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症状鉴别冠心病的“真伪”
如何从症状鉴别冠心病的“真伪”
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胸痛的患者就诊,他们非常焦虑的询问自己的症状是否是冠心病所致,需不需要冠脉造影检查?他们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了很长时间,有时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影响到生活。下面我就简单的讲解一下,在合适的时候适当更新,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符合典型心绞痛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至少一支主要的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0%以上。所谓典型的心绞痛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而不是似是而非或者仅仅符合一条或两条:(1)活动以后出现的,非活动后休息的时候出现的;(2)持续3到5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3)胸骨后的胸闷或者胸痛,如果伴有喉咙发紧、喘不动气、存在左臂或者牙齿放射可能性更大;(4)休息几分钟(一般3到5分钟)就可以缓解;或者服用硝酸甘油、救心丸3到5分钟缓解。如果全符合,建议早点造影检查;如果符合3项,冠心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仅符合两项呢?这就属于不典型胸痛了,需要看门诊,由医生来判断。如果胸痛由原来的典型变成不典型,那么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建议尽早住院检查。
有些患者就诊时特别强调胸痛时,一发作就有全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需要尽快、尽早就诊。如果胸痛的性质与原来心绞痛发作的情况比较相似,那么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比较大;如果胸痛类似刀砍或者非常剧烈、撕裂样,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尤其是原来有高血管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性更大。
在已经做过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的患者中,如果再次出现胸痛的情况,尤其是出现上次犯病植入支架的时候比较相似的胸痛情况,那么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需要再次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
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时候千变万化,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这么典型,如果都这么典型,也就不需要患者看门诊,发明一个机器人就可以解决所有疾病的诊断了。那么那些不典型胸痛的患者如何诊断呢?
绝大多数与肢体活动有关的胸痛可能是牵扯痛,尤其是手臂外展所致的胸痛,或者变换姿势的胸痛,比如晚上翻身或者转动身体所致的胸痛,这大多都不是心绞痛,肌肉痛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是因为肢体持重物所导致的胸痛,比如搬东西所致的胸痛,或者举重物所致的胸痛,可能是心绞痛,是冠心病,需要造影明确,这也需要门诊就诊。
刺痛或者尖锐的疼痛绝大多数不是心绞痛,尤其是痛的时间非常短,不超过一秒、两秒的胸痛,大多是神经痛,在年轻的患者中比较常见,一般不需要就诊;如果刺痛或尖锐的疼痛时间比较长,或者持续性时,需要警惕可能是带状疱疹。但也有非常少数的患者是心绞痛,这需要医生判断,尤其是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多的患者(比如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其次是闷痛,尤其是与天气变化有关的闷痛,持续时间非常长,这种胸痛绝大多数不是心绞痛,在50多岁的女性患者中,大多数是因为更年期所致的可能性大,一般不需要就诊。
还有胸部的按压痛,尤其是肋骨部位的按压痛,可能是炎症或者其他原因所致,不是心绞痛,一般不需要到心内科门诊就诊,可以到胸外科就诊。
有的患者以单纯的后背痛就诊,或者单纯的肩胛痛,而且后背、肩胛疼痛的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较长,与活动也没有太大关系,这种情况下大多与冠心病关系不大。
还有的患者就诊时诉说胸痛位置不固定,一会儿胸骨后,一会儿左侧,一会儿右侧,有时剑下,有时咽喉部,这种情况大多也不是心绞痛。
五灵脂的真伪鉴别
真品
药材商品中分为灵脂块与灵脂米两类。
