、调节体温、腔隙间润滑、排泄废物等许多重要的功能,我们体内的水分是不断吐故纳新的,通过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的吸收和排出,每十八天就全部更新一次。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组织的1/4是由水构成的。人类生存需要水,社会发展离不开水,水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中起着媒介的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酸碱平衡的维持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需要水的参与。健康水的七条标准 古人云: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为赖之。

那么怎样的水才是健康的水,健康的水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健康的水应该具备七条标准:

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的硬度适中,50-200mg/L(以碳酸钙计);

3.水中矿物质含量及比例适中;

4.pH值要呈中性或微碱性(7.0-8.0);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度(水中溶解氧≥6mg/L);

6.水分子团小(Hz≤100);

7.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乳化力、洗净力等)要强。

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却是人体所需的最基本的养分,代表了生命、健康、青春和活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在保持饮用健康水的情况下,养成每天摄取适量水的习惯,避免脱水。水的饮用要点: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与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人体组织的/4是由水构成的。人可以一整天不吃饭,但不能滴水不沾。

健康的人每天需饮水2~3kg。口渴表示人体细胞已经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水份,大脑中枢已发出要求补充水份的信号。当人体失水量达体重的20%时,就会发生机体代谢紊乱,造成血液循环量减少、脉搏和呼吸过速、消化器官功能降低、食欲减退等;当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5%时,即会导致死亡。但人体的饮水也不能过量,否则血液总量骤然增加,造成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的负担过重。实践证明,过度过急饮水,可能会导致机体水中毒。

饮水过量为何会中毒呢?这是因为饮水过量导致人体水分过多,肾脏来不及排出而积蓄在细胞外液中,导致渗透压下降,水分进入细胞产生细胞间隙水肿、细胞肿胀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组织代谢紊乱失常,造成死亡。

那么,一个人一天喝多少水为宜呢?据一些医学家测定:在气温35℃以上、空气湿度较小的情况下,从事室外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6.5kg;从事室内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3kg左右即可。当气温低于35℃时,非重体力的劳动者,以每天饮水2.5~3.5kg为宜。

在炎热夏天,人们经常流汗,常感口渴,此时宜适当补充些富有营养的饮料。饮用水的水温最好在10℃左右,超过15℃,解渴作用明显减弱;但水温过低对身体不利。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的人来说,补充因出汗而散失的盐分至关紧要,否则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受到严重干扰。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暴饮,否则容易带来消化系统的疾病。

饮用水的种类很多,天然水中首推泉水最佳。泉水(如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钾、磷、锰、碘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根据有关调查,许多老人长寿的秘诀与居住山区饮用的泉水有关。泉水减少了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温开水是指将新鲜开水凉自然冷却至20~25℃。温开水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活性,是许多高级饮料无法取代的。温开水容易透过人体细胞膜,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别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并加速消除疲劳。经常饮用温开水有助于预防感冒、咽喉炎、脑溢血、心肌梗塞和某些皮肤病。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法。日本医学家在一次老年病防治调查中发现,46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5年多的时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81%的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齿不松动。他们当中从未有人得过大病。近年来,日本学者对晨起喝杯温开水又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通过一夜睡眠之后,胃肠已排空,饮下的温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一次"内洗涤",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有益身心健康。美国一些大学医学院和研究机构制订的一套《长寿守则》中,也有"清晨喝杯水"的忠告。

炎夏酷暑,或剧烈运动后,人的体表温度达38℃~39℃,胃肠道粘膜的温度高达40℃,这时若让10℃左右的冷饮骤然进入高温状态的胃肠,会使局部血管痉挛收缩、粘膜缺血、轻则腹痛、腹泻,重则诱发炎症、溃疡急起;喝温开水可避免这种弊病。

老年人与孩子应多饮水。步入花甲的老年人,体内水分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呈现慢性脱水,如皮下脂肪与弹性组织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皱纹增多,还会造成消化功能障碍、便秘等。老年人应坚持每天喝水1000 -1500mL,特别是在三餐前半小时喝点水、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应鼓励孩子多喝开水。

当前铺天盖地的饮料广告、灿若星辰的各色饮料,使孩子们把喝饮料当成了时髦,但饮料中的糖分、色素、香精含量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长期饮用,危害更大。喝水方法多方配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喝太多或太少都不健康,喝水的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饮用的水质水质必须是过滤后的洁净水源,虽然各种饮料中也含有大部份的水份,但是其中却有各种其它化学添加物,喝多了对健康有害无益。每天的喝水量根据美国加州洛杉矶国际医药研究所所提供的每天喝水量公式为:假如运动不多,每半公斤体重须喝水十五毫升(也就是说一个体重八十公斤的人,每天该喝二千四百毫升或二点四公升的水);如果是运动员,每半公斤的体重该喝水廿毫升(同样体重八十公斤的人,每天该喝三千二百毫升或三点二公升的水)。当然,这也视乎个人的日常活动量而有所变动。喝水最佳时刻喝水应该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为原则,不要在单一小时内连续喝太多水。每天应该喝水的时刻是:

