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1.外敷药:膏药是外用药中一种特有的传统剂型其功用是由其药理作用和物理作用相结合而成。现代膏贴,技术精心研制。所用中药材全部采用恒温恒湿浸泡、超细研磨萃取、低温提取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并应用了国际新型透皮吸收剂和均匀缓释技术,使药物和磁场同时持续有效作用于机体,并在磁体中央位置产生相互间的倍增效应,又可通络止痛应用方便,药效持久。目前常用的传统药膏如关节炎祛风康贴—膏等。
2.热敷疗法:选用温经祛寒、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一方面借热力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另一方面通过药物达到瘀散痛消,关节活动灵便之目的。
3.熏洗疗法:活血止痛散:当归尾、红花、苏木、白芷、活、五加皮等各15g,乳香6g,花椒9g,透骨草30g。煎汤熏洗患处,2次/d,尤其对膝关节僵硬,酸痛麻木者有特效。
风湿病特色治疗方法是什么
①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②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③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④蠲痹汤(《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草、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者。
⑤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栀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⑥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⑦乌头汤(《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⑧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炙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冷痛,按之热感,或关节红肿,但触之不热,遇寒痛甚者。
⑨桃红饮(《类证治裁》):桃仁、红花、川芎、归尾、威灵仙。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痛有定处,肿胀难消,活动不利者。
⑩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有定处如针刺,肌肤青紫,舌紫脉涩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疾病,那就是风湿病了,我们知道风湿病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困扰,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风湿病的防治工作,当出现风湿病的时候,及时采取这些特色的疗法,帮助自己摆脱疾病。
中医怎么治疗骨性关节炎
一、外科和关节镜下治疗
根据病情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冲洗、骨软骨移植、软骨细胞或间质干细胞移植、关节畸形严重者,可采取截骨矫形术、关节破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行关节置换。
二、骨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热痹阻型
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分析:感受湿热之邪所致 。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汤加味
2.风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走蹿疼痛,痛无定处,以四肢小关节为主。
分析:感受风邪所致 。
治法:驱风祛湿,散寒止痛。
方药:防风汤加减。
3.湿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肿痛,肢体困重麻木,四肢活动不灵,遇阴雨天加重。
分析:感受湿邪所致。
治法:祛湿健睥,疏风散寒通络。
4.寒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剧,日轻夜重,得热则缓。
分析:感受寒邪所致。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狼疮肾炎中医辨证治疗
(1)热毒炽盛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喜冷饮。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面部对称性红斑,色泽鲜红或皮下红斑,关节疼痛,伴双下肢浮肿,或血尿,腰痛,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脉洪大或弦数。本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急性发作期)。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犀角、生地 、丹皮、赤芍、玄参、连翘、黄连、黄芩、山栀子、知母、鲜竹叶、桔梗、甘草。
加减:热毒炽盛,壮热烦渴者,重用石膏,加金银花、公英、地丁、紫背天葵;血尿明显者,加小蓟、地榆、茜草、白茅根;水肿、排尿不畅者,加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关节肿痛者,加桑枝、鸡血藤、木瓜、川牛膝、威灵仙;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2)阴虚内热
主证:面色潮红,发斑,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发脱齿摇,腰膝酸软或疼痛,或长期低热,颧红盗汗,头晕耳呜,溲赤便干,舌嫩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本型多见于LN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
治法:滋阴降火,解毒凉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加减:低热盗汗者,加地骨皮、龟板、北沙参;头晕耳呜者,加夏枯草、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腰膝酸软,疼痛者,加川续断、杜仲、寄生、延胡索;尿热,血尿者加白花蛇舌草、车前子、生茜草、白茅根;大便干结者,加玄参、麦冬、草决明、生首乌等。
(3)脾肾阳虚
主证:两颧红斑色暗,面色 白,全身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少腹胀,便溏尿清,或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多见于LN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和LN的慢性病变。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 、泽泻、丹皮、桂枝、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寄生、狗脊;纳少腹胀者,加陈皮、厚朴、建曲、麦芽;小便短少,水肿较甚者,加冬瓜皮、大腹皮、车前子、猪苓。
(4)气阴两虚