灵脂块,又称糖灵脂,为鼯鼠粪粒和尿的混合物,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润性光泽。粘附的完整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裂碎处显纤维性,质硬,但较易破碎,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灵脂米又称散灵脂,为干燥的粪粒,呈长椭圆形,长5~12mm,直径3~6mm,两端钝圆。表面微粗糙,黑棕色或棕褐色,淡黄色的纤维散在。体轻而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手捻之易成粉,纤维性。投入热水中,即可漂浮水面,两指轻捏有弹性,不变形。
伪品
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长6~10mm,直径4~7mm,表面灰黑色,较平滑,淡黄色的纤维散在。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淡棕色,颗粒状,内层黄绿色,纤维性。内外两层可剥离,完整者剥离后,内有一完整的、形似灵脂米的小颗粒,呈长椭圆形,长4~6mm,直径3~4mm。体轻质松,手捻易碎,破碎后为纤维状粗粉,黄绿色。外层呈壳状或片状,内壁较平滑,淡棕色,可见散在的纤维,体轻质硬。投入热水中下沉,浸泡片刻,外层渐渐松散,用搅棒连续搅动,水变混浊,水面上漂浮出形似灵脂米的小粪粒,沉淀片刻,沉淀物呈泥浆状。此伪品为某动物粪便,采用打水丸的方式,将粘土及少量植物粗粉的混合物,粘着于粪便的外围,用草木灰包衣,干燥后,掺入正品中出售。伪品为何种动物的粪便,有待进一步查明。
丹参的使用方法
丹参的使用方法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丹参饮片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2.偶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的初期冠心病症状:丹参10克,山楂10克,川芎5克,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代茶饮。
3.老年人体弱乏力,并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者:丹参10克,山楂10克,牛肉500克,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4.老年人中风后遗症:丹参10克,黄芪20克,鸡脯肉250克,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使用丹参的注意事项
1、有胃肠疾病的人服用丹参时可加服陈皮、鸡内金、白扁豆等健胃之;
2、患心动过缓者,可加用桂枝、薤白等通心之药;
3、癌症病人需活血治疗的,不用丹参,可选用经药理研究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如全虫、蜈蚣、蛇蜕、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
4、丹参不可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已被作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基本药物。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则有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甚至出血。
鉴别丹参的方法
1、 植物学特性鉴别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砖红色,茎高40~80cm,多分枝,被长柔毛。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l~7cm,小叶3~7,顶端小叶较大。小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8cm,宽0.8—5cm,先端钝,边缘具圆锯齿,两面被柔毛,下面较密,花序顶生或腋生轮伞花序有花6至多花,组成假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及长柔毛;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长1~1.3cm,先端二唇形,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长2~2.7cm,花冠筒外伸,弯曲,上长达2cm,筒内有毛环;雄蕊2,药隔长,花丝短,上臂药室发育,2下臂的药室不育且联合;小坚果4,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根据丹参的植物学特征可以将丹参与混用的药材进行区分。
2、丹参药材根部性状鉴别
丹参根的特征为:丹参多为带根茎的根,根茎粗短,有茎基残余,下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呈砖红色,粗糙,具多数纵沟或皱纹,有须根痕,外部栓皮常鳞片状剥落,皮层有时开裂,长8~22 cm,直径5~12 mm,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疏松有裂隙,皮部棕渴色或砖红色,韧皮部狭。形成层明显,淡棕色,木质部导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3、 水试鉴别法
用水鉴别丹参真伪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鉴别方式,正品丹参在泡水后是无色溶液,药材会吸水膨胀,颜色稍浅。但伪劣丹参泡水后溶液会随之变色为红色,伪品药材也会逐渐的转变为更淡的颜色。