1.早上起床后早上起床身体可能会有些许脱水的情况,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水份。最好先喝一杯水,让身体开始重新运作。其次每隔一段时间适时地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份。

2.运动后虽然我们不是运动员,运动量不大;但不管做什么运动,甚至是打扫房间之后,都应该喝水。

3.空调环境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工作,尤需补充水份。

4.节食减肥节食减肥时,特别需要喝水。“喝水使人发胖”是个错误的观念。

5.发烧感冒发烧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喝水,以补充因体温上升而流失的水份。

虽然是在不同的环境,但是只要把握一个原则,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那么我们就会永远充满活力,永保健康。 长期饮用纯净水到底好不好?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基本上都饮用矿泉水,也有少数人饮用纯净水,但是对于纯净水的一些用途与缺陷,也许大家不是很了解,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纯净水的利与弊。

第一,纯净水的制造技术来自美国的反渗透膜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已有三十年的饮用历史,在日本、台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都没有得出对人体有害的结论,而在我国仅有三、五年的时间,却得出了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的结论,让人不可理解。

第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未发明出既除去了有害物质,同时又保留有益物质的水处理技术,换句话说有益物质与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的存量是相同的,只是总量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凡称水中保留了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那么有害的物质也相应地留存了,不管它承认不承认!

第三,对待任何事物都应抱着客观、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无论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水、太空水等等,它们都是如同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要为推销自己的东西,把别人的说成一无是处,这种商业行为对消费者是不负责任的,最终也会害自己。

第四,人体所需的物质应从食物中来。当人体缺少某种元素时,比如缺铁钙等,没有一个医生说:你应该多喝铁锈水或水垢多的水,而不应多吃菠菜、牛奶等食物。北方的水质比南方水质要硬,按理说北方人不应缺钙,可是北方补钙的人并不在少数呀!那是不是缺钙的人都在喝纯净水呢?

第五,喝水就是补充人体水份,现在的大气污染、化学、工业污染、城市的管道老化、高层建筑的二次污染比较普遍,现在的科学技术能让咱们喝上去除了以上污染物的纯净水是咱们的福气!

第六,福兰达公司从九五年销售纯水机,近万个用户经使用对纯水机都比较满意,对纯净水的反面宣传反应非常平淡,为什么?就因为它确实是好!至于纯净水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应该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地运用他,不要因为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全盘否定。哪些水不能饮用

水自古就是我们这蓝色星球上生命的摇篮和象征。可是科学和文明高速发展给地球带来的严重污染,却使湖泊不再碧绿,大海不再蔚蓝。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险。在我们经由口所摄取的饮食上,没有那种具有比水更重要的作用。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2至3周,而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死于脱水。人在孤立无助的困境中,只要有水生命就会维持较长时间;生病时若无法进食,需要补充的首先是水。

然而有些水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能饮用的,要引为注意:

1. 忌饮生水。水未煮沸,常有不洁杂质存在,容易导致疾病。

2. 忌一次性暴饮。暴饮易带来消化系统疾病。

3. 忌饮有水垢的水。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重金属元素及致癌物亚硝酸盐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4.忌饮反复煮沸过的开水。沸腾时间过长,开水中的钙、镁、氯等离子大大增加,经常饮用易导致肾结石。

5.忌饮蒸饭、蒸肉后的"下脚水"。这种水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6.忌饮装瓶多日的开水。

7.忌饮隔夜的开水或煮沸的残留开水。

8.忌饮未经煮沸即半生不熟的水。开水煮沸时,自来水中含有的卤代烃和氯仿等有害物质会随蒸气的蒸发而大大减少。如水开后再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最安全。

在我们饮用水的同时,还要注意哪些水是不能饮用的,千万不要因为饮用了不该饮用的水,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隐患。 避免补充水分的误区生命离不开水,在人体新陈代谢中,水与空气缺一不可。人类不吃食物还可能生存几星期;三天不喝水则可能死亡,足见水对人类的重要。你喝什么水?怎样喝水?喝多少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关键。喝水其实也是一种学问。

水既是人体的清道夫又是守护神,到底我们要吸收多少和怎样吸收才算健康呢?每天经由肾、肺、肠、消化分泌及皮肤等流失的水份至少有九百毫升,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水能在身体内发挥医疗作用,多喝水是绝对必要的。

虽然水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大量喝水,正常人喝太多水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方便。但是患有心脏病、肾脏及肝脏有问题的人都不适合一般多喝水的衡量标准,因为喝水太多反而会加重病情。这类人对于如何喝水及喝多少水,还是根据医生的建议会比较好。