主证: 气短神疲,自汗心悸,头晕耳呜,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低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LN非活动期。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人参、黄芪。
加减:气虚易感冒者,加服玉屏风散;血虚而头晕目眩,唇甲苍白,心悸怔忡者,加当归、何首乌、紫河车;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猪苓、车前子;低热盗汗,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龟板、知母、黄柏;大便秘结者,加玄参、麦冬、大黄;口干咽燥者,加玄参、石斛、麦冬、玉竹;阳虚而畏寒肢冷者,加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等。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滑膜炎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滑膜炎:
1、肝肾亏虚型慢性滑膜炎
处方:龟版、丹参各15克,当归、黄柏、知母各 10克,鹿角胶12克,土鳖虫6克,枸杞子、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各8克。
功效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用于治疗膝关节性滑膜炎,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症见患者腰背酸痛伴膝痛无力,易打“软腿”,股四头肌明显萎缩,舌红,少苔,脉细,浮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X 线片示关节间隙改变,多有骨刺形成。
2、脾虚湿滞型慢性滑膜炎
处方:威灵仙、鸡血藤、薏苡仁、炒白术、汉防已各10克,木瓜、炒苍术、牛膝、五加皮各6克,茯苓皮、生姜皮各5克,生甘草4克。
功效主治:健脾利水,去湿通痹。中医中药秘方网推荐用于治疗膝关节性滑膜炎,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滞型,肥胖者尤以女性多见,多有长期劳损史。滑膜炎症见患膝反复肿胀,酸楚乏力胀痛,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浮髌试验卜), X线片无或有骨质疏松改变,21nx.com无明显骨质增生。
3、抗生素治疗慢性滑膜炎
抗生素在慢性滑膜炎杀菌消炎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不严格导致现在抗生素泛滥,而过多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便是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换句话说,抗生素使用过多,以后就是一个小感冒就可能要命。
4、抽液疗法治疗慢性滑膜炎
慢性滑膜炎关节积水主要是微循环受阻不通的缘故,治疗慢性滑膜炎原则是调节疏通微循环,只要微循环畅通了就可康复,抽水不属治疗,只是暂时消除积水,微循环的问题并未解决,抽水后还会产生,过多的抽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滑膜炎就比较麻烦.所以当关节出现积水不要轻易去抽水或注射药物(会更加刺激本已受伤的滑囊),更不能随意的去手术切除滑囊。
疥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老百姓俗称它为“疳疮”、“闹疮”。它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传播迅速。现在也有很多人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内服方
(1)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2)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
2、外用方
(1)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克(去皮)、核桃仁七个、水银6克,共捣如泥状,外擦患处。
(2)硫磺20克,土槿皮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30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30克。如果继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30克,严重感染,并用青霉素。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外用温洗。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部以下,先擦皮损,后擦全身,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
(3)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将上述各药锉粗末,浸于酒中,加盖密封1周,即可。每晚睡前用纱布蘸药酒擦全身,连用10天。
血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严重的人,可服用中药调理,或平时多喝点菊花水。必要时,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克煎水喝,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表现选择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及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清血热方代表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什么治风湿最好呢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草药,按其主要功用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熟附子、川乌、草乌、桂枝、细辛。
(3)除湿蠲痹:苡仁、防己、苍术、萆、蚕沙、木瓜、茯苓、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知母、黄柏、石膏、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忍冬藤、生地、赤芍、丹皮。
(5)通经活络:莶草、络石藤、忍冬藤、秦艽、松节、伸筋草、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龙、姜黄。
(6)搜风剔络: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瘀: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1)古方:
①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②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③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对于什么治风湿最好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今的风湿病患者,一般接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也有很多的朋友进行中医方面的治疗。那么从治疗的角度看,目前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患者可以尝试接受中医治疗。