阳起石的真伪鉴别
【鉴别要点】
正品阳起石与误用品阴起石的主要区别点:一是正品全体乳白色或有相间的纵花纹,表面有纤维状纹理;二是质松软,撕之成丝绵状而光滑;三是附粘手上不易去掉。[1]
而误用品阴起石一是全体呈银灰色而微绿有光泽;二是断面显层状纹,质软松酥;三是用手可捻成薄鳞状或短纤维状,附粘于手有滑感,不易掉落。两者用火烧热,正品不导热,误用品导热。
【名典鉴别】
1、梁·《名医别录》曰:“阳起石生齐山山谷及琅琊或云山、阳起石,云母根也。采无时。”
2、陶弘景曰:“此石所出与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异尔。今用乃出益州,与矾石同处,色小黄黑。但矾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稀,仙经服之。”
3、唐·苏恭曰:“此石与白色肌理似殷蘖,仍夹带云母滋润者为良,故本经一名白石,今用纯黑如炭者误矣。云母之黑者名云胆,服之损人,则黑阳起石亦必恶矣。今齐山在齐山西北,无阳起石。石乃在齐山西北六七里卢山出之。本经云山或卢字讹也。太山,沂州惟有黑者,白者独出齐州。”
4、李珣曰:“太山所出黄者绝佳,邢州鹊山出白者亦好。”
5、宋·苏颂曰:“今惟出齐州,他处不复有。齐州惟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石。其山常有温暖气,虽盛冬大雪遍境,独此山无积白,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惟一穴,宫中常禁闭。至初冬则州发丁夫,遣人监取。岁月积久,其穴益深,才凿他石,得之甚难。以白色明莹若狼牙者为上,亦有挟他石作块者不堪用。每岁采择上供之余,州中货之,不尔无由得也。货者虽多,而精好者亦难得。旧说是云母根,其中犹带云母,今不复见此矣。古方服食不见用者,今补下药多使之。”
6、明·《本草蒙筌》附于云母项下:“又阳起石,即云母根宜明莹若狼牙者胜,有云头两脚,及鹭鸶毛者尤佳。”
7、李时珍曰:“今以云头两脚轻松如狼牙者为佳,其铺茸茁角者不佳。王建平典术乃云,黄白而赤重厚者佳,云母之根也。庚辛玉册云:阳起,阳石也。齐州拣金山出者胜,其尖似箭镞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大雪中倏然没者真。”
8、清·《本草从新》:“阳起石。出齐州阳起山,云母根也。虽大雪遍境,此山独无。以云头两脚、鹭鸶毛、色白湿润者良,真者难得。”
【快速鉴别】
阳起石为长条形或扁长条形,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的带黄棕色,表面显纤维状纹理;质松软,小块者可折断,断面呈纤维状,易纵向裂开,捻碎后呈丝状,其丝绵软而光滑,富弹性,粘在皮肤上不易去掉;气无,味淡;以针束状,色乳白,质柔软,易撕碎、无杂质者为佳。
人参的真伪鉴别
商品人参主要有生晒参、红参和白参(糖参)三种。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红参:取洗净的鲜 参,除去根茎部的不定根及支根,或仅除去细支根及须根, 蒸小时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剪下的支根及须根,用此 法加工者,称“红直须”。白参:取洗净的鲜参,置沸水中 烫3—7分钟,取出用针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水2~3次, 每次10—12小时,取出干燥。人参通常呈长圆锥形,顶端 有芦头。主根下常有分枝,须根多者,可见须根上有瘤状突 起。去须根后,红参主根长约3-10厘米,外皮颜色棕红色 或红棕色;白参3~15厘米,白色或黄白色;生晒山参主根 粗短,多具2个支根而呈人字形或圆柱形,长2~10厘米, 表面灰黄色。人参质硬而脆,呈半透明,断面有圆心形纹 理。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细、淡黄色为佳。易与人参混 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野豇豆 呈圆柱形,顶端没有芦头,有残留的茎,主根 下分枝较多。外皮呈红棕色,布满斑点。质地坚韧而且不透 明,断面纤维有豆腥味。
白龙头 呈纺锤形,顶端有残留的茎,主根下常有分 枝。外皮呈红褐色,有较多的皱折。质地坚硬,微微透明, 断面平滑,中有白点。
土人参 呈圆锥形,顶端没有芦头,有残留的茎。主根下有时分枝较多。外皮呈黄棕色,有纵形分布的纹理。质地坚实,不透明,断面呈乳白色,微甘。
商陆 呈圆锥形,顶端残留有茎,主根下部粗壮且多分枝。外皮呈淡黄棕色。横断面呈明显的“罗盘纹”,味苦微甜,有麻舌感。
华山参 呈圆柱形,顶端常常带有残留的茎痕,主根上粗下细,有分枝。外皮呈棕褐色,有明显的横纹。质地坚硬, 呈半透明,断面黄白色。
桔梗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或略呈形,较干瘪。芦头较长,表皮粉白色或浅黄白色。常伪充生晒参。味先甜而后略苦。
据一位从事人参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人参主根一般呈长圆柱形,顶端有芦头,上有芦碗数个。主根下多有支根2~3条,支根下部尚有须状根,上面可见到凸起。去掉须根后,长一般为5~15cm。人参的断面平坦,呈白色,有放射状裂隙。白参的颜色一般是灰黄或灰棕的,红参的颜色为棕红色,主根及支根上有纵向皱纹,近根头部有细横纹。高丽参常被加工成四棱形。此外,人参气香,味微苦而回甜。凡是无芦头或芦头较长,断面中央无髓或可见数层同心环,没有人参的特殊香气,用嘴舔一下没有黏滑、麻辣感的都是假冒人参。