除了口渴,一般人也可以尿液颜色来注意何时应该多补充水份:尿液颜色正常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必须多补充水份;若颜色很浅就可能喝太多水了。水份摄取量不足,很容易发生尿道感染、结石、便秘等问题,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因此,便秘的人应特别注意吸取足够水份。感冒发烧时也应该多喝水,因为体温上升会使水份流失,充分喝水能促使身体散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另外,运动量大的人也需要增加喝水量。

以茶水、汤汁、果汁或其它饮料等代替白开水,只要适量并无不可,但仍以白开水最理想。因为,这些饮料或多或少含有糖份及其它添加物,过量对健康还是会有影响。家长们更必须注意孩子的水份摄取,不要让他们喝太多汽水等加工饮料,以鲜榨果汁代替比较好。至于是否需要喝市场上售卖的种种优质好水则视个人喜好而定,事实上,喝水最重要是水的洁净程度,只要干净卫生就符合标准了。加工饮料也有人称它作"垃圾饮料",意思当然就是多喝无益、少喝为妙。所以,纯净白开水对健康比较好,有些加工饮料反而会造成身体的负担。许多人以为,只要喝进了流质的饮料就算补充水份,殊不知饮料也分很多种,喝进了含糖份、盐份过多的饮料,对健康不仅没有帮助,还会有负面影响。

喝冷水好还是热水好?一般建议以三十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比较符合肠胃道的生理机能,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造成血管收缩或刺激蠕动。传统观念常说不要喝太冷的水,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只要水源洁净就不用担心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当然,若生病或有其它健康问题则另当别论。

摄取份量依身体感觉喝水虽然喝水并没有规定方法,然而大口大量喝水并不是理想的补充水份方法。一般上,并没有说怎样喝水才是正确的,但是不应喝得太快太急;这样无形中会把带着的很多空气一起吞咽,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部胀气。如果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所以喝水最好是依自己的日常作息、生活型态及身体状况等多方面调适。

医学研究指出,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一点五公升的水份,而每天我们吃下的食物中当中,有些已经含有大量的水份,像日常中喝的汤水、蔬菜、水果等都有一定的水份含量。因此,最好依据每个人的活动量决定喝多少水,这样可以避免摄取过多或过少;水喝太多会增加心脏及肾脏的负担。

总而言之,每个人需要喝多少水会根据活动量、环境,甚至天气而有所改变。在生理学的角度上,人体有着保持自我平衡的系统;所以即使是人体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份量的水份,身体也会发出一定的讯息(比如口渴)让你知道。因此,该喝水时就要多喝水;不该喝太多水的病患,就依据医生指示补充适当的份量。其实一般人并不需过于担忧到底喝多少水才对,感觉体内所发出的指示即可。当然,并不包括上述所提及的器官功能受损者。

水体一旦被严重污染,直接影响水的使用和工农业生产,对生物的生长带来不良的影响。最终危害人的健康。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进入人体后有很强的致癌和致畸的性能。例如上海近二十年间,年轻的男性只有20%的人精子能够通过检验合格。这与水的污染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些地区出现"生态环境地质病",出现了一些癌症村等,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

健康减肥的指标

健康减肥有12个指标:

1)每周减重一般不超过2斤(也可因人适应能力而异),最多不超过4-6斤;

2)在体重和体脂下降的同时, 身体围度(WHRBMI指数等)也下降了;

3)保证摄入的 热量能提供每天身体的最低能量需求;

4)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满足身体及运动的营养需求;

5)适量的运动 ,既不过少(没有效果),也不过多(对身体造成负担);

6)良好的睡眠(不是 大睡 特睡),保证最科学的运动营养双重干预减肥方法的执行;

7)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放松的心情;

8)要有健康的饮食规律,少吃油炸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黄瓜,苹果都可以;

9)不要刻意去减肥, 最好不要吃减肥药,吃了,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还会反弹;

10)多运动,要有早睡早起的习 惯;

11)现代人的身体营养过剩,要多吃粗粮,像北方产的莜麦方便面,荞麦方便面,都是非油炸、低脂、低糖、无色无公害的 食品!经常食用,会有很好的减肥效果!

12)建议每天跑步,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适当的减肥,最好是在下午跑。

相关推荐

男性健康标准

平衡的肌肉力量 例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比率应为1∶1,也就是说,如果他能够拉开25公斤的拉力器10次,他也就应该能推开25公斤的推力器10次,不多也不少。 比例匀称的头颅 在临床上,面部宽度是长度的60%为最佳。具有这样标准头颅的男人不但容貌俊美,而且对呼吸道、下颌及牙齿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免疫力。

健康的早餐标准

1.蛋、奶、豆类任选其二 食物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各种蛋白质的合成与组织更新。因此,早餐中最好要有奶类、蛋类、豆类中的两种,它们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还可延缓胃的排空速度,延长餐后的饱腹感。 2.包含淀粉类主食 富含淀粉的食物在身体中都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馒头、面包、燕麦片、面条、包子、杂粮粥等淀粉类主食能保证一上午的工作效率,而且对胃有保护作用。 3.适量吃点“油” 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而胆囊需要小肠内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时,才会分泌

健康大便的标准

1、天天排便 天天吃当然最好要天天排废物,如果没有天天排便,请从摄取水分、饮食均衡、运动开始改善喔。 2、不会臭 健康的便便是不臭的,会臭的就是腐朽菌过度发酵,要补充肠道益菌并及时排便。 3、浮起 如便便能在水中浮起表示肠道环境健康,有乳酸菌丛把纤维质等转化成短链脂肪酸,便中含足量短链脂肪酸比重比水轻而浮起。 4、金色 健康的便便呈金黄色!如果您的便便呈金黄色,恭喜啦!表示消化系统健康!如果是褐色则是纤维素及肠道益菌不足,容易形成便秘及造成酸性体质,健康大大不好喔,多多摄取纤维素,补充益生菌!

新生儿健康标准

新生儿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或拒绝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现。 要注意区别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正常的哭声,洪亮有力,且边哭边四肢伸动,一般是因饥饿引起,吃饱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儿哭的时候两眼发直,哭声突然、短促而直嗓,或有高声尖叫,常是生病的表现,要及早就诊。 如果当触及新生儿某一部位时哭声加剧,应将新生儿衣服及尿布等全部取掉,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异常,或衣服、包被、尿布上有无异物,如果四肢有骨折,则骨折部位会有肿胀,且碰一下会哭得更厉害。如果新生儿腹部、背部有严重感染,则局部会出现红肿

指甲健康秘密

1、指甲表面出现棕色的纵纹或纵裂,由指尖向指甲根部延伸,那就显示患有肠道炎症病变或预示维生素缺乏和缺铁等症。指甲部分发白表示缺锌。普通发白表示贫血。 2、指甲上若有许多顶针样的小坑内陷,多半是银屑病的晚期病症表现。 3、指头有肿胀,指甲上有紫晕,很可能是肺部疾病。指甲变薄变脆,甚至裂开,显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疾病。 4、指甲的中间内陷,形同羹匙状,显示已患有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营养不良等症。 5、指甲下面见到有暗红紫色血斑,常表示患紫癫、血液病等。

指甲健康

指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指甲红润、坚韧而呈弧形,平滑有光泽,指甲根部的甲半月呈灰白色。如果指甲形状的颜色变异,表明人体可能患了某种疾病。下面介绍指甲的一些常识: 从指甲的形状上看:指甲扁平、凹陷,呈匙状,脆而无光,是缺铁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和浅色小细胞性贫血的征兆。指甲呈鹦嘴状,指端如鼓槌,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伴有紫绀、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和肺脓肿、肺气肿、矽肺、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症。指甲出现横纹,是肾病或心肌梗塞发病的先兆;出现纵纹,是肝病的先兆;出现内陷坑纹则是呼吸功能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

健康的十项标准

全世界公认的关于健康的13个标志: 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正常身高与体重;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食欲旺盛;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正常的大小便;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

指甲健康

1.指甲每个月平均生长3.5毫米。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的统计:惯用的那只手的指甲生长速度会快些,脚趾甲平均每月只长1.6毫米。 2.指甲上的白斑并不表明缺钙。白斑是常见的,无害的,并不能表明身体缺乏任何特定的元素。白斑很可能是以前的创伤在指甲板(或是指甲基质)上留下的痕迹。 3.指甲和头发都由蛋白质构成。指甲和头发都是由角蛋白构成的,只是组合方式不同而已。这就意味着有益头发健康的食物同样也有益于指甲,如维生素、蛋白质等。人们也需摄入健康的油脂和脂肪来保持头发和指甲滋润。 4.男人指甲的生长速度快于女人。这是

指甲健康

1、指甲有凹痕 当人体缺乏蛋白质、钙质、硫元素等情况下,指甲会出现凹痕现象。此时需从大蒜、蛋类等食物中补充这些类型营养素。 2、指甲变脆、有裂痕 身体缺乏钙质、硫元素、锌质,或维生素A、B、C等;手指甲长时间与水接触;口服避孕药;心理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或身体患慢性病;使用指甲油、磨除剂,指甲被打磨。这五种情况都容易导致指甲变脆、有裂痕出现。 3、指甲有横纹 指甲上的横纹是一种对已经发生的病变的记录。换句话讲,当指甲上有横纹出现时,体内必然已经出现一些病变。一般而言,开始的时候横纹只在指甲的最下端,随着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