心绞痛与冠心病的区别
1、心绞痛与冠心病的区别
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致病原因是不同的。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等。心绞痛是由心肌供血的不足引起的。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等。
冠心病和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也有区别。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猝死,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而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的临床症状。从两者的临床症状来看出心绞痛一定是冠心病,但是冠心病不一定是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症状,而冠心病是一种病名。
综上所述,冠心病和心绞痛比较相似,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紫菜的真伪鉴别
紫草又名紫丹、地血,为紫草科植物硬紫草的根,多生于高山野草丛中或向阳坡地,每年四、五月份或九、十月间挖根采集,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微火烘干即可入药。此药在采集加工时不可水洗,以防退色。其性寒,味苦,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血衄血、尿血、血痢、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市场上有以蔷薇科植物委陵菜(俗称北紫草)冒充硬紫草,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硬紫草:外观呈扭曲的圆柱形或呈纺锤形,长约7~15厘米,直径约0.7~2厘米,根头部具茎残基,常有侧根。表面暗紫色,粗糙,有纵沟,皮部薄,稍有鳞片;质硬而轻脆,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皮部深紫色,与木部之间有裂隙或呈小圆孔状,木部较明显,为黄白色;闻之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口尝之味微甘而酸。
伪品北紫草:常用全草假冒,其根呈圆柱形,表面褐紫色,具纵沟及纵皱纹,有的具横裂纹,表皮无鳞状片;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为紫色,木部具紫色与灰紫色,有相同的放射状纹理;闻之气微,无硬紫草的特殊气味,口尝味苦。
菟丝子真伪鉴别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辽宁、吉林等省。
正品 菟丝子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放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无臭,味微苦、涩。以色灰黄、颗粒饱满者为佳。
伪品 据调查,全国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同地区作菟丝子使用:
1.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的种子是商品小粒菟丝子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性状特征与正品极为相似,难以区分。但二者种子横切面特征则有所差异,即不同品种的种皮两层栅栏细胞的长度比例不同,菟丝子栅栏细胞两列,外列细胞略短,壁木化,长15~20?滋m,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长23~35?滋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南方菟丝子外列细胞壁木化,长15~20?滋m,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长35~40?滋m。
2.日本菟丝子(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的种子在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省使用,称大粒菟丝子,与菟丝子主要区别为:茎较粗壮,黄色带紫红色瘤状突起;花密集成短穗状花序,花柱长,合生为一,柱头2裂,药材种子较大,直径3~5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光滑,放大镜下观察,具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牛黄的真伪鉴别
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
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
②遇水磨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